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四君子汤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清PGI、PGII和GAS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肖麟 徐寅 +1 位作者 周阳祥 谭华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四君子汤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并评估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中药四君子汤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并评估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给予常规抗Hp感染治疗,观察组另给予中药四君子汤加减联合治疗,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后Hp转阴率和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检测两组血清PG I、PG II、GAS水平和评估临床总有效率。结果高两组治疗后“胃脘胀痛”“反酸”“上腹不适”和“恶心呕吐”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p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Hp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G I、GA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G I、GA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四君子汤加减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缓解慢性胃炎“胃脘痛”症状,提高血清PG I、GAS表达,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中药四君子汤加减 质子泵抑制剂 临床疗效 胃蛋白酶原I 胃蛋白酶原ii 胃泌素
下载PDF
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谢曙文 李树锦 胡召锁 《安徽医学》 2015年第8期954-956,共3页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血清中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含量,探讨其与HP感染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分别定量检测HP感染阳性组和HP感染阴性组患者血清中G-17、PG-Ⅰ和PG-Ⅱ的含量。结...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血清中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含量,探讨其与HP感染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分别定量检测HP感染阳性组和HP感染阴性组患者血清中G-17、PG-Ⅰ和PG-Ⅱ的含量。结果 HP感染阳性组患者G-17、PG-Ⅱ和PG-Ⅰ/PG-Ⅱ的阳性检出量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在该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17和PG-Ⅱ水平与HP感染有关联,可为HP感染或既往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胃癌及胃溃疡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小萍 王俊先 +1 位作者 王爱平 李诚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117-1119,共3页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 Ⅱ)含量及PGⅠ/PGⅡ值在胃癌和胃溃疡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700例中对照组200例,胃癌组250例,胃溃疡组2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含量。结果方差分析显示:PGⅠ、PGⅡ...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 Ⅱ)含量及PGⅠ/PGⅡ值在胃癌和胃溃疡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700例中对照组200例,胃癌组250例,胃溃疡组2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含量。结果方差分析显示:PGⅠ、PGⅡ及PGⅠ/PGⅡ在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之间比较显示:胃溃疡组血清PGⅠ、PGⅡ含量分别为(234.38±53.42)μg/L、(31.69±8.37)μg/L,明显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178.38±13.46)μg/L、(15.67±2.6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PG Ⅰ/PG Ⅱ值(7.58±0.81),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11.7±1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分别为(52.91±6.47)μg/L、(9.20±1.54)μg/L、(5.82±0.80),明显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178.38±13.46)μg/L、(15.67±2.68)μg/L、(11.71±2.37)及胃溃疡组(234.38±53.42)μg/L、(31.69±8.37)μg/L、(7.58±0.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胃癌组与非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及PGⅠ/PGⅡ的Spearman等级分析发现,PGⅠ、PGⅠ/PGⅡ变化与胃癌的发生呈良好相关性(r=-0.575,P<0.01;r=-0.915,P<0.01)。结论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在非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患者中含量不同,血清PG含量变化与胃癌有一定的相关性,故可考虑作为常规项目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胃恶性肿瘤 胃溃疡
下载PDF
血清sHLAG、PGⅠ、PGⅡ与早期胃癌的关系及与窄带成像技术的联合诊断价值
4
作者 史琦玉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与早期胃癌的关系及与窄带成像技术(NBI)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3年4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82例胃黏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与早期胃癌的关系及与窄带成像技术(NBI)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3年4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82例胃黏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80例,胃良性病变102例。在病理确诊前行血清sHLAG、PGⅠ、PGⅡ和NBI检查。结果 胃癌组血清sHLAG、PGⅡ高于胃良性病变组,而PGⅠ低于胃良性病变组(P<0.05)。不同TNM、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程度胃癌患者的sHLAG、PGⅠ、PG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sHLAG、PGⅡ与TNM、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PGⅠ与TNM、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5)。4项联合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分别高于sHLAG、PGⅠ、PGⅡ、NBI单独诊断(P<0.05)。结论 血清sHLAG、PGⅠ、PGⅡ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呈异常表达,且与NBI联合有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早期胃癌 窄带成像技术
下载PDF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5
作者 黄中超 黄婷婷 +1 位作者 卢雪明 史晓娜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7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胃癌病情进展者血清TNF-α、PGⅠ、PGⅡ、CEA、CA72-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血清指标水平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TNF-α、PGⅡ、CEA、CA72-4水平高于对照组,PG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TNF-α、PGⅡ、CEA、CA72-4水平高于早期胃癌患者,PGⅠ水平低于早期胃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研究组80例患者为阳性样本,以对照组40例患者为阴性样本,五项联合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项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TNF-α、PGⅡ、CEA、CA72-4呈高表达,而PGⅠ呈低表达,且与胃癌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坏死因子-α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72-4
