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胺碘酮与氯沙坦、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前瞻、随机开放研究 被引量:72
1
作者 殷跃辉 刘增长 +6 位作者 吴近近 代引 苏立 兰先彬 凌智瑜 杨小渝 罗开良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评价氯沙坦和培哚普利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181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61)、胺碘酮+氯沙坦组(Ⅱ组,n=59),胺碘酮+培哚普利组(Ⅲ组,n=61),治疗随访... 目的评价氯沙坦和培哚普利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181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61)、胺碘酮+氯沙坦组(Ⅱ组,n=59),胺碘酮+培哚普利组(Ⅲ组,n=61),治疗随访时间为2年,研究的一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三个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6、12、18和24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Ⅰ组左心房内径大于Ⅱ组和Ⅲ组(P<0.05)。治疗7个月后,Ⅰ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而Ⅱ组和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终点时,Ⅰ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9.01%,Ⅱ组为83.05%,Ⅲ组为80.33%(P<0.05)。Ⅲ组刺激性干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而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和QT间期≥0.5s的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分别与氯沙坦和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胺碘酮 氯沙坦 培哚普利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及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4
2
作者 牛潇玉 赵晓燕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874-1877,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及培哚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6例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培哚普利)、观察组(常规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各48例,均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肌钙蛋...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及培哚普利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6例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培哚普利)、观察组(常规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各48例,均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T(cTn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HR(心率)、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不良反应、院内死亡及随访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T-proBNP、BUN、SCR明显降低,LVEF、eGF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T、LVEDD、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减轻,心功能分级降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院内死亡、随访1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培哚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培哚普利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下载PDF
小剂量胺碘酮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5
3
作者 殷跃辉 刘增长 +5 位作者 杨小渝 董军 高大中 佘强 熊杰熙 黄祖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评价小剂量胺碘酮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8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 (Ⅰ组 ,n =5 3 )和胺碘酮 +培哚普利组 (Ⅱ组 ,n =5 5 ) ,治疗随访时间为 2年 ,研究终点为房颤发作。计算两... 目的 :评价小剂量胺碘酮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8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 (Ⅰ组 ,n =5 3 )和胺碘酮 +培哚普利组 (Ⅱ组 ,n =5 5 ) ,治疗随访时间为 2年 ,研究终点为房颤发作。计算两组治疗后 3、6、9、12、18和 2 4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 6、12、18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6、12个月间左心房内径无差别 ,18个月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第 3、6、9个月 ,Ⅰ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低于Ⅱ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而治疗 12个月后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2 5 ) ,治疗结束时Ⅰ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 61 2 2 % ,Ⅱ组为 82 3 5 %。结论 :胺碘酮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并能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胺碘酮 培哚普利 联合治疗 阵发性心房颤动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1拮抗剂对组织醛固酮逃逸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李淑梅 吴平生 +5 位作者 郭志刚 张永生 赖文岩 修建成 李建华 张远慧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49-552,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 1拮抗剂长期治疗是否存在心血管组织的醛固酮逃逸。方法 用肠系膜动脉、心脏离体灌注 ,反向高效液相分离纯化和放免检测ACEI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 1拮抗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 1拮抗剂长期治疗是否存在心血管组织的醛固酮逃逸。方法 用肠系膜动脉、心脏离体灌注 ,反向高效液相分离纯化和放免检测ACEI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 1拮抗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心脏、血管局部合成醛固酮的影响 ,用RT PCR证实对心脏、血管表达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mRNA的作用。结果 治疗 5个月后依那普利未明显降低SHR心脏、血管合成醛固酮及CYP11B2mRNA的表达 ;培哚普利抑制血管局部醛固酮的合成及CYP11B2mRNA的表达 ,但还不能完全抑制心脏合成醛固酮及CYP11B2mRNA的表达 ,虽然与依那普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氯沙坦长期治疗后 ,虽然引起血浆血管紧张素II水平显著增高 ,但不引起血浆醛固酮逃逸现象 ,能显著抑制心脏、血管醛固酮合成及其基因表达至正常Wistar鼠水平。结论 长期ACEI治疗存在组织水平的醛固酮逃逸 ,培哚普利较依那普利导致的逃逸程度轻。氯沙坦长期治疗未发现血浆及组织水平的醛固酮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培哚曾利 氯沙坦 醛固酮 逃逸
