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的俗化——兼谈文体发展及文学与文化之关系
被引量:
9
1
作者
吕肖奂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8,共10页
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的俗化属于文体发展的问题。文体的发展 ,与文化环境有着复杂的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文体自身的演进规律 ,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 ,然而我们在研究具体文体时 ,不但时常忽略文体自身的发展 ,而且也常常将文学与文...
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的俗化属于文体发展的问题。文体的发展 ,与文化环境有着复杂的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文体自身的演进规律 ,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 ,然而我们在研究具体文体时 ,不但时常忽略文体自身的发展 ,而且也常常将文学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过于简单化 ,本文在对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的俗化问题作了简要论证之后 ,并以实证的方法对这些相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化
俗化
文体
文学
自身
忽略
具体
文化
道理
演进规律
原文传递
北宋前中期富民阶层与诗词关系考论
2
作者
王培友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52-56,共5页
北宋前中期富民阶层在经济政治"新变"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这一阶层的某些属性决定了富民必然有诗词消费需求。富民阶层的精神需求与群体心态,对诗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富民阶层需要而写作的诗词,随之具有了某些...
北宋前中期富民阶层在经济政治"新变"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这一阶层的某些属性决定了富民必然有诗词消费需求。富民阶层的精神需求与群体心态,对诗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富民阶层需要而写作的诗词,随之具有了某些较为固定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民阶层
诗词
艺术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煜诗词用韵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旺
《湘南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5-92,共8页
李煜(937—978),南唐亡国之君,文学成就显著,诗词文均有一定造诣,但作品大多遗失,难以考证。基于《广韵》的韵部考察其16首诗、32首词令(没有包括残缺严重的《谢新恩》)的用韵特点,此48首诗词中的韵脚字包含75个韵部,可分为258个韵段。...
李煜(937—978),南唐亡国之君,文学成就显著,诗词文均有一定造诣,但作品大多遗失,难以考证。基于《广韵》的韵部考察其16首诗、32首词令(没有包括残缺严重的《谢新恩》)的用韵特点,此48首诗词中的韵脚字包含75个韵部,可分为258个韵段。李煜诗歌都押平声韵,共19个韵部,11个韵摄;词令押平声韵和仄声韵,共69个韵部,14个韵摄。对比李煜诗词、《广韵》和"106韵"的韵部差异后,我们能发现李煜诗词用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
诗词
韵部
韵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以来外国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与研究(上篇)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明滨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50-56,130,共8页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世界各国自 17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典籍和历代优秀文学作品的译介和研究 。
关键词
近代
外国
中国文化典籍
中国古典诗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以诗为词”涵义综论
被引量:
2
5
作者
木斋
彭文良
梁英岩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9-84,共6页
苏词打破了诗词之间的界限,体现出词体不断向传统诗歌靠拢的趋势:题材上实现诗词合流,风格上诗词界限不断消弭,文本与音乐不断疏离,在功能上体现出由娱情向述志的转变,创作观念上诗词渐可等量齐观,技法上进一步向诗歌领域借鉴,这就是苏...
苏词打破了诗词之间的界限,体现出词体不断向传统诗歌靠拢的趋势:题材上实现诗词合流,风格上诗词界限不断消弭,文本与音乐不断疏离,在功能上体现出由娱情向述志的转变,创作观念上诗词渐可等量齐观,技法上进一步向诗歌领域借鉴,这就是苏轼"以诗为词"的主要内容。苏轼之后词的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诗为词"的创作方式,由"要非本色"逐渐为后来词人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以诗为词
词体功能
诗词界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歧解
被引量:
4
6
作者
钟振振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6,共8页
对于同一古典诗词作品的文义,有时存在着两种或多种相互分歧乃至矛盾对立的读解,可谓之“歧解”。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歧解,有助于扩大和丰富诗词作品的社会认识功用和艺术审美效果,有必要大力提倡。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读解
诗词作品
对立
存在
同一
矛盾
社会认识
丰富
分歧
原文传递
诗与词的异代交响——李贺、吴文英艺术风格比较
被引量:
1
7
作者
周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6,共6页
中唐诗人李贺,晚宋词人吴文英,皆以其戛戛独造的艺术成就卓然自立。虽然他们的时代各异、文体有别,但却在艺术表现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其一,在语言的铸造上都追求炼字炼句,必新必奇。其二,在色彩的运用上都好以浓墨重彩之笔抒写人生和悲...
