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665例病原学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787
1
作者 刘又宁 陈民钧 +24 位作者 赵铁梅 王辉 王睿 刘庆锋 蔡柏蔷 曹彬 孙铁英 胡云建 修清玉 周新 丁星 杨岚 卓建生 唐英春 张扣兴 梁德荣 吕晓菊 李胜歧 刘勇 俞云松 魏泽庆 应可净 赵峰 陈萍 侯晓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 研究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分布及患者入选前是否应用抗生素、肺炎患者预后研究组(PORT)分级等的情况,同时检测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入选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中国7个城市12个中心的665例CAP患者并进行病原... 目的 研究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分布及患者入选前是否应用抗生素、肺炎患者预后研究组(PORT)分级等的情况,同时检测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入选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中国7个城市12个中心的665例CAP患者并进行病原体检测。病原体确定诊断的阳性判断标准为:(1)合格痰标本培养出1株或多株细菌;(2)血培养检出病原体;(3)间隔2~4周采集的2次标本的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呈现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降低。应用琼脂稀释法对常见病原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结果 在610例同时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的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是最常见的病原体,阳性率为20.7%(126例),其后依次为肺炎链球菌10.3%(63例)、流感嗜血杆菌9.2%(56例)、肺炎衣原体6,6%(4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6.1%(37例)、嗜肺军团菌5.1%(3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8%(23例)、大肠杆菌1.6%(10例)、卡他莫拉菌1.3%(8例)、铜绿假单胞菌1.0%(6例)。在195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共有10.2%(62例)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69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和莫西沙星的不敏感率分别为20.3%、75.4%和4.3%。结论 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CAP中占据重要地位;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占10.2%。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仍为常见的致病细菌,我国致CAP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75.0%以上,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为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 病原体 流行病学 抗药性
原文传递
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ICU来源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37
2
作者 张丽 杨文航 +3 位作者 肖盟 徐英春 郑波 吕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2010年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所属12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度ICU来源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度共收集ICU分离菌株27 034株,其... 目的了解我国2010年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所属129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度ICU来源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度共收集ICU分离菌株27 0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078株占26.2%,革兰阴性菌19 956株占73.8%;革兰阳性菌中前3位分别为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中占前5位的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采集标本占前3位的是痰液、血液和尿液,分别占63.2%、11.6%、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约8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1.4%和8.7%对万古霉素耐药,1.0%和5.9%对替考拉宁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73.9%和54.5%;肠杆菌科细菌中存在一部分耐碳青霉烯类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6.4%和14.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0.4%和34.9%,鲍氏不动杆菌对两者的耐药率分别为72.9%和73.5%,但二者对多黏菌素B仍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我国ICU来源细菌仍然以非发酵菌、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细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必须加以注意,需要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并继续密切监测ICU病原菌耐药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125
3
作者 文细毛 任南 +2 位作者 吴安华 徐秀华 李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征.方法对1999年7月~2002年6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上报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发生46 126例次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报告相应病原菌15 126株,阳性率为32.79%;病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征.方法对1999年7月~2002年6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上报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发生46 126例次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报告相应病原菌15 126株,阳性率为32.79%;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4.65%,其次为真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29.12%、25.92%,位于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其他真菌(14.36%)、白色念珠菌(12.33%)、铜绿假单胞菌(8.69%);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外,革兰阴性菌以亚胺培南最敏感,敏感率>87%,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51%,对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的耐药率>33%;阴沟肠杆菌和非发酵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87%;MRSA和MRSE的检出率高达86.76%和76.32%.结论在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中,真菌所占的比例高;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老年患者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2012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1
4
作者 李剑森 梁骏华 +8 位作者 柯碧霞 卢玲玲 何冬梅 邓小玲 柯昌文 黄蔚 黄熙 李世聪 黄琼 《华南预防医学》 2013年第6期10-16,共7页
目的通过对2012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食源性疾病综合监测模式。方法对2012年广东省收集的所有发病人数在2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事件,在12个地市27家监测医院开展的疑似食源性异常... 目的通过对2012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食源性疾病综合监测模式。方法对2012年广东省收集的所有发病人数在2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事件,在12个地市27家监测医院开展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以及在监测医院收集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疑似食源性就诊个案和病例粪便/肛拭标本病原菌监测的所有监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广东省共报告96起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事件,共计发病1 037例,死亡6例,病死率5.8‰。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的发生,以第三季度的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占全年总起数的35.4%(34/96)和中毒总人数的37.1%(385/1 037);发生场所以宾馆饭店最多,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31.3%(30/96)及32.9%(341/1 037),其次为家庭(19起115例)和单位食堂(17起260例);发病年龄以16~60岁组为主,占77.0%(798/1 037);由微生物污染引发的事件共发生49起600例,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17起193例)和沙门菌(11起155例)为主;引发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事件的前3位食品分别是肉与肉制品(23.8%,19/80)、豆类及其制品(13.8%,11/80)、海产品(10.0%,8/80)及毒蕈(10.0%,8/80)。全省12个地市27家监测医院均无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2012年全省共收集到2 192例疑似食源性疾病个案,病例主要集中在5—8月(60.9%,1 334/2 192),主要症状为腹泻(55.2%,1 211/2 192)、发热(28.5%,625/2 192)和呕吐(16.4%,360/2 192)。从主动监测医院上送的21 358份粪便/肛拭标本中共分离到790株沙门菌、9株志贺菌以及32株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主要血清型包括鼠伤寒沙门菌(26.1%,206/790)、鼠伤寒沙门菌变种(I 4,5,12:i:-)(15.6%,123/790)、肠炎沙门菌(14.7%,116/790)及斯坦利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致病菌
