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闸防污调度对减轻淮河水污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程绪水 贾利 杨迪虎 《中国水利》 2005年第16期11-13,共3页
2005年7月淮河干支流再次发生较大洪水,为减轻沙颍河、涡河污染水体随洪水集中下泄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威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各级水利部门按照污染联防预案,在保证防汛安全和工程供水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发挥出水闸等水利工... 2005年7月淮河干支流再次发生较大洪水,为减轻沙颍河、涡河污染水体随洪水集中下泄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威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各级水利部门按照污染联防预案,在保证防汛安全和工程供水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发挥出水闸等水利工程的调蓄和控制作用,有效减轻了水污染影响,避免了淮河中下游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提前应对,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通过延长污染水体下泄时间,减缓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冲击,对减轻污染危害,防止淮河水污染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根本的措施仍然是加强污染源治理,减少污染负荷,控制排污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水体 污染联防 水闸防污调度 水污染影响分析 淮河 河水污染 科学调度 水闸 淮河干流 水污染事故
下载PDF
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建构 被引量:9
2
作者 楚道文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152,共8页
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联合防治大气污染是大气环境保护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我国已有一些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的相关规定,但仍然存在着立法层级较低、统一规划缺失、大气污染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联合防治大气污染是大气环境保护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我国已有一些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的相关规定,但仍然存在着立法层级较低、统一规划缺失、大气污染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在制度理念、防治规划和区域生态建设制度等方面持续进行优化设计,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大气污染区域联合防治制度和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城市 周边地区 大气污染 区域联合防治 制度
下载PDF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 被引量:111
3
作者 王金南 宁淼 孙亚梅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第5期5-10,共6页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但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所需要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因此亟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本...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但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所需要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因此亟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本文探讨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基础,并着重讨论了我国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的技术与方法,包括联防联控区域划分方法、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控制技术、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确定与分配方法及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保障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广东四大区域污染过程特征与影响天气型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高晓荣 邓雪娇 +3 位作者 谭浩波 王春林 王楠 岳玎利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08-1716,共9页
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将广东省划分为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四大区域,利用广东省101个环保国控站点2014—2016年期间的AQI六要素与广东省8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能见度、相对湿度等资料,在对"区域污染过程"进行定义的基础上... 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将广东省划分为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四大区域,利用广东省101个环保国控站点2014—2016年期间的AQI六要素与广东省8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能见度、相对湿度等资料,在对"区域污染过程"进行定义的基础上,分区域诊断典型污染天气过程,并对影响天气型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四大区域污染过程具有显著协同性,区域污染可归类为6种影响天气型.量化分析表明区域污染过程与区域灰霾过程基本吻合,PM_(2.5)日均最大值均达到中度污染及以上(>115μg·m^(-3)).整体区域污染过程影响天气型分类统计表明:珠三角和非珠三角PM_(2.5)易污染天气型中冷高变性出海形势占比超5成;珠三角O_3易污染天气型中副高、台风外围及两者叠加型占比超6成;珠三角NO_2易污染天气型中冷高出海型占比近7成.重污染影响天气型统计表明:区域PM_(2.5)重污染过程主要影响天气型为冷高压变性出海型;区域中度至重度O_3污染过程(集中在珠三角)主要影响天气型为副高、台风外围及两者叠加型;就天气型特征而言,单纯副高控制形势下,副高异常强盛;单纯台风外围形势下,台风强度为强台风至超强台风;副高叠加台风时,华南上空为大陆副高控制.广东地区近年高PM_(2.5)(与低能见度)污染过程逐年减少,但全省臭氧污染呈增加态势,尤其珠三角区域中度至重度O3污染过程次数同比明显增加,极端过程出现概率加大,尤其在秋季副高异常强盛,同时叠加台风外围下沉气流时,可预先根据影响天气型预报,实施珠三角重点区域联防联控预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污染过程 天气型 协同性 区域联防联控
原文传递
联防联控:跨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机制 被引量:33
5
作者 曹锦秋 吕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40,共9页
雾霾为主的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而这一问题是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解决的,故我国现亟须建立跨行政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新的《环境保护法》规定... 雾霾为主的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而这一问题是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解决的,故我国现亟须建立跨行政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新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各地也已不同程度地进行了联防联控实践,但也存在诸如指导原则不明确、主体不健全、措施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环境保护法》 大气污染 雾霾防治 联防联控
下载PDF
“2+26”城市联合防治行动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恰 郑世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1-62,共12页