中唐诗人李贺,晚宋词人吴文英,皆以其戛戛独造的艺术成就卓然自立。虽然他们的时代各异、文体有别,但却在艺术表现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其一,在语言的铸造上都追求炼字炼句,必新必奇。其二,在色彩的运用上都好以浓墨重彩之笔抒写人生和悲情。其三,在作品的意境美感方面都呈现出奇谲诞幻、哀艳冷隽的特色。对二者艺术风格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李贺诗歌的深远影响、吴文英创作的艺术渊源,以及诗与词的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诗
吴文英词
艺术风格
诗词流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质的词学观及其创作实践
8
作者
宫洪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南宋文人王质一向以第二个苏轼自诩,其词学观也步趋苏轼,倡导诗词一体,打破诗词界限,主张以词纪实。在创作实践中,王质亦如苏轼,以诗为词,用词抒发个人怀抱和人生体验,情感真切动人。就艺术而论,王质的中长调甚类其古体诗,令词则神似其...
南宋文人王质一向以第二个苏轼自诩,其词学观也步趋苏轼,倡导诗词一体,打破诗词界限,主张以词纪实。在创作实践中,王质亦如苏轼,以诗为词,用词抒发个人怀抱和人生体验,情感真切动人。就艺术而论,王质的中长调甚类其古体诗,令词则神似其律绝;且与其律诗一样,王质填词喜用叠词,这既是其研习《诗经》的结果,也印证了其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质
诗词一体
以诗为词
叠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初词学思想探微
9
作者
徐安琪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6,共8页
宋初五十余年的词坛虽然处于一种相对沉寂的状态 ,但宋词的风貌已初露端倪 ,词学思想亦在萌芽。本文通过对当时的词作及有关材料进行辨析 ,认为此时期的词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诗词一体的词体观 ,蕴藉清远的审美理想以及对盘泊...
宋初五十余年的词坛虽然处于一种相对沉寂的状态 ,但宋词的风貌已初露端倪 ,词学思想亦在萌芽。本文通过对当时的词作及有关材料进行辨析 ,认为此时期的词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诗词一体的词体观 ,蕴藉清远的审美理想以及对盘泊的创作心态的追求。此时的词学思想虽然还不具有缜密的理论形态 ,却不乏真知灼见 ,是苏轼以诗为词理论之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思想
以诗为词
词体
词作
创作心态
宋词
苏轼
宋初
风貌
探微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
10
作者
胡建次
汪素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我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两条线索中:一是偏于辨分诗词体性之异论的承衍,二是偏于辨说诗词体性之通论的承衍。上述两条线索从不同的维面上展开了诗词体性之论,为后人全面深入地认识词作体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辨识。
关键词
古典词学
诗词体性之辨
线索承衍
辨异论
辨通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创作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睿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宋词以其城市文学的身份,在书写城市的时候拥有了与宋代现实城市空间相对应的丰富内涵,城市空间的多样类型在宋词中皆有表现。在创作主体主动或无意的身份意识选择下,词中城市空间的表现受到极大的影响,呈现出单一、并行、交替以及重叠...
宋词以其城市文学的身份,在书写城市的时候拥有了与宋代现实城市空间相对应的丰富内涵,城市空间的多样类型在宋词中皆有表现。在创作主体主动或无意的身份意识选择下,词中城市空间的表现受到极大的影响,呈现出单一、并行、交替以及重叠的状况。在宋词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三次空间类型的扩展,宋词中城市空间的内涵最终得以定型。另外,词中城市空间表现的不均衡性、诗词中城市空间表达的不同以及城市空间之现实与文学表达的异同,也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类型
身份意识
类型扩充
诗词之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宋词论雅词-俗词体系的建构与柳词的标靶作用
12
作者
徐俪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102,共8页
词在北宋之前只是一种曲艺,多为遣兴所作,属于低俗文学。北宋士大夫被词的艺术潜力所吸引,力图使它登堂入室,变成适合士大夫创作的文体。在这个将词高雅化、合法化的过程中,柳永的词起到了奇特的作用。北宋士大夫通过词学评论,将本属于...
