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高佩琦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1482-148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0.2~0.4 mL/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1~3岁患儿2~3 g/次,4~6岁患儿3~4 g/次,7~10岁患儿4~6 g/次,3次/d。两组患儿治疗1周。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98.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止咳、咽喉红肿、腹泻及鼻塞流涕等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儿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炎琥宁注射液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症状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炎琥宁注射液与6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曾平 刘璟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801-1803,共3页
目的:了解炎琥宁注射液在6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考察炎琥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玻璃或塑料容器)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含量及不溶性微粒的变... 目的:了解炎琥宁注射液在6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考察炎琥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玻璃或塑料容器)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含量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炎琥宁注射液与6种输液配伍后4h内,其输液的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显著性改变;但在4h内,除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外,其余5种输液与炎琥宁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最好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注射液 输液 配伍 稳定性
原文传递
582例炎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丁伟 程刚 +2 位作者 董铎 韩文敏 吴桂芝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11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寻找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照。方法以"炎琥宁","不良反应"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53篇文献,进行资料的提取...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寻找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照。方法以"炎琥宁","不良反应"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53篇文献,进行资料的提取与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患者发生率高,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以皮疹、发热、过敏反应等最为常见,严重可致过敏性休克。结论重视炎琥宁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强儿童用药监测,防范不良反应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注射剂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文思 张春菊 刘文东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2298-2302,共5页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4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iv炎琥宁注射液,15 mg/kg加入5%葡萄...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4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iv炎琥宁注射液,15 mg/kg加入5%葡萄糖液100 m L中均匀混合后给药,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疏风解毒胶囊,7≤年龄<10岁,3粒/次;≥10岁,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象情况、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亚群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1%、9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消失时间、咽红肿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积分、咽红肿积分、鼻塞积分、流涕积分、咳嗽积分、总积分、白细胞总数异常、中性粒细胞数异常、淋巴细胞数异常例数和占比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症状积分、白细胞总数异常、中性粒细胞数异常、淋巴细胞数异常例数和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TNF-α、IL-6、外周血Th1、Th2亚群比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TNF-α、IL-6、外周血Th1、Th2亚群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迅速改善患儿症状和血象,减轻炎性损伤,调节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解毒胶囊 炎琥宁注射液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临床症状积分 血象情况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羚羊清肺散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肖强 张金凤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1735-1739,共5页
目的探讨羚羊清肺散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诊治10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注射用炎琥宁... 目的探讨羚羊清肺散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诊治10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注射用炎琥宁,将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1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羚羊清肺散,1 g/次,2次/d。两组患儿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体征改善时间、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90.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痰鸣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血小板激活因子、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羊清肺散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清肺散 注射用炎琥宁 小儿病毒性肺炎 临床症状 血清学指标
原文传递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郑红英 杨春莲 何丽林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1397-1401,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治疗组(77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吸入用乙酰半胱氨...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治疗组(77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3 m L/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炎琥宁,16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白细胞计数、临床症状、肺部X片恢复时间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3%、9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PIS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X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PC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肺部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炎琥宁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 肺部感染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白细胞计数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崔敏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炎琥宁组和联合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炎琥宁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静脉滴注,联合组则在炎琥宁组...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炎琥宁组和联合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炎琥宁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静脉滴注,联合组则在炎琥宁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灌肠治疗,并加强肛周的局部护理,观察3组患儿疗效。结果联合组和炎琥宁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疗效显著高于炎琥宁组。结论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显著效果,但要注意加强肛周的局部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炎琥宁 灌肠治疗 小儿秋季腹泻 护理
原文传递
