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氏针灸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功能:随机对照预试验 被引量:32
1
作者 曹于 张丽 +1 位作者 赵丹阳 刘志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0-714,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董氏针灸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卵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穴取"妇科""还巢""天皇"(阴陵泉)、"人皇"(三... 目的:初步评价董氏针灸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卵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穴取"妇科""还巢""天皇"(阴陵泉)、"人皇"(三阴交)、关元、子宫,一周2次,连续治疗12周;药物组口服达英-35片,1次/d,服药21 d,停药7 d,继续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血清LH/FSH比值为主要指标,血清睾酮(T)、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卵巢及月经情况为次要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后,针刺组和药物组血清LH/FSH比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LH/FSH比值降低幅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组和药物组BMI及血清T、L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但组间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针刺组和药物组卵巢大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组卵巢大小的缩小幅度大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卵巢单一切面卵泡数量>10个的卵巢数量较治疗前减少(P<0.05),减少程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针刺组和药物组治疗后3个月内来潮次数及行经天数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但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董氏针灸能明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功能,可达到与药物达英-35相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董氏针灸 预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电针不同穴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比较:随机对照预试验 被引量:29
2
作者 吴佳霓 张碧莹 +2 位作者 朱文增 杜若桑 刘志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1-528,共8页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不同穴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差异,寻找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佳穴位组方。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配穴组(19例)、合穴配穴组(34例)、合募俞配穴组(26例)和西药对照组(25例)。俞募配穴组电针双侧天枢、大肠俞;合...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不同穴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差异,寻找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佳穴位组方。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配穴组(19例)、合穴配穴组(34例)、合募俞配穴组(26例)和西药对照组(25例)。俞募配穴组电针双侧天枢、大肠俞;合穴配穴组电针双侧曲池、上巨虚;合募俞配穴组电针单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以上3组前两周均每周治疗5次,后两周每周治疗3次。西药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1片(5mg),每天3次,连续口服4周。研究周期9周,包括基线评价1周、治疗4周、随访4周。以周自主排便次数为主要指标,排便困难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为次要指标进行治疗后和随访疗效评价。结果:根据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原则,将104例患者全部纳入分析。(1)治疗后4组患者周自主排便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P<0.01),3个电针组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随访时合穴配穴组可继续维持周排便次数的增加效应(P<0.01),且优于俞募配穴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P<0.01),而其余3组周排便次数没有良好改善(P>0.05)。(2)治疗后合穴配穴组、合募俞配穴组和西药对照组对排便困难程度均有改善(P<0.05,P<0.01);随访时合穴配穴组和合募俞配穴组依然改善显著(均P<0.01)。(3)治疗后合穴配穴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其余3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个电针组均可有效增加周自主排便次数,与西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疗效相当。针刺双侧曲池、上巨虚的合穴配穴法能显著增加周自主排便次数,改善排便困难程度和患者生活质量,针刺疗效可持续4周,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佳穴位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电针 预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中医药临床研究中预试验样本量的确定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颖 王俊慧 +3 位作者 胡烨胤 邵宝仪 付占局 刘建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7-311,共5页
