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Dead Poets Society》中对教育共情力的思考
1
作者 刘以诚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1期8197-8202,共6页
共情力是个体在观察和理解他人情感的基础上,产生与观察对象相似的情感体验并表现出相应行为反应的一种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对个体的教育最为直接,学生阶段是个体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好的教育是需要共情力的。本文以美国影片... 共情力是个体在观察和理解他人情感的基础上,产生与观察对象相似的情感体验并表现出相应行为反应的一种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对个体的教育最为直接,学生阶段是个体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好的教育是需要共情力的。本文以美国影片《Dead Poets Society》为例,针对“共情教育”,启发家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共情能力对个体心理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提出加强教育者共情意识,家校合力,建立轻松和谐的交往氛围,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融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力 Dead poets society 教育思考
下载PDF
“南园秋社”与“南园赓社”
2
作者 朱则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1-107,共7页
江南地区在历史上结社活动最为活跃。清代道光年间和光绪宣统之交,江苏太仓先后出现过"南园秋社"、"南园赓社"两个诗社并构成一个系列。但关于这两个诗社,世人似乎不大了解,甚至在介绍时存在不少严重的错误。而通... 江南地区在历史上结社活动最为活跃。清代道光年间和光绪宣统之交,江苏太仓先后出现过"南园秋社"、"南园赓社"两个诗社并构成一个系列。但关于这两个诗社,世人似乎不大了解,甚至在介绍时存在不少严重的错误。而通过考察,可以理清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同时纠正相关的错误认识,并且为地方文化建设事业提供积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诗社 南园秋社 南园赓社 《南园秋社诗》 《南园赓社诗存》
下载PDF
清代诗人生卒年补考——以陆培等十位诗社成员为中心
3
作者 朱则杰 《嘉兴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3-97,共5页
以陆培等十位诗社成员为中心,从相关原始资料补充考订了清代诗人的生卒年及生平介绍,以期为日后编纂《全清诗》以及地方诗歌文献之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清代 诗人 生卒年 诗社 陆培
下载PDF
A Brief Discussion of Movie Dead Poets Society and the Reflection on Grammar Teaching
4
作者 陈铭 《海外英语》 2020年第13期253-254,共2页
In China,the growing number of 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learners are faced with different public examina⁃tion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assing rates,most English teachers choos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wh... In China,the growing number of 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learners are faced with different public examina⁃tion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assing rates,most English teachers choos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which leads to the reduction of some students’interest of learning English.Dead Poets Society is a remarkable film that shows education as a way to enlighten children,which inspires people to think about the appropriate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method for EFL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d poets society EFL learner deductive teaching method English grammar
下载PDF