原文传递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胡勇钧 彭定凤 +3 位作者 唐哨勇 赵莹 陈姣 黄晴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环磷腺苷葡胺(MAC)联合培哚普利对CHF患者左心功能、血浆NT-proBNP浓度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环磷腺苷葡胺(MAC)联合培哚普利对CHF患者左心功能、血浆NT-proBNP浓度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普爱医院心内科心内科住院的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42例,常规治疗)、B组(41例,常规治疗+培哚普利)、C组(43例,常规治疗+培哚普利+环磷腺苷葡胺),疗程为14 d.分别于给药前、给药14 d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 CHF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DD呈正相关(r=0.617,P<0.01;r=0.412,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372,P<0.01).与A组比较,B、C两组治疗后LVEF、LVEDD均有更明显改善(P<0.05),血浆NT-proBNP的浓度亦显著降低(P<0.05);C组与B组相比血浆NT-proBNP浓度降低更明显(P<0.05),但心功能参数两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浓度与CHF患者的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良好指标.培哚普利可降低CHF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并显著改善其心功能,MAC联合培哚普利虽不能进一步改善患者LVEF,但能使血浆NT-proBNP浓度进一步降低,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治疗CHF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葡胺 培哚普利 充血性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
原文传递
氯沙坦和培哚普利逆转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的比较 被引量:29
6
作者 秦旭平 龙光 +4 位作者 徐立朋 朱炳阳 胡弼 李元建 廖端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 比较氯沙坦和培哚普利逆转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作用及其机制 ,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经典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为研究模型。采用鼠尾测压法测定大鼠血压的变化 ;反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 目的 比较氯沙坦和培哚普利逆转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作用及其机制 ,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经典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为研究模型。采用鼠尾测压法测定大鼠血压的变化 ;反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和肾素活性 ;称量法计算各组大鼠心脏与体重的比值 ;高清晰度数码照相扫描分析技术测定各组大鼠主动脉、肠系膜动脉血管管壁厚度、管壁厚度和管腔内径比值、管壁面积和管腔面积比值来估计两类药物对心血管重构的影响。结果 高血压大鼠心脏与体重的比值、主动脉、肠系膜动脉血管管壁厚度和管腔内径比值、管壁面积和管腔面积比值与正常大鼠相比明显增大 (P <0 0 1) ,给予氯沙坦 (2 0mg·kg-1)或培哚普利 (3mg·kg-1)治疗后 ,上述各项指标基本接近正常水平 ,与非用药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氯沙坦和培哚普利均能明显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 ;长期应用较低剂量氯沙坦和培哚普利均能有效逆转高血压大鼠病理性心血管重构 ,两药存在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培哚普利 肾血管性高血压 心血管重构 大鼠
下载PDF
美托洛尔和培哚普利对心肌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失衡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曲秀芬 刘丽晓 +7 位作者 王晓峰 刘莹 纪树彦 郭晖 苏亚芬 朴晶燕 张树生 黄永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4-347,共4页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 (AMI)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培哚普利后的自主神经失衡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病情、年龄等相匹配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 (n =6 6 )、培哚普利组 (n =71)及对照组 (n =6 9)。测定三组患者用药前及用...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 (AMI)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培哚普利后的自主神经失衡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病情、年龄等相匹配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 (n =6 6 )、培哚普利组 (n =71)及对照组 (n =6 9)。测定三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 4周及随访期的 2 4h心率变异性(HRV)、左室射血分数 (LVEF)、室性心律失常 (室早 >10 /h) ,对比其随访结果。结果  (1)服药组的HRV观察指标高于对照组 [美托洛尔组 :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 (SDNN)为 (138 5± 32 6 )ms ,相邻心搏间期 >5 0ms的百分数 (PNN50 )为 9 5± 1 5 3,高频功率 (HF)为 (139 9± 33 4)ms2 ;培哚普利组 :SDNN (117 3± 2 2 9)ms,PNN50 9 2± 1 6 ,HF (140 6± 2 0 5 )ms2 ;对照组 :SDNN(87 4± 2 8 6 )ms,PNN506 0± 3 5 ,HF(10 0 3± 2 1 4)ms2 ,P <0 0 5 ];(2 )随访期间服药组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美托洛尔组为 35 4% ,培哚普利组为 43 5 % ,对照组为 6 6 1% ,P <0 0 5 ;(3)服药组患者的HRV恢复比对照组较早、较快 ;(4 )服药组的EF值正常率高于对照组 ,美托洛尔组EF为 96 % ,培哚普利组EF为 90 % ,对照组EF为 6 4% ,P <0 0 5 ;(5 )对照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服药组 ,分别为美托洛尔组病死率为 10 % ,培哚普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培哚普利 心肌梗塞 心率变异性 治疗
原文传递
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培哚普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本木措 王峰 +4 位作者 倪黎 李瑞 马飞 余婷 赵春霞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培哚普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6个月、12个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HFrEF并使用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 目的比较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培哚普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6个月、12个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HFrEF并使用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或培哚普利治疗的112例HFrE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ARNI)组43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69例,再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ARNI组合并高血压21例与ACEI组合并高血压24例,按年龄分为ARNI青年亚组35例与ACEI青年亚组38例,比较两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ARNI组治疗6、12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P=0.005),ARNI组治疗12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01)。