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91
1
作者 杨立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9-63,共5页
针对农民工缺少社会保障的现状,部分学者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进城"方案:一是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制中来,享受与城镇职工完全一样的社会保障项目;二是参照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 针对农民工缺少社会保障的现状,部分学者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进城"方案:一是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制中来,享受与城镇职工完全一样的社会保障项目;二是参照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两种保障模式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具备可行性。要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还乡"更具操作性,即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 政策选择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98
2
作者 覃美琼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9,共6页
对照我国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统计分析表明,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着国家政策滞后,中外双方办学目标脱节,办学地域分布失衡,学科专业领域错位和办学层次总体偏低等问题。国家必须制定具体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中外合作办学持续... 对照我国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统计分析表明,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着国家政策滞后,中外双方办学目标脱节,办学地域分布失衡,学科专业领域错位和办学层次总体偏低等问题。国家必须制定具体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中外合作办学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高等教育 中国 政策导向 办学目标 办学层次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原文传递
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探析 被引量:77
3
作者 孙亮 石建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82,共8页
文本对国外"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对近年来中国"供给侧"改革理论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取向:优化劳... 文本对国外"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对近年来中国"供给侧"改革理论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取向: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去库存、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土地和资本资源配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经济学 供给侧改革 政策取向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新消费:理论内涵、发展特点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69
4
作者 毛中根 谢迟 叶胥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74,共11页
新消费是指由数字技术驱动,满足人们信息化、智能化、多维融合等服务需要的行为过程。本文从新消费主体、新消费领域、新消费技术、新消费模式、新消费关系、新消费制度等方面阐释新消费的核心要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发... 新消费是指由数字技术驱动,满足人们信息化、智能化、多维融合等服务需要的行为过程。本文从新消费主体、新消费领域、新消费技术、新消费模式、新消费关系、新消费制度等方面阐释新消费的核心要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科技进步、消费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别是新消费发展的理论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动力源泉、主线路径。新消费具备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经济社会功能。当前,新消费发展呈现出消费数量激增、消费结构高端、消费方式多元、消费受众下沉、消费环境优良等特点,但还存在消费主体能力不充分客群不平衡、消费客体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消费环境监管不及时配套不完善等短板。从培育新消费客群、推动新消费转型、升级新消费供应、优化新消费环境、强化新消费配套、完善新消费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新消费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消费 理论内涵 发展特点 政策取向
原文传递
中国环境保护战略政策70年历史变迁与改革方向 被引量:67
5
作者 王金南 董战峰 +1 位作者 蒋洪强 陆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36-1644,共9页
系统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历史变迁,分析其演进脉络、阶段性变化特征和取得的成效,对于制定新时代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演... 系统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历史变迁,分析其演进脉络、阶段性变化特征和取得的成效,对于制定新时代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演进为主线,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变迁与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非理性战略探索阶段(1949—1971年);②建立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1972—1991年);③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2000年);④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生态环境示范创建的环境友好型战略(2001—2012年);⑤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战略(2013年至今).分析表明,我国基本形成了符合国情且较为完善的环境战略政策体系,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法制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生态环境市场经济政策体系以及多元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下取得了重大成就,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伟大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需求,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基本走向、改革目标,指出了管理体制、生态法治、空间管控、市场机制、公众参与、责任考核等六大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环境保护 环境战略 环境政策 新中国成立70年 改革方向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理 被引量:66