论成长电影中的人性假设及其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启示——以《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澍 段伯升 姚玉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从教育学视角分析电影《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现,成长电影往往蕴含着倡导变革和阻碍变革两种力量,两种力量的代表者们所预设的人性生成、教化机制截然不同,对教育变革结果的判断也大相径庭。比较这两种冲突力量可知,倡导变... 从教育学视角分析电影《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发现,成长电影往往蕴含着倡导变革和阻碍变革两种力量,两种力量的代表者们所预设的人性生成、教化机制截然不同,对教育变革结果的判断也大相径庭。比较这两种冲突力量可知,倡导变革的力量所持人性假设及其教育变革实践,更有益于当今学校教育改革;其与阻碍变革的力量所产生的冲突表明,人性的自由是争取的自由,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和引领人的自我意识,教化人性的活动难以成败论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电影 《死亡诗社》 《蒙娜丽莎的微笑》 人性假设 学校教育
下载PDF
17-18世纪朝鲜王朝委巷文人诗社考辨
6
作者 严明 王琳 《东疆学刊》 2024年第1期1-9,131,共10页
委巷文人是一个与两班文人相对的概念,构成较为复杂,既有来自朝鲜朝中人阶层的译官、医官、画员等,也有来自于最底层的奴婢、胥吏等。学界认为,17-18世纪委巷文人诗社主要有:枕流台诗社、三清洞诗社、洛社、松石园诗社,但以上并非皆可... 委巷文人是一个与两班文人相对的概念,构成较为复杂,既有来自朝鲜朝中人阶层的译官、医官、画员等,也有来自于最底层的奴婢、胥吏等。学界认为,17-18世纪委巷文人诗社主要有:枕流台诗社、三清洞诗社、洛社、松石园诗社,但以上并非皆可称为诗社。其中枕流台诗社当改为枕流台唱酬;三清洞诗社当改为三清洞诗会;洛社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诗社,但是初具诗社的雏形,可以继续沿用该名称;松石园诗社是朝鲜王朝第一个正式的委巷文人诗社。委巷文人通过社集的方式联络感情、寻找阶层归属感,亦编撰了委巷诗人诗选,委巷文人社会力量的壮大与社集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18世纪 朝鲜王朝 委巷诗人 诗社
下载PDF
文学革命背景下的旧体诗社创作——以苔岑吟社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宁 《宜宾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8-54,共7页
文学革命时期,居于文坛正统地位的旧体诗受到新文学倡导者的批判,其在公共文学空间中慢慢失去话语权,逐渐被边缘化。然而,旧体诗人大都在其诗歌圈中坚持写作,武进的苔岑吟社是这一时期旧体诗社的典型代表,是坚守旧文化、旧文学之人的一... 文学革命时期,居于文坛正统地位的旧体诗受到新文学倡导者的批判,其在公共文学空间中慢慢失去话语权,逐渐被边缘化。然而,旧体诗人大都在其诗歌圈中坚持写作,武进的苔岑吟社是这一时期旧体诗社的典型代表,是坚守旧文化、旧文学之人的一次集结。他们的创作有着很深的感伤情绪,年轻的诗人还有"自我零余者"形象的刻画。灵魂之孤独,生命之震颤是这一代人共同的"时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旧体诗社 苔岑吟社
下载PDF
论元初月泉吟社的遗民性诗学心态 被引量:2
8
作者 尹变英 郭鹏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7-12,共6页
元初吴渭等人的月泉吟社征诗活动获得了当时东南诗人们的广泛响应。这次诗学活动具有鲜明的遗民性,这也是当时东南诗人在诗学活动中普遍心态的反映。笔者对月泉吟社的社长吴渭以及参与其间诗学活动的主要成员方凤、吴思齐和谢翱等人的... 元初吴渭等人的月泉吟社征诗活动获得了当时东南诗人们的广泛响应。这次诗学活动具有鲜明的遗民性,这也是当时东南诗人在诗学活动中普遍心态的反映。笔者对月泉吟社的社长吴渭以及参与其间诗学活动的主要成员方凤、吴思齐和谢翱等人的相关诗学品格进行阐述,进而对他们的遗民性的诗学心态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阐释元初诗坛摆落宋金余习,开启一代诗学格局的历史意义,从而对诗社史和诗学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泉吟社 诗社 诗学 遗民性
下载PDF
蒲溪吟社及其诗钞初探
9
作者 任聪颖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0-54,共5页
蒲溪吟社是清朝乾隆年间山西高平的一个文学社团,代表作家有苗令琮、张又华、张承纶等,他们创作的诗歌由司昌龄整理辑录为《蒲溪吟社三家诗钞》。蒲溪吟社诗人的作品呈现“格高韵远”的特色,是迥异于江南文风的“西北之文”的代表。诗... 蒲溪吟社是清朝乾隆年间山西高平的一个文学社团,代表作家有苗令琮、张又华、张承纶等,他们创作的诗歌由司昌龄整理辑录为《蒲溪吟社三家诗钞》。蒲溪吟社诗人的作品呈现“格高韵远”的特色,是迥异于江南文风的“西北之文”的代表。诗作受到著名诗人沈德潜的激赏,并得到其弟子顾诒禄的点评推扬,从而在当时诗坛获得广泛赞誉。蒲溪吟社诗人与沈德潜、顾诒禄的诗文交谊,亦呈现出清代中叶南北方诗学交融互进的时代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溪吟社三家诗钞》 苗令琮 张又华 张承纶 司昌龄 山西诗学
下载PDF
教师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死亡诗社》观后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健祥 《凯里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44-146,共3页