ARNI组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降低(P<0.05),且与ACEI组相比,ARNI组患者SBP降低更明显(P<0.001),ARNI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在随访过程中均无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且ARNI组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6、12个月LVEF显著提高(P<0.05)。ARNI组青年亚组治疗12个月LEVDD显著缩小,LVEF明显提高(P<0.001)。结论小剂量ARNI治疗HFrEF患者临床疗效等同于甚至优于ACEI,且HFrEF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获益更大,对于青年HFrEF患者,小剂量ARNI的治疗也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培哚普利 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勇 靳利艳 王留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160-316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78)、B组(n=80)。A组患者...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78)、B组(n=80)。A组患者给予培哚普利4 mg/d,B组患者给予培哚普利8 mg/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记录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时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收缩压变异性(SBPV)、舒张压变异性(DBPV);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时内皮功能评估指数(RHI)、尿微量清蛋白(m 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Cr)、胱抑素C(Cys-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疾病程度、FPG、TG、TC、HDL-C、LDL-C、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因干咳自动退出1例,B组因头晕、干咳自动退出2例。两组治疗第12周时24 h SBP、24 h DBP、SBPV、DBPV均低于治疗前(P<0.01)。B组24 h SBP、24 h DBP、SBPV、DBPV变化值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第12周时RHI均高于治疗前,m Alb、hs-CRP、Cr、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B组RHI、m Alb、hs-CRP、Cr、Cys-C变化值均高于A组(P<0.05)。两组均未见过敏反应、血压下降过低及首剂低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8 mg/d培哚普利较4 mg/d培哚普利可以更好地平稳降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不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获益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培哚普利 内皮 血管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以及对AngⅡ、FGF2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子健 乔香玲 +3 位作者 李晓增 田雪利 夏小丽 李欣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CHF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CHF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剔除脱落病例后,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培哚普利,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4周为1疗程,共3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力衰竭(心衰)症状、超声心动图、血管内皮功能及AngⅡ、FGF23水平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vs.71.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明显下降,24 h尿量增加,且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均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LVEF、6MWT高于对照组,LVEDD、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内皮素-1(ET-1)、AngⅡ、FGF23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且观察组ET-1、AngⅡ、FGF23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培哚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CHF对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和FGF23水平改善更为明显,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慢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培哚普利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经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后心肌能量消耗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7
11
作者 梁健球 白书昌 许顶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16-1819,1832,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12个月后经无创超声心动图评估的心脏结构指标及心肌能量消耗(MEE)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心肌梗死后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63例,分别给予培哚普利治疗,根据长期口服剂量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12个月后经无创超声心动图评估的心脏结构指标及心肌能量消耗(MEE)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心肌梗死后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63例,分别给予培哚普利治疗,根据长期口服剂量水平分为常规剂量组(N,培哚普利4 mg)和靶剂量组(H,培哚普利8 mg)。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分别用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心脏结构指标、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室收缩末周向室壁应力(cESS)、MEE。入组前及治疗后分别于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NT-proBNP及血肌酐。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N组心脏结构指标(主动脉内径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内径LA)、心肌能量消耗指标(cESS、MEE)及lgNT-proBNP大于H组,收缩功能指标(LVFS、LVEF)低于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H组治疗后心脏结构指标、心肌能量消耗指标及lgNT-proBNP均明显降低,收缩功能指标明显升高;N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除PWTs、LVFS外其他各指标间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MEE与lgNT-proBNP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经过12个月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均抑制了心肌重构,改善了左室收缩功能,降低了NT-proBNP及心肌能量消耗水平;高剂量培哚普利治疗较低剂量能更明显地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左室收缩功能,降低NT-proBNP及心肌能量消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培哚普利 心肌能量消耗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24
12