下载PDF
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常见疾病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彤 苏畅 +1 位作者 李建宇 李灵芝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285-287,297,共4页
【目的】检测在不同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I、PG II以及PGR(PG I/PG II)的水平,探讨PG I、PG II及PGR对于不同胃部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内镜下所见不同消化道疾病的胃黏膜病变特点,将患者分为5组,... 【目的】检测在不同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I、PG II以及PGR(PG I/PG II)的水平,探讨PG I、PG II及PGR对于不同胃部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内镜下所见不同消化道疾病的胃黏膜病变特点,将患者分为5组,即:非慢性胃炎组(内镜观察患者胃黏膜正常)、慢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组及胃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测定173例4种胃部疾病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PG I、PG II、PGR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结果】(1)PG I:与非慢性胃炎组相比,慢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及胃癌组患者血清PG 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2)PG II:与非慢性胃炎组、慢性胃炎组以及胃溃疡组患者相比,胃癌组患者和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血清PG II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3)PGR:与非慢性胃炎组相比,慢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胃癌组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血清PGR值均明显下降(P<0.05)。(4)CEA:与非慢性胃炎组相比,胃癌组患者血清CE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PG I、PG II及PGR对于消化道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疾病 胃蛋白酶原I 胃蛋白酶原ii 胃蛋白酶原比值 癌胚抗原
原文传递
石斛破壁草本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齐乐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观察石斛破壁草本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淮南朝阳医院收治的11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 目的观察石斛破壁草本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淮南朝阳医院收治的11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石斛破壁草本,冲泡服用,每次2袋,每天3次。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 I)、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泌素-17(G17)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试验组WHOQOL-10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96.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显效率为7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8%(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CRP、TNF-α和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PGⅠ、PGⅡ和G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GⅡ和G1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GⅠ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试验组PGⅡ和G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G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石斛破壁草本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胃泌素-17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溃疡患者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铁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296-1297,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溃疡患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76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p阳性患者38例为A组,Hp阴性患者38例为B组,另选同期40名健康者为...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溃疡患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76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p阳性患者38例为A组,Hp阴性患者38例为B组,另选同期4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3组血清胃蛋白酶原指标。结果:A组PGⅠ(80.82±5.01)μg/L、PGR(6.35±0.61)<B组PGⅠ(93.75±5.21)μg/L、PGR(8.62±0.81)<对照组PGⅠ(102.19±6.48)μg/L、PGR(10.60±1.14),A组PGⅡ(12.73±1.24)μg/L、G-17(12.84±2.34)pmol/L>B组PGⅡ(10.87±1.07)μg/L、G-17(10.85±3.11)pmol/L>对照组PGⅡ(9.63±0.95)μg/L、G-17(5.68±1.85)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对胃溃疡患者胃蛋白酶原的不良影响较大,临床应加强检测、控制Hp感染,预防早期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下载PDF
胃蛋白酶原Ⅱ的检测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芳 赵缜 潘惠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9期2519-2520,共2页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在TRFIA法检测的临床标本中随机选择88份血清标本,分别用CLIA法和ELISA法再次检测PGⅡ,分析3种...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在TRFIA法检测的临床标本中随机选择88份血清标本,分别用CLIA法和ELISA法再次检测PGⅡ,分析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对消化科门诊/病房患者和体检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验证TRFIA法检测PGⅡ对胃病筛查的可行性。结果 TRFIA法(Y)与CLIA法(X)PGⅡ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46 7,P=0.000 1),回归方程为:Y=0.952 8 X+0.571 1(P=0.000 1);TRFIA法(Y)与ELISA法(X)PGⅡ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61 8,P=0.000 1),回归方程为:Y=0.727 5 X+0.2617(P=0.0001);ELISA法(Y)与CLIA法(X)PGⅡ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80 6,P=0.000 1),回归方程为:Y=1.304 9 X+0.480 0(P=0.000 1);体检人群、消化科门诊患者、消化科住院患者的血清PGⅡ水平分别为(15.97±10.82)ng/mL、(20.75±17.27)ng/mL、(35.64±41.14)ng/mL,消化科门诊患者血清PGⅡ水平明显高于体检人群(P<0.05),消化科住院患者血清PGⅡ水平明显高于消化科门诊患者(P<0.05)。结论 PGⅡ可能用于浅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糜烂或溃疡的筛查,但鉴于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建议各实验室根据不同方法建立自己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Ⅱ 荧光免疫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在健康体检人群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10