词在北宋之前只是一种曲艺,多为遣兴所作,属于低俗文学。北宋士大夫被词的艺术潜力所吸引,力图使它登堂入室,变成适合士大夫创作的文体。在这个将词高雅化、合法化的过程中,柳永的词起到了奇特的作用。北宋士大夫通过词学评论,将本属于词体本身的"媚俗"的特征变成了以柳永词为代表的"俗词"的特征,并借助与柳永词作的对比,建构出适合士大夫创作的"雅词"概念。经此过程,进入了词作领域的士大夫阶层便不需再时时为这一文体"俗"的特征而苦恼,对柳永词"俗"的评价,反倒成为了让词逐渐脱离"俗"的标签,变为高雅艺术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士大夫
雅词-俗词体系
词体地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温庭筠研究综论
13
作者
杨操
邱美琼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6-124,共9页
村上哲见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少有的持之以恒地研究中国词学的日本学者,他对温庭筠的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温庭筠词的探讨,他引述中日学者对温词的评价并比较温庭筠诗歌与李商隐诗歌风格的不同,把温词当作特殊现象进行考察探讨;二...
村上哲见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少有的持之以恒地研究中国词学的日本学者,他对温庭筠的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温庭筠词的探讨,他引述中日学者对温词的评价并比较温庭筠诗歌与李商隐诗歌风格的不同,把温词当作特殊现象进行考察探讨;二是对温庭筠诗的探讨,从温诗的形式、内容、题材等方面讨论温庭筠诗词的共性特征;三是对温庭筠的词进行分析,从词作本身、词人个性、创作场合、政治背景和士君子理念等方面对温词进行分析;四是对温庭筠相关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考证。村上哲见对温庭筠的研究,既借鉴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又有其自身的精深钻研,经过不断发展充实,已成为温庭筠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哲见
温庭筠
诗词贯通
士君子理念
日本中国词学
日本学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吴潜的诗词创作
被引量:
1
14
作者
吴承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6-89,共4页
反映时事、抒发忠愤,书写宦情,写景题咏是南宋状元吴潜诗词创作题材的主要内容,其诗词创作的艺术价值在于:词体风格激昂沉雄、凄劲隽永,诗歌语言浅白有味、雅俗相宜。
关键词
吴潜
诗词创作
南宋文学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张孝祥山水词
15
作者
李亮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2-30,共9页
学界以"清旷"为张孝祥最具特色的代表词风,其实这一词风主要由其山水词彰显。而张孝祥的二百余篇词中,山水词数量还不足十分之二,因此这些山水词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值得独立研究。考察这些山水词,多是词人在仕宦赴任和离任...
学界以"清旷"为张孝祥最具特色的代表词风,其实这一词风主要由其山水词彰显。而张孝祥的二百余篇词中,山水词数量还不足十分之二,因此这些山水词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值得独立研究。考察这些山水词,多是词人在仕宦赴任和离任往来途中以及任职淹留之地吟咏而成,其余则是在芜湖赋闲期间游观所作。把它们放在具体的时空下观照,见出作者清晰的山水游踪及其山水词的情境面貌。进而看出,词人将山水景物心灵化的程度颇高,明显喜爱表现明亮、高洁、朗阔、清远之类的景物,开抉出清旷之境。词人这种审美心灵和情韵的形成,一是对传统的山水审美意识的接受、发展,追求超尘脱俗的纯美境界,二是崇尚并具有"湛乎渊渟,崒乎岳峙"的杰特人格,实现了天人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孝祥
山水词
清旷
词风
词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亮词论:“辛派词”的理论代言
被引量:
1
16
作者
潘文竹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72-76,共5页
对于陈亮的哲学、政治学思想历来研究颇多,对陈亮词很少有研究,而对陈亮词论的专门研究至今未见一篇。本文搜寻了陈亮的词学主张,归纳为抑诗扬词、以近拍词创见于后来、述经济之怀和吐劲气、浇磊块四方面,认为这四方面可以看作辛派词的...
