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和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全膝置换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世兴 赵劲民 +3 位作者 苏伟 沙轲 韦庆军 李晓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中保留和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结果,评价两种治疗选择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10.1)、Embase(1980~2010.1)、Cochrane library(2010.1)、CBM(1990~2010.1)等数据库,收集比较保留和不保留后交...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中保留和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结果,评价两种治疗选择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10.1)、Embase(1980~2010.1)、Cochrane library(2010.1)、CBM(1990~2010.1)等数据库,收集比较保留和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全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各研究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an5.0.18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441膝,其中保留组697膝,不保留组744膝。组间比较术后半年至5年的临床疗效差别不大,Meta分析结果:膝评分、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和运动觉、并发症率等方面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3个质量较高研究的关节活动度的统计权重明显偏向非保留组。[结论]目前证据表明膝关节置换中保留和不保留后交叉假体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差别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但非保留组的关节活动度有大于保留组的倾向。建议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交叉韧带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后交叉韧带保留与切除与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林 宋磊 韩伟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5-918,共4页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对后交叉韧带采取保留与切除两种处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至2014年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5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5例;左侧20例,右侧36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对后交叉韧带采取保留与切除两种处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至2014年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5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5例;左侧20例,右侧36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6.56±10.33)岁,病程6~15年。术中保留后交叉韧带者34人;术中行后交叉韧带切除者22人。比较二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 56例患者经12~36个月随访,平均(25.6±7.3)个月。后交叉韧带保留组和后交叉韧带切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3±21)min、(98±23)min(P>0.05);术中出血分别为(361±120)mL、(355±98)mL(P>0.05);膝关节评分分别为90.2与88.6分(P>0.05);关节活动度分别为伸:-1.0与-2.5(P<0.05),屈:111与112(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总活动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伸展位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后交叉韧带的保留与否对手术效果影响不大,应依据术中膝关节具体情况以及术者习惯,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下载PDF
关节镜下采用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临床总结 被引量:7
3
作者 崔兵 由显 胡建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7期158-159,共2页
目的:评价4股半腱肌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前交叉韧带断裂、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4股半腱肌肌腱进行重建。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2~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无伸膝活动受限,膝关节屈曲活动均>110°... 目的:评价4股半腱肌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前交叉韧带断裂、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4股半腱肌肌腱进行重建。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2~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无伸膝活动受限,膝关节屈曲活动均>110°。结论:关节镜下采用4股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手术创伤小,重建韧带强度大,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交叉韧带 重建 半腱肌
下载PDF
MRI Evaluation of Acute Internal Derangement of Knee 被引量:2
4
作者 Venkateshwaran Arumugam Ganesan Ram Ganesan Paarthipan Natarajan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5年第2期66-71,共6页