预试验是保证高质量临床研究成功开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为正式试验的样本量估算提供依据。通过阐释预试验的作用及意义,结合中医药临床研究特点,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例,从可行性、精确度、试验总和、总和样本量和干预的标准效应量四个方面讨... 预试验是保证高质量临床研究成功开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为正式试验的样本量估算提供依据。通过阐释预试验的作用及意义,结合中医药临床研究特点,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例,从可行性、精确度、试验总和、总和样本量和干预的标准效应量四个方面讨论中医药预试验样本量确定需考虑的因素,为正式试验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方法 样本量估算 预试验 中医药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有效性的随机对照预试验 被引量:20
4
作者 吴佳霓 张碧莹 +4 位作者 许焕芳 杜若桑 莫倩 王伟明 刘志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4-1428,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比较电针与假电针的疗效。方法:120例患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60例。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假电针组安慰针针刺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非穴点。...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比较电针与假电针的疗效。方法:120例患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60例。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假电针组安慰针针刺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非穴点。基线评价2周,治疗8周,随访12周。观察治疗8周(同时评价治疗前4周和后4周)和随访12周平均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3次比例及与基线相比CSBMs的变化;以及与基线相比,治疗8周平均周自主排便次数(SBMs)、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前4周治疗、后4周治疗、治疗8周及随访12周平均周CSBMs≥3次的比例依次为21.67%、50.00%、31.67%和40.00%;假电针组的比例依次为15.00%、33.33%、25.00%和20.00%。随访12周平均周CSBM≥3次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相比,两组均可显著增加平均周CSBMs和平均周SBMs,并显著改善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P<0.01)。与假电针组相比,电针组对治疗后4周、治疗8周,随访12周平均周CSBMs及治疗8周平均周SBMs增加更显著(P<0.05,P<0.01);电针组治疗8周平均周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优于假电针组(P<0.05),改善程度上两者差异不明显。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和假电针均可增加严重功能性便秘的完全周自主排便次数和周自主排便次数,并可改善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治疗期后期疗效和随访疗效电针优于假电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功能性便秘 电针 假电针 随机对照 预试验
原文传递
对Arthritis & Rheumatology“强化针刺对比假针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一文的讨论
5
作者 巩昌镇 杨观虎 +8 位作者 王少白 樊蓥 潘卫星 李灿辉 苏红 古旭明 韩松平 彭增福 李永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存志教授团队于2021年11月10日在Arthritis&Rheumatology杂志发表Efficacy of intensive acupuncture versus sham acupuncture in knee osteoarthrit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强化针刺对比假针治疗膝骨...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存志教授团队于2021年11月10日在Arthritis&Rheumatology杂志发表Efficacy of intensive acupuncture versus sham acupuncture in knee osteoarthrit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强化针刺对比假针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一文,对每周3次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有效性、安全性给予了肯定。海内外专家对这一试验报告的研究设计、针刺方案、结果解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强调了预试验实施、针刺剂量、合理设置对照组及判断针刺疗效的重要性,并指出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潜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确保针刺疗效的前提下根据国外临床实际推广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刺 预试验 针刺剂量 假针刺 试验设计
