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师的个人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 被引量:61
1
作者 姜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60,共5页
近年,知识基础已成为当前教师发展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特别是由于个体理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了个人知识在教师知识构成中的重要作用。个人知识源起于对传统的教师公共知识的批评与诘难。个体性、境遇性、实践性、整体性... 近年,知识基础已成为当前教师发展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特别是由于个体理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了个人知识在教师知识构成中的重要作用。个人知识源起于对传统的教师公共知识的批评与诘难。个体性、境遇性、实践性、整体性以及对话性是教师个人知识的重要特征。个人知识的提出有助于教师深刻地认识教学实践在其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个人知识 专业发展
下载PDF
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 被引量:52
2
作者 陈振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11,共6页
个人教育知识是一个与公共教育知识相对的概念。教师个人教育知识可以从不同的维度理解为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等。这种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整合性、双重性等特征。
关键词 个人知识 个人教育知识 教师
下载PDF
知识转化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戴俊 朱小梅 盛昭瀚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91,共7页
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不断将个人知识转化为不依赖于具体个人的组织知识。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转化的一般过程 ,进一步研究了知识转化中粘滞知识的成因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实现知识转化的机理并构建... 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不断将个人知识转化为不依赖于具体个人的组织知识。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转化的一般过程 ,进一步研究了知识转化中粘滞知识的成因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实现知识转化的机理并构建了一种知识转化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知识 组织知识 知识转化 粘滞知识
下载PDF
个人知识的生成与教育 被引量:27
4
作者 周志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共4页
从广义知识观来看,教育实质上就是个人知识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个体与环境发生着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个体化的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表达并在与他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达到“客观性”,以此不断丰富人类的认识成果;另一方面,... 从广义知识观来看,教育实质上就是个人知识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个体与环境发生着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个体化的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表达并在与他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达到“客观性”,以此不断丰富人类的认识成果;另一方面,个体也通过从人类知识成果中获取知识,从而纳入个人知识的结构之中。这样,个人知识处于动态生成之中,教育正是在个人与环境、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生成个人知识的过程,个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其价值也得以凸显。重视个人知识,对于当前学校中的课堂教学、班级组织建设以及学校组织的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知识 显性知识 缄默知识 生成
下载PDF
cMOOC微信群社会网络特征及其对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慧敏 陈丽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23,92,共10页
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知识的半衰期,并呼吁对新的教育规律的探索。联通主义作为当今知识爆炸时代的学习指导理论,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机制和效果需要进一步探明。基于联通主义指导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c MOOC)是联通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 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知识的半衰期,并呼吁对新的教育规律的探索。联通主义作为当今知识爆炸时代的学习指导理论,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机制和效果需要进一步探明。基于联通主义指导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c MOOC)是联通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互实现外部人际网络和内部知识网络的建立。本研究以c MOOC微信群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探究学习者的外部社会网络特征及其对学习者内部认知发展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网络中存在多个核心学习者,社会网络呈现"多中心"特征;(2)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信息交互的对象,并不需要课程教师等他人做中介;(3)学习者广泛存在于多个派系中,社会网络呈现"自组织"特征;(4)积极参与微信群互动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提升学习者知识生成的数量和质量;(5)学习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其联通主义学习是否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通主义 微信 慕课 在线课程 社会交互 人际网络 知识网络 认知参与 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生成
原文传递
竞争优势感知、个人声誉激励与知识工作者的内生动机:以知识的隐性程度为调节变量 被引量:27
6
作者 廖飞 施丽芳 +1 位作者 茅宁 丁德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4-145,共12页
知识工作者从事着复杂的、高度依赖于情境的知识工作,他们构成了知识型企业的价值来源。因此,如何管理和激励知识工作者已成为现代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管理挑战。理解知识工作者的内生动机是应对这一管理挑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自主理... 知识工作者从事着复杂的、高度依赖于情境的知识工作,他们构成了知识型企业的价值来源。因此,如何管理和激励知识工作者已成为现代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管理挑战。理解知识工作者的内生动机是应对这一管理挑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自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个人获得的来自知识的竞争优势和个人声誉这两个影响知识工作者自主性和胜任力的重要因素对其内生动机的作用机理。以两家大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人声誉激励和个人来自知识的竞争优势的感知直接强化了个体从事知识工作的内生动机,竞争优势感知在个人声誉激励与内生动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知识的隐性程度影响着整个过程。我们的研究检验了自主理论,对帮助企业管理和激励知识工作者有着直接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工作者 个人声誉 竞争优势 内生动机 隐性知识
下载PDF