影片《死亡诗社》讲述一个关于自由与遵守,个人与权威,浪漫与现实相对抗的故事。本文解读John Keating老师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改革,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素养,从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并有坚毅、乐观的性格与较强的自制力等... 影片《死亡诗社》讲述一个关于自由与遵守,个人与权威,浪漫与现实相对抗的故事。本文解读John Keating老师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改革,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素养,从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并有坚毅、乐观的性格与较强的自制力等表现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生在其影响下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教师的素养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形象直观的形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整个民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诗社 教育 素养
下载PDF
梁辰鱼与鹫峰诗社 被引量:3
11
作者 黎国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3,共4页
明代隆庆元年 ,梁辰鱼客居金陵 ,与莫是龙等结诗社于南京鹫峰禅寺。文章比较详细地考证了此次结社的一些具体问题 ,从而提供了晚明诗人结社的一个重要事例。文章还通过梁辰鱼在诗社中的活动 ,进而探讨了这位剧作家的生平与创作 ,这对于... 明代隆庆元年 ,梁辰鱼客居金陵 ,与莫是龙等结诗社于南京鹫峰禅寺。文章比较详细地考证了此次结社的一些具体问题 ,从而提供了晚明诗人结社的一个重要事例。文章还通过梁辰鱼在诗社中的活动 ,进而探讨了这位剧作家的生平与创作 ,这对于重新研究昆剧开山之作《浣纱记》当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鹫峰诗社 梁辰鱼 生平 浣纱记 诗人
下载PDF
吴伟《词林雅集图》卷考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94,共14页
上海博物馆藏吴伟《词林雅集图卷》,描绘了弘治十八年(1505)浙江按察佥事龙霓在金陵与友人雅集的场景,雅集者多为其同僚,或同级、同科进士,也有部分诗友。此次雅集兼具送行与雅会的性质,又可堪称诗社之发轫。是图创作于雅集之后不久,即... 上海博物馆藏吴伟《词林雅集图卷》,描绘了弘治十八年(1505)浙江按察佥事龙霓在金陵与友人雅集的场景,雅集者多为其同僚,或同级、同科进士,也有部分诗友。此次雅集兼具送行与雅会的性质,又可堪称诗社之发轫。是图创作于雅集之后不久,即弘治十八年。吴伟此图兼取了送行图、雅集图、宴乐图的创作手法,白描线条轻快简淡、而不失工谨、细劲,其独特的风貌创造了雅集图的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伟 词林雅集图卷 龙霓 诗社 雅集图
原文传递
常熟虞山诗社探微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坡 《运城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虞山诗社(1920—1937)以保存国粹为宗旨,是近代常熟最大的文学社团。常熟文人悠久的结社传统以及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旧之争为虞社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俞鸥侣、钱南铁等先后担任虞社主任,为推动其发展做出了贡献。该社以常熟籍文人为主体,... 虞山诗社(1920—1937)以保存国粹为宗旨,是近代常熟最大的文学社团。常熟文人悠久的结社传统以及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旧之争为虞社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俞鸥侣、钱南铁等先后担任虞社主任,为推动其发展做出了贡献。该社以常熟籍文人为主体,社员遍布全国十八省市,发行《虞社》二百余期,在其存在的十七年中对于常熟地方社会以及当时全国文坛均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山诗社 常熟社会 虞社文人
下载PDF
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the Film Dead Poets Society
14
作者 罗春燕 《海外英语》 2014年第4X期174-175,共2页
The movie Dead Poets Society is a blockbuster and attracts different research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such as the image and personality of characters, or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However, few of the researchers ... The movie Dead Poets Society is a blockbuster and attracts different research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such as the image and personality of characters, or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However, few of the researchers conduct this study by using rhetorics. Thus, this study analyze the movie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rhetorics, hoping to give some implication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rhetoric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VIE DEAD poets society RHETORICAL ANALYSIS
下载PDF