注射用炎琥宁与头孢噻肟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雯 方宝霞 +1 位作者 李鹏 李琴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5-597,共3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头孢噻肟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头孢噻肟钠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pH值无明显变化,颜色随...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头孢噻肟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头孢噻肟钠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pH值无明显变化,颜色随时间变化逐渐加深,头孢噻肟钠相对百分含量在6h后降至95%以下,3h后降解产物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百分比超过1%。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头孢噻肟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可配伍使用,但应在3h内用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炎琥宁 头孢噻肟钠 配伍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注射用炎琥宁与头孢呋辛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富超 李琴 +3 位作者 李鹏 方宝霞 陈琴华 朱军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32-133,145,共3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配伍后在室温下8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pH值无明...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配伍后在室温下8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pH值无明显变化,颜色随时间变化逐渐加深,头孢呋辛钠相对百分含量在5 h后降至95%以下,4 h后降解产物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百分比超过1%。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但应在4 h内用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炎琥宁 头孢呋辛钠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麻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淑清 赵艳荣 张王梅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1748-1751,共4页
目的探究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麻疹患儿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5mg/kg加入生理盐水100~250 mL,3次/d。... 目的探究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麻疹患儿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5mg/kg加入生理盐水100~250 mL,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8~10 mg/(kg·d)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100~150 mL,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情况及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3.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咳嗽和腹泻消退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5.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4、TNF-α、CRP、SIL-2R显著降低,而IFN-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IL-4、TNF-α、CRP、SIL-2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麻疹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注射液 阿昔洛韦注射液 小儿麻疹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受体
原文传递
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富超 方宝霞 +2 位作者 李鹏 朱军 樊烽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8期928-930,共3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Venusil XBP-C_(18)色谱柱,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10%四丁基氢氧化铵(pH 5.0)(38:60.5:1.5)为流动相,252 nm为...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Venusil XBP-C_(18)色谱柱,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10%四丁基氢氧化铵(pH 5.0)(38:60.5:1.5)为流动相,252 nm为检测波长,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伍后在室温下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但颜色随时间变化逐渐加深。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但应在4 h内用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炎琥宁 头孢曲松钠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对注射用炎琥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红菊 徐全华 +2 位作者 陈青连 姚振 马伟平 《海峡药学》 2016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考察炎琥宁和羟丙基倍他环糊精不同摩尔比例制成的溶液和冻干制剂的稳定性,为注射用炎琥宁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有关物质检查和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当炎琥宁和羟丙基倍他环糊精摩尔比例为1∶1以上时... 目的考察炎琥宁和羟丙基倍他环糊精不同摩尔比例制成的溶液和冻干制剂的稳定性,为注射用炎琥宁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有关物质检查和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当炎琥宁和羟丙基倍他环糊精摩尔比例为1∶1以上时,溶液和制剂最为稳定。结论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可作为注射用炎琥宁的稳定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炎琥宁 羟丙基倍他环糊精 稳定性
下载PDF
微型震动按摩器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对婴幼儿肺炎排痰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东合 高瑞娟 靳艳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5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震动按摩器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对婴幼儿肺炎排痰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1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56例。对照组接受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型震动按... 目的:观察微型震动按摩器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对婴幼儿肺炎排痰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1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56例。对照组接受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型震动按摩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排痰量及炎症反应指标[白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排痰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IL-2、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IL-2水平均较治疗前高,TNF-α、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型震动按摩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肺炎可促进痰液排出,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肺炎 微型震动按摩器 炎琥宁注射液 排痰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炎琥宁原料中的钠与钾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俊朋 连莹 仲平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炎琥宁原料中钠、钾的含量及摩尔比。方法等离子体功率12 kW,工作气体为高纯氩,气体流速14 L·min^(-1),矩管为高盐矩管,检测波长钠330.232 nm、钾769.896 nm。结果炎琥宁中钠、钾分别为5~50、...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炎琥宁原料中钠、钾的含量及摩尔比。方法等离子体功率12 kW,工作气体为高纯氩,气体流速14 L·min^(-1),矩管为高盐矩管,检测波长钠330.232 nm、钾769.896 nm。结果炎琥宁中钠、钾分别为5~50、5~100μg·mL^(-1)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60%(RSD=1.70%)、97.50%(RSD=1.3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可快速准确检测出炎琥宁原料药中钠、钾的含量及摩尔比,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检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炎琥宁 直接进样 含量测定 摩尔比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注射用炎琥宁与头孢曲松钠的配伍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燕 刘燕 +1 位作者 梁燕芳 邱小凌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考察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Luna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10%四丁基氢氧化铵(磷酸调pH5.0)(38∶60.5∶1.5);252nm为检测波长,... 目的考察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Luna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10%四丁基氢氧化铵(磷酸调pH5.0)(38∶60.5∶1.5);252nm为检测波长,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结果配伍液中炎琥宁与头孢曲松钠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可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炎琥宁 头孢曲松钠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与多元非线性回归法优选注射用炎琥宁配伍条件
16
作者 王云航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8期1581-1583,共3页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与多元非线性回归法,优选注射用炎琥宁的配伍条件。方法:选择放置时间、溶媒种类、溶媒用量和温度4个影响因素,以不溶性微粒数和炎琥宁含量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及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优化配伍条件。结果:注射用炎琥...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与多元非线性回归法,优选注射用炎琥宁的配伍条件。方法:选择放置时间、溶媒种类、溶媒用量和温度4个影响因素,以不溶性微粒数和炎琥宁含量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及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优化配伍条件。结果:注射用炎琥宁最佳配伍条件为在20℃条件下与100 ml的0.9%氯化钠注射配伍,即配即用。结论:正交试验结合多元非线性回归法优选注射剂的配伍条件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炎琥宁 配伍条件 多元非线性回归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