现代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探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园春 《现代情报》 2004年第2期16-17,共2页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将随着用户信息需求的提高而不断更新 ,本文提出了个性化服务的意义。
关键词 现代图书馆 信息服务 个性化服务 知识服务 用户需求 品牌建设 网络导航 信息推送技术
下载PDF
谈学生数学知识的个人建构 被引量:8
8
作者 石循忠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3期48-49,共2页
学生总是通过建构个人知识来获得数学课程中的显性知识,而学生的个人知识又是在一定缄默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恰当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范例作为学生个人知识的有效载体,应... 学生总是通过建构个人知识来获得数学课程中的显性知识,而学生的个人知识又是在一定缄默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恰当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范例作为学生个人知识的有效载体,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数学活动中建构个人知识,并进行变式练习,进一步强化个人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数学学习 学生 数学知识 个人知识 数学课程 教学活动
下载PDF
个人知识、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知识生产的历史叙事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乾友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在历史的演进中,人类的知识生产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传统上,知识生产是一种个人性的活动,其产出则是一种个人知识,对这种个人知识,认知者负有完全责任。近代以来,知识生产变成了一种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活动,是由以大学为主体的专业机构进行... 在历史的演进中,人类的知识生产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传统上,知识生产是一种个人性的活动,其产出则是一种个人知识,对这种个人知识,认知者负有完全责任。近代以来,知识生产变成了一种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活动,是由以大学为主体的专业机构进行的,认知者只有成为专业机构的一员才能获得知识生产的资格。他们的知识生产活动产出的是一种专业知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生产需要对专业团体负责。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大学知识生产过程干预的加深与社会化研究机构的兴起,知识生产正在变成一种社会活动,专业知识也开始朝向社会知识转型。社会知识的生成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知识生产的机制与责任都变得空前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知识 专业知识 社会知识 知识生产
原文传递
大学课程:发展学生“个人知识”的必要与可能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一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75,共12页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并迈向普及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进入普通家庭、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高深学问"作为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石和课程目标已经或正在失去其几乎所有的支撑条件:垄断身份消解、合法地位转移、主体需求丧失...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并迈向普及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进入普通家庭、学习型社会逐步形成,"高深学问"作为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石和课程目标已经或正在失去其几乎所有的支撑条件:垄断身份消解、合法地位转移、主体需求丧失、制度环境恶化、机构功能分离。这些变化决定了当代大学教育哲学应由"高深学问"转向"个人知识"。作为大众化条件下大学课程目标的"个人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的个性化建构、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行动中的独特思路和方法、对知识价值与自我需要的意知以及理智信念与情感寄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课程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深学问 个人知识
原文传递
从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建国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2-65,78,共5页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出现彻底击碎了“知识 (含科学知识 )是真理”的传统观念 ,完成了知识从“发现”到“建构”的变革 ,但在知识建构过程解释上仍然是混乱的不能系统回答的黑箱 ,主要是因为没能处理好知识建构的“科学化”与“社会化”两...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出现彻底击碎了“知识 (含科学知识 )是真理”的传统观念 ,完成了知识从“发现”到“建构”的变革 ,但在知识建构过程解释上仍然是混乱的不能系统回答的黑箱 ,主要是因为没能处理好知识建构的“科学化”与“社会化”两个环节的关系问题 ,两者混谈导致理论混乱 ,原因在“科学知识”被等同于“公共知识” ,根源于“私人知识”与“公共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建构 私人知识 公共知识 科学知识
下载PDF
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与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秦文 王永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4,69,共6页
在波兰尼看来,所有知识都是个人的,都是默会的。波兰尼的知识理论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其教育观念却比我们想象得更为传统。他推崇文化权威,尊重教师权威,主张言传身授。反观当今教育领域的"个人知识"和"默会知识",... 在波兰尼看来,所有知识都是个人的,都是默会的。波兰尼的知识理论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其教育观念却比我们想象得更为传统。他推崇文化权威,尊重教师权威,主张言传身授。反观当今教育领域的"个人知识"和"默会知识",其内涵已与波兰尼个人知识理论迥异。由此而阐发的一些教育主张与波兰尼的教育思想也相去甚远。以此为例,我们得到一个启示:有什么样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观,这个流行的判断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尼 知识理论 个人知识 默会知识
原文传递
从官僚知识到个人知识--国家治理转向的知识逻辑 被引量:16
13
作者 韩志明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93,共6页
国家治理需要相应的知识。根据知识的特性及其主体来划分,影响国家治理的知识主要可分为官僚知识和个人知识。官僚知识以国家机构及其职责权利为中心,是专业化、标准化和系统性的知识,集中体现为各种制度性知识。国家治理对官僚知识具... 国家治理需要相应的知识。根据知识的特性及其主体来划分,影响国家治理的知识主要可分为官僚知识和个人知识。官僚知识以国家机构及其职责权利为中心,是专业化、标准化和系统性的知识,集中体现为各种制度性知识。国家治理对官僚知识具有与生俱来的偏好,但也容易导致官僚知识的本位主义。个人知识是个人基于学习和实践而形成的价值、智慧和技能等。个人知识能够弥补官僚知识的不足,提供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知识资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国家治理也出现了从官僚知识迈向个人知识的转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当破除官僚知识自我中心主义的思维,建立健全利用个人知识的制度机制,全面提高国家治理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知识 个人知识 治理技术 知识资源
原文传递
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相互转化的机理与机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欣 和金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0-14,共5页
