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步态、平衡能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邓芳 邓武权 +2 位作者 何敏 吴绮楠 陈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与步态、平衡能力的关系。方法:收集年龄匹配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DPN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 velocity,NCV)分为3组。A组:无DPN症状体征和...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与步态、平衡能力的关系。方法:收集年龄匹配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DPN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 velocity,NCV)分为3组。A组:无DPN症状体征和NCV异常,共35例;B组:无DPN症状体征但有NCV异常,共34例;C组:有症状体征和NCV异常,共39例。分析比较组间步态和平衡能力参数以及与NCV的关系。结果:(1)3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依次增高[(8.01±2.13)vs.(9.10±1.83)vs.(9.25±2.19)](P﹤0.05),C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明显高于其余2组(20.0%vs.14.7%vs.41.0%)(P﹤0.05)。(2)C组步速身高比明显低于其余2组[(0.49±0.14)vs.(0.52±0.10)vs.(0.44±0.11)](P﹤0.05),其他步态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3)无论睁眼还是闭眼,C组身体前后摇摆幅度均明显高于A组。在睁眼时,C组踝关节前后摇摆幅度明显高于A组[(1.10±0.41)vs.(1.26±0.52)vs.(1.46±0.62)](P﹤0.05),C组踝关节摇摆指数明显高于其余2组[(0.15±0.06)vs.(0.16±0.07)vs.(0.19±0.09)](P﹤0.05)。在闭眼时,C组髋关节摇摆区域明显高于其余2组[(1.21±0.74)vs.(1.31±0.81)vs.(2.36±0.78)](P﹤0.05);C组髋关节摇摆指数明显高于A组[(0.22±0.08)vs.(0.22±0.06)vs.(0.29±0.15)](P﹤0.05)。(4)3组患者闭眼身体摇摆率均明显高于睁眼,软地身体摇摆率明显高于硬地。改良感觉整合平衡测试提示,软地时无论睁眼还是闭眼,C组身体摇摆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临床显性周围神经病变可降身体平衡稳定性,踝关节和髋关节代偿策略可改善这种减弱以保持稳定。因此,采用新型监测技术为进一步干预防治提供依据,可能是早期预防跌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步态特征 平衡能力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胃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曹中正 丁连安 +1 位作者 牛冬光 权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胃癌患者41例(胃癌组),清晨空腹抽取其肘正中静脉血5ml,24h内采用免疫磁微粒阴性富集CTCs并行免疫荧光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胃癌患者41例(胃癌组),清晨空腹抽取其肘正中静脉血5ml,24h内采用免疫磁微粒阴性富集CTCs并行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计算CTCs阳性率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TNM分期、T分期、N分期、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脉管侵犯)的关系。选取同期的24例良性胃病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外周血CTCs阳性率为8.3%(2/24),低于胃癌组的63.4%(2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CTCs水平与TNM分期、T分期、N分期、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脉管侵犯均无关(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水平较高,且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胃癌早期阶段外周血中便可检出CTCs,提示可能在肿瘤早期阶段即发生微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周血 循环肿瘤细胞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佳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3期1933-1935,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电生理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肌电图室检查的DPN患者358例,对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胫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异常共22例(6.53%),F波异常共28例(8.31%);...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电生理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肌电图室检查的DPN患者358例,对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胫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异常共22例(6.53%),F波异常共28例(8.31%);运动传导无波形中腓总神经(7.26%)所占比例最高,运动传导速度或远端运动潜伏期异常比例(22.07%)高于波幅下降比例(7.93%);感觉传导无波形例数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占比例较高,感觉神经波幅异常比例(20.92%)显著高于传导速度或远端感觉潜伏期异常比例(13.44%),感觉神经受损较运动神经受损严重。结论 DPN患者电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远端感觉神经轴索受损为主,下肢受累程度高于上肢,临床可根据这些特点,对DPN患者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电生理特征
下载PDF
伴与不伴外周关节炎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临床特征及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曾露露 冀肖健 +6 位作者 胡立冬 胡嘉文 张奕楠 张家鑫 刘兴康 朱剑 黄烽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6-151,188,共7页
