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关系:语用学与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田海龙 张迈曾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3,共7页
交际双方的地位不同,对话语的控制程度也不相同;话语权力关系的不平等构成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Voloinov将社会组织结构划分成直接情景和社会情景的论述,对语用学家Austin,Searle,Thomas和社会学家Foucau-lt,Bourdieu关于话语... 交际双方的地位不同,对话语的控制程度也不相同;话语权力关系的不平等构成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Voloinov将社会组织结构划分成直接情景和社会情景的论述,对语用学家Austin,Searle,Thomas和社会学家Foucau-lt,Bourdieu关于话语权力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讨论,发现语用学从直接语境出发,视话语权力为个体行为,强调话语与权力的对应规则和话语权力关系的永久不变;社会学从社会语境出发,视话语权力为机构行为,强调话语权力的隐蔽性和变化性。对比分析语用学和社会学对话语权力关系的研究,可更清晰地认识话语权力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权力关系 语用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 话语权力特征
原文传递
隐喻的语用文化对比与翻译策略 被引量:32
2
作者 郭英珍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60,共4页
本文探讨了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从语用、文化角度对汉英隐喻进行对比 ,通过若干例证剖析了它们的语用、文化特征 ,提出了作为译者在汉英隐喻互译中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隐喻 语用对比 文化对比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翻译研究的语用学路径 被引量:32
3
作者 莫爱屏 《中国外语》 CSSCI 2011年第3期88-94,共7页
翻译可以被看做是言语使用的一种特殊情况,翻译过程中静态的语义问题和动态的语用问题制约翻译的成功与否。把语用学理论创造性地应用到翻译实践就是语用翻译,其手段灵活、策略多变,可以帮助译者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评估和判断,并... 翻译可以被看做是言语使用的一种特殊情况,翻译过程中静态的语义问题和动态的语用问题制约翻译的成功与否。把语用学理论创造性地应用到翻译实践就是语用翻译,其手段灵活、策略多变,可以帮助译者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评估和判断,并使其在尊重客观事实对语境影响的前提下,尽量使译文再现原文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社会风俗、文化习惯等信息以获得原文读者效果和译文读者效果的一致性。语用学介入翻译,无论是对于在译文中保留源语形象的做法(直译),还是在译文中舍去或更换源语形象的做法(意译),均提供了一种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翻译 路径 语用学 翻译学
原文传递
扩展认识论的两种进路 被引量:14
4
作者 郁振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共8页
20世纪中国哲学家不满于在西方近代产生的仅仅局限于知识经验的狭义认识论观点,主张把形上智慧纳入认识论研究的视野,阐发了一种扩展认识论的形上进路。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存在着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它在对知识经验的分析中强调knowing... 20世纪中国哲学家不满于在西方近代产生的仅仅局限于知识经验的狭义认识论观点,主张把形上智慧纳入认识论研究的视野,阐发了一种扩展认识论的形上进路。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存在着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它在对知识经验的分析中强调knowing-how的重要性,展示了一种扩展认识论的实践进路。扩展认识论的这两种进路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关联,比方说,在对人类认识及其成果的表达问题上,实践进路对于形上进路就能有所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上进路 实践进路 知识经验 形上智慧 默会知识
下载PDF
发展语用能力:从交际法到语际语用学 被引量:13
5
作者 鲁苓 《中国外语》 2006年第2期60-62,67,共4页
如何发展“语用能力”一直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依据国内外语用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对几种相关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交际法教学思想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语际语用学是对交际法思想的回归与超越;同时指出,基... 如何发展“语用能力”一直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依据国内外语用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对几种相关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交际法教学思想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语际语用学是对交际法思想的回归与超越;同时指出,基于语际语用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对于如何发展语用能力的相关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能力 交际法 语用学
原文传递
语言经济原则的语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袁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86-90,共5页
为提高语言交际效率,作者或发话人往往选择最精简的语言符号表达特定的思想,这就是语言经济原则,它作为规约语言使用的语用机制,对有关语用理论如会话含义理论、关联论和模因论等语用理论具有普遍约束力。
关键词 语言经济原则 语用语境 话语分析 关联理论 语用研究
下载PDF
语用-语言失误及其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怀沛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5-20,共6页
语用 -语言失误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违反语用原则 ,使用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造成的语用失误。本文着重从语言的角度上讨论语用 -语言失误 ,提出在语言教学中要认真研究不同语言形式的交际功能 ,采用交际教学法 ,在交际中... 语用 -语言失误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违反语用原则 ,使用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造成的语用失误。本文着重从语言的角度上讨论语用 -语言失误 ,提出在语言教学中要认真研究不同语言形式的交际功能 ,采用交际教学法 ,在交际中运用语用原则 ,克服语用 -语言失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语言失误 语言表达形式 语用原则 交际法 交际能力
下载PDF