Introduction: Internal derangement of the knee is a blanket term used to cover a group of disorders involving destruction of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the ligaments or cartilages. MRI provides excellent soft tissue co... Introduction: Internal derangement of the knee is a blanket term used to cover a group of disorders involving destruction of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the ligaments or cartilages. MRI provides excellent soft tissue contrast and is capable of evaluating the soft tissue and bony structures in multiple imaging planes which provide significant advantage in IDK. Methods and Material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hundred twent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RI for the diagnosis of internal derangement of knee between the period January 2013 and January 2015 was conducted. All the patients gave a history of knee joint pain following trauma and clinically suspected to have meniscal and ligament tears.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using Philips intera R 11 1.5 T with pulsar gradient system using a sensor extremity coil. Results: Commonest lesion detected in our study was ACL tear followed by meniscal tear and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injury. The most common sign of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was hyper intensity in the ligament. Grade 3 was the most common grade of meniscal tear. Conclusion: MRI is unique in its ability to evaluat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surface of the meniscus. Many anatomical variants can mimic a tear on MRI. MRI is an excellent non invasive modality for imaging the kn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RIOR cruciate posterior cruciate MENISCUS Internal Derangement KNEE
下载PDF
负重下前交叉韧带断裂对后交叉韧带的影响
5
作者 谭屏 徐勇强 +3 位作者 曾跃林 罗令 李鹏 李康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1期2027-2029,共3页
[目的]研究负重情况下,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对后交叉韧带(PCL)应变的影响.[方法]将6具新鲜膝关节固定在自制夹具上,在膝关节0°、屈曲30°、60°及90°位置加载800N的负荷,比较ACL切断前(完整组)与切断后(断裂... [目的]研究负重情况下,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对后交叉韧带(PCL)应变的影响.[方法]将6具新鲜膝关节固定在自制夹具上,在膝关节0°、屈曲30°、60°及90°位置加载800N的负荷,比较ACL切断前(完整组)与切断后(断裂组)的PCL的应变数据.[结果]膝关节0°、90°,断裂组ACL前外束与后外束应变均大于完整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ACL完全断裂可以导致PCL在膝关节伸屈过程中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后交叉韧带
下载PDF
MMP-1、TIMP-1在兔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外侧胫骨平台软骨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小中 李康华 +2 位作者 章灿 赵瑞波 廖瞻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讨兔后交叉韧带(PCL)断裂对外侧胫骨平台组织学的影响。【方法148只家兔双侧膝关节随机配对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造模,造模后第4、8、16、24周各随机处死12只,行外侧胫骨平台大体观察、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 【目的】探讨兔后交叉韧带(PCL)断裂对外侧胫骨平台组织学的影响。【方法148只家兔双侧膝关节随机配对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造模,造模后第4、8、16、24周各随机处死12只,行外侧胫骨平台大体观察、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结果】①大体观察,随时间延长,实验组外侧胫骨平台软骨出现磨损,呈灰黄色,弹性差,骨赘形成。②组织学观察,随时间延长,胫骨平台软骨纤维化,细胞排列紊乱,簇聚细胞出现频率增加。③实验组MMP-1、TIMP-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实验组MMP-1表达阳性率第4、8、16。24周逐渐升高,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IMP-1表达阳性率第4、8、16周逐渐升高,24周下降,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兔膝关节PCL断裂会引起外侧胫骨平台软骨退行性变,且该退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②MMP-1在PCL断裂膝关节外侧胫骨平台中的表达逐渐升高,而TIMP-1在PCL断裂膝关节外侧胫骨平台中的表达呈现先高后低的变化规律,造成MMP-1与TIMP-1的失衡,加速软骨退变。③MMP-1与TIMP-1表达增高提示MMP-1与TIMP-1可能参与了PCL断裂后外侧胫骨平台软骨的退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损伤 胫骨 金属蛋白酶类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下载PDF