背景尽管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ial spondyloarthritis,axSpA)是一种以中轴脊柱受累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外周关节炎。国内外关于伴发外周关节炎的axSpA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选择研究较少,误诊误治常见。目的比较伴与... 背景尽管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ial spondyloarthritis,axSpA)是一种以中轴脊柱受累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外周关节炎。国内外关于伴发外周关节炎的axSpA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选择研究较少,误诊误治常见。目的比较伴与不伴外周关节炎的axSpA患者在临床特征和治疗选择上的差异,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治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首次就诊的axSpA患者,根据患者是否伴随外周关节炎分为伴外周关节炎组和不伴外周关节炎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就诊时间,对伴外周关节炎组和不伴外周关节炎组进行1∶3匹配,匹配后456例axSpA患者(伴外周关节炎组和不伴外周关节炎组分别为114例和342例)纳入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和治疗选择差异。结果456例axSpA患者中,男性357例,女性99例,中位年龄30.0(IQR:25.0~36.5)岁。相比不伴外周关节炎的axSpA患者,伴外周关节炎的axSpA患者发病年龄较晚[M(IQR):23.0(18.6~31.7)岁vs 21.5(17.0~27.0)岁,P=0.022],病程较短[M(IQR):5.7(1.7~10.5)年vs 7.7(3.5~11.4)年,P=0.024],体质量指数较低[M(IQR):22.3(19.6~25.3)kg/m^(2) vs 23.6(20.7~25.8)kg/m^(2),P=0.01],吸烟比例较低[10.5%(12/114)vs28.4%(97/342),P<0.001],伴随更多的附着点炎和指/趾炎(P均<0.05)。此外,伴外周关节炎的axSpA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更高(P均<0.05)。治疗方面,伴外周关节炎的axSpA患者更少地使用中成药[44.7%(51/114)vs 59.9%(205/342),P=0.005],更多地使用传统抗风湿药(conventional synthetic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csDMARDs)[79.8%(91/114)vs 59.9%(205/342),P<0.001]、生物类药物(biologic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bDMARDs)[40.4%(46/114)vs 21.3%(73/342),P<0.001]和糖皮质激素[9.6%(11/114)vs 0.6%(2/342),P<0.001],更多地联合使用传统和生物类抗风湿药物[30.7%(3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外周关节炎 临床特征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伴周围神经病变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宋蒙涛 王洪阳 +5 位作者 兰兰 谢林怡 熊芬 王大勇 关静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分析一组伴周围神经病变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和听力学特征,总结综合征型听神经病的遗传学和表型特征。方法对课题组2003年至2018年间收集的听神经病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记录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特点,并进行标准化的听力学评... 目的分析一组伴周围神经病变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和听力学特征,总结综合征型听神经病的遗传学和表型特征。方法对课题组2003年至2018年间收集的听神经病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记录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特点,并进行标准化的听力学评估:包括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声导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耳蜗电图(ECochG)、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 2003-2018年共收集听神经病患者531例,伴周围神经病变者69例,占12.99%;其中男性32例,女性37例,男女比例为1:1.16;发病年龄在0-26岁,平均14.85±5.23岁,其中婴幼儿期(≤3岁)发病4例,占5.79%;儿童期(3-12岁)发病10例,占14.49%;青少年期(12-18岁)发病36例,占52.17%;成人(≥18岁)发病19例,占27.54%。44例(63.77%)患者首发为听神经病,另25例(36.23%)首发为视力下降、四肢麻木、走路不稳等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54例(78.26%)伴有耳鸣,7例(10.14%)伴有眩晕或前庭功能障碍。纯音听力图以低频上升型听力曲线为主,占66.92%;听力损失程度主要表现为轻、中度听力损失,占68.46%。结论听神经病可伴发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多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麻木、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视力下降等。综合征型听神经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可以是听神经病,也可以是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其听力学评估结果符合听神经病的听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周围神经病 综合征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军 沈志梅 +3 位作者 朱艳 赵海宁 曹珍兰 许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特点与电生理改变。方法84例MS患者中,对其中16例有周围神经损害的MS患者(PNMS组)和68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的MS患者(NPNMS组)的临床及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MS患者中周围神经损害的发...