作者 蒋梦真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S0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在健康体检人群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1日至12月1日收治并经胃镜检查及住院治疗的患者134例,按检查结果分为胃溃疡组(32例)、萎缩性胃炎组(23例)、非萎缩性胃炎组(50例)和胃癌组(29...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在健康体检人群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1日至12月1日收治并经胃镜检查及住院治疗的患者134例,按检查结果分为胃溃疡组(32例)、萎缩性胃炎组(23例)、非萎缩性胃炎组(50例)和胃癌组(29例),并根据肿瘤浸润胃壁的深度将胃癌组进一步分为早期胃癌组(9例)和进展期胃癌组(20例),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和胃泌素17水平。结果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和胃泌素17水平,胃癌组明显低于萎缩性胃炎组(P<0.05),早期胃癌组明显高于进展期胃癌组(P<0.05)。结论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可提示胃癌和萎缩性胃炎,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健康体检 胃癌筛查 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胃癌患者及其化疗后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0
11
作者 马颖杰 曹邦伟 +2 位作者 李琴 俞静 马妮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及其化疗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变化。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418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用免疫放射法测定了其血清胃泌素17(G-17)、血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即PGR。其中,27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及其化疗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变化。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418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用免疫放射法测定了其血清胃泌素17(G-17)、血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即PGR。其中,279例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比较化疗前后血清PGⅠ、PGR及G-17水平。同时纳入100例正常对照者和10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观察血清PGⅠ、PGR及G-17水平。结果①正常对照组血清PGⅠ、PGR、G-17值分别为149.76±57.45μg/L、10.11±2.30、29.56±12.03 pg/ml,萎缩性胃炎组为115.72±40.87μg/L、7.09±2.02、37.62±15.05 pg/ml,胃癌组为76.75±20.88μg/L、3.90±1.81、54.59±18.77 p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R降低,G-17水平升高(P<0.05),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进一步明显降低,G-17水平显著升高(P<0.01)。②早期胃癌组PGⅠ、PGR、G-17分别为80.11±21.18μg/L、4.39±2.95、48.11±16.99pg/ml,进展期胃癌组PGⅠ、PGR、G-17分别为59.74±11.78μg/L、2.79±0.99、58.88±19.0 pg/ml,与早期胃癌组相比,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降低,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③进展期胃癌组化疗前PGⅠ、PGR、G-17分别为59.74±11.78μg/L、2.79±0.99、58.88±19.02 pg/ml,化疗后病情出现进展组分别为26.23±17.73μg/L、1.09±0.49、76.89±32.19 pg/ml,患者在化疗后病情出现进展时PGⅠ、PGR进一步降低,G-17升高(P<0.05)。④以上各组PGⅡ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化疗后PGⅠ水平下降提示应行进一步胃镜检查。胃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测定PGⅠ、G-17水平可起到监测患者病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泌素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下载PDF
多潘立酮胶囊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郭明浩 戴明 郭遂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胶囊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10 mg,tid,口服,持续治疗8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胶囊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10 mg,tid,口服,持续治疗8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普瑞酮50 mg,tid,口服,持续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R)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39例/43例)和72.09%(31例/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症状积分分别为(8.48±1.15),(12.64±1.65)分,TNF-α分别为(1.13±0.15),(1.88±0.26)mg·L^(-1),IL-8分别为(7.62±0.94),(8.86±1.80)ng·L^(-1),PGR分别为27.16±4.07,22.40±2.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有腹痛、恶心、口干、头昏发生,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8.60%(8例/43例)和9.30%(4例/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胶囊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调节TNF-α、IL-8水平,提高PG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多潘立酮胶囊 替普瑞酮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
原文传递
血清CEA、PGR、G-17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迎今 苏军燕 徐长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9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促胃液素17(G-17)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100例胃黏膜正常或轻度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EA、PG...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促胃液素17(G-17)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100例胃黏膜正常或轻度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EA、PGR、G-17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CEA水平和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G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血清CEA、G-17水平显著高于早期胃癌患者或对照组研究对象,PGR显著低于早期胃癌患者或对照组研究对象,早期胃癌患者的血清G-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窦癌患者的血清PGR水平显著高于胃体癌患者,胃体癌患者的血清PGR水平显著高于近端胃癌患者,胃体癌患者的血清G-17水平显著高于近端胃癌患者,近端胃癌患者的血清G-17水平显著高于胃窦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表现为血清CEA、G-17水平的上升和PGR水平的下降,三种血清学标志物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而且血清G-17和PGR检测还可用于辅助胃癌的早期诊断和病变部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癌胚抗原 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 促胃液素17 胃癌 诊断
下载PDF