腘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法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应用与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刘玉杰 李众利 +7 位作者 王志刚 王岩 周密 汪爱媛 蔡胥 唐金树 张文涛 高丽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腘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法重建交叉韧带的可行性。方法对52例陈旧性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双股腘绳肌腱中间打结,嵌入瓶颈状股骨隧道内固定,胫骨端采用肌腱编织缝合在骨桥上打结固定,重建交叉韧带。其中前交叉韧带25例... 目的探讨腘绳肌腱结嵌压固定法重建交叉韧带的可行性。方法对52例陈旧性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双股腘绳肌腱中间打结,嵌入瓶颈状股骨隧道内固定,胫骨端采用肌腱编织缝合在骨桥上打结固定,重建交叉韧带。其中前交叉韧带25例,前、后十字韧带同时重建15例,后交叉韧带12例。生物力学实验采用猪膝关节。股骨端固定分为肌腱结嵌入组(n=13)和骨髌腱骨(B PT B)介面螺钉固定组(B PT B介面钉组,n=11)。胫骨端固定分为肌腱编织缝合线在骨桥打结组(n=7)、肌腱编织缝合介面螺钉组(n=8)。进行最大拔出强度、最大位移和固定刚度等力学实验。结果术后随访49例,平均14 6个月,Lanchman试验阴性46例,阳性3例。术后Lysholm评分由术前56 7分提高到92 8分。按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优46例,良3例。生物力学实验最大拔出强度肌腱结嵌入组高于B PT B介面钉组;固定刚度肌腱结嵌入组小于B PT B介面钉组;最大位移肌腱结嵌入组大于B PT B介面钉组。胫骨端固定抗拉强度和刚度骨桥打结组优于介面螺钉组。结论腘绳肌腱结嵌压固定重建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抗拉强度能满足生理需求,方法可行;可克服位移因素,降低韧带松弛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 交叉韧带 生物力学 固定 临床应用 胫骨 重建 缝合 瓶颈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经双后内侧入路治疗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46
8
作者 赵金忠 何耀华 王建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关节镜下通过双后内侧入路和“Y”形骨隧道治疗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探讨此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结合常规关节镜入路和双后内侧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固定。高位后内侧... 目的关节镜下通过双后内侧入路和“Y”形骨隧道治疗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探讨此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结合常规关节镜入路和双后内侧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固定。高位后内侧入路位于膝关节线近侧4cm,低位后内侧入路位于关节线水平。术中使用双根6号Aesculap聚乙烯缝线,从前往后拢住韧带,在韧带后方、骨块上方打结,进行韧带和撕脱骨块绑扎。从胫骨前内侧,向胫骨后方骨床的下内侧和下外侧,作前侧单开孔、后侧双开孔的“Y”形骨隧道。经“Y”形骨隧道将缝线拉出,固定于钛质纽扣上,并通过固定纽扣的旋转绞紧固定线,以充分复位骨折块。术后6个月定期随访,了解骨折复位、愈合,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周,骨折均愈合,无移位。术后6个月,1例患者有Ⅰ度后抽屉试验阳性,其余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无伸膝受限,3例有10°~15°屈膝受限,平均屈膝活动度139°±4.1°。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1.4±3.6)分。结论关节镜下通过双后内侧入路治疗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监控可靠,操作简便;“Y”形骨隧道和纽扣旋转技术的应用可保证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内侧入路 胫骨 后十字韧带 关节镜下 撕脱骨折 治疗 骨隧道 临床应用效果 试验 固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股骨单隧道与双隧道重建后十字韧带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百成 高石军 +3 位作者 王晓峰 邵德成 王飞 陆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关节镜下单束单隧道与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后十字韧带(PCL)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单束前外束重建法重建PCL 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8~50岁,平均35.5岁;右膝12例,左膝6例。移植物为骨-髌腱(中1/3)... 目的分析比较关节镜下单束单隧道与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后十字韧带(PCL)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单束前外束重建法重建PCL 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8~50岁,平均35.5岁;右膝12例,左膝6例。移植物为骨-髌腱(中1/3)-骨的11例,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的7例。于PCL股骨附着点解剖中心的稍前方钻取股骨隧道,屈膝70°,拉紧并固定移植物。2000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PCL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1~47岁,平均33岁;右膝9例,左膝3例。移植物为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的7例,一端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肌腱的5例。将肌腱编织分为两束。于股骨侧钻取双隧道。两束分别于屈膝70°和0°时拉紧并固定。结果采用前外束重建法的18例患者平均随访23个月,采用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的12例患者平均随访17个月。前外束重建组与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组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92.4±3.7)分和(94.3±3.4)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屈膝0°和30°时,前外束重建组的胫骨后移距离是(5.9±0.4)mm和(6.2±0.5)mm,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组是(3.5±0.3)mm和(4.0±0.4)mm,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屈膝60°和90°时,两组胫骨后移距离差异无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股骨单隧道 双隧道重建 十字韧带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被引量:30
10
作者 冯磊 王敬学 +3 位作者 王国华 宋修峰 张婷婷 张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545-5550,共6页
