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关"音乐哲学" 被引量:20
1
作者 陇菲(牛龙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由2001年新版《格罗夫音乐词典》撤掉"音乐美学"词条换上"音乐哲学"词条说起,就"音乐哲学"的当下状况、学科定位、核心课题、关注要点、可能定义、已有收获六个方面, 阐述了作者的意见。本人认为:由... 本文由2001年新版《格罗夫音乐词典》撤掉"音乐美学"词条换上"音乐哲学"词条说起,就"音乐哲学"的当下状况、学科定位、核心课题、关注要点、可能定义、已有收获六个方面, 阐述了作者的意见。本人认为:由于当代中国音乐美学学界哲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建立一个中国学派的音乐哲学学科以期做出具有世界意义之音乐哲学贡献的必要性,已经开始被普遍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哲学 音乐美学 学科建设
下载PDF
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丑学——兼论当代现象学视野下的音乐感性学还原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少明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137-145,共9页
引入音乐感性学概念是厘清音乐哲学与音乐美学乃至音乐丑学关系的前提。因为音乐感性学是音乐哲学的本体论基础,也是其内在属性及表现。而音乐美学与音乐丑学则是音乐感性学的一体两面。但在西方,这两者是分离的:理性主义音乐理论使音... 引入音乐感性学概念是厘清音乐哲学与音乐美学乃至音乐丑学关系的前提。因为音乐感性学是音乐哲学的本体论基础,也是其内在属性及表现。而音乐美学与音乐丑学则是音乐感性学的一体两面。但在西方,这两者是分离的:理性主义音乐理论使音乐感性学美学化、形式化,最终离开了感性审美的初衷,使其变成"无美之学";非理性主义音乐理论尽管力图实现感性学还原,由于过分强调感性审丑的本能冲动与张力,而极力否定传统审美的理性形式,从而使自己患了审丑"僭妄症"。要真正为音乐哲学找到本体论基础,必须站在当代现象学视野,在批判地继承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音乐理论遗产的基础上,实现音乐感性学的还原。这一还原包括审美还原、审丑还原,感性美丑兼审的还原以及超越美丑的诗性还原四个不同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哲学 音乐感性学 音乐美学 音乐丑学
下载PDF
音乐的分析哲学:评彼得·基维的《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燕迪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0-348,共9页
作者首先交代了西方近现代音乐哲学特别是英美分析性音乐哲学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针对美国当代音乐哲学的代表人物彼得.基维的论著《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展开全面和深入的评述和讨论。文章以批评性的眼光梳理和回应了基维在音乐... 作者首先交代了西方近现代音乐哲学特别是英美分析性音乐哲学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针对美国当代音乐哲学的代表人物彼得.基维的论著《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展开全面和深入的评述和讨论。文章以批评性的眼光梳理和回应了基维在音乐与情感、形式主义理论、音乐的叙事与再现、作品、表演、鉴赏等课题上的观点和学说,论及基维音乐思想的优势和缺陷,并呼吁通过吸收外来的理论资源来刺激和建构我们自己的音乐美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 音乐哲学 基维 分析哲学 情感 形式 叙事 再现 作品 表演 聆听
下载PDF
操舍存亡《乐道——中国古典音乐哲学论稿》之六 被引量:5
4
作者 陇菲(牛龙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8-33,共6页
中国古典哲学所谓“操则存,舍则亡”的命题,深刻揭示了包括音乐在内之一切人类文明事象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在于在时间中展开的人类行为实践。在人类历史的全部进程中,正是由于一系列个体不断模仿、重复的行为实践,才使文明信息的体外存贮... 中国古典哲学所谓“操则存,舍则亡”的命题,深刻揭示了包括音乐在内之一切人类文明事象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在于在时间中展开的人类行为实践。在人类历史的全部进程中,正是由于一系列个体不断模仿、重复的行为实践,才使文明信息的体外存贮得以实现,而形成古今不绝如缕的文脉、乐脉;此正所谓“继则续,拒则绝”。就此意义而言,“我文(纹)故我在”正是在“我为故我在”的基础上,成就了有古有今的人类历史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则存 舍则亡 继则续 拒则绝 文脉 乐脉 音乐哲学 中国古典音乐哲学
下载PDF
音乐美学边缘化危机的自我觉解及其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叶明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7,共7页
音乐美学学科特征的稳固,在于其研究对象的相对确定性及其自我完善性,其采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均应有助于学科体系建构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而不是泛化学科边界,消解学科独立之精神。音乐美学研究中的形而上思辨与形而下实证的两极牵引,一... 音乐美学学科特征的稳固,在于其研究对象的相对确定性及其自我完善性,其采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均应有助于学科体系建构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而不是泛化学科边界,消解学科独立之精神。音乐美学研究中的形而上思辨与形而下实证的两极牵引,一头走向哲学,另一头则走向心理学和社会学,造成音乐美学自身特性的逐渐减弱之趋势,致使音乐美学学科发展面临边缘化危机。化解这一危机的对策在于厘清音乐美学学科基本问题,关注音乐感性样式的多元化特质及其理性表达,请音乐美学回到感性学,回到音乐美学学科之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 音乐哲学 学科独立性 研究对象 边缘化危机
原文传递
论中国社会早期的音乐哲学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成纪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120,共9页