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卢慧 张敏 +2 位作者 张家庆 李健 刘萍 《安徽医学》 2019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血清胃蛋白酶原II(PGII)水平及PGI/PGII比值(PGR)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1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MH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血清胃蛋白酶原II(PGII)水平及PGI/PGII比值(PGR)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1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MH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门诊常规透析且无出血并发症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PGI和PGII水平,计算PGR。比较两组患者PG I、PG II、PGR及其他指标的差异,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GI、PGI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尿素氮、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高水平PGI、PGII是MH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0.758。结论MH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PGI、PGII浓度较高,血清PG水平可能对MHD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上消化道出血 胃蛋白酶原I 胃蛋白酶原Ⅱ
下载PDF
胃良恶性溃疡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晔 陈玥 苏建荣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I,PGI)、Ⅱ(PGII)的含量,探讨胃溃疡及胃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GI、PGII及PGI/PGII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48例,胃癌33例(...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I,PGI)、Ⅱ(PGII)的含量,探讨胃溃疡及胃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GI、PGII及PGI/PGII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48例,胃癌33例(其中复发病例13例),并设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GI及PGII含量,并计算PGI/PGII即PGR。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I及PGII分别为(180.15±41.12)mg/L及(23.76±7.57)mg/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在治愈后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胃癌患者血清PGI及PGR分别为(94.05±40.74)mg/L、5.97±3.33,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较术前降低更为明显。复发者PGI及PGII分别为(97.65±37.44)mg/L和(16.10±5.72)mg/L,较术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测定血清PGI、PGII及PGR值对胃溃疡及胃癌患者疗效的判定及复发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消化性溃疡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液pH值及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谷春雨 刘建军 +3 位作者 刘西斌 康国强 白秀丽 董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液pH值及血清胃蛋白酶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应用猴头菌提取物(谓葆)3个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者第1周...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液pH值及血清胃蛋白酶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应用猴头菌提取物(谓葆)3个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者第1周加服阿莫西林、灭滴灵、奥美拉唑综合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液pH值及血清胃蛋白酶Ⅰ(PGⅠ)、Ⅱ(PGⅡ)含量。[结果]2组治疗前胃液pH值及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胃液pH值下调(P<0.05),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调、上升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中药益气活血方具有较好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功效,其作用与下调胃酸pH值、上调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益气活血方 内镜胃液pH值 血清胃蛋白酶
原文传递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铁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竞 崔贵荣 +2 位作者 霍晓红 杨春春 李凤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5期6908-6910,69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检查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胃病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根据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结果,将其分良性胃病组、胃癌组以及健康组,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检查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胃病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根据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结果,将其分良性胃病组、胃癌组以及健康组,比较三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铁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单独和联合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良性胃病组以及胃癌组的血清PGⅠ/Ⅱ水平较低(P<0.05),与良性胃病组比较,胃癌组血清PGⅠ/Ⅱ水平较低(P<0.05);与健康组比较,良性胃病组以及胃癌组的血清铁蛋白以及TNF-α水平较高(P<0.05),与良性胃病组比较,胃癌组血清铁蛋白以及TNF-α水平较高(P<0.05)。PGⅠ/Ⅱ、铁蛋白以及TNF-α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88.4%以及83.1%,高于单一检测。结论:血清PGⅠ/Ⅱ、血清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效能优于单一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Ⅰ/Ⅱ 铁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胃癌 诊断
原文传递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胃泌素17在体检人群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亮 彭亮 +1 位作者 娄晓丽 侯彦强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7年第11期7-9,共3页
目的:检测体检人群中血清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胃泌素17(G-17)含量,观察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胃泌素17在体检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我院体检中心2... 目的:检测体检人群中血清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胃泌素17(G-17)含量,观察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胃泌素17在体检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我院体检中心2016年1~12月体检者血清7016例;检测PG-Ⅰ、PG-Ⅱ、G-17含量,计算PG-Ⅰ/PG-Ⅱ比值.结果:PG-Ⅰ、PG-Ⅱ、G-17和PG-Ⅰ/PG-Ⅱ的异常发生率无性别差异;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年龄大于70岁的人群中,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P〈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G-17、及PG-Ⅰ/PG-Ⅱ的检测能够用于老年人和体检人群的胃病筛查,为胃肠镜筛查和胃病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Ⅰ/Ⅱ 胃泌素17 胃病筛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