原文传递
MP-01新型异丙苯催化剂中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晓溪 耿晓棉 +2 位作者 关志强 高焕新 周斌 《石化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MP-01新型异丙苯催化剂,在中试装置上进行了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合成异丙苯试验,通过催化剂寿命试验及条件试验考察了MP-01新型异丙苯催化剂的性能。催化剂寿命试验表明,MP-0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稳定性和选择性。在苯烯比2.5,... 采用MP-01新型异丙苯催化剂,在中试装置上进行了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合成异丙苯试验,通过催化剂寿命试验及条件试验考察了MP-01新型异丙苯催化剂的性能。催化剂寿命试验表明,MP-0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稳定性和选择性。在苯烯比2.5,丙烯空速0.8h-1,循环量2.0t/h,反应器入口温度145℃的条件下,丙烯转化率100%,烃化液中异丙苯含量36%-37%,异丙苯选择性85%-87%,丙基选择性100%,正丙苯质量分数为50-120μg/g。苯烯比、温度、空速等条件试验证明:MP-01催化剂可以在低温、低苯烯比、高空速的反应条件下使用,在入口温度135℃,循环量2.0t/h,苯烯比2.5、空速1.0h-1的条件下,丙烯转化率100%,丙基选择性100%,异丙苯选择性85%-86%,正丙苯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01催化剂 丙烯 烷基化反应 中试 异丙苯催化剂 MP-01 中试研究 条件试验 反应合成
下载PDF
分子蒸馏分离提纯甘二酯中试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亚辉 马传国 +5 位作者 王伟 王化林 殷俊俊 裴梦雪 计晓曼 郑淑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8,共4页
研究了中试分子蒸馏分离提纯甘二酯的工艺方法。棕榈油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中试分子蒸馏设备蒸馏,得到重相与轻相。轻相主要是甘二酯,重相主要是甘三酯。通过进料量、温度及刮膜转速的控制可以得到纯度70%以上的甘二酯。研究结果表明,在... 研究了中试分子蒸馏分离提纯甘二酯的工艺方法。棕榈油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中试分子蒸馏设备蒸馏,得到重相与轻相。轻相主要是甘二酯,重相主要是甘三酯。通过进料量、温度及刮膜转速的控制可以得到纯度70%以上的甘二酯。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20℃、压力0.01 Pa、进料量10 L/h、蒸发器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通过脱气,薄膜蒸发与短程蒸馏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甘二酯。用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TLC–FID)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RP–HPLC–ELSD)分别分析测定了棕榈油以及轻相、重相中甘油酯的含量,并进行了对比;用气相色谱分析了棕榈油以及轻相、重相脂肪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试 薄膜蒸发 分子蒸馏 甘油二酯 甘油三酯
下载PDF
二氧化氯杀菌技术在岔北注水站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凤清 葛东文 +4 位作者 王东升 张洪赞 杨达玉 王少春 肖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1-234,共4页
介绍了华北岔河集北部区块回注污水处理工艺和处理站概况。由于注入水中细菌数量严重超标(SRB菌数≥100个/mL),注水井油套管发生了极其严重的腐蚀。由一种市售双组分二氧化氯消毒液产生CO2,以SRB菌数103~100个/mL、TGB菌数100~1... 介绍了华北岔河集北部区块回注污水处理工艺和处理站概况。由于注入水中细菌数量严重超标(SRB菌数≥100个/mL),注水井油套管发生了极其严重的腐蚀。由一种市售双组分二氧化氯消毒液产生CO2,以SRB菌数103~100个/mL、TGB菌数100~10^5个/mL的岔北污水为水样,测得ClO2加量为2mg/L时,两种菌可被完全杀灭。使用天津正方公司制造的Mountain-410型二氧化氯发生器,2005年10月、11月、12月在岔北注水站进行了回注污水二氧化氟杀菌三阶段现场试验,加药点设在多功能过滤器后,监测点设在滤前、滤后、出站口(喂水泵后)及各配水间,监测项目为SRB、TGB菌数和ClO2残余浓度Cr。第一阶段加药量10mg/L,出站口Cr达到0.4mg/L后在11天内各监测点菌数高且波动大。第二阶段加药量加至15mg/L,出站水菌数达标,但4.3km外的两配水间菌数高,Cr〈1mg/L。第三阶段保持加药量为15mg/L.出站水不含菌,6个设监测点的配水间菌数为0或0.5、0.6个/mL,完全达标,距离处理站0.7、1.2、4.3km的3个配水间Cr为4.2、3.4、1.9mg/L。此后ClO2加量保持〈10mg/L,配水间Cr≥1.5g/L.注入水菌数达标。图1表4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杀菌剂 回注污水 污水处理 杀菌 先导试验 岔北污水处理站
下载PDF
光触媒空气净化水性漆的中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建荣 宋静 +2 位作者 张卫东 张涛 蒋立红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4-59,62,共7页