背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检测膝关节半月板的全部情况。目的:以磁共振成像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经临床治疗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析其磁共振成像征象的... 背景: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检测膝关节半月板的全部情况。目的:以磁共振成像评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经临床治疗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析其磁共振成像征象的特征并分级,显示半月板受损情况,与关节镜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成像中,Ⅰ级表现为不与半月板关节面接触的点状或圆形高信号,Ⅱ级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行的线样或条状高信号影,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缘,Ⅲ级表现为半月板内线条样或复杂形态高信号影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面,可伴有半月板形态的改变。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能清楚地显示半月板变性和撕裂,正确地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及严重程度,这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内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 并发症
下载PDF
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后十字韧带 被引量:32
11
作者 赵金忠 蒋垚 沈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利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后十字韧带(PCL)的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单纯PCL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进行重建,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了解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利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后十字韧带(PCL)的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单纯PCL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进行重建,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了解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伸膝受限,膝关节屈膝活动度均大于120°。术后1年,患肢的股四头肌-绳肌峰力矩比超过正常侧的90%;屈膝70°时后抽屉试验Ⅰ度阳性2例,其余均为阴性;屈膝30°时后抽屉试验Ⅰ度阳性6例,其余为阴性;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0.7±2.3。结论在关节镜下利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PCL方法简单,能够可靠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腘绳肌肌腱 微型钢板纽扣 后十字韧带重建
原文传递
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早期治疗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德全 冯华 +1 位作者 洪雷 王满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时十字韧带与周围韧带损伤的不同特点及早期手术的疗效,提出治疗观点.方法选择1999年8月~2002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47例累及两组以上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病例,其中随访1年以上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2~50...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时十字韧带与周围韧带损伤的不同特点及早期手术的疗效,提出治疗观点.方法选择1999年8月~2002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47例累及两组以上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病例,其中随访1年以上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2~50岁,平均33.5岁.所有病例均行关节镜下前、后十字韧带重建和(或)周围侧副韧带修补.结果IKDC评分,正常10例,接近正常25例,不正常5例.Lysholm评分:优30例,良8例,中2例.膝关节活动度:伸膝完全正常者35例,轻度受限者5例,但均小于10°.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完全正常者26例,受限10°以内者10例,受限20°以内者3例,受限30°者1例.膝关节稳定性检查:28例前十字韧带手术患者中Lachman(-)16例,(+)12例;轴移试验(-)20例,(+)8例;KT-1000关节活动度<3 mm 23例,3~5 mm 5例.22例后十字韧带手术患者中PDT(-)5例,(+)16例,(++)1例;KT-1000关节活动度<3 mm 5例,3~5 mm11例,5~7 mm 5例,7~10 mm 1例.25例内侧副韧带手术患者中Abd 0°(-)16例,(+)9例;Abd 30°(+)10例,(+)13例,(++)2例.14例后外复合体手术患者中Add0°(-)3例,(+)10例,(++)1例;Add 30°(-)2例,(+)11例,(++)1例,其中(++)者视为失效.结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关键是早期治疗,后外复合体及Ⅲ度周围韧带损伤应早期手术修补.后十字韧带自愈能力强,应选择Ⅱ度以上者进行手术,前、后十字韧带最好同期重建,如果条件不具备,可优先选择重建后十字韧带,术后应注意被动伸膝及CPM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 治疗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脱位
原文传递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陶澄 何爱咏 王万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对后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2例人膝关节标本PCL进行观察,测量其长度、宽度和厚度以及附着区的形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4具新鲜冷冻标本进行解剖;对PCL行组织学观察,掌握其微观结构... 目的:对后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研究,为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2例人膝关节标本PCL进行观察,测量其长度、宽度和厚度以及附着区的形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4具新鲜冷冻标本进行解剖;对PCL行组织学观察,掌握其微观结构。结果:PCL长(33.8±1.3)mm(31.0~37.0mm),两端粗大,最窄处位于中间。PCL是不可分割的完整韧带,由许多纤维组成并发生扭转,纤维束相互穿插融合。组织切片示PCL近端和远端纤维分布松散,中段紧密。结论:PCL是完整的韧带,各束之间有交叉纤维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 解剖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单胫骨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7