6
作者 王培家 章锦河 +4 位作者 孙枫 曹姗姗 阚越 王昶 徐冬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4-213,共10页
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西南地区1912个传统村落为案例,运用计量地理法与GIS空间分析探索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空... 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西南地区1912个传统村落为案例,运用计量地理法与GIS空间分析探索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且逐渐形成滇西北、黔东南—黔东北、黔南和云南红河州四大高密度区。(2)地理探测器因子探测结果显示:自然环境的影响因子最强,地域文化次之,经济发展水平等人文社会因子影响力较弱;各影响因子间交互作用增强,且海拔高程、坡向和河流间两两交互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3)从影响机理来看,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形成演化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政策导向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因素是决定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向的"基石",起着主导作用;人文社会因素是传统村落发展演化的内在驱动因素;政策导向是形成现有空间格局的外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传统村落 分布格局 影响机理 自然环境 人文社会因素 政策导向
原文传递
特朗普的政治人格特质及其政策偏好分析 被引量:63
7
作者 尹继武 郑建君 李宏洲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2,共8页
作为政治领导人的特朗普,其人格特质是决定他政策偏好以及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解特朗普的政治人格,是理解今后美国外交的基础。基于对特朗普人格特质的问卷评定数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获得由五个维度构成的特朗普... 作为政治领导人的特朗普,其人格特质是决定他政策偏好以及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解特朗普的政治人格,是理解今后美国外交的基础。基于对特朗普人格特质的问卷评定数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获得由五个维度构成的特朗普人格特质结构,即不羁善变、精干有为、逐利自我、好胜执着以及积极外向,其中不羁善变和精干有为是特朗普最为核心的特质。特朗普的五个人格特质维度决定了他打破传统、善于战略欺骗和谈判、行动力和执行力强、凭个人直觉决策、追求尊重和利益交换、报复心强等诸多政策和行为偏好。特朗普人格特质的数据测试分析,展现了一个具有更多积极人格特质和双面维度的政治领导人的形象,有助于更为清晰地认识作为领导人的特朗普及其政策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 人格特质 政策偏好 美国
原文传递
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数量和质量并重 被引量:62
8
作者 李雪 吕新业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44,共14页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粮食产量持续稳步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粮食安全保...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粮食产量持续稳步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并逐步从数量增长进入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新阶段。新时期,数量安全仍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条件,质量安全是收入增长到较高水平的必然要求,数量与质量并重是粮食安全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面对新阶段新形势,保障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安全仍是治国理政、应对新风险新挑战的头等大事,保障能力也需相应地向更高层次跃升,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增强资源和市场的战略掌控和调配能力,在数量安全的前提下兼顾质量安全,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现阶段 数量 质量 政策取向
原文传递
中国出境旅游“双高”格局与政策取向辨析——兼与戴学锋、巫宁同志商榷 被引量:56
9
作者 杨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8,共4页
中国出境旅游的高增长和高消费现象引发了对出境旅游不经济性的讨论。本文通过与“中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探析”一文作者的商榷,认为出境旅游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属于“补涨”性质;出境旅游消费存... 中国出境旅游的高增长和高消费现象引发了对出境旅游不经济性的讨论。本文通过与“中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探析”一文作者的商榷,认为出境旅游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属于“补涨”性质;出境旅游消费存在“虚高”现象;出境旅游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业跨国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跨国经营是克服出境旅游不经济性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境旅游 不经济性 跨国经营 政策取向
下载PDF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政策取向 被引量:48
10
作者 孙建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9,共6页
介绍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林业产业的社会贡献率凸现,森林食品和药材、种苗花卉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分析了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认为我国林业产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将呈现林区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 介绍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林业产业的社会贡献率凸现,森林食品和药材、种苗花卉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分析了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认为我国林业产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将呈现林区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等五大变化。建议在新的发展时期,林业政策取向应由利用林地、林区资源为主,转向利用人工林、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推进林业市场主体的建立、培育壮大产业协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产业 现状 趋势 政策取向