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特点与电生理改变。方法84例MS患者中,对其中16例有周围神经损害的MS患者(PNMS组)和68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的MS患者(NPNMS组)的临床及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MS患者中周围神经损害的发生率为19.0%(16/84)。表现为肢体麻木14例(87.5%),肢体无力12例(75.0%),神经根性疼痛4例(25.0%);腱反射减低15例(93.7%),末梢型感觉障碍13例(81.2%),肌萎缩5例(31.2%)。PNM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44.6±12.5)岁]、病程[(39.3±18.3)个月]与NPNMS组[(32.2±11.5)岁、(31.6±17.2)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NMS组以脊髓型MS(11例,68.7%)多见,NPNMS组以脑型MS(49例,72.1%)多见(均P<0.01)。PNMS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者分别为79.7%、68.7%,F波异常为75.0%;NPNMS组MCV、SCV减慢者分别为7.9%、5.5%,F波异常为5.9%;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经皮质类固醇等治疗PNMS组除2例无效外,其余患者均随病情好转而恢复。结论MS合并周围神经损害者年龄偏大,病程较长,脊髓型MS多见;MS出现周围神经损害不影响患者的预后;部分临床上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MS患者神经电生理也有异常,神经电生理检查对MS周围神经损害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特征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飞飞 肖家军 焦志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5期2263-2264,共2页
目的研究并对比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周围性眩晕患者53例,并选取同期入院的中枢性眩晕患者56例,两组患者均经过CT诊断和临床彩超等确诊,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一般病... 目的研究并对比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周围性眩晕患者53例,并选取同期入院的中枢性眩晕患者56例,两组患者均经过CT诊断和临床彩超等确诊,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一般病例应用血栓通治疗、严重病例应用苯海拉明治疗。结果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在眩晕程度、眩晕类型、持续时间、办法耳部症状、意识状态等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差异,在临床特征中较易鉴别诊断。结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临床特征差异较为显著,可通过仔细辨别确诊,在治疗过程中苯海拉明对眩晕的治疗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人外周血、脐血、脂肪组织来源的内皮祖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秀娟 闫醒军 +3 位作者 何延政 刘勇 施森 江隽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5-679,共5页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脐血和脂肪组织三种不同来源内皮祖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异同,探讨其可能不同的适应范围和方式及方法,进而为提高内皮祖细胞的应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脐血单个核细胞,胰蛋白酶消化提...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脐血和脂肪组织三种不同来源内皮祖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异同,探讨其可能不同的适应范围和方式及方法,进而为提高内皮祖细胞的应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脐血单个核细胞,胰蛋白酶消化提取脂肪组织干细胞。所采集细胞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形态,对培养第7天的细胞进行鉴定。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Boyden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贴壁法检测细胞黏附功能以及血管生成试剂盒检测细胞体外成血管能力。结果诱导分化细胞均证实为内皮祖细胞。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黏附、成血管能力最强(P<0.05)。脂肪组织来源内皮祖细胞增殖与成血管能力方面较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强(P<0.05)。结论人脐血内皮祖细胞可能更适用于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脂肪组织来源内皮祖细胞可能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疾病方面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脐血 脂肪组织 内皮祖细胞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边缘人——重评叶甫盖妮·奥涅金
9
作者 彭体春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32-36,共5页
叶甫盖妮·奥涅金是普希金在《叶甫盖妮·奥涅金》(又译《欧根·奥涅金》)里塑造的文学典型。评论家一直把奥涅金定位为“多余人”,有人据此对奥涅金形象提出了一些否定性的解读。文章结合文本主要驳论了这一解读倾向,并提... 叶甫盖妮·奥涅金是普希金在《叶甫盖妮·奥涅金》(又译《欧根·奥涅金》)里塑造的文学典型。评论家一直把奥涅金定位为“多余人”,有人据此对奥涅金形象提出了一些否定性的解读。文章结合文本主要驳论了这一解读倾向,并提出用“边缘人”一词取代“多余人”以寻求更为客观的文本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甫盖妮·奥涅金形象 人物形象 普希金 《叶甫盖妮·奥涅金》 文学典型 俄国 小说
下载PDF
面板堆石坝周边缝中“F”型铜止水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超 郭翔 何虹儒 《大坝与安全》 2022年第4期11-17,共7页
为提高面板堆石坝周边缝的防渗性能,探究“F”型铜止水的变形规律。采用自制的加载平台,进行了不同沉降、张开位移下铜止水的剪切试验,得到了铜止水的失效位移基本关系式,揭示了施加张开、沉降位移后铜止水变形失稳的基本变形规律,同时... 为提高面板堆石坝周边缝的防渗性能,探究“F”型铜止水的变形规律。采用自制的加载平台,进行了不同沉降、张开位移下铜止水的剪切试验,得到了铜止水的失效位移基本关系式,揭示了施加张开、沉降位移后铜止水变形失稳的基本变形规律,同时分析了沉降位移、张开位移、结构尺寸及结构型式等因素对铜止水变形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缝 铜止水 变形特性