作者 彭静 陈俐 马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4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95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050例给...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95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050例给予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LVESV、LVEDV、LVEF和心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SV、LVEDV、LVEF和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T-pro BNP、IGF-1、Hcy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T-pro BNP、IGF-1、Hcy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好,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葡胺 培哚普利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徐亮 陈红武 +4 位作者 陈燕春 赵祥海 季燕妮 张明 杨松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11期1892-189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B组给予培... 目的观察不同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B组给予培哚普利和氢氯噻嗪;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均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 h动态血压(动态收缩压及动态舒张压),以测量值变异系数(CV)作为BPV的指标。结果服药8周后A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h SCV)、白天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 SCV)、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 SCV)均显著性低于B组(均P<0.05),但服药8周后2组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h DCV)、白天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 DC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 DCV)显著低于B组(均P<0.05)。服药8周后2组相比,A组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高于B组,而内皮素水平显著低于B组(均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和氢氯噻嗪联合培哚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但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培哚普利 氢氯噻嗪 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
原文传递
培哚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率变异性、动脉僵硬度、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向东贤 韩英 +1 位作者 丁栗 林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心率变异性、动脉僵硬度、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心率变异性、动脉僵硬度、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RR间期所占的百分数(PNN50)、高频(HF)、低频(LF)、极低频(VLF)及LF/HF〕、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左心室肥厚指标〔包括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SDNN、RMSSD、PNN50、HF、LF、VLF、LF/HF及治疗后SDNN、RMSSD、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F、VLF、LF/HF低于对照组,HF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baPWV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LVMI、LVEDD、LVPWT、IVST及治疗后IV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MI低于对照组,LVEDD短于对照组,LVPWT大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能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动脉僵硬度,改善心率变异性,逆转左心室肥厚,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培哚普利 富马酸比索洛尔 心率变异性 动脉僵硬度 左心室肥厚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培哚普利对冠心病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谈红 王雪 +6 位作者 李晓燕 许琳 苏莉 胡瑛 杨燕 陈英剑 张国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在冠心病治疗中对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7,给予常规药物),小剂量组(n=29,给予常规药物+4 mg培哚普利)和...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在冠心病治疗中对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7,给予常规药物),小剂量组(n=29,给予常规药物+4 mg培哚普利)和大剂量组(n=28,给予常规药物+8 mg培哚普利)。随访12周,治疗前后各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水平,采用超声测定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FMD),同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患者较治疗前循环血EPCs、肱动脉FM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hs-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Ang Ⅱ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循环血EPCs、肱动脉FM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及Ang 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与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循环血EPCs及FMD均明显升高,hs-CRP及Ang Ⅱ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培哚普利对循环血EPCs有一定的动员作用,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较大剂量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培哚普利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氯沙坦或培哚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蔡洪斌 林金秀 +1 位作者 曾开淇 吴可贵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培哚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作用与不良反应。方法 :5 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分为氯沙坦组 (n=2 6 )和培哚普利组 (n=2 6 ) ,氯沙坦组口服氯沙坦 5 0 mg~ 1 0 0 mg,每日一次 ,培哚普利组口服培哚普...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培哚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作用与不良反应。方法 :5 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分为氯沙坦组 (n=2 6 )和培哚普利组 (n=2 6 ) ,氯沙坦组口服氯沙坦 5 0 mg~ 1 0 0 mg,每日一次 ,培哚普利组口服培哚普利 4mg~ 8mg,每日一次 ,持续 8周 ,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成份及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降压有效率和降压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有效率 :6 9.2 %比 70 .8,P>0 .0 5、收缩压下降幅度 :1 2 .5 %比 1 2 .0 % ,P >0 .0 5、舒张压下降幅度 :1 3.2 %比1 2 .4% ,P>0 .0 5 ) ,氯沙坦组治疗后血尿酸明显下降 (41 2 .6±76 .8比 496 .8± 86 .7mmol/L,P<0 .0 5 ) ,而培哚普利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成份与血尿酸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培哚普利组的咳嗽发生率为 1 5 .3% ,氯沙坦组无一例出现咳嗽反应。