14
作者 董军 樊绪国 +7 位作者 王弘德 康凯 王娟 董江涛 顾聚源 李涛 郑义 高石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9-574,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胫骨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外科关节镜下单胫骨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15例PCL走形迂曲胫骨止点撕脱骨...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胫骨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外科关节镜下单胫骨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15例PCL走形迂曲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资料,均为新鲜骨折,男9例,女6例;年龄14~64岁,平均33.6岁。通过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Lysholm评分的差异评估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0~70 min,平均53 min。1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2.2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后抽屉试验阴性,骨折未移位,未出现腘窝、神经血管、伸膝障碍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23.4°±6.5°)较术前(77.5°±13.1°)改善,术后6个月IKDC评分(95.5±1.6)分较术前(37.0±8.9)分改善,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91.8±3.5)分较术前(46.8±8.9)分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L走形迂曲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可以通过关节镜下单胫骨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胫骨骨折 关节镜 免打结锚钉
原文传递
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 被引量:25
15
作者 孙磊 宁志杰 +5 位作者 田敏 宁廷民 魏嵬 张红 马清元 高加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528-153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自2000年12月~2004年1月收治急性膝关节损伤12例(12膝),病人均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于伤后2~12d接受了关节镜检查及内侧开放探查,12...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自2000年12月~2004年1月收治急性膝关节损伤12例(12膝),病人均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于伤后2~12d接受了关节镜检查及内侧开放探查,12膝均有后内侧角损伤和内侧副韧带损伤,4膝伴前、后交叉韧带断裂;2膝伴前交叉韧带断裂;4膝伴后交叉韧带断裂。12膝均一期手术修复后内侧角和内侧副韧带。8周后,12例病人中8人接受二期关节镜下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3例,前后交叉韧带联合重建3例,后交叉韧带重建2例。[结果]一期手术后8周评估表明12膝均恢复内后侧稳定性,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12例病人随访10~20个月,平均12.0±3.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7.08±6.28。IKDC综合评定正常(A级)4例,接近正常(B级)7例,异常(C级)1例。[结论]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见于较高能量损伤,多为复合损伤,表现为伸膝位和屈膝30°位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和伤膝旋转不稳定。应一期手术修复后内侧角和内侧副韧带,二期酌情重建交叉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后内侧角 内侧副韧带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半月板 急性膝关节损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 节后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中1/3髌腱移植重建膝后十字韧带 被引量:25
16
作者 滕学仁 丁利琼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89-592,共4页
目的关节镜下应用中1/3髌腱移植重建后十字韧带,评估其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骨-中1/3髌腱-骨组织移植重建膝关节后十字韧带,用于治疗后十字韧带损伤后关节不稳定。手术在关节镜下经前方入路完成。结果12例患者平均随访17.3个月。L... 目的关节镜下应用中1/3髌腱移植重建后十字韧带,评估其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骨-中1/3髌腱-骨组织移植重建膝关节后十字韧带,用于治疗后十字韧带损伤后关节不稳定。手术在关节镜下经前方入路完成。结果12例患者平均随访17.3个月。Larson评分由术前60.7分提高到93.4分,Lysholm评分由术前55.0分提高到91.6分。所有患膝术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后仅2例后抽屉试验弱阳性、1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结论在关节镜直视下,能准确定位后十字韧带解剖止点,钻制骨隧道,植入移植组织。该技术具有不切开关节囊,损伤小、关节粘连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髌韧带 自体移植 髌腱移植 关节镜 韧带重建 膝关节 PCL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同时重建前、后十字韧带 被引量:23
17
