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59
1
作者 徐玉泉 张维 +3 位作者 陈明 林敏 李浚明 方宣钧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0-455,共6页
:从工业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PHEA 2 ,它能够在以苯酚为单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上生长 ,其最高苯酚降解率为 394nmol/ (mg·min) .经Biolog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 ,该菌株为醋酸钙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calcoaceti... :从工业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PHEA 2 ,它能够在以苯酚为单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上生长 ,其最高苯酚降解率为 394nmol/ (mg·min) .经Biolog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 ,该菌株为醋酸钙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calcoaceti cus) .采用PCR扩增获得的该菌 16SrDNA片段 ,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该菌株的 16SrDNA的核苷酸序列与醋酸钙不动杆菌同源性为 98% .在细菌系统发育分类学上 ,PHEA 2归属变形细菌γ亚类、不动杆菌属、醋酸钙不动杆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生物降解 16SrDNA 醋酸钙不动杆菌
下载PDF
假单胞菌降解含苯酚废水实验 被引量:31
2
作者 钱奕忠 张鹏 谭天伟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9-441,共3页
采用某焦化厂的污染土样进行富集分离得到菌种,通过驯化筛选得到降解苯酚能力强的一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 通过实验测得苯酚的降解率可达100%,其最适降解条件为pH 6.79、温度37oC, 并对降解动力学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苯酚 菌种驯化 生物降解 动力学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潘利华 姜绍通 +1 位作者 刘鹏达 李慧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81,共4页
从某印染厂下水道的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ph1 6,经初步鉴定为微球菌属 (Micrococcussp )。该菌株最高可耐受 1 5g L左右的苯酚 ,对苯酚降解最适条件为pH 7 0 ,温度 35℃ ,苯酚浓度为 1 0g L ,时间为 36h,降解率可达 9... 从某印染厂下水道的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ph1 6,经初步鉴定为微球菌属 (Micrococcussp )。该菌株最高可耐受 1 5g L左右的苯酚 ,对苯酚降解最适条件为pH 7 0 ,温度 35℃ ,苯酚浓度为 1 0g L ,时间为 36h,降解率可达 99 6 %。试验还表明Hg+ 、Co2 + 、Ag2 + 等重金属离子对该菌株降解苯酚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对其降解动力学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生物降解 微球菌属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苯酚的研究进展及其工程菌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一惠 向述荣 +1 位作者 张银定 林敏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98-101,共4页
概述了苯酚的生物降解途径和几株降解菌的基因组成及其作用机制 ,提出了生物降解的调控模式 ,并讨论了工程降解菌的构建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调控模式 遗传学 微生物降解 降解菌 基因组成 应用前景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苯酚的生物降解基因组成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21
5
作者 向述荣 林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8-53,共6页
苯酚的生物降解受多组分的降解基因控制 ,形成邻位和间位等不同的代谢途径。结合部分实验结果 ,介绍了邻位和间位代谢系统的基因组成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苯酚 生物降解 降解基因 邻位 间位 代谢 调控机制
下载PDF
Simultaneous 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 and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at high initial phenol concentration by isolated bacterium Diaphorobacter sp. PD-7 被引量:30
6
作者 Qilong Ge Xiuping Yue Guoyi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835-841,共7页
A strain capable of phenol degradation, hetemtrophic nitrification and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was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of coking-plant wastewater ponds under aerobic condition. Based on its morphology, phys... A strain capable of phenol degradation, hetemtrophic nitrification and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was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of coking-plant wastewater ponds under aerobic condition. Based on its morphology, physiology, biochemical analysis and phylogen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isolate