结论 :氯沙坦和培哚普利两药均能有效地降低血压 ,氯沙坦主要优点是咳嗽发生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氯沙坦 培哚普利 治疗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联合ACEI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CysC、β_(2)-MG、hs-CRP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廖哲 陈威妮 陆梓华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珠海市中西...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AER)、血清CysC、β_(2)-MG、hs-CRP水平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BUN、SCr、24 h UAER分别为(6.16±1.30)mmol/L、(8.04±1.36)mmol/L、(6.90±0.63)%、(8.76±1.56)mmol/L、(105.57±8.31)μmol/L、(1.46±0.22)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8±1.17)mmol/L、(9.22±1.41)mmol/L、(7.34±0.55)%、(10.08±1.74)mmol/L、(122.84±9.23)μmol/L、(1.95±0.30)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ysC、β_(2)-MG、hs-CRP水平分别为(1.20±0.25)mg/L、(1.69±0.21)mg/L、(6.14±1.2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0.34)mg/L、(2.05±0.26)mg/L、(7.60±1.3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ACEI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可有效降低血清CysC、β_(2)-MG、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培哚普利 达格列净 胱抑素C β_(2)微球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0
18
作者 蔡艳萍 王飞宇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847-849,853,共4页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心内科治疗的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有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心内科治疗的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有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有效67.2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率、房颤次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A峰峰值流速(VA),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左心房内径(LAd)之外与治疗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较为明确并且优于一般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胺碘酮 培哚普利 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
下载PDF
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熊峰 王海蓉 丁进叶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对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以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根据射血分数分为射...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对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以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根据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减少(HF-REF)组,共20例;射血分数正常(HF-PEF)组,共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均接受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dlo)的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并记录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体质指数、心功能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F-REF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T-pro BNP、PRA、AngⅡ水平均下降,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HF-PEF组比较,HF-REF组治疗后NT-pro BNP[(457.87±103.23)pg/ml vs.(785.76±73.45)pg/ml]升高,PRA[(17.92±5.37)ng(ml·h)vs.(9.81±6.94)ng(ml·h)]、AngⅡ[(78.28±18.89)pg/ml vs.(63.28±20.31)pg/ml]、LVEF[(65.15±3.54)%vs.(56.51±7.4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射血分数减少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有效改善PRA、AngⅡ水平,并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螺内酯 培哚普利 神经内分泌系统
下载PDF
生脉散对DCM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邢清敏 陆曙 +3 位作者 周永华 李岚 周春刚 沈丽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研究生脉散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生脉散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用腹腔... 目的:研究生脉散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生脉散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阿霉素法建立DCM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阿霉素组、生脉散组、培哚普利组,分别采用生脉散和培哚普利对DCM大鼠进行干预。治疗后对大鼠行心脏超声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B型钠尿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一6(IL-6)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PCR)法检测心肌组织TLR-4,NF-κBmRNA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取大鼠左室心肌组织用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方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阿霉素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增大(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下降(P〈0.01);血清BNP,TNF-α,IL-6水平升高(P〈0.01);心肌组织TLR-4,NF-KB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增加。与阿霉素组比较,生脉散组LVIDs,LVIDd减小(P〈0.01),LVEF,FS增加(P〈0.01);血清BNP,TNF-α,IL-6水平下降(P〈0.01);心肌组织TLR-4,NF-KB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结论:生脉散可有效改善DCM大鼠心功能,抑制心肌损害。生脉散治疗DCM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和NF-κBmRNA及蛋白水平从而抑制TLR-4/NF-KB信号通路下游炎症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生脉散 培哚普利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