语用为纲系列教材编写中的“本体与运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吴伟平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24-31,共8页
文章主要从编写原则、纲目安排、口语语料的真实性、编写程序、教学点的挑选与体系等几方面,阐述语用为纲的教学理念在教材编写中的落实问题。文章认为:语用为纲的教材编写始于本体,但不局限于本体,更不终于本体;编写原则的不同决定了... 文章主要从编写原则、纲目安排、口语语料的真实性、编写程序、教学点的挑选与体系等几方面,阐述语用为纲的教学理念在教材编写中的落实问题。文章认为:语用为纲的教材编写始于本体,但不局限于本体,更不终于本体;编写原则的不同决定了本体与运用在教材中的关系和比重;从口语到口语保证了语料的真实性,是编写口语教材时值得尝试的新路;将语用的、隐性的语境和语体知识变成可见、可教的显性知识是编写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与运用 语用为纲 语体体系 教学点 口语教材
下载PDF
制约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红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6-38,共3页
制约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有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自身素质,其对策为更新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设语用学课程、提高教师自身语用能力、改革测试手段。
关键词 语用能力 制约因素 教学方法
下载PDF
“V他+数量名”构式之语用观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国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112,共9页
本文先介绍和评价了"V他+数量名"构式研究中的语义观(以陆俭明[2002]为代表)、句法观(以徐杰[1999]为代表)、认知观(主要是熊学亮[2007]的构式观,即"动补宾"观,王寅、王天翼[2009]的构式观,即"传承整合法"... 本文先介绍和评价了"V他+数量名"构式研究中的语义观(以陆俭明[2002]为代表)、句法观(以徐杰[1999]为代表)、认知观(主要是熊学亮[2007]的构式观,即"动补宾"观,王寅、王天翼[2009]的构式观,即"传承整合法"),然后着重阐述了"语用观"。该观点主要采用"标记二分法",在分析"V+名1+名2"构式的基础上,把"V他+数量名"构式分为"无标记双宾结构"和"有标记双宾结构"两大类,而有标记类又有标记强弱之别。文章结尾还讨论了"他"在该构式中的语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宾构式 语义观 句法观 认知观 语用观 标记
下载PDF
自然语言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玉秀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分析了自然语言码转换中有关语言学的一系列问题,认识到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揭示社会因素与语码转换之间的内在关系,心理语言学研究双语者在语码转换过程中的思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语法学"主要是研... 分析了自然语言码转换中有关语言学的一系列问题,认识到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揭示社会因素与语码转换之间的内在关系,心理语言学研究双语者在语码转换过程中的思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语法学"主要是研究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受到的语法限制,会话分析是通过对会话序列的研究说明语码转换的具体演绎过程及功能,揭示语码转换的动态过程.语用学从语言、认知、社会、心理等角度揭示了语码转换的原因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码转换 语法学 揭示语 社会语言学 会话分析 语用学 言语 自然语言 转换过程 社会动机
下载PDF
语用学视角下的国内英语教材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耀平 仇云龙 《外国语言文学》 2020年第4期421-436,共16页
就语用学视角下的国内英语教材研究而言,研究对象主要是初中教材和大学教材,研究焦点主要是言语行为信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言语行为信息、语用能力培养、语用失误、语用预设、元语用信息等方面,研究视角主要为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 就语用学视角下的国内英语教材研究而言,研究对象主要是初中教材和大学教材,研究焦点主要是言语行为信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言语行为信息、语用能力培养、语用失误、语用预设、元语用信息等方面,研究视角主要为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研究方法多为文本统计。在未来研究中,宜促进各学段英语教材和同学段不同类型教材的均衡研究;借鉴国外研究经验,进一步拓展研究话题,对已涉及话题深化研究;借助多种研究工具加强对教材使用的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加强利用教材进行语用教学的教学效果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加强二语习得理论应用力度,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习得和发展规律进行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材 语用研究 内容 视角 方法
原文传递
社会工作本土化以及“实用主义”策略刍议——从福柯的知识权力论谈起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旦旦 《社会建设》 2017年第5期61-67,共7页
二战之后,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浪潮促使社会工作开始产生对"本土化"的讨论。从福柯的知识权力论来看,主流社会工作知识生产复制东西方知识生产的权力位阶关系,反映了知识论述的单一化、地方性的知识价值被贬抑。因此,本土化要求... 二战之后,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浪潮促使社会工作开始产生对"本土化"的讨论。从福柯的知识权力论来看,主流社会工作知识生产复制东西方知识生产的权力位阶关系,反映了知识论述的单一化、地方性的知识价值被贬抑。因此,本土化要求知识生产从原有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并且作为一种在地响应,本土化的价值应该获得肯定。而对于当前中国本土化的发展趋势和出现的问题,实用主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实用主义策略秉承后结构主义的去中心化,使得我们看到社会工作发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但除此之外,更应该探究实用主义背后的权力关系和论述效果,如果在实用主义逻辑下,依然追求西方先进技术,反而会导致本土知识的失落和无法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知识权力论 知识生产 实用主义
下载PDF
英汉称赞语语用功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玉萍 龚芳 《琼州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15-116,共2页
本文从英汉称赞语的话题和称赞内容以及称赞应答模式及所用语的原则等三个方面,探讨和论述英汉称赞语语用功能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 英汉称赞语 语用功能 文化差异
下载PDF
欧元区深化与扩大的阻力:经济因素还是政治认同?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文华 季哲忱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7,155,共16页