下载PDF
30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娟 马艳娜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30例(A组)与非酒精所致周围神经病患者30例(B组),同时选取同时段在该院体检的30名健康者(C组),通过血生化检... 目的:分析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30例(A组)与非酒精所致周围神经病患者30例(B组),同时选取同时段在该院体检的30名健康者(C组),通过血生化检查、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和心电图测定3组维生素B1水平、胫神经传导速度、呼吸差及卧立心率,比较3组患者血浆维生素B1水平,感觉、运动以及自主神经功能评分,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A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呼吸差及卧立心率水平均低于B、C组,且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呼吸差及卧立心率无差异(P>0.05);3组研究对象血浆维生素B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四肢远端麻木刺痛、双下肢远端无力、双下肢震颤觉减退、Wernick脑病发生率均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共济失调发生率无差异(P> 0.05)。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胫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血浆维生素B1水平显著降低,且四肢远端麻木刺痛、双下肢远端无力、双下肢震颤觉减退及Wernick脑病发生率增高,可能与长期摄入酒精导致神经肌肉接头的细胞毒性与营养代谢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酒精中毒 周围神经病 临床特征 心率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晓娜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伴发或者不伴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的神经电生理传导特点。方法 选择辽宁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DM患者313例,依据是否伴发CAN分为研究组(DM+CAN)127例和对照组(单纯DM)186例,借助24 h对两组...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伴发或者不伴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的神经电生理传导特点。方法 选择辽宁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DM患者313例,依据是否伴发CAN分为研究组(DM+CAN)127例和对照组(单纯DM)186例,借助24 h对两组患者的括频域分析指标和时域分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低频功率、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正常R -R间期均值标准差和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均方根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高频功率和相邻R-R间期变异50 ms以上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患者伴发CAN者心脏自主神经损伤包括交感神经损伤和副交感神经损伤,但以副交感损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 病变 心脏 特点 分析
原文传递
42例外围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MS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秀英 陈娜 +5 位作者 高娜 崔建涛 李晓丹 张玉丽 田林 张士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总结外围性EM患者MS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42例外围性EM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病灶大小、位置、周围组织情况、... 目的总结外围性EM患者MS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42例外围性EM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病灶大小、位置、周围组织情况、病灶密度等,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CT表现:实质型:平扫为软组织密度,边缘可见分叶,并见有“纤维条索”状影伸向四周。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呈轻中度强化;囊肿型:可为多房囊肿,也可为单房囊肿,囊壁多较厚,增强扫描囊壁有一定程度强化;囊实混合型:同时有实质型与囊肿型的CT表现。病理:其由纤维组织组成,内部血管间可见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含铁血黄素颗粒、少量的宫内膜腺体组织。结论外围性EM患者的MSCT表现存在一定特征性,了解其病理基础,在临床诊断中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可有效提高其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围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MSCT 影像学特征 临床病理
下载PDF
重要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合理勘查程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星灿 赵建光 +1 位作者 钟倩倩 傅群和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1期145-148,150,共5页