下载PDF
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绩效?——合法性及政策导向的作用 被引量:55
11
作者 罗兴武 项国鹏 +1 位作者 宁鹏 程聪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3-1084,共12页
商业模式创新正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新创企业成长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商业模式创新作为市场导向型创新可能给企业带来先动优势,而制度理论指出创新性高的新创企业可能面临合法性障碍。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在制度情境下实现新创企业成长?围... 商业模式创新正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新创企业成长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商业模式创新作为市场导向型创新可能给企业带来先动优势,而制度理论指出创新性高的新创企业可能面临合法性障碍。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在制度情境下实现新创企业成长?围绕这个问题,以512家中国新创企业为样本,结合合法性视角与商业模式理论,探讨商业模式创新对于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分析政策导向的调节作用和合法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合法性以及新企业绩效的提升;组织合法性在商业模式创新和新企业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政策导向权变影响商业模式创新与合法性的关系;商业模式创新与政策导向的交互效应通过合法性间接影响创业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合法性 政策导向 新企业绩效
原文传递
论“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方略政策取向 被引量:50
12
作者 金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生产力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因素,一切经济社会现象归根结底受生产力状况所决定与制约。“新质生产力”是对国家发展方略及政策取向的原则提示,是将国家发展的方略核心,定位于“聚焦生产力,发力新科技”的实践方向;“新质... 生产力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因素,一切经济社会现象归根结底受生产力状况所决定与制约。“新质生产力”是对国家发展方略及政策取向的原则提示,是将国家发展的方略核心,定位于“聚焦生产力,发力新科技”的实践方向;“新质生产力”既要有科技创新的要素结构,也要有创新担当和允许试错的制度安排。一个国家的人才政策取向,能否适应更需创新激励与权责担当的就业结构和工作秩序,对经济发展形势具有关键性影响;一心谋发展,聚意高质量,是众望所归的人民意愿,也是国家选择发展模式的政策取向。人类社会随着科技创新,特别是数字化和AI技术的长足发展,重复类工作将被大量替代,新创类工作不断涌现,纠管类工作得以优化。未来由于生产力的质态变化,产业组织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而对经济系统中组织资本和信任资本具有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家方略 政策取向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历史机遇 被引量:49
13
作者 张红宇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共6页
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相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由依附产业转向独立完整乃至成为战略性产业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农业生产性服务不仅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也要为农村居民生活提供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重点聚焦四个问题:解决... 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相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由依附产业转向独立完整乃至成为战略性产业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农业生产性服务不仅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也要为农村居民生活提供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重点聚焦四个问题:解决为谁服务问题,瞄准需要服务的关键问题,着眼于新产业、新业态,助推乡村建设。从我国的国情农情出发,需要构建形成'主体多元、功能完备、融合规范、共享共生'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成功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强化从发展战略到政策举措一系列行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趋势 服务内容 服务体系 政策导向
原文传递
论我国大众旅游发展阶段的运行特征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48
14
作者 戴斌 夏少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7,共5页
中国旅游经济运行正在步入由国民旅游消费主导的大众旅游阶段。与改革开放初期以入境旅游接待为主体,团队观光、政府主导、创汇导向的发展阶段相比,旅游产业的市场基础和组织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要求相应的政策设计和制度环境... 中国旅游经济运行正在步入由国民旅游消费主导的大众旅游阶段。与改革开放初期以入境旅游接待为主体,团队观光、政府主导、创汇导向的发展阶段相比,旅游产业的市场基础和组织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要求相应的政策设计和制度环境也随之做出调整。本文提出中国旅游业进入大众旅游新阶段的重要判断以及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政策可能的演化方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旅游 阶段特征 基本矛盾 政策取向
下载PDF
汇率冲击与房地产泡沫演化:国际经验及中国的政策取向 被引量:38
15
作者 高波 毛中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43,共6页
汇率失衡及其调整,通过流动性效应、预期效应、财富效应、溢出效应以及信贷扩张或收缩效应等影响房地产价格。国际经验表明,汇率冲击是房地产泡沫演化的一个诱因,但并不必然引发房地产泡沫。事实上,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人民币升值压... 汇率失衡及其调整,通过流动性效应、预期效应、财富效应、溢出效应以及信贷扩张或收缩效应等影响房地产价格。国际经验表明,汇率冲击是房地产泡沫演化的一个诱因,但并不必然引发房地产泡沫。事实上,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货币化,加剧了房地产泡沫。但在建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过程中的人民币小幅升值不会诱致房地产泡沫膨胀或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冲击 房地产泡沫 不可能三角 国际经验 政策取向
下载PDF
促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取向 被引量:45
16