本文依据"常规欧洲晴雨表"的民意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对英国退欧之后欧盟公众关涉欧元的立场及其影响因素予以了深入的考察。回归结果表明,国家主权及民族文化范畴内的政治认同问题是欧盟及欧元区公众目前不支持... 本文依据"常规欧洲晴雨表"的民意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对英国退欧之后欧盟公众关涉欧元的立场及其影响因素予以了深入的考察。回归结果表明,国家主权及民族文化范畴内的政治认同问题是欧盟及欧元区公众目前不支持欧元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经济因素虽然也对公众的欧元支持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效度远不及政治因素强烈。籍此,欧盟的当务之急并不必然是以统一欧元区预算甚至建构财政联盟为核心的深化改革,坚持既有的一体化水平,抚慰欧盟及欧元区公众因多重危机导致的震荡甚至创伤可能更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元区 公众立场 实用主义路径 身份认同路径
下载PDF
Semantic and Pragmatic Approaches to Presupposition
16
作者 牛晓平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4期228-229,共2页
Presupposition is widely studied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nowadays while it was firstly put forward in philosophy.Early study ex amined it from semantic approach,which treated it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two proposi... Presupposition is widely studied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nowadays while it was firstly put forward in philosophy.Early study ex amined it from semantic approach,which treated it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two propositions.In 1970s,it was found presupposition was also a pragmatic concept,which held that presupposition varied with context.The author holds that semantic approach can't solve all the com plex problems while it's the basic part about the issue.Only through the pragmatic approach can we study it dynam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UPPOSITION SEMANTIC approach pragmatic approac
下载PDF
论语篇中的关联回指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海珍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8年第5期97-101,106,共6页
关联回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所指对象在语篇上文中未明确提及,但可根据语篇中的已知信息推知出来。本文先讨论相关的回指语类型;然后分析关联回指结构如何受特定语用因素的制约;最后述评几种解释模式。
关键词 关联回指 回指语 语用制约 解释模式
下载PDF
唐仲友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如金 方国伟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15-19,共5页
从强烈的事功主张出发 ,注重实际问题 ,研究实用之学 ,这是南宋浙东学派的最大学术特点 :如讲究“事功之学”的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 ;讲究“性命之学”的金华学派 ;而此中另有一位超然于各派而独树一帜的 ,就是讲究“经制之学”的唐仲友... 从强烈的事功主张出发 ,注重实际问题 ,研究实用之学 ,这是南宋浙东学派的最大学术特点 :如讲究“事功之学”的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 ;讲究“性命之学”的金华学派 ;而此中另有一位超然于各派而独树一帜的 ,就是讲究“经制之学”的唐仲友。唐仲友的学术思想紧紧围绕“经世致用” ,提倡脚踏实地 ,注重现实功效。这种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朴实作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致用' 唐仲友 学术思想 实用之学 南宋 哲学思想 经济思想 教育思想 军事思想 政治思想 史学思想
下载PDF
语用意义的体验认知研究——《语用意义与认知》评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义娜 周流溪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0-94,共5页
本文对 Marmaridou的专著《语用意义与认知》Pragmatic Meaning and Cognition. (Amsterdam:John Ben-jamins,2 0 0 0 )进行评介。该书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用学研究进行审视 ,融合语用研究的认知和社会视角 ,提出了语用研究的体验认... 本文对 Marmaridou的专著《语用意义与认知》Pragmatic Meaning and Cognition. (Amsterdam:John Ben-jamins,2 0 0 0 )进行评介。该书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用学研究进行审视 ,融合语用研究的认知和社会视角 ,提出了语用研究的体验认知模式 ,对语用学的经典课题进行全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语用意义 体验认知模式 认知
下载PDF
语用为纲教学体系的逆向设计--以华语二语教学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伟平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6-17,共12页
本文从比较宏观的角度系统阐述了语用为纲的教学理念,并以华语二语教学的实践和实际操作为例,具体介绍了这个逆向设计教学体系的四大环节,包括能力测试、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活动与教师培训。虽然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语用体系用... 本文从比较宏观的角度系统阐述了语用为纲的教学理念,并以华语二语教学的实践和实际操作为例,具体介绍了这个逆向设计教学体系的四大环节,包括能力测试、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活动与教师培训。虽然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语用体系用于教学的可行性,但其创新本质意味着体系形成和实践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远远多于解决的问题。语用为纲的教学理念关注运用,除了结构本身,还关注语言功能与结构、语境和语体之间的关系,重在能力培养,目标是正确加得体。笔者认为作为网络时代的语言教师,我们不必迎合潮流,但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随时审视我们的"一贯"做法,善用时代的机遇并不断实践,以使语言教学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 语境 语体 “三教” 教学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