was identified as Diaphorobacter sp. PD-7. Biodegradation tests of phenol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phenol degradation occurred at the late phase of exponential growth stages, with 1400 mg·L^-1 phenol completely degraded within 85 h. Diaphorobacter sp. PD-7 accumulated a vast quantity of phenol hydroxylase in this physiological phase, ensuring that the cells quickly utilize phenol as a sole carbon and energy source. The kinetic behavior ofDiaphorobacter sp. PD-7 in batch cultures was investigated over a wide range of initial phenol concentrations (0-1400mg·L^-1) by using the Haldane model, which adequately describes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phenol biodegradation by strain Diaphombacter sp. PD-7. At initial phenol concentration of 1400mg· L^-l, batch experiments (0.25 L flask) of nitrogen removal under aerobic condition gave almost entirely removal of 120.69mg· L^- 1 ammonium nitrogen within 75 h, while nitrate nitrogen removal reached 91% within 65 h. Moreover, hydroxylamine oxidase, periplasmic nitrate reductase and nitrite reductase were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the iso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phorobacter sp.phenol biodegradation Kinetics 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Enzyme activity
下载PDF
一株嗜热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苯酚降解特性 被引量:28
7
作者 唐赟 刘沐之 +2 位作者 梁凤来 冯露 刘如林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44,共6页
从油田地层水中分离到一株嗜热并高效降解苯酚的BF80菌株,其最适生长和降解苯酚的温度为60℃65℃。利用API50CHB/E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BF80进行了分类鉴定,该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Geobacillusthermoglucosidasius基本相同... 从油田地层水中分离到一株嗜热并高效降解苯酚的BF80菌株,其最适生长和降解苯酚的温度为60℃65℃。利用API50CHB/E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BF80进行了分类鉴定,该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Geobacillusthermoglucosidasius基本相同,其16SrDNA序列与GeobacillusthermoglucosidasiusBGSCW95A1(=ATCC43742)的相似性为99·22%。在接种量为1%的条件下,该菌在20h内能完全降解3mmol/L的苯酚;在pH值5·59·0范围内能保持对苯酚良好的降解能力,并在12mmol/L苯酚的无机盐培养基中也能生长和降解苯酚,表明该菌能耐受高浓度苯酚并可用于高温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sius 嗜热菌 苯酚 生物降解
下载PDF
蜡状芽孢杆菌菌株Jp-A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苯酚特性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淑彬 陈振军 +2 位作者 丘李莉 伍娟 赖展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0-924,共5页
从某钢铁厂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一株能高效降解苯酚的细菌(Jp-A).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Jp-A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在实验条件下,该菌在16、24和32h内能将浓度分别为5、10和15mmol&... 从某钢铁厂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一株能高效降解苯酚的细菌(Jp-A).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Jp-A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在实验条件下,该菌在16、24和32h内能将浓度分别为5、10和15mmol·L-1的苯酚完全降解,而30mmol·L-1的苯酚则完全抑制该菌的生长.该菌也能以甲苯、氯酚类和硝基酚类等芳香烃类物质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双加氧酶检测表明,其通过间位途径开环裂解苯酚,该途径的关键酶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为诱导酶,补加葡萄糖能抑制该酶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蜡状芽孢杆菌 生物降解 双加氧酶
下载PDF
酚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和在含酚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任河山 王颖 +1 位作者 赵化冰 蔡宝立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2-487,共6页