对于陈亮的哲学、政治学思想历来研究颇多,对陈亮词很少有研究,而对陈亮词论的专门研究至今未见一篇。本文搜寻了陈亮的词学主张,归纳为抑诗扬词、以近拍词创见于后来、述经济之怀和吐劲气、浇磊块四方面,认为这四方面可以看作辛派词的理论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亮词论
抑诗扬词
近拍词
经济之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光后身”说与清初词学演进
被引量:
2
17
作者
陈昌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重光后身"这一词学命题,最初仅为基于轮回转世观念的比附,后来逐渐具有明确指涉。清及民国学界对此命题的讨论,聚焦于陈子龙、纳兰性德二人。词史上,陈、纳兰二人一方面以其创作实绩显示了在诸如艳情、家国和词学体格等词学...
"重光后身"这一词学命题,最初仅为基于轮回转世观念的比附,后来逐渐具有明确指涉。清及民国学界对此命题的讨论,聚焦于陈子龙、纳兰性德二人。词史上,陈、纳兰二人一方面以其创作实绩显示了在诸如艳情、家国和词学体格等词学主题上与李煜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则分别在词学理论或渊源方面与李煜存在具体而微的异同。这既反映了作为词学典范的李煜,在明季清初词坛的经典化及其接受程度;亦反映了明季清初的令词演进及其统序。而纳兰性德对陈子龙的推崇,特别是《今词初集》选阵所显示的对云间词派及其羽翼力量的认同,也揭示了纳兰性德的词学流派意识,以及更为明显的廓清词坛,并于阳羡、浙西之外另树一帜的立派努力。由是可知,"重光后身"说所显示的以陈子龙、纳兰性德为代表的令词统序,也是清初"南北宋之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其他词学力量一起,共同参与并支撑起清词中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光后身
纳兰性德
令词统序
南北宋之争
清初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北宋词学批评中的诗词分体意识
18
作者
陈怡
《南平师专学报》
2004年第3期42-44,共3页
北宋文人延续了花间词人“诗庄词媚”的词学观念 ,以婉约为正宗的主流创作思想在词学批评领域的集中反映便是诗词分体意识的逐步加强 ,和对传统词风的维护与坚守。虽然一代文豪苏轼力主词之诗化 ,开创豪放向上一派 。
关键词
分体
诗词
北宋
创作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温庭筠乐府体的艺术渊源及其对词体的影响
被引量:
3
19
作者
刘青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20,共10页
温庭筠的乐府体艺术主要渊源于李贺,兼法李白与六朝乐府,主要通过环境烘托、兴托引喻等富于暗示性的手法以及绮丽的语言,形成以绮艳为主的艺术风格。其乐府体对温庭筠的词体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影响,在中晚唐的文人词创作中引入了文人乐府...
温庭筠的乐府体艺术主要渊源于李贺,兼法李白与六朝乐府,主要通过环境烘托、兴托引喻等富于暗示性的手法以及绮丽的语言,形成以绮艳为主的艺术风格。其乐府体对温庭筠的词体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影响,在中晚唐的文人词创作中引入了文人乐府的浮艳风格,并对以后的文人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温庭筠乐府诗对词体绮艳风格形成的影响,可以一直追溯到大历诗人韩翃乐府中的婉媚之调。这种婉媚之调经由李贺乐府的发展,在温庭筠乐府诗中得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庭筠
乐府体
词体
渊源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诗为词 自是一家——论苏轼的词风
20
作者
胡改英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苏轼是词坛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词学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二是自是一家,开创了豪放一派。这种词学观念无疑具有开放的革新的意识,把词从艳科小道的品质和地位提高到诗的地位上来,使豪放与婉约并存...