在现代形态的音乐史研究中,人们已习惯于将审美价值视为音乐的核心价值,将音乐的历史看作被"审美"一词限定的历史,但在中国社会早期,音乐的价值却远远溢出了美的边界,几乎可以将中国人的天地人神之思一网打尽。就哲学而言,这... 在现代形态的音乐史研究中,人们已习惯于将审美价值视为音乐的核心价值,将音乐的历史看作被"审美"一词限定的历史,但在中国社会早期,音乐的价值却远远溢出了美的边界,几乎可以将中国人的天地人神之思一网打尽。就哲学而言,这种围绕音乐的思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道、气、风、声视为音乐的本源,从而将人工艺术与天地自然打通;二是将声律、音律或乐律理解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律法,从而将音乐秩序挪移为宇宙秩序;三是以道论、数论和气论为音乐进行本体论定位,从而使音乐的价值获得形而上的阐明。要而言之,在中国社会早期的观念中,音乐被视为世界存在的基本性状,它的哲学品格要远远大于美学品格。这预示着一种回归中国历史本身的音乐史研究,必须超越美和艺术的限界,将其作为一种普遍性的世界经验来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两汉乐论 音乐美学 音乐哲学 世界经验
下载PDF
发于声音——《乐道——中国古典音乐哲学论稿》之五 被引量:3
7
作者 陇菲(牛龙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9,共8页
中国古典音乐哲学所谓“发于声音”、“形于动静”的言说所蕴涵的,乃是一种“赖有我以凝道”之中国古典特色的实践人本主义哲学。人类发于声音、形于动静即运象成行的音乐艺术行为实践,既是得道的途径,又是行道的手段。就音乐艺术与人... 中国古典音乐哲学所谓“发于声音”、“形于动静”的言说所蕴涵的,乃是一种“赖有我以凝道”之中国古典特色的实践人本主义哲学。人类发于声音、形于动静即运象成行的音乐艺术行为实践,既是得道的途径,又是行道的手段。就音乐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内在关系而言,音乐之符号的意义,与其用法有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所谓“乐体”,正是有关“乐用”即音乐之用法的范畴。音乐所谓乐体,乃是人类历史途程中各种不同社会生活行运样态的基型。正因为人类不仅能够接收可听声,而且可以主动“自发”可听声,所以听觉的音乐艺术与视觉的造型艺术比较而言,更具有主观的意味。任何可听声,都可以引起人们以自己的歌喉自发同类可听声时的同样主观体验。人类对音乐之所以会产生强烈感受的秘密,正在于每一个音符都引起了某种对应的内在生理和心理的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于声音 人道 天道 乐用 乐意 自发 自闻 音乐哲学 中国古典音乐哲学
下载PDF
中国社会早期“乐”概念的三大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成纪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90,共7页
在现代形态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中,人们已习惯于将中国社会早期的"乐"视为音乐史研究的专属对象。但事实上,它却代表了中国人对于艺术、人生、自然的整体判断。首先,中国上古乐论强调诗、乐、舞一体,"乐"指代音乐,更... 在现代形态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中,人们已习惯于将中国社会早期的"乐"视为音乐史研究的专属对象。但事实上,它却代表了中国人对于艺术、人生、自然的整体判断。首先,中国上古乐论强调诗、乐、舞一体,"乐"指代音乐,更是诗、乐、舞等诸种艺术的总称。其次,中国上古时期"乐(yue)""乐(le)"不分,它既指称艺术对象,也指主体感受。再者,音乐无孔不入、无限弥漫的特性,使其成为充塞天地、感通人神的宇宙映像形式,同时也因其超越品质而指向哲学的形上之境。据此来看,中国社会早期的"乐",是一个中心清晰又表意宽泛的概念。如以现代西方艺术分类模式来切分出一部孤立的中国音乐史,不但是对其实然存在状况的误判,而且也削弱了音乐纵贯中国艺术、哲学乃至宗教的强大功能。现在应是对这种状况作出改变的时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乐论 乐(yue) 乐(le) 诗乐舞一体 音乐哲学
下载PDF
Music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Emo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James O. You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3年第2期332-348,共17页
The claim that many musical works are representational is highly controversial. The formalist view that music is pure form and without any, or any significant, representational content is widety held. Two facts about ... The claim that many musical works are representational is highly controversial. The formalist view that music is pure form and without any, or any significant, representational content is widety held. Two facts about music are, however, well-established by empirical science: Music is heard as resembling human expressive behaviour and music arouses ordinary emotion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t follows from these facts that music also represents human expressive behaviour and ordinary emo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osophy of music REPRESENTATION music and emotion musicalformalism
原文传递
音含美 乐孕哲——根植于音乐“本体”的“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晓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音含美,乐孕哲。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是"音乐美(学)"之美学与哲学,"美"与"哲"本包含在音乐之中,孕育在音乐之中。
关键词 音乐美学 音乐哲学 众美之学 神哲之学 移情作用 情移神现
下载PDF
试论音乐本体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月颖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8期161-163,共3页