本文在收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探采对比、统计归纳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重要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合理勘查程度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老矿山深边部勘查其勘查阶段分普查和详查。普查以确定下步勘查开发... 本文在收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探采对比、统计归纳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重要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合理勘查程度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老矿山深边部勘查其勘查阶段分普查和详查。普查以确定下步勘查开发总体方向、范围和规模为重点。详查则主要根据普查工作成果,结合老矿山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勘查工作,估算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进一步工业开发价值的评价,为开发提供依据。老矿山勘查类型和勘查间距应及时根据矿床类型和矿体规模、形态、品位等特征和变化进行调整并重新研究确定。老矿山勘查深度以500m^2000 m较适宜,尤其是500m^1000m深度是当前最重要的深部找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贵金属 稀有金属 老矿山 深部和外围 合理性 勘查程度 现状 类型 工程间距 普查 详查 矿床特征
下载PDF
笑气滥用导致的周围神经病的肌电图特征
15
作者 沈丹丹 蒋红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625-627,631,共4页
目的探讨笑气滥用导致的周围神经病(PN)的肌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4例笑气滥用的临床资料。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PN,TCSS评分≥6分判定为PN。结果124例中,78例发生PN,发生率为62.90%(78/124... 目的探讨笑气滥用导致的周围神经病(PN)的肌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4例笑气滥用的临床资料。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PN,TCSS评分≥6分判定为PN。结果124例中,78例发生PN,发生率为62.90%(78/124)。与无PN病人相比,PN病人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MCV、CMAP波幅明显降低(P<0.05),腓浅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SCV、SNAP波幅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MCV、CMAP波幅降低,以及腓浅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SCV、SNAP波幅降低是笑气滥用病人发生PN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95%CI 0.790~0.900;P<0.001)。结论笑气滥用导致的PN肌电图会发生异常改变。笑气滥用病人进行肌电图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笑气滥用 周围神经病 肌电图特征
下载PDF
Uniqu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for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16
作者 Jinjin Chai Defen W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1年第1期39-42,共4页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one of the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Pain"is the most typical symptom in patients,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ir quality of life.Traditional Chinese m...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one of the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Pain"is the most typical symptom in patients,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ir quality of lif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include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TCM fumigation and acupuncture,etc.,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disease.Chinese decoctions regulate the imbalance of yin and yang in the human body throug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so as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which will then eliminate the disease.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make the medicine seep into the body from the skin to exert the medical effects,and nourish and dredge the meridians.There is no pain if the meridians are smooth flowing,there will be pain if the meridians are blocked,fumigation can be used alone or assisted by other treatment methods to enhance the efficacy.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upuncture are rapid painrelief,economic and convenient,and can quickly relieve pain for patients with low tole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汉语非核心论元允准结构初探 被引量:69
17
作者 孙天琦 李亚非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33,共13页
本文讨论汉语中三种典型的非核心论元允准结构。区分出两种非核心论元的允准模式:一种以"吃食堂"为代表,非核心成分直接占据常规论元位置。这种结构非常独特,主要由汉语特殊的词汇特征决定;另一种以"我烧了他三间房"... 本文讨论汉语中三种典型的非核心论元允准结构。区分出两种非核心论元的允准模式:一种以"吃食堂"为代表,非核心成分直接占据常规论元位置。这种结构非常独特,主要由汉语特殊的词汇特征决定;另一种以"我烧了他三间房"、"他断了一条腿"为代表,其中的非核心成分单独投射出一个论元位置。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的非核心成分由施用操作引入。及物施用结构和非宾格施用结构之间存在巧妙的关联,有助于挖掘新的语言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核心论元 词汇特征 施用操作