罪之花——潘漠华诗魂探幽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直心 王平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8,共5页
与青春、诗情共生,晨光社发起人潘漠华的心灵深处始终背负着隐秘的罪感,其诗文由是奏出别一种音色。穿透表象,探幽烛隐,适可见出那貌似暗昧的罪之花下,由罪感升华的"真正洁白"的诗魂。
关键词 潘漠华 晨光社 湖畔诗社 浙江一师
下载PDF
高密派诗人的文化品格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玲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5,共5页
高密派是清代乾隆时期出现于山左地区、主要由寒士诗人组成的诗歌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高密三李”等。该诗派追步中晚唐之张籍和贾岛,极力强调诗人人格的傲岸,倡导“风雅”和“气骨”,提倡用心苦吟,以沉实瘦硬对抗诗坛“涂饰柔腻”的... 高密派是清代乾隆时期出现于山左地区、主要由寒士诗人组成的诗歌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高密三李”等。该诗派追步中晚唐之张籍和贾岛,极力强调诗人人格的傲岸,倡导“风雅”和“气骨”,提倡用心苦吟,以沉实瘦硬对抗诗坛“涂饰柔腻”的风气。它产生于传统文化的重镇,在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上皆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诗派 寒士诗人 文化品格
下载PDF
电影《春风化雨》中诗歌、戏剧引用的互文性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群 方芳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4期179-180,共2页
电影《春风化雨》自1989年首映以来,受到文学界、影视界乃至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评论不断,视角各异,但鲜有人对影片中嵌入的诗歌和戏剧文本进行研究。该文借助互文性理论,详细分析这些诗歌和戏剧的引用对于电影情节的推动、人物的刻画以... 电影《春风化雨》自1989年首映以来,受到文学界、影视界乃至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评论不断,视角各异,但鲜有人对影片中嵌入的诗歌和戏剧文本进行研究。该文借助互文性理论,详细分析这些诗歌和戏剧的引用对于电影情节的推动、人物的刻画以及主题的深化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风化雨》 互文性理论 诗歌 戏剧
下载PDF
“北郭十友”考辨
18
作者 刘廷乾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3,共4页
"北郭十友"概念的使用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概念使用应是"高启北郭十友"或简称"高启十友"。北郭诗社以洪武改元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以前期的影响为最大。"高启十友"与"十才子"则分别代表... "北郭十友"概念的使用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概念使用应是"高启北郭十友"或简称"高启十友"。北郭诗社以洪武改元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以前期的影响为最大。"高启十友"与"十才子"则分别代表了诗社前后期的两个精英群体。而整个北郭诗社创作成就最高的诗人群体则是"吴中四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启十友 北郭十友 十才子 北郭诗社
下载PDF
试论应修人的诗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英英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4期31-35,共5页
应修人,湖畔诗社主要成员之一,短暂的一生写有一百余首诗。以1924年为分界线,前后期待具有明显的变化。前期以写情诗著称,写不尽人生的欢愉和爱;后期由于投身革命,真实地看取了人生的全貌,大声喊出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的... 应修人,湖畔诗社主要成员之一,短暂的一生写有一百余首诗。以1924年为分界线,前后期待具有明显的变化。前期以写情诗著称,写不尽人生的欢愉和爱;后期由于投身革命,真实地看取了人生的全貌,大声喊出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的诗风轻倩、质朴。他既是一位热情的诗人,更是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修人 湖畔诗社 情诗
下载PDF
同是不堪身世感,卿嗟命薄我飘零——南社众文人题名冯小青墓考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澜澜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20-123,共4页
民国四年,南社柳亚子、高天梅等文人在西湖雅集,吊冯小青墓,以诗文唱和,所作诗文皆收入《三子游草》中,并于同年出版。此次文人活动是历经三百余年"冯小青现象"之余响。文章考证了《三子游草》的基本唱和情况,在此基础上,分... 民国四年,南社柳亚子、高天梅等文人在西湖雅集,吊冯小青墓,以诗文唱和,所作诗文皆收入《三子游草》中,并于同年出版。此次文人活动是历经三百余年"冯小青现象"之余响。文章考证了《三子游草》的基本唱和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民国文人关注冯小青其人其事的焦点,探析民国文人解读冯小青事之内涵,进一步比较南社文人笔下之冯小青与明清文人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青 《三子游草》 南社文人 冯春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