对音乐本体的研究是音乐学、音乐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音乐本体研究关乎音乐是什么、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音乐的自律性与他律性、音乐的社会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在哲学的层面上来研究音乐本体势必要对音乐本体中的本体概念进行前提性的清... 对音乐本体的研究是音乐学、音乐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音乐本体研究关乎音乐是什么、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音乐的自律性与他律性、音乐的社会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在哲学的层面上来研究音乐本体势必要对音乐本体中的本体概念进行前提性的清理。结合哲学自身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本体概念的反思、厘清,揭示了音乐本体研究的困境和可能的研究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本体 音乐哲学 本源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洛谢夫的音乐哲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凤林 《俄罗斯学刊》 2011年第6期64-69,共6页
在俄国哲学家洛谢夫对音乐的哲学思考中,音乐的对象不能归结为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但时间不是主观意义上的"内在时间",音乐对象像数学一样具有客观性。音乐是纯粹的生成,是意义的产生和消失的辩... 在俄国哲学家洛谢夫对音乐的哲学思考中,音乐的对象不能归结为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但时间不是主观意义上的"内在时间",音乐对象像数学一样具有客观性。音乐是纯粹的生成,是意义的产生和消失的辩证统一体,这种艺术形式正适合于表现生命,因为生命是在生成中的永恒与流变。生命的真实存在不是诸多外部表现形式,而是流动于生成之中,因此音乐对人具有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大的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谢夫 音乐哲学 生成
下载PDF
审美的否定辩证法:阿多诺音乐哲学的问题、表征及批判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敬梓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5期32-39,共8页
西奥多·阿多诺(1903—1969)是法兰克福学派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中,关于音乐与哲学、音乐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音乐中蕴含的文化逻辑,为提升当代人们的审美境界、培养精神品格提供了丰富... 西奥多·阿多诺(1903—1969)是法兰克福学派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中,关于音乐与哲学、音乐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音乐中蕴含的文化逻辑,为提升当代人们的审美境界、培养精神品格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和资源,也为当下哲学、社会学、音乐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对于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的研究,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发展历史的再审视,以其思想作为"历史之境"对于当今社会的文化现象仍然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其思想的客观分析和理性反思,在时代的语境中实现审美观念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和正确的价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审美 辩证法 音乐哲学 批判
下载PDF
用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解读中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 被引量:1
14
作者 曲真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95-198,共4页
"音乐教育的哲学是关于一个领域的本质和价值的一整套根本信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作为音乐审美教育哲学理论最完整陈述的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撰写的《音乐教育的哲学》,成为音乐教育发展里程碑式的著作。本文以雷默的《音... "音乐教育的哲学是关于一个领域的本质和价值的一整套根本信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作为音乐审美教育哲学理论最完整陈述的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撰写的《音乐教育的哲学》,成为音乐教育发展里程碑式的著作。本文以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与我国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来诠释其主导思想与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准价值观的共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哲学 审美体验 创造性发展 文化传承
下载PDF
黑格尔论理想音乐的自由境界
15
作者 张璐倩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5,共10页
黑格尔的艺术诠释基于形而上学与逻辑辩证,并以此作为阐释音乐艺术的视角与方法。黑格尔音乐哲学的中心问题围绕"内在"意义与"外在"形式的关系展开,其实质是将二元的主客体消融在内在主体性之中,以主体性的维度探... 黑格尔的艺术诠释基于形而上学与逻辑辩证,并以此作为阐释音乐艺术的视角与方法。黑格尔音乐哲学的中心问题围绕"内在"意义与"外在"形式的关系展开,其实质是将二元的主客体消融在内在主体性之中,以主体性的维度探察音乐艺术的本质。音乐作为主体趋向自由的艺术,意义及其感性表达的平衡是理想音乐的自由境界。基于此,通过阐发理想音乐的基本内涵,音乐艺术的自由特性以及感性因素的自由原则,尝试论证黑格尔音乐哲学中音乐与主体的关系问题,由此,音乐即成为主体朝向自由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音乐哲学 理想音乐