从石油化工厂的活性污泥和废水混合物中分离到10个降解酚的细菌菌株,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5个菌株(PD1、PD2、PD6、PD7和PD39)被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4个菌株(PD4、PD5、PD8和PD9)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1个菌株(P... 从石油化工厂的活性污泥和废水混合物中分离到10个降解酚的细菌菌株,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5个菌株(PD1、PD2、PD6、PD7和PD39)被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4个菌株(PD4、PD5、PD8和PD9)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1个菌株(PD3)为丛毛单胞菌(Comamonassp.).对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PD39菌株的酚降解特性、最适生长条件、降解底物的范围、儿茶酚1,2-双加氧酶(C12O)和儿茶酚2,3-双加氧酶(C23O)活性、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PD39菌株的最适生长和降解条件是,培养基的起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30℃,酚浓度为800 mg/L,对酚的最大降解浓度为1 200 mg/L.酚浓度为637 mg/L的工业废水经72 h处理酚的去除率达到99.96%.PD39菌株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来作含酚废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强化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假单胞菌PD39 废水 生物处理
下载PDF
苯酚降解菌红球菌(Rhodococcus sp.)P1的鉴定及其在焦化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玉秀 蒙小俊 柴团耀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7-1124,共8页
【目的】酚类物质的去除是焦化废水处理的关键问题,目的是从焦化废水中分离高效的苯酚降解细菌。【方法】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筛选纯化降解苯酚细菌,菌株鉴定采用菌落形态和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并研究其苯酚降解特性和在焦化废水中的除... 【目的】酚类物质的去除是焦化废水处理的关键问题,目的是从焦化废水中分离高效的苯酚降解细菌。【方法】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筛选纯化降解苯酚细菌,菌株鉴定采用菌落形态和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并研究其苯酚降解特性和在焦化废水中的除酚作用。【结果】菌落形态和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分离的P1菌株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细菌;其耐酚浓度高达1400 mg/L,苯酚降解的最适条件为32℃-42℃、pH 7.0和0-4%盐;苯酚降解动力学曲线符合Haldane动力学模型,q max=0.517/h,K s=77.487 mg/L,K i=709.965 mg/L;不同重金属对红球菌P1菌株的苯酚降解抑制作用不同,Zn2+、Mn2+和低浓度的Pb2+对菌株降酚没有影响,Cu2+、Ni2+、Cd2+均抑制菌株对酚的降解;红球菌P1菌株2 d内可完全降解1/3焦化原水中的279.9 mg/L酚类物质。【结论】P1菌株是1株高效的苯酚降解菌,具有生物处理焦化废水酚类物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球菌(Rhodococcus SP 苯酚 生物降解 重金属 焦化废水
原文传递
Biodegradation of phenol by free and immobilized Acinetobacter sp.strain PD12 被引量:24
11
作者 WANG Ying TIAN Ye +3 位作者 HAN Bin ZHAO Hua-bing BI Jian-nan CAI Bao-l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22-225,共4页
A new phenol-degrading bacterium with high biodegradation activity and high tolerance of phenol, strain PD 12, was isolated from the activated sludge of Tianjin Jizhuangzi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y in China. This ... A new phenol-degrading bacterium with high biodegradation activity and high tolerance of phenol, strain PD 12, was isolated from the activated sludge of Tianjin Jizhuangzi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y in China. This strain was capable of removing 500 mg phenol/L in liquid minimal medium by 99.6% within 9 h and metabolizing phenol at concentrations up to 1100 mg/L. DNA sequencing and homologous analysis of 16S rRNA gene identified PD12 to be an Acinetobacter sp. Polyvinyl alcohol (PVA) was used as a gel matrix to immobilize Acinetobacter sp. strain PDI2 by repeated freezing and thaw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phenol degradation of immobilized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mmobilized cells could tolerate a high phenol level and protected the bacteria against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pH. Storage stability and reusability tests revealed that the phenol degradation functions of immobilized cells were stable after reuse for 50 times or storing at 4℃ for 50 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mmobilized Acinetobacter sp. strain PD 12 possesses a good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treatment of phenol-containing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l biodegradation Acinetobacter sp. PD 12 immobilized bacterium