作者 葛新权 和龙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85,共6页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顺应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农业"转方式、优结构、提效益、促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新型经营主体...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顺应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农业"转方式、优结构、提效益、促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弱、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要素瓶颈制约尚未突破等问题。因此,应从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新兴业态、培育多元主体、创新利益联结形式、激活多种要素等方面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一二三产业 产业融合 政策取向
原文传递
从政策导向到文化生成: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动力因素、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44
17
作者 马玉芳 王永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27,共7页
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了“南展西扩东进”的总体战略。本研究从文化的角度对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动因和战略实施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认为该战略具有强力的政... 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了“南展西扩东进”的总体战略。本研究从文化的角度对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动因和战略实施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认为该战略具有强力的政策引导保障、良好的经济基础支撑和良好的综合体育实力支持,该战略对于冰雪运动推广是一种政策驱动的力量,推进中存在着突出的文化不足问题,制约着战略的有效达成,比如冰雪自然条件、冰雪场地设施等器物文化基础薄弱,冰雪运动参与等行为文化亟待升级,冰雪运动明星等精神示范力量难以形成。基于战略解读和思考提出了从“政策导向”到“文化生成”理念指导下从冰雪运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维度探讨了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优化路径,以期实现我国全领域的冰雪文化氛围,促进国家政策落地和效益达成,为促进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运动 北冰南展 发展战略 冰雪人才 政策导向 文化生成
下载PDF
农村环境管理中的政府角色——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41
18
作者 陈秋红 黄鑫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61,共8页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职能、职责,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责任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历史视角梳理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的演进历程之后,基于政策文本分析...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职能、职责,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责任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历史视角梳理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的演进历程之后,基于政策文本分析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环境管理中的主要角色定位,并提出中国政府在农村环境管理发挥作用的未来导向:政府应继续充当"掌舵人"角色,进行权力"松绑";还权于市场,放活农村环境市场"无形之手";还权于社会,尤其强化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自治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农村环境管理 政策演变 角色定位 政策文本分析
下载PDF
产业集群:吸引FDI的新取向 被引量:16
19
作者 莽丽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3-17,22,共6页
许多学者就FDI在中国分布极不平衡的现状对外资区位选择因素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也是FDI区位选择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此,笔者分析了跨国公司战略的变化,并对中国进行了实证的研究,从而提出了产业集群应成为各地方政府吸引FDI... 许多学者就FDI在中国分布极不平衡的现状对外资区位选择因素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也是FDI区位选择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此,笔者分析了跨国公司战略的变化,并对中国进行了实证的研究,从而提出了产业集群应成为各地方政府吸引FDI的新取向,并对西部地区的引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FDI 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 政策取向 跨国公司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市场—政策”双重导向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以泛长三角地区农业龙头企业为例 被引量:37
20
作者 陈启杰 江若尘 曹光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30,共8页
经济转型时期,市场机制与政策机制呈现出共存性与互补性特征。本文以泛长三角地区农业龙头企业为样本,通过构建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导向、政策导向与农业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1)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有... 经济转型时期,市场机制与政策机制呈现出共存性与互补性特征。本文以泛长三角地区农业龙头企业为样本,通过构建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导向、政策导向与农业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1)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政策导向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相关关系;(2)动态能力在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但在政策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市场导向与政策导向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结构差异性,市场导向程度高的企业长期绩效较好,政策导向程度高的企业短期绩效较好,具备双重导向的企业长短期绩效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导向 政策导向 动态能力 企业绩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