苏轼是词坛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词学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二是自是一家,开创了豪放一派。这种词学观念无疑具有开放的革新的意识,把词从艳科小道的品质和地位提高到诗的地位上来,使豪放与婉约并存,为词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以诗为词
自是一家
豪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的俗化——兼谈文体发展及文学与文化之关系
被引量:
9
1
作者
吕肖奂
机构
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8,共10页
文摘
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的俗化属于文体发展的问题。文体的发展 ,与文化环境有着复杂的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文体自身的演进规律 ,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 ,然而我们在研究具体文体时 ,不但时常忽略文体自身的发展 ,而且也常常将文学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过于简单化 ,本文在对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的俗化问题作了简要论证之后 ,并以实证的方法对这些相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雅化
俗化
文体
文学
自身
忽略
具体
文化
道理
演进规律
Keywords
the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
poetry
and
ci
-
poetry
,
refining,
secularizing,
stylistics,
cultural
ci
rcumstance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北宋前中期富民阶层与诗词关系考论
2
作者
王培友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52-56,共5页
文摘
北宋前中期富民阶层在经济政治"新变"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这一阶层的某些属性决定了富民必然有诗词消费需求。富民阶层的精神需求与群体心态,对诗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富民阶层需要而写作的诗词,随之具有了某些较为固定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
富民阶层
诗词
艺术特征
Keywords
rich
stratum
poetry
and
ci
-
poetry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煜诗词用韵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旺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湘南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5-92,共8页
文摘
李煜(937—978),南唐亡国之君,文学成就显著,诗词文均有一定造诣,但作品大多遗失,难以考证。基于《广韵》的韵部考察其16首诗、32首词令(没有包括残缺严重的《谢新恩》)的用韵特点,此48首诗词中的韵脚字包含75个韵部,可分为258个韵段。李煜诗歌都押平声韵,共19个韵部,11个韵摄;词令押平声韵和仄声韵,共69个韵部,14个韵摄。对比李煜诗词、《广韵》和"106韵"的韵部差异后,我们能发现李煜诗词用韵的特点。
关键词
李煜
诗词
韵部
韵摄
Keywords
Li
Yu
poetry
and
ci
-
poetry
rhyme
category
rhyme
group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以来外国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与研究(上篇)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明滨
机构
北京大学俄罗斯研究所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50-56,130,共8页
文摘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世界各国自 17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典籍和历代优秀文学作品的译介和研究 。
关键词
近代
外国
中国文化典籍
中国古典诗词
Keywords
modern
times,foreign
country,Chinese
cultural
books
and
records,Chinese
clas-
sical
poetry
and
ci
-
poetry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以诗为词”涵义综论
被引量:
2
5
作者
木斋
彭文良
梁英岩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9-84,共6页
文摘
苏词打破了诗词之间的界限,体现出词体不断向传统诗歌靠拢的趋势:题材上实现诗词合流,风格上诗词界限不断消弭,文本与音乐不断疏离,在功能上体现出由娱情向述志的转变,创作观念上诗词渐可等量齐观,技法上进一步向诗歌领域借鉴,这就是苏轼"以诗为词"的主要内容。苏轼之后词的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诗为词"的创作方式,由"要非本色"逐渐为后来词人接受。
关键词
苏轼
以诗为词
词体功能
诗词界限
Keywords
Su
Shi
Regarding
poetry
as
ci
the
funtion
of
ci
style
the
boundary
of
poetry
and
ci
-
poetry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歧解
被引量:
4
6
作者
钟振振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6,共8页
文摘
对于同一古典诗词作品的文义,有时存在着两种或多种相互分歧乃至矛盾对立的读解,可谓之“歧解”。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歧解,有助于扩大和丰富诗词作品的社会认识功用和艺术审美效果,有必要大力提倡。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读解
诗词作品
