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穷愁诗人的心曲与歌哭——江湜的诗论和诗作 |
左鹏军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
|
从杨德豫译诗看其诗学观 |
边立红
侯燕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3
|
试帖诗与翁方纲诗学观 |
唐芸芸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4
|
论《苕溪渔隐丛话》的宋诗史观 |
聂巧平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5
|
从夏敬观《唐诗说》看同光体后期诗人的诗史观 |
吴淑钿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6
|
中国现代旧体诗人新媒介场域中“被阅读”的诉求 |
张宁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梅尧臣的“平淡”论 |
周斌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8
|
革命精神的高扬:论怀安诗派的诗学探索和创作实践 |
王春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9
|
诗意变形:多和田叶子诗学观 |
张培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0
|
姚华诗学观刍议 |
郑海涛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11
|
文化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
李亚秋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1 |
2
|
|
12
|
“体制的革新和实验”——论康白情的诗歌主张及其历史定位 |
龚奎林
黄梅
|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3
|
新的诗观、诗美与诗话语的思考 |
刘忠诚
|
《新余高专学报》
|
2001 |
0 |
|
14
|
生命变奏的音符——阿毛诗歌阅读印象 |
龚奎林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5
|
明遗民诗人宋曹诗学观刍议 |
相文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6
|
唐朝“风骨”诗学观的发展历程 |
王赟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7
|
刘勰诗学观中的内在矛盾 |
归青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8
|
蒲松龄与齐鲁诗坛 |
李瑞豪
|
《殷都学刊》
|
2007 |
0 |
|
19
|
实体之死——论海子诗学观的转变历程 |
万孝献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6 |
1
|
|
20
|
从《直斋书录解题》看陈振孙的诗学观 |
聂飞
郝永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