原文传递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PTCL-U)117例长期临床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彭玉龙 黄慧强 +3 位作者 周中梅 林旭滨 潘战和 管忠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亚洲和中国较为常见的PTCL,其生物学行为与B细胞NHL不同,往往表现为化疗疗效不佳,病情迁延,容易复发,预后不良。我们回顾性分析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性(FFCL-U)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冈素。方法:收集1997年1月... 背景与目的:对于亚洲和中国较为常见的PTCL,其生物学行为与B细胞NHL不同,往往表现为化疗疗效不佳,病情迁延,容易复发,预后不良。我们回顾性分析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性(FFCL-U)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冈素。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根据REAL分类确诊的117冽初治PTCL-U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疗效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多为Ⅰ/Ⅱ期(69.2%);结外侵犯多见共101例(86.3%),结外侵犯部位数大于1个者41例(35.0%);IPI评分多为低危(71.8%)。117例患者中采用单纯化疗69例(59.0%),化放疗联合治疔4l例(35.0%),113例(96.6%)化疗患者中采用标准CHOP方案占97例(85.8%)。化疗加局部放疗总有效率78.1%,CR率59.6%、其中单用化疗有效率74.3%,CR率为50.4%:中位有效维持时问19个月(1-89个月)i、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43.2%和21.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IPl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P=0.023)。结论:采用CHOP化疗方案治疗PTCL-U疗效欠佳,远期生存率低.仍需寻转可有效方搴.IPI评分旱盯CL-U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39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石锐 王国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32期13-16,共4页
目的:总结39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393例DPN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比较中医证候特点,研究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HbA1c)、... 目的:总结39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393例DPN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比较中医证候特点,研究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Glucose,GLU)、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肌酐(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小时尿总蛋白(24 hours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 h UCP),与不同中医证候关系。结果:各证候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阴虚血瘀>肝肾阴虚>阳虚血瘀>痰瘀互结>湿热阻络。病程5年以下患者以痰瘀互结及湿热阻络等实证出现频率较高,病程5年以上患者以气阴两虚血瘀、阴虚血瘀、阳虚血瘀等虚实夹杂证出现频率较高。不同证候组间HbA1c、GLU、LDL-C、SCr、BUN、24 h UCP具有显著差异(P <0.05)。两两比较发现,与其它证候比较气阴两虚血瘀证HbA1c、SCr、BUN、24 h UCP明显升高,气虚血瘀证LDL-C、SCr、24 h UCP明显升高;在SCr、24 h UCP的证候对比中气阴两虚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DPN总属本虚标实证,血瘀是贯穿DPN发展始末的重要致病因素,气虚血瘀证及气阴两虚血瘀证是病情进展的关键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证候特点 分布规律
下载PDF
7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郝利芳 贾希瑞 赵立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调查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各体质分组痊愈患者疗程分析。方法 7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结果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平和质(28.8%)>... 目的调查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各体质分组痊愈患者疗程分析。方法 7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结果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平和质(28.8%)>气虚质(22.6%)>阴虚质(15.6%)>痰湿质(13.1%)>气郁质(8.0%)>阳虚质(7.3%)>湿热质(3.0%)>瘀血质(1.1%)>特禀质(0.7%);并对前4组体质痊愈患者疗程进行比较: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平和质。结论周围性面瘫与中医体质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体质类型多见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让周围性面瘫患者了解自己的体质,结合体质给予适当的饮食、药物、锻炼等调理来配合针灸治疗,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在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辨体质论治,通过调整体质,来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临床医师能在患者就诊时结合体质给予其疗程和预后的评估,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调整心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中医 体质 分布特点 疗程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