对立
存在
同一
矛盾
社会认识
丰富
分歧
Keywords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and
ci
-
poetry
,
understanding
,
misunderstanding
,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诗与词的异代交响——李贺、吴文英艺术风格比较
被引量:
1
7
作者
周茜
机构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6,共6页
文摘
中唐诗人李贺,晚宋词人吴文英,皆以其戛戛独造的艺术成就卓然自立。虽然他们的时代各异、文体有别,但却在艺术表现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其一,在语言的铸造上都追求炼字炼句,必新必奇。其二,在色彩的运用上都好以浓墨重彩之笔抒写人生和悲情。其三,在作品的意境美感方面都呈现出奇谲诞幻、哀艳冷隽的特色。对二者艺术风格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李贺诗歌的深远影响、吴文英创作的艺术渊源,以及诗与词的流变。
关键词
李贺诗
吴文英词
艺术风格
诗词流变
Keywords
Li
He's
poetry
Wu
Wenying's
ci
-
poetry
artistic
style
development
of
poetry
and
ci
-
poetry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质的词学观及其创作实践
8
作者
宫洪涛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基金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11WD84)
文摘
南宋文人王质一向以第二个苏轼自诩,其词学观也步趋苏轼,倡导诗词一体,打破诗词界限,主张以词纪实。在创作实践中,王质亦如苏轼,以诗为词,用词抒发个人怀抱和人生体验,情感真切动人。就艺术而论,王质的中长调甚类其古体诗,令词则神似其律绝;且与其律诗一样,王质填词喜用叠词,这既是其研习《诗经》的结果,也印证了其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关键词
王质
诗词一体
以诗为词
叠词
Keywords
Wang
Zhi
unity
of
poetry
and
ci
-
poetry
regarding
poetry
as
ci
-
poetry
reduplicated
words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初词学思想探微
9
作者
徐安琪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6,共8页
文摘
宋初五十余年的词坛虽然处于一种相对沉寂的状态 ,但宋词的风貌已初露端倪 ,词学思想亦在萌芽。本文通过对当时的词作及有关材料进行辨析 ,认为此时期的词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诗词一体的词体观 ,蕴藉清远的审美理想以及对盘泊的创作心态的追求。此时的词学思想虽然还不具有缜密的理论形态 ,却不乏真知灼见 ,是苏轼以诗为词理论之先导。
关键词
词学思想
以诗为词
词体
词作
创作心态
宋词
苏轼
宋初
风貌
探微
Keywords
the
early
Song
Dynasty,
the
ideas
of
the
ci
-poetics
,
unity
of
poetry
and
ci
-
poetry
,
a
subtilized
and
far-reaching
aestheti
ci
sm,
coolness
and
tranquility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
10
作者
胡建次
汪素琴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词学重要理论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11BZW006)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古典词学命题及体式承传研究"(ZGW1112)
文摘
我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两条线索中:一是偏于辨分诗词体性之异论的承衍,二是偏于辨说诗词体性之通论的承衍。上述两条线索从不同的维面上展开了诗词体性之论,为后人全面深入地认识词作体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辨识。
关键词
古典词学
诗词体性之辨
线索承衍
辨异论
辨通论
Keywords
Chinese
classical
ci
-
poetry
difference
between
poetry
and
ci
-
poetry
'
s
style
the
clue
of
succession
&
dissemination
distinguish
the
style
difference
discuss
the
connectivity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创作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睿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文摘
宋词以其城市文学的身份,在书写城市的时候拥有了与宋代现实城市空间相对应的丰富内涵,城市空间的多样类型在宋词中皆有表现。在创作主体主动或无意的身份意识选择下,词中城市空间的表现受到极大的影响,呈现出单一、并行、交替以及重叠的状况。在宋词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三次空间类型的扩展,宋词中城市空间的内涵最终得以定型。另外,词中城市空间表现的不均衡性、诗词中城市空间表达的不同以及城市空间之现实与文学表达的异同,也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空间类型
身份意识
类型扩充
诗词之别
Keywords
spatial
types
identity-induced
cons
ci
ousness
typological
evolution
difference
betweentraditional
poetry
and
ci
-
poetry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宋词论雅词-俗词体系的建构与柳词的标靶作用
12
作者
徐俪成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102,共8页
文摘
