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殖民主义的“流亡诗学” 被引量:26
1
作者 生安锋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63,共3页
“流散”概念近来逐渐成为一种对当代后殖民文化与认同经验的总体解释。本文分析了后殖民理论大家霍米·巴巴和爱德华·萨义德等人对流散的阐释 ,这种阐释有助于我们在运动中而非绝对的本真性中思考认同问题。由于离散者游移于... “流散”概念近来逐渐成为一种对当代后殖民文化与认同经验的总体解释。本文分析了后殖民理论大家霍米·巴巴和爱德华·萨义德等人对流散的阐释 ,这种阐释有助于我们在运动中而非绝对的本真性中思考认同问题。由于离散者游移于多种文化之间 ,故而拥有更宽阔和多元的视角 ,得以重新参与文化的改造与传承。流散论述 ,或者“流亡诗学”,为我们审视后殖民语境下差异性文化的变迁与碰撞提供了一种难得的视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流散 流亡诗学 霍米·巴巴
下载PDF
流放、邊界、他者——方孝標《東征雜詠》探析
2
作者 嚴志雄 《岭南学报》 2020年第1期-,共18页
清初流放東北的事件,規模之大、牽涉之廣史無前例,涉及歷史、政治、文化、文學種種方面。不少流人在戍所仍寫作不輟,他們的詩文作品大有研究的價值。本文探論方孝標(1618—1696)在赴寧古塔途中所作之組詩《東征雜詠》,其内容、情感、語... 清初流放東北的事件,規模之大、牽涉之廣史無前例,涉及歷史、政治、文化、文學種種方面。不少流人在戍所仍寫作不輟,他們的詩文作品大有研究的價值。本文探論方孝標(1618—1696)在赴寧古塔途中所作之組詩《東征雜詠》,其内容、情感、語言異常引人入勝。本文著眼於下列問題:流人難以言喻的精神、心理狀況是如何經由文本的文學、美學機制而得以反映、再現的?流放世界的間隙性"閾限"(liminality)與流放文字本身的"閾限"是怎樣的一種依存關係?我們又可以怎樣從歷史、哲學、文學的角度去理解、描述這種"居間性"(inbetweenness)?這些提問有助我們理解"流人作爲詩人"或"詩人變作流人"的方孝標的形象與聲音。我們也將看到,流人在異域的山川風物中,在文化與語言的差異中,在精神與肉體的卑辱經驗中,以及在迷惘困惑的自我主體性中,必然會遇上一個"他者"(o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放 方孝標 東征雜詠 寧古塔 流放詩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