光触媒空气净化漆是一种新型水性功能涂料,能够主动分解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本研究在实验室配方研发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开展中试研究,以及工程应用效果等内容。具体包括生产工艺优化、设备选型、厂房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工程案例等,结... 光触媒空气净化漆是一种新型水性功能涂料,能够主动分解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本研究在实验室配方研发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开展中试研究,以及工程应用效果等内容。具体包括生产工艺优化、设备选型、厂房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工程案例等,结果表明:通过中试所形成的光触媒空气净化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空气净化效果明显,工程应用反映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触媒 空气净化 水性漆 中试 工程应用
下载PDF
微生物强化水驱在高矿化度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向前 佘跃惠 张忠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1期68-70,共3页
青海花土沟油田矿化度很高,容易导致外源采油微生物适应性下降。长江大学MEOR实验室通过对其油藏本身存在的微生物进行富集、筛选、分离得到3株芽孢菌,性能评价表明适合作为该油藏的采油菌。室内岩心物理模拟实验表明:该采油菌可比单纯... 青海花土沟油田矿化度很高,容易导致外源采油微生物适应性下降。长江大学MEOR实验室通过对其油藏本身存在的微生物进行富集、筛选、分离得到3株芽孢菌,性能评价表明适合作为该油藏的采油菌。室内岩心物理模拟实验表明:该采油菌可比单纯水驱提高采收率10%以上,并对该油田2口注水井进行了微生物强化水驱的现场试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其关联油井增产3000多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微生物采油 高矿化度油藏 室内研究 矿场试验
下载PDF
原位掩蔽对底泥汞释放的抑制效果及中试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佳佳 石艳洁 +4 位作者 吴丰昌 卢少勇 廖海清 赵鑫 王海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81-1287,共7页
为解决贵州省百花湖底泥中的汞污染问题,研究了原位掩蔽对底泥中汞释放的抑制效果.选择沸石、高岭土和赤铁矿为掩蔽材料,通过模拟试验,确定原位掩蔽的最佳覆盖厚度为2.0 cm,此时沸石、高岭土和赤铁矿对底泥汞释放的控制率分别为47.1%、6... 为解决贵州省百花湖底泥中的汞污染问题,研究了原位掩蔽对底泥中汞释放的抑制效果.选择沸石、高岭土和赤铁矿为掩蔽材料,通过模拟试验,确定原位掩蔽的最佳覆盖厚度为2.0 cm,此时沸石、高岭土和赤铁矿对底泥汞释放的控制率分别为47.1%、64.9%和62.3%,说明最佳掩蔽材料为高岭土.以高岭土为掩蔽材料的情况下,试验实施7 d后,水体扰动对控制率的影响不足6.7%.中试区位于百花湖重度污染区,面积约为22 000 m^2,采用驳船少量多次撒布高岭土原位掩蔽汞污染底泥,控制覆盖厚度为2.0-3.0 cm,按月连续监测6次.结果显示,高岭土对汞污染底泥的控制率达到47.1%.模拟试验及中试效果显示,高岭土原位掩蔽可有效抑制底泥中汞的释放,并且较薄的覆盖厚度可降低工程成本和对湖底生态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掩蔽 底泥 汞释放 高岭土 中试试验
下载PDF
涔水南支小流域山洪风险图编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昌志 王帆 +1 位作者 黄金池 何晓燕 《中国防汛抗旱》 2013年第4期33-38,共6页
山洪风险图是山丘区洪水防治重要的非工程措施之一。以涔水南支小流域山洪风险图编制为例,从编制思路、危险性评估、易损性评估、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图绘制等方面,对涔水南支小流域山洪风险图编制试点工作的思路、流程及成果进行分析,提... 山洪风险图是山丘区洪水防治重要的非工程措施之一。以涔水南支小流域山洪风险图编制为例,从编制思路、危险性评估、易损性评估、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图绘制等方面,对涔水南支小流域山洪风险图编制试点工作的思路、流程及成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山洪风险图编制过程中需要明确重点河(沟)段、重要城镇、集镇和村组(社)等居民点及其重要基础设施;需要合理地确定山洪计算标准;分析方法应当根据资料详细程度和编制目标进行选择;山洪风险指标体系及阈值划分需要概化和有针对性;山洪风险图编制可考虑分级分阶段推进等编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涔水南支 山洪风险图编制 小流域
下载PDF
Bootstrap方法根据预试验数据指导生物等效性试验样本量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旭霄 杨令涵 +1 位作者 唐韵 杨劲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1-583,共3页
在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价中,通过预试验可以为正式试验的样本量选择提供重要依据。除了几何均值比值和变异系数(CV),个体间一致性趋势也是重要信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常碰到一些和整体趋势不太一致的个体数据,纳入后查表所得到的样本例... 在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价中,通过预试验可以为正式试验的样本量选择提供重要依据。除了几何均值比值和变异系数(CV),个体间一致性趋势也是重要信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常碰到一些和整体趋势不太一致的个体数据,纳入后查表所得到的样本例数远超预期,简单剔除又担心在正式试验中这些异常个体是正常情况,这给申办方样本例数决策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提出了使用Bootstrap自助法重抽样模拟不同样本例数下的正式试验效能,预测其结果,并在效能-样本例数曲线中寻找拐点,以及随样本例数增加效能增加速度减缓的曲线片段,从而找到合适的样本例数使获益风险比最大化,科学指导生物等效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等效性 样本量 预试验 个体间一致性趋势
原文传递