下载PDF
音乐表现力的跨文化认识(英文)
16
作者 詹姆斯.O.杨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40,共10页
根据相似性理论,音乐的表达特点与人类表达行为具有相似性。辨识音乐作品的表达特点就是要认识音乐与表达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例如,慢节奏音乐往往产生悲伤感,这起码由部分原因在于悲伤的人语速缓慢。表达行为的某些形式存在于各种文化... 根据相似性理论,音乐的表达特点与人类表达行为具有相似性。辨识音乐作品的表达特点就是要认识音乐与表达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例如,慢节奏音乐往往产生悲伤感,这起码由部分原因在于悲伤的人语速缓慢。表达行为的某些形式存在于各种文化中。当某些音乐的作者和听者来自于同一种文化,听者就更善于辨识出那音乐的表达特点。与作者来自同一文化使得听者具有优势,这部分原因也许在于语言之间较少差异。有时,音乐表迭的特点与一种文化的嗓音表达相似,而不同文化之间的嗓音表达差异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现力 音乐哲学 跨文化阐释 相似性理论
下载PDF
关于《乌托邦的精神》——1974年9月1日图宾根访谈
17
作者 E.布洛赫 金寿铁 《德国哲学》 2017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的精神》第一版发表于1918年,修订新版发表于1923年,后来,作者把这两个版本分别收录于自编全集第16卷和第3卷中,足见其对这部作品的高度重视和偏爱。《乌托邦的精神》一书被誉为20世纪初哲学表现主义的代... 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的精神》第一版发表于1918年,修订新版发表于1923年,后来,作者把这两个版本分别收录于自编全集第16卷和第3卷中,足见其对这部作品的高度重视和偏爱。《乌托邦的精神》一书被誉为20世纪初哲学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从风格上看,这部作品具有气吞山河、狂放不羁的狂想诗特征:语言晦涩、风格怪异,宣泄主观精神,描写直观意向,传达弥赛亚的预言,揭示了永恒神奇的心灵内涵;从主题上看,这部作品反对战争、强权和剥削以及现存社会制度对个性的压抑,热情讴歌人类觉醒和黎明,主张人性复归和道德重建,提出了"心灵、弥赛亚和启示录"的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相遇 音乐哲学 卡尔·马克思 启示录
下载PDF
“音乐美育”的内涵与实质 被引量:43
18
作者 代百生 《美育学刊》 2012年第4期7-16,共10页
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观念是伴随着现代美育思想的产生而形成的。从"音乐美育"到"音乐审美教育"到"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可以称为20世纪初以来中国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其中"音乐美育"... 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观念是伴随着现代美育思想的产生而形成的。从"音乐美育"到"音乐审美教育"到"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可以称为20世纪初以来中国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其中"音乐美育"的思想,即音乐教育被视作美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在人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一直贯穿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主线,集中体现在不同时期政府颁布的教育文件和相关文论中。这种"音乐美育"思想不同于西方"音乐审美教育哲学",除了纯粹的审美教育以外,更看重音乐的非本体价值,强调其辅助德育的工具价值和社会功能,充满了实用主义的功利性色彩。它源于对德国古典哲学"审美"与"美育"观念的吸收,也体现了中国儒家礼乐思想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其所以能够长期占据"正统"的地位,是文化历史的惯性以及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与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正确认识"音乐美育"的内涵,将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育 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审美 中国音乐教育
下载PDF
戴维·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英玉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96,共3页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认为,音乐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取决于音乐的本质和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认为,音乐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取决于音乐的本质和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埃里奥特 音乐教育哲学 实践音乐教育
下载PDF
试评埃里奥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玲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6-130,共5页
埃里奥特(David Elliott)的"实践的音乐教育观"(Praxial Music Education)乃是近年兴起的音乐教育新学说,其主要观点是视音乐教育为社会和文化的实践,针对审美教育参与感不足、单一化标准等问题,试图通过加入更多的知识背景... 埃里奥特(David Elliott)的"实践的音乐教育观"(Praxial Music Education)乃是近年兴起的音乐教育新学说,其主要观点是视音乐教育为社会和文化的实践,针对审美教育参与感不足、单一化标准等问题,试图通过加入更多的知识背景元素、技能学习,重视操作表演过程等来深化音乐学习。本文尝试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书提出质疑,借助于对其中问题的辨正驳议,推原"实践"一语的含义,以期为音乐的教与学探索更完善的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的音乐教育观 埃利奥特 音乐教育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