本文利用全国320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实证分析了2017年北京、天津以及周围其它26个城市(“2+26”城市)联合防治行动的效果和影响。研究发现:联合行动显著降低了“2+26”城市各类大气污染物浓度,PM2.5、PM10、SO2、CO和O3浓度分... 本文利用全国320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实证分析了2017年北京、天津以及周围其它26个城市(“2+26”城市)联合防治行动的效果和影响。研究发现:联合行动显著降低了“2+26”城市各类大气污染物浓度,PM2.5、PM10、SO2、CO和O3浓度分别降低了5.906μg/m^3、12.572μg/m^3、4.673μg/m^3、0.074μg/m^3和20.303μg/m^3,该地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与其邻居城市相比、与其他集中供暖城市相比,这一结果依然稳健。NO2浓度仅仅在秋冬季实现显著下降,说明“2+26”城市实施的错峰运输和提高油品质量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NO2浓度。更进一步,通过比较“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改造和淘汰小型燃煤锅炉、“散乱污”企业治理、VOCs企业治理4项主要治理措施,发现“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和“散乱污”企业治理措施对于降低该地区PM2.5和PM10浓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区域来看,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等北部城市的治理成效明显,东南部一些重工业城市的治理效果相对有限,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由此可见,“2+26”城市在治理目标、治理力度、财政支持力度和执行严苛性等方面并不均衡。因此,“2+26”城市应更加注重打破行政权限、统筹布局、均衡发力,共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清洁能源替代进程,从根源上进行大气污染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京津冀地区 "2+26"城市
下载PDF
大气污染的跨域协同治理研究——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被引量:22
7
作者 毛春梅 曹新富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46-51,共6页
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是推进大气污染有效治理、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立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公共产品属性,以长三角区域为例,构建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系统,并提出多元主体间协同是基础、主体间动力驱动是关键、合作机制创新完... 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是推进大气污染有效治理、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立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公共产品属性,以长三角区域为例,构建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系统,并提出多元主体间协同是基础、主体间动力驱动是关键、合作机制创新完善是根本、外部环境优化是保障的系统运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联防联治 长三角区域 协同治理
下载PDF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来自山东省会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骞 王弘儒 刘华军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6年第4期3-21,共19页
为了应对区域性特征日益凸显的大气污染问题,中国在多个区域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证检验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效果对于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作者以山东省会城市群为例... 为了应对区域性特征日益凸显的大气污染问题,中国在多个区域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证检验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效果对于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作者以山东省会城市群为例,基于空气质量指数以及6种分项污染物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1)尽管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施以来山东省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双重差分检验结果并不显著。(2)不同污染物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显著降低了SO_2、CO和NO_2的浓度,PM_(2.5)和PM_(10)浓度的双重差分项估计系数均为正且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O_3浓度在联防联控机制实施后显著上升。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在于大气污染治理及空气质量改善的长期性、参与成员的"搭便车"行为、强有力协调机构的缺失、联防联控制度建设不完备以及合作治污能力不足等。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避免陷入"集体行动困境"是未来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双重差分 集体行动困境
原文传递
大气重污染预警区域联防联控协作体系构建——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云燕 王立华 殷晨曦 《中国环境管理》 2018年第2期38-44,共7页
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破除现有的环境保护与管理体制障碍,本文从京津冀地区大气重污染防治的现实意义出发,对比分析了属地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与联防联控体系的优越性,探讨了京津冀地区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的必要性。通过梳理大气重... 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破除现有的环境保护与管理体制障碍,本文从京津冀地区大气重污染防治的现实意义出发,对比分析了属地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与联防联控体系的优越性,探讨了京津冀地区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的必要性。通过梳理大气重污染预警区域联防联控的发展历程及该地区联防联控的成功实践案例,从工作机制、联动机制、协同机制三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地区的联防联控体系构建框架以及具体实施举措,重点包括创新区域空气改善总体规划、统一加强大气污染源管控、建立落实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建立区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污染控制 联防联控 机制构建
下载PDF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区域影响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孙晓雨 刘金平 杨贺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92,共6页
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已从控制局地污染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准确界定大气污染空间扩散范围对于提高联防联控有效性尤为重要。基于2012年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每日空气质量指数,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大气污染区域影响的空间扩散范围及溢出... 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已从控制局地污染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准确界定大气污染空间扩散范围对于提高联防联控有效性尤为重要。基于2012年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每日空气质量指数,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大气污染区域影响的空间扩散范围及溢出特征,并解析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源。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空间扩散呈"内城-外城"两级圈层结构,内城层是区域联防联控的责任主体;工业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生活烟尘是重要影响因素。以京津冀为例,提出联防联控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溢出效应 圈层结构 联防联控