词在北宋之前只是一种曲艺,多为遣兴所作,属于低俗文学。北宋士大夫被词的艺术潜力所吸引,力图使它登堂入室,变成适合士大夫创作的文体。在这个将词高雅化、合法化的过程中,柳永的词起到了奇特的作用。北宋士大夫通过词学评论,将本属于词体本身的"媚俗"的特征变成了以柳永词为代表的"俗词"的特征,并借助与柳永词作的对比,建构出适合士大夫创作的"雅词"概念。经此过程,进入了词作领域的士大夫阶层便不需再时时为这一文体"俗"的特征而苦恼,对柳永词"俗"的评价,反倒成为了让词逐渐脱离"俗"的标签,变为高雅艺术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柳永
士大夫
雅词-俗词体系
词体地位
Keywords
Liu
Yong
scholar
-
offi
ci
al
the
refined
-
vulgar
ci
-
poetry
system
ci
-
poetry
'
s
genre
status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温庭筠研究综论
13
作者
杨操
邱美琼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6-124,共9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ZW115)。
文摘
村上哲见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少有的持之以恒地研究中国词学的日本学者,他对温庭筠的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温庭筠词的探讨,他引述中日学者对温词的评价并比较温庭筠诗歌与李商隐诗歌风格的不同,把温词当作特殊现象进行考察探讨;二是对温庭筠诗的探讨,从温诗的形式、内容、题材等方面讨论温庭筠诗词的共性特征;三是对温庭筠的词进行分析,从词作本身、词人个性、创作场合、政治背景和士君子理念等方面对温词进行分析;四是对温庭筠相关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考证。村上哲见对温庭筠的研究,既借鉴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又有其自身的精深钻研,经过不断发展充实,已成为温庭筠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村上哲见
温庭筠
诗词贯通
士君子理念
日本中国词学
日本学者
Keywords
Tetsumi
Murakami
Wen
Tingyun
connection
of
poetry
and
ci
poetry
the
idea
of
being
a
scholar
and
gentleman
studies
on
ci
poetry
in
Japan
Japanese
scholar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吴潜的诗词创作
被引量:
1
14
作者
吴承林
机构
皖西学院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6-89,共4页
文摘
反映时事、抒发忠愤,书写宦情,写景题咏是南宋状元吴潜诗词创作题材的主要内容,其诗词创作的艺术价值在于:词体风格激昂沉雄、凄劲隽永,诗歌语言浅白有味、雅俗相宜。
关键词
吴潜
诗词创作
南宋文学研究
Keywords
Wu
Qian
creation
of
poetry
and
ci
poetry
Southern
Song
Dynasty
literature
research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张孝祥山水词
15
作者
李亮伟
机构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2-30,共9页
文摘
学界以"清旷"为张孝祥最具特色的代表词风,其实这一词风主要由其山水词彰显。而张孝祥的二百余篇词中,山水词数量还不足十分之二,因此这些山水词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值得独立研究。考察这些山水词,多是词人在仕宦赴任和离任往来途中以及任职淹留之地吟咏而成,其余则是在芜湖赋闲期间游观所作。把它们放在具体的时空下观照,见出作者清晰的山水游踪及其山水词的情境面貌。进而看出,词人将山水景物心灵化的程度颇高,明显喜爱表现明亮、高洁、朗阔、清远之类的景物,开抉出清旷之境。词人这种审美心灵和情韵的形成,一是对传统的山水审美意识的接受、发展,追求超尘脱俗的纯美境界,二是崇尚并具有"湛乎渊渟,崒乎岳峙"的杰特人格,实现了天人合一。
关键词
张孝祥
山水词
清旷
词风
词境
Keywords
Zhang
Xiaoxiang
ci
poems
of
landscape
tranquility
and
serenity
poetry
style
of
ci
poetry
realm
of
ci
poetr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亮词论:“辛派词”的理论代言
被引量:
1
16
作者
潘文竹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72-76,共5页
文摘
对于陈亮的哲学、政治学思想历来研究颇多,对陈亮词很少有研究,而对陈亮词论的专门研究至今未见一篇。本文搜寻了陈亮的词学主张,归纳为抑诗扬词、以近拍词创见于后来、述经济之怀和吐劲气、浇磊块四方面,认为这四方面可以看作辛派词的理论宣言。
关键词
陈亮词论
抑诗扬词
近拍词
经济之怀
Keywords
Cheng
Liang's
ideas
of
ci
-
poetry
repress
poetry
and
uplift
ci
-
poetry
jinpai
ci
-
poetry
considerations
of
state
running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光后身”说与清初词学演进
被引量:
2
17
作者
陈昌强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清代词学‘南北宋之争’流变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131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词学编年研究"[项目编号:17BZW112]阶段成果~~
文摘
"重光后身"这一词学命题,最初仅为基于轮回转世观念的比附,后来逐渐具有明确指涉。清及民国学界对此命题的讨论,聚焦于陈子龙、纳兰性德二人。词史上,陈、纳兰二人一方面以其创作实绩显示了在诸如艳情、家国和词学体格等词学主题上与李煜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则分别在词学理论或渊源方面与李煜存在具体而微的异同。这既反映了作为词学典范的李煜,在明季清初词坛的经典化及其接受程度;亦反映了明季清初的令词演进及其统序。而纳兰性德对陈子龙的推崇,特别是《今词初集》选阵所显示的对云间词派及其羽翼力量的认同,也揭示了纳兰性德的词学流派意识,以及更为明显的廓清词坛,并于阳羡、浙西之外另树一帜的立派努力。由是可知,"重光后身"说所显示的以陈子龙、纳兰性德为代表的令词统序,也是清初"南北宋之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其他词学力量一起,共同参与并支撑起清词中兴。
关键词
重光后身
纳兰性德
令词统序
南北宋之争
清初词学.