电针干预防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随机对照预试验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晓秋 吴文忠 +1 位作者 郑曼 李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79-182,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干预防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将行腹腔镜手术的6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麻醉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全身麻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30 min电针刺激双...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干预防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将行腹腔镜手术的6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麻醉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全身麻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30 min电针刺激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观察患者术后6、24、48、72 h时间段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严重程度评分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并比较患者术后电解质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评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血钾、血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妇科良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明显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预防术后电解质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腹腔镜手术 胃肠功能 随机对照预试验
下载PDF
国产避孕疫苗研究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学高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3-27,共5页
国产第 1代避孕疫苗已经研制成功。疫苗构建是采用妊娠特异性强、妊娠期短暂出现的糖蛋白激素———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chormone,hCG)为靶抗原 ,应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制的。抗原不但保留了hCG的生物活性 ... 国产第 1代避孕疫苗已经研制成功。疫苗构建是采用妊娠特异性强、妊娠期短暂出现的糖蛋白激素———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chormone,hCG)为靶抗原 ,应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制的。抗原不但保留了hCG的生物活性 ,而且不与垂体的其他 3种激素交叉 ,并克服了“自身免疫耐受性” ,使免疫系统对它作为“非自身”而产生抗体反应。以此构建的第 1代避孕疫苗原型 ,经临床前非人灵长类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毒理学试验达到预期效果后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避孕疫苗任务组指导委员会制订的第 1期临床试验方案 ,两位主要研究工作者和 10位输卵管结扎妇女志愿者接受了免疫注射 ,在严密的监护下完成了国产第 1代避孕疫苗的第 1期临床预初试验 ,结果证明疫苗在人体可诱发抗体反应 ,免疫反应有可逆性和记忆。受试者无任何毒副反应 ,月经周期正常 ,排卵不受影响。第 2代新型避孕疫苗的研究 ,将在第 1代原型的基础上 ,通过基因和蛋白质工程技术 ,解决抗原的大量生产、挖掘内在的决定簇 ,或引入外源性生殖活性抗原 ,构建多特异性多功能复合免疫原 ,发展复合避孕疫苗 ,这些都将是十分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疫苗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生殖免疫学
下载PDF
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MIBK)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振恒 杨恩辉 田月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7年第8期12-17,11,共7页
简介了甲基异丁基酮(MIBK)的生产方法。对以丙酮和氢为原料合成MIBK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相态、进料方式、温度、压力、空速、氢/酮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同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丙酮的转化率为30%~35%,M... 简介了甲基异丁基酮(MIBK)的生产方法。对以丙酮和氢为原料合成MIBK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相态、进料方式、温度、压力、空速、氢/酮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同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丙酮的转化率为30%~35%,MIBK的选择性可达94%~95%。此工艺的中试和工业化结果均重复了小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甲基异丁基酮 中试 工业化
原文传递
辽河油田兴42块兴53井组MD膜驱油研究 被引量:40
17
作者 高芒来 陈素青 +2 位作者 孟秀霞 陈定珊 潘惠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9.7,共6页