下载PDF
流域视角下京津冀水污染协同治理路径探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志 牛桂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2,共7页
京津冀协同治理水污染是海河流域建设的核心与立足点,探寻三地联防、联控、联治措施与协同机制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关键。在系统梳理三地分治水污染的局限性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扎实区域协同、迈向流域共治”的流域化... 京津冀协同治理水污染是海河流域建设的核心与立足点,探寻三地联防、联控、联治措施与协同机制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关键。在系统梳理三地分治水污染的局限性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扎实区域协同、迈向流域共治”的流域化治理理念。通过剖析海河流域治理瓶颈,发现瓶颈主要在于: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双重水资源压力,流域权威机构和顶层立法缺失的管理矛盾,以及局部性工程和阶段性补偿的治理局限。针对上述问题,从流域资源保障、管理机制和治理模式方面提出一体化实现路径,即从统筹配置水资源量、制定流域水环境目标、重塑流域管理机构、确立统一流域法体系、发展一体化治理模式、深化多元长效补偿机制6个方面,解决跨区域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合作不彻底的问题。流域一体化理念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可为海河及类似跨界流域的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治理 京津冀协同 水资源保护 联防联控联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14
12
作者 燕丽 雷宇 张伟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1年第5期61-68,共8页
建立横向跨区域大气治理的联防联控协调机制是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通过区域协作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区域大气协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区域协作的内在动力和持续性不足,难以... 建立横向跨区域大气治理的联防联控协调机制是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通过区域协作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区域大气协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区域协作的内在动力和持续性不足,难以满足未来区域大气环境管理需求。本文从理念形成、实践探索、机制完善等层面系统回顾了我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发展历程,结合“大气十条”以来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工作重点和机制创新,总结了空气质量改善、统一标准体系建设、重污染天气应急体系建设、环境监管模式创新、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基于未来我国区域大气环境管理需求,从综合管理体系、立法保障、规划统筹、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区域协作 联防联控 发展历程与展望
下载PDF
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法律责任机制探析——以均衡责任机制为进路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丽娟 郑泽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0-416,共7页
2015年我国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最突出的变化是,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责任承担从传统的行政区治理模式转向了联防联控治理模式,它强调区域治理的协同,并以共同治理责任机制为核心。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这种联防联控责任共担模式并... 2015年我国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最突出的变化是,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责任承担从传统的行政区治理模式转向了联防联控治理模式,它强调区域治理的协同,并以共同治理责任机制为核心。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这种联防联控责任共担模式并没有给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带来根本性的改观。究其原因,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要求对区域内行政主体环境治理法律责任实现再分配,而环境治理法律责任机制的诸多困境使其难以落实,体现为立法中有关环境治理的成本负担与责任分配内容的缺失,因而借鉴美国在环境治理法律责任分担上的有益经验,我国理应通过立法以均衡责任机制对联防联控治理模式进行补足与完善,实现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上的成熟法律责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联防联控 法律责任 均衡责任机制
下载PDF
关联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协作困境、共治体系与数据驱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锁利铭 《地方治理研究》 2019年第1期57-69,80,共14页
大气污染防治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要问题,建立共治体系是解决区域大气污染的根本路径。同时,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创新也成为环境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现状,大气污染共治体系建设的症结在于治理边界模糊、主体... 大气污染防治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要问题,建立共治体系是解决区域大气污染的根本路径。同时,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创新也成为环境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现状,大气污染共治体系建设的症结在于治理边界模糊、主体单一、连接不畅,从而缺乏有效的内生驱动力。四川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实践案例表明,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创新方向应为实现从传统型治理体系向数据驱动型治理体系转型。数据驱动型治理体系以数据型专业组织驱动为连接,驱动实施党委领导、政府协调、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共同治理模式,从而有利于实现系统化、数据化、多元化的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大气污染 污染治理 区域治理 联防联控 大数据 数据驱动 政府治理
下载PDF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政策效果评估——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建呈 王洛忠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3,共9页