下载PDF
焦化废水处理中酚、氰降解细菌的分离选育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日强 王翠红 +1 位作者 辛晓芸 徐建红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4,共2页
针对焦化废水为含酚、氰废水的特性 ,从焦化厂处理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和油泥中分离出能降解酚的细菌7株 ,降解氰的细菌 8株 ,并对其降解能力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当酚浓度为 15 0 mg/ L经 6 h处理后 ,0 5 12菌株对酚的去除率达 96 .84... 针对焦化废水为含酚、氰废水的特性 ,从焦化厂处理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和油泥中分离出能降解酚的细菌7株 ,降解氰的细菌 8株 ,并对其降解能力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当酚浓度为 15 0 mg/ L经 6 h处理后 ,0 5 12菌株对酚的去除率达 96 .84% ;当 CN- 浓度为 2 5 mg/ L经 8h处理后 ,0 5 0 1菌株对 CN- 的去除率达 99.9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废水处理 降解细菌 分离选育 氰化物 生物降解
下载PDF
斜生栅藻降解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闫海 弓爱君 雷志芳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8年第6期36-41,共6页
研究结果表明,斜生栅藻在驯化10d后具备降解苯酚的能力,在200mg/L初始浓度下,5d时间内苯酚被全部降解,日平均降解速率达40mg/L。在400mg/L初始浓度下,6d时间内日平均降解速率为7.5mg/L。在高初... 研究结果表明,斜生栅藻在驯化10d后具备降解苯酚的能力,在200mg/L初始浓度下,5d时间内苯酚被全部降解,日平均降解速率达40mg/L。在400mg/L初始浓度下,6d时间内日平均降解速率为7.5mg/L。在高初始浓度的苯酚不仅明显抑制了斜生栅藻的生长,而且抑制了斜生栅藻的降解活性,导致降解速度下降。用最近提出的生物降解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上述降解过程,在苯酚初始浓度分别为200mg/L和400mg/L下,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标准偏差分别为6.9mg/L和4.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生栅藻 苯酚 生物降解 动力学 废水处理
原文传递
苯酚高效降解菌L68菌株的分离及分类鉴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涛 刘正学 +1 位作者 张长铠 李德舜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9-372,共4页
从炼油厂废水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苯酚高效降解菌L68,它能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上生长 .在苯酚浓度为 0 .5g/L培养液中接种一定量的该菌 ,35℃、1 60r/min摇瓶振荡培养2 4h ,用 4 -氨基安替比啉法不能检测到酚 .经形态、... 从炼油厂废水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苯酚高效降解菌L68,它能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上生长 .在苯酚浓度为 0 .5g/L培养液中接种一定量的该菌 ,35℃、1 60r/min摇瓶振荡培养2 4h ,用 4 -氨基安替比啉法不能检测到酚 .经形态、生理生化以及 1 6SrDNA同源性等指标分析 ,鉴定该菌种为Burkholderiacepacia(洋葱柏克霍尔德氏菌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降解菌 L68菌株 苯酚 生物降解 菌种分离 分类鉴定 洋葱伯克霍氏德氏菌 工业废水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的选育及降酚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袁利娟 姜立春 +1 位作者 彭正松 阮期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7-592,共6页
从一绝缘材料厂的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可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JY01,该菌株的形态和理化特征与Bacillus基本相同,其16S rDNA序列与Bacillus simplex(AM9216370)的相似性为99.01%。在接种量为2%的条件下,该菌在pH为6.0~9.0和温度为18°C... 从一绝缘材料厂的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可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JY01,该菌株的形态和理化特征与Bacillus基本相同,其16S rDNA序列与Bacillus simplex(AM9216370)的相似性为99.01%。在接种量为2%的条件下,该菌在pH为6.0~9.0和温度为18°C~36°C的范围内保持对苯酚良好的降解能力;30h内,当苯酚浓度为1100mg/L和1300mg/L时,其降解率分别为99.16%和74.76%。这将为进一步采用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提供了可靠的控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16S RDNA 苯酚 生物降解
原文传递
铜绿微囊藻对苯酚的富集与降解 被引量:8
16
作者 司友斌 岳永德 +2 位作者 吴在鹏 王如意 邓大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9-271,共3页
以苯酚为培养介质中的唯一碳源 ,研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对苯酚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铜绿微囊藻能利用苯酚的碳进行光合作用 ,加快其生长 ;同时 ,铜绿微囊藻对苯酚有明显的富集与降解作用 ,富集量 2 4 h最大达 2 7.85mg/g,此后随时间... 以苯酚为培养介质中的唯一碳源 ,研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对苯酚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 ,铜绿微囊藻能利用苯酚的碳进行光合作用 ,加快其生长 ;同时 ,铜绿微囊藻对苯酚有明显的富集与降解作用 ,富集量 2 4 h最大达 2 7.85mg/g,此后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铜绿微囊藻对苯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5d降解率为 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苯酚 富集 降解 水体污染