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转化是既有利于组织也有利于个人的复杂过程,本文将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知识转化的主体———个人与组织,探讨知识的特性,对知识进行二维分类,进而揭示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转化机理,创新性地构建实现... 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转化是既有利于组织也有利于个人的复杂过程,本文将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知识转化的主体———个人与组织,探讨知识的特性,对知识进行二维分类,进而揭示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转化机理,创新性地构建实现转化的机制,为实现知识的价值最大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机制 个人知识 组织知识 转化机理
下载PDF
寻找个人知识:现代国家治理的知识逻辑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志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6,63,共11页
现代国家治理不仅依赖于制度化的官僚知识,还需要充分集中和利用分散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是基于个体需求、经验和实践而形成的知识,具有个体性、分散性、情境性和隐含性等特点。传统国家的治理是以高度标准化和理性化的官僚知识为基础... 现代国家治理不仅依赖于制度化的官僚知识,还需要充分集中和利用分散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是基于个体需求、经验和实践而形成的知识,具有个体性、分散性、情境性和隐含性等特点。传统国家的治理是以高度标准化和理性化的官僚知识为基础的,但现代国家的民主治理需要良好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具有修正官僚知识弊病的作用,能够提高国家治理的适应性和回应性,但也会导致"钻空子"等机会主义行为,降低国家治理的效率。在现代国家治理转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化的治理形势,必须要努力呈现和利用个人知识,其中主要有"自上而下的吸纳"和"自下而上的呈现"两种途径。虽然国家治理也以不同方式获取个人知识,但发现和利用个人知识不可避免面临着个人知识自身特性、公民参与制度不健全以及公民动力不足等方面的限制。这些问题需要发展面向个人的治理技术来予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知识 官僚知识 国家治理 公民参与 治理技术
原文传递
SSK对科学人文主义的叛逆——SSK对科学知识的解蔽及其后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瑞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5-30,87,共7页
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指出,人类知识大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个人知识”,这种知识是“两种文化”的桥梁,它的“支援成分”是不可解蔽的。波兰尼的理论是有缺陷的,解蔽科学知识不仅必要且有可能,SSK试图沿着波兰尼的线路把这种可能变... 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指出,人类知识大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个人知识”,这种知识是“两种文化”的桥梁,它的“支援成分”是不可解蔽的。波兰尼的理论是有缺陷的,解蔽科学知识不仅必要且有可能,SSK试图沿着波兰尼的线路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然而,其结果却导致了“科学知识只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结论,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因此被彻底消解了。这种解蔽显然是过犹不及的,其后果是在客观上对萨顿、波兰尼等人倡导和实践的科学人文主义的叛逆与反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K 科学人文主义 科学知识 波兰尼 意会认知
下载PDF
个人知识观下的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邵光华 张明慧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8-73,共6页
教师的个人知识是教师从自身出发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个人知识,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对话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个人知识观下的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观认为,应密切关注教师在知识发展中的... 教师的个人知识是教师从自身出发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个人知识,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对话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个人知识观下的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观认为,应密切关注教师在知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 主体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以课堂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个人知识与实践转化的视角 被引量:12
18
作者 袁德润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89,共9页
从个人知识与实践转化的角度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目标应该定位于个人知识与专业实践的贯通,观念正确、知行相顾、行实理顺、自觉发展。立足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在"听课-说课-评课-重建"的过程中,通过促进教师个人知识与其... 从个人知识与实践转化的角度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目标应该定位于个人知识与专业实践的贯通,观念正确、知行相顾、行实理顺、自觉发展。立足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在"听课-说课-评课-重建"的过程中,通过促进教师个人知识与其实践行为相一致来促进教师可持续的专业能力发展,可以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整体性、内源性和可迁移性。"异域"参与者的介入、教师的发展意愿和学校制度设计是保证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专业能力发展 个人知识 实践转化
原文传递
馆员个人知识管理初探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玉荣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7-359,376,共4页
本文就馆员个人知识管理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使知识共享、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馆员 个人知识 知识管理
下载PDF
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相关的隐性知识测量工具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兰琴 黄荣怀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47-52,共6页
隐性知识是影响个人发展(PersonalDevelopment,简称PD)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隐性知识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我们根据提出的PD隐性知识结构,以大学生为例,编制相应的隐性知识测量工具。然后,通过分层-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师范大学的... 隐性知识是影响个人发展(PersonalDevelopment,简称PD)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隐性知识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我们根据提出的PD隐性知识结构,以大学生为例,编制相应的隐性知识测量工具。然后,通过分层-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师范大学的在校生中抽取了609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正式测验。统计结果表明,该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鉴别度、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PD隐性知识水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发展 隐性知识 测量工具 在校大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