本研究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对象,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准自然实验,评估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政策效果,并考察政策的动态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2+26”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能够有效治理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 本研究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对象,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准自然实验,评估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政策效果,并考察政策的动态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2+26”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能够有效治理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但同时,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防治亦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是一项兼具复杂性与整体性的系统工程。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表明基本结论的可靠性。动态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联防联控的污染治理效应具有长效性,且呈现逐年增长之势。机制分析结果表明,“2+26”城市主要通过调整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两种途径实现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6”城市 区域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PSM-DID方法
原文传递
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袁小英 《四川环境》 2015年第5期140-144,共5页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是针对近年来我国众多地区雾霾及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公众环境安全而提出的一种应对机制。大气污染日益呈现区域性、复合型的特点,促使大气污染的治理从点源控制向区域联防联控的防治模...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是针对近年来我国众多地区雾霾及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公众环境安全而提出的一种应对机制。大气污染日益呈现区域性、复合型的特点,促使大气污染的治理从点源控制向区域联防联控的防治模式转型。目前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主要是通过宏观政策来推动其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故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构建应从组织机构、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完善,促使大气污染问题得到较好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机制
下载PDF
深化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动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李莉 《科学发展》 CAS 2016年第2期76-85,共10页
为应对当前依然严峻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形势,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制定总量控制目标;建立"纵横"两向组织管理体系,打破属地管理的界限,组建具有实权的区域大气污染协调组织机构,负责对联防联控各方进行利... 为应对当前依然严峻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形势,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制定总量控制目标;建立"纵横"两向组织管理体系,打破属地管理的界限,组建具有实权的区域大气污染协调组织机构,负责对联防联控各方进行利益协调;构建长期的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制度,从利益协调机制入手,完善利益协调、生态补偿、信息共享、监督核查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治理的制度基础,促进区域环境治理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大气污染防治 区域联防联控
下载PDF
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基于多期差分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治双 廖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56,共15页
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城市实施联防联控政策的时间不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构造一个准自然实验,评估联防联控政策实施效果,并考察政策的动态效果和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整体改善... 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城市实施联防联控政策的时间不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构造一个准自然实验,评估联防联控政策实施效果,并考察政策的动态效果和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了7%左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表明基本结论的可靠性。动态来看,随着联防联控范围的扩大和政策的完善,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日趋明显。异质性方面,空气污染越严重的城市,在纳入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范围后,其空气质量改善程度超过样本整体平均水平近一倍,达到1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空气污染 联防联控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从联防联控到综合施策:大气污染政府间协作治理模式演进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瑞昌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4-109,共6页
大气污染由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过程和大气污染后果等部分构成。大气污染具有污染源多元性、存量累积性、移动无界性和负外部性等社会特征,因此,治理大气污染既要靠科技,又要靠管理,更需要政府间协作。大气污染治理政府间... 大气污染由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过程和大气污染后果等部分构成。大气污染具有污染源多元性、存量累积性、移动无界性和负外部性等社会特征,因此,治理大气污染既要靠科技,又要靠管理,更需要政府间协作。大气污染治理政府间协作经历了区域内联防联控模式,正在向区域间综合施策模式演进。具体表现为:科技发展从环保科技向绿色科技迈进,协作基础从属地管理向区域协同演化,协作目标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向存量减除转变,协作方式从行政方式向市场方式调整,协作主导者从地方政府主导向中央政府主导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政府间协作 联防联控 综合施策
原文传递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束韫 王洪昌 +1 位作者 胡京南 孙亚梅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年第4期78-81,共4页
现阶段,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已经成为我国大气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长效的联防联控机制,对推动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总结分析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实施阻碍的基础上,从成立区域大... 现阶段,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已经成为我国大气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长效的联防联控机制,对推动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总结分析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实施阻碍的基础上,从成立区域大气环境管理机构、落实大气污染生态补偿、强化法律法规执行以及扩大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的建议,为大气环境管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区域联防联控 长效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