Keywords
the
reincarnation
of
Li
Yu
Nalan
Xingde
the
orthodox
order
of
Ling-
ci
(Short
Lyrics)
.the,preferences
between
Northern
Song
ci
-
poetry
and
Southern
Song
ci
-
poetry
the
Study
of
ci
-
poetry
in
the
early
Qing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北宋词学批评中的诗词分体意识
18
作者
陈怡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平师专学报》
2004年第3期42-44,共3页
文摘
北宋文人延续了花间词人“诗庄词媚”的词学观念 ,以婉约为正宗的主流创作思想在词学批评领域的集中反映便是诗词分体意识的逐步加强 ,和对传统词风的维护与坚守。虽然一代文豪苏轼力主词之诗化 ,开创豪放向上一派 。
关键词
分体
诗词
北宋
创作思想
Keywords
Northern
Song
Dynasty
ci
poetry
criti
ci
sm
solemn
poetry
and
graceful
ci
poetry
cons
ci
ousness
of
stylistic
separation
in
poetry
and
ci
poetry
分类号
TU746.4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温庭筠乐府体的艺术渊源及其对词体的影响
被引量:
3
19
作者
刘青海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2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12CZW027)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
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古典文献学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温庭筠的乐府体艺术主要渊源于李贺,兼法李白与六朝乐府,主要通过环境烘托、兴托引喻等富于暗示性的手法以及绮丽的语言,形成以绮艳为主的艺术风格。其乐府体对温庭筠的词体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影响,在中晚唐的文人词创作中引入了文人乐府的浮艳风格,并对以后的文人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温庭筠乐府诗对词体绮艳风格形成的影响,可以一直追溯到大历诗人韩翃乐府中的婉媚之调。这种婉媚之调经由李贺乐府的发展,在温庭筠乐府诗中得以深化。
关键词
温庭筠
乐府体
词体
渊源
影响
Keywords
Wen
Tingyun
Music
Bureau
poetry
ci
-
poetry
origin
influence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诗为词 自是一家——论苏轼的词风
20
作者
胡改英
机构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文法教学部
出处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文摘
苏轼是词坛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词学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二是自是一家,开创了豪放一派。这种词学观念无疑具有开放的革新的意识,把词从艳科小道的品质和地位提高到诗的地位上来,使豪放与婉约并存,为词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
苏轼
以诗为词
自是一家
豪放
Keywords
Su
Shi
to
regard
the
poem
as
ci
poetry
and
ci
poetry
are
of
one
family
boldness
分类号
I222.8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的俗化——兼谈文体发展及文学与文化之关系
吕肖奂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9
原文传递
2
北宋前中期富民阶层与诗词关系考论
王培友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煜诗词用韵考
周旺
《湘南学院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代以来外国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与研究(上篇)
李明滨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苏轼“以诗为词”涵义综论
木斋
彭文良
梁英岩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歧解
钟振振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4
原文传递
7
诗与词的异代交响——李贺、吴文英艺术风格比较
周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王质的词学观及其创作实践
宫洪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宋初词学思想探微
徐安琪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原文传递
10
中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
胡建次
汪素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创作
刘睿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北宋词论雅词-俗词体系的建构与柳词的标靶作用
徐俪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温庭筠研究综论
杨操
邱美琼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吴潜的诗词创作
吴承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张孝祥山水词
李亮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陈亮词论:“辛派词”的理论代言
潘文竹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重光后身”说与清初词学演进
陈昌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试论北宋词学批评中的诗词分体意识
陈怡
《南平师专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温庭筠乐府体的艺术渊源及其对词体的影响
刘青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以诗为词 自是一家——论苏轼的词风
胡改英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