下载PDF
海洋苯酚降解菌Candida sp.P5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15
17
作者 胡忠 吴奕瑞 +2 位作者 徐艳 黄通旺 郑天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3-247,共5页
从海洋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能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酵母菌P5.根据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8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P5为假丝酵母菌属(Candida sp.).该菌株最适宜生长和降解苯酚的条件为:温度25℃,pH6.0~7.0,... 从海洋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能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酵母菌P5.根据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8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P5为假丝酵母菌属(Candida sp.).该菌株最适宜生长和降解苯酚的条件为:温度25℃,pH6.0~7.0,摇床转速100r/min,需氧;菌株P5能在较高浓度的苯酚条件下生长,在72h内可以降解95%以上的苯酚.对苯酚代谢途径和相关酶的研究发现,菌株P5主要在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作用下通过邻位途径进行苯酚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生物降解 假丝酵母菌P5 分离 鉴定 海洋污染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苯酚废水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许庆清 周作明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A04期136-138,共3页
通过对驯化微生物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研究,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菌种投加量、葡萄糖添加量、废水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酚浓度大于500mg/L时开始表现出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浓度高于700mg/L以后微生... 通过对驯化微生物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研究,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菌种投加量、葡萄糖添加量、废水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酚浓度大于500mg/L时开始表现出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浓度高于700mg/L以后微生物降解效果不理想;当苯酚浓度为500mg/L时,微生物接种量大于400mg/L可获得最大降解速率;适量添加葡萄糖可促进微生物对苯酚的降解,但浓度超过0.2g/L以后由于底物竞争会对苯酚的降解形成抑制;生物降解苯酚的适宜pH值和温度范围分别为5.5~6.5和3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废水处理 微生物降解
下载PDF
琼氏不动杆菌菌株GXP04的苯酚降解特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培诚 唐莉丽 武波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3-296,306,共5页
从南宁市郊被含酚废水污染的土样中筛选到一株高效苯酚降解细菌GXP04。该菌株能够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上生长,通过形态观察及16SrRNA编码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我们鉴定该菌株为琼氏不动杆菌。初步确定了GXP04的最适生... 从南宁市郊被含酚废水污染的土样中筛选到一株高效苯酚降解细菌GXP04。该菌株能够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上生长,通过形态观察及16SrRNA编码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我们鉴定该菌株为琼氏不动杆菌。初步确定了GXP04的最适生长和降解苯酚的温度为34℃,最适pH值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生物降解 琼氏不动杆菌 废水污染
下载PDF
固定化光合细菌对含酚废水的生物降解试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丁成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95,100,共4页
对实验室保存的光合细菌用不同浓度的模拟含酚废水进行驯化后,采用RCVBN液体培养基对光合细菌进行扩大培养,并用海藻酸钠-壳聚糖-活性炭微胶囊法对光合细菌进行固定。分别用固定化光合细菌和非固定化光合细菌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接种... 对实验室保存的光合细菌用不同浓度的模拟含酚废水进行驯化后,采用RCVBN液体培养基对光合细菌进行扩大培养,并用海藻酸钠-壳聚糖-活性炭微胶囊法对光合细菌进行固定。分别用固定化光合细菌和非固定化光合细菌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接种量下对含酚废水进行降解。以苯酚含量为降解效果指标,结果表明:两种状态下的光合细菌均可以降解含酚废水,但是它们对苯酚的降解率各不相同,固定化光合细菌优于非固定化光合细菌。进一步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含酚废水各因素的影响次序分别为:温度、接种量、pH值,其最佳降解条件是温度为30℃,接种量为20%,pH值为7.0,此时废水中苯酚降解率为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光合细菌 含酚废水 生物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