作者 赵金忠 蒋篧 沈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关节镜下采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同时重建前、后十字韧带,并对重建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12例前、后十字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同侧半腱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前十字韧带,采用对侧半腱肌肌腱、股薄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 目的关节镜下采用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同时重建前、后十字韧带,并对重建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12例前、后十字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同侧半腱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前十字韧带,采用对侧半腱肌肌腱、股薄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重建后十字韧带。其中2例还同时行后外侧韧带结构重建,1例同时行后内侧韧带结构重建。术后随访12~24个月,采用IKDC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膝功能进行评估,通过KT-1000检查了解膝关节的前后松弛度。结果术后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度120°~140°,平均128°。终末随访时IKDC评分为A4例(33.3%),B7例(58.3%),C1例(8.3%)。屈膝25°位KT-1000检查,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异小于2mm者8例,3~5mm者3例,7mm者1例;屈膝70°位检查,双侧胫骨结节后坠差异为0~2mm者9例,2~4mm者3例。陈旧性损伤患者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6.5±3.1)分,终末随访时为(93.8±3.5)分,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t=5.376,P<0.01)。10例患者(83.3%)恢复了原来的运动水平,2例患者(16.7%)运动水平较前有所降低。结论在关节镜下采用双侧绳肌肌腱和微型钢板纽扣同时重建前、后十字韧带,能够较满意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腘绳肌肌腱 微型钢板纽扣 重建 前十字韧带 后十字韧带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腱重建后十字韧带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3
18
作者 黄华扬 张余 +2 位作者 曹正霖 章莹 李菊根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腱转移重建后十字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的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998年6月~2002年6月共收治28例PCL损伤患者,男22例,女6例;年龄1831岁,平均25.5岁。使用开口螺旋肌腱剥离器剥离半腱肌腱...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腱转移重建后十字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的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998年6月~2002年6月共收治28例PCL损伤患者,男22例,女6例;年龄1831岁,平均25.5岁。使用开口螺旋肌腱剥离器剥离半腱肌腱,保留肌腱远端附着点,在靠近肌腱肌腹交界处切断,对折成两股,关节镜下重建PCL,内口侧使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3个月。后抽屉试验术前26例阳性,术后2例;Lachman试验术前均阳性,术后3例阳性,2例弱阳性;轴移试验术前12例阳性,术后均消失。随访评分采用IKDC评分方法:A级9例(32.1%),B级16例(57.1%),C级3例(10.8%);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7分。结论关节镜下使用双股半腱肌腱转移重建PCL,通过两隧道转折处时,由于韧带两端无骨块,操作容易。可吸收挤压螺钉在隧道内口侧挤压固定,愈合后内口消失,避免隧道内口扩大导致韧带松弛、关节不稳。胫骨隧道外口原附着点附着牢固,股骨隧道外口固定坚强,重建韧带强度大。该手术还具有创伤小,能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股半腱肌腱 后十字韧带损伤 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 重建手术
原文传递
经关节镜缝合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健全 敖英芳 +2 位作者 于长隆 崔国庆 余家阔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9-372,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缝合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探寻更加简单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随访12例通过关节镜下缝合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患者。选择膝关节前外侧、前内侧、上后内和后外侧入路观察操作,利用后交叉韧带胫骨定位...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缝合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探寻更加简单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随访12例通过关节镜下缝合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患者。选择膝关节前外侧、前内侧、上后内和后外侧入路观察操作,利用后交叉韧带胫骨定位器从胫骨结节内侧向撕脱处的内缘和外缘钻2个骨道,使用肩关节穿刺缝合器将2根5号涤纶线穿过骨块或韧带,通过2个胫骨骨道将2根缝线引达胫骨前方,通过缝线固定撕脱骨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骨块均得到复位。术前患者KT2000结果中位数为13.86mm,术后为0.80mm,Lysholm评分中位数为97.8分,Tegner评分中位数为6.5分,所有患者均恢复到伤前运动水平。结论:经关节镜双骨道缝合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方法简便,快捷,手术创伤小,可较好恢复患膝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胫骨撕脱骨折 关节镜 缝合
下载PDF
带线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1例报告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中兴 许峰 金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带线锚钉治疗,术后给予膝关节屈曲30°石膏固定4周,拆除石膏外固定后进行膝关节功...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带线锚钉治疗,术后给予膝关节屈曲30°石膏固定4周,拆除石膏外固定后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7-11个月随访,平均9.2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分别为:(59.4±8.1)分,(86.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活动度术前与术后6个月分别为:(86.8±13.5)°(13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分别为:(50.6±6.1)分,(92.8±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内固定可靠,安全有效,可早期有效重建膝关节稳定性,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膝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