将辽河油田兴42油藏岩心以不同方式处理并饱和兴隆台采油厂脱气脱水原油,在65~67℃下用兴二联回注水驱替至流出液含水98%,再用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分析试剂)的0.01mmol/L水溶液驱替至含水98%,得到了如下驱油结果并从MD膜驱... 将辽河油田兴42油藏岩心以不同方式处理并饱和兴隆台采油厂脱气脱水原油,在65~67℃下用兴二联回注水驱替至流出液含水98%,再用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分析试剂)的0.01mmol/L水溶液驱替至含水98%,得到了如下驱油结果并从MD膜驱油机理作了解释:在水驱基础上MD膜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在直接饱和原油的岩心上一般很高,3个岩心为13.32%~15.73%,1个岩心为8.86%;在含束缚水的油饱和岩心上略低(15.92%和9.37%);在洗油、洗盐的含束缚水的油饱和岩心上极低(1.96%);在油中长期浸泡后的洗油、洗盐、含束缚水油饱和岩心上则很高(16.19%和15.93%);在直接饱和油的非油藏岩心上很低(4.04%)。在兴42块兴53一注五采高含水井组实施了MD膜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井组油井含水80.0%~98.3%,平均92.4%),1998年5~10月注入有效成分25%的工业膜驱剂40t,注入液浓度2500~3000mg/L,注入总量0.005PV。5口采油井中有4口增产油、增产气并减产水,有效期超过2年。截止2000年11月有效期尚未结束,每注入1t工业膜驱剂已增产原油172t,经济效益可观。给出并讨论了膜驱油前后全井组和2口典型井的产油、含水曲线及全井组产气曲线。膜驱油过程伴随油井增产气过程,其特点是检验膜驱是否有效及有效期长短的矿场判据。图5表4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兴42块兴53井组 MD膜驱油 研究 分子沉积 MD膜驱剂 单分子双季铵盐 岩心驱替实验 驱油效率 先导性矿场试验
下载PDF
泡沫复合驱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长久 么世椿 +2 位作者 鹿守亮 杨振宇 伍晓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7-360,共4页
讨论了泡沫三元复合驱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根据二元(AS)和三元(ASP)复合体系/天然气泡沫综合指数(Fq)等值图,选择石油磺酸盐ORS 41(及国产品AOS)为发泡剂;ORS 41浓度为1~4g/L、NaOH浓度为6~12g/L的二元体系产生超低... 讨论了泡沫三元复合驱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根据二元(AS)和三元(ASP)复合体系/天然气泡沫综合指数(Fq)等值图,选择石油磺酸盐ORS 41(及国产品AOS)为发泡剂;ORS 41浓度为1~4g/L、NaOH浓度为6~12g/L的二元体系产生超低界面张力,与天然气形成的泡沫按Fq具有中等强度,加入≤1 2g/L聚合物可使泡沫稳定,性能改善。在3个岩心上泡沫三元复合体系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8 7%~39 4%。气液比越大,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但注入粘度越大。取气液比为1∶1。气液同时注入比交替注入的采收率高。在6个岩心上气液交替注入时,气液段塞越小,交替频率越大,采收率提高越多,在水驱基础上可提高30%以上。先导试验方案规定前置AP段塞0 02PV,气液比1∶1交替注入主段塞0 55PV和副段塞0 3PV,后续P段塞0 2PV,注入流量0 4PV/a。先导试验区6注10采,在大庆油田北二区东部,1984~1994年曾进行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12 9%,试验开始时采出程度43 8%,综合含水97 2%。试验于1997 02 20开始,2002 04先期结束,注天然气仅0 19PV,气液比0 34∶1,中心井含水91 5%,全区采收率增加21 85%,2口中心井采收率增加22 58%。试验动态和数值模拟表明采收率增加应>25%。图3表2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复合驱 泡沫综合指数 超低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体系 交替注入 采收率 三元复合驱 石油磺酸盐 1994年 气液比 基本原理 研究结果 室内实验 二元体系 NaOH 性能改善 泡沫体系 试验方案 大庆油田 采出程度 注天然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微生物调剖技术 被引量:18
19
作者 段景杰 赵亚杰 吕振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5-179,共5页
报道了吉林油田分公司与日本国石油公团石油开发技术中心在吉林扶余油田东十八九站联合开展的微生物调剖堵水研究和矿场先导性试验情况。所用菌种筛选自某油井采出水,为大肠杆菌Enterobactersp近缘种,兼性厌氧、嗜温,利用糖类代谢产出... 报道了吉林油田分公司与日本国石油公团石油开发技术中心在吉林扶余油田东十八九站联合开展的微生物调剖堵水研究和矿场先导性试验情况。所用菌种筛选自某油井采出水,为大肠杆菌Enterobactersp近缘种,兼性厌氧、嗜温,利用糖类代谢产出一种长链生物聚合物,生物聚合物在水中形成凝胶,凝胶被水流压缩生成生物膜。在室内实验中将菌液和糖蜜共3PV注入长10m的10段串连填砂岩心,岩心渗透率由2.5μm2下降到2.2μm2,关闭5d后注水45PV使渗透率从0.8μm2下降到0.05μm2,注入纤维素酶使渗透率恢复到1.6μm2;由渗透率2~20μm2的20段岩心组成的三入口三出口填砂岩心网,注入菌种和糖蜜并产出生物聚合物后,高渗段渗透率下降40%~85%,低渗段渗透率下降5%~25%;在天然岩心上,依次注入菌液1.5PV、2%糖蜜3.0PV后关闭5d,继续注水,采收率在水驱残余油基础上提高9%。在包括2口注水井和10口采油井、地温28℃、综合含水88.3%的调剖试验区,第一阶段随注水连续注入菌液28m3和糖蜜300m3,在11个月内综合含水下降10.6%,平均日增产原油9.1t;在第二阶段每日以小段塞注入菌液,共注入25m3菌液和225m3糖蜜,在10个月内综合含水下降5.6%,平均日增产原油4.8t。在4口采油井实施微生物堵水,菌液以小段塞式或连续式随糖蜜注入,关井1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微生物调剖 堵水 产生物聚合物菌 低温油藏 高含水油藏 先导性矿场试验 吉林扶余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