原文传递
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86
5
作者 邹琳 俞森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5-407,共3页
目的 研究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CRI)的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34 例导管培养阳性病例,针对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插管部位、插管次数、临床表现、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6例患者确诊为CRI... 目的 研究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CRI)的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34 例导管培养阳性病例,针对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插管部位、插管次数、临床表现、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6例患者确诊为CRI,其中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确诊病例中分别为22.7%、20.0%、16.7%;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酿脓链球菌在临床未确诊病例中分别为60.7%、14.3%、7.1%;与未确诊病例相比, CRI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 0. 05),与导管留置时间、插管次数、插管部位有相关性(P<0.05)。结论 CRI的主要病原菌为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长时间放置导管、反复插管及经颈内静脉置管可增加CRI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小儿腹泻病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80
6
作者 焦富勇 白涛敏 蔺婧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5-537,共3页
针对小儿腹泻病因复杂、治疗困难的特点,介绍全球有关小儿腹泻方面的新治疗方法;详细论述病原治疗、微生态制剂治疗、支持疗法、疫苗研究和应用等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制、治疗特点;并介绍国外针对小儿腹泻的临床试验案例,分析主观因素的... 针对小儿腹泻病因复杂、治疗困难的特点,介绍全球有关小儿腹泻方面的新治疗方法;详细论述病原治疗、微生态制剂治疗、支持疗法、疫苗研究和应用等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制、治疗特点;并介绍国外针对小儿腹泻的临床试验案例,分析主观因素的影响和中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新进展 病原体 轮状病毒 微生态制剂 支持疗法 儿童
原文传递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8
7
作者 郭佳 陈志营 谭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877-3880,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评估临床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与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率。方法收集2009-2010年医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630例,送检合格痰及支气管灌洗液标本1498份,分离鉴定病原... 目的分析医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评估临床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与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率。方法收集2009-2010年医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630例,送检合格痰及支气管灌洗液标本1498份,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所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结果呼吸科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57.0%,检出率为28.6%,ICU送检率为91.3%,检出率为54.2%;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266株,革兰阳性球菌11株,真菌152株;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及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初始经验治疗与体外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40.4%。结论革兰阴性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不同菌种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应结合患者病原学检查结果及初始治疗后病情转归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抗感染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6
8
作者 陈欢 胡云建 +1 位作者 毛永辉 刘建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5-347,共3页
目的 调查了解2004年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间,北京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007份尿培养标本及其分离出的632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2004年尿路... 目的 调查了解2004年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间,北京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007份尿培养标本及其分离出的632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2004年尿路感染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8.29%;其次为肠球菌属(18.67%)、念珠菌属(17.41%)、链球菌属(8.07%)、变形菌属(3.4%)、葡萄球菌属(3.95%)、铜绿假单胞菌(3.17%)及肺炎克雷伯菌(2.37%);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100%敏感;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较高;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2001年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2004年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是肠杆菌属,并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真菌感染旱明显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An updated estimation of the risk of transmission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 被引量:66
9
作者 Biao Tang Nicola Luigi Bragazzi +3 位作者 Qian Li Sanyi Tang Yanni Xiao Jianhong Wu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ling》 2020年第1期248-255,共8页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of an infectious agent is the average number of infections one case can generate over the course of the infectious period,in a naïve,uninfected population.It is well-known that the e...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of an infectious agent is the average number of infections one case can generate over the course of the infectious period,in a naïve,uninfected population.It is well-known that the estimation of this number may vary due to several methodological issues,including different assumptions and choice of parameters,utilized models,used datasets and estimation period.With the spreading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infection,the reproduction number has been found to vary,reflecting the dynamics of transmission of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as well as the case reporting rate.Due to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the control strategies,which have been changing over time,and thank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detection technologies that have been rapidly improved,enabling to shorten the time from infection/symptoms onset to diagnosis,leading to faster confirmation of the new coronavirus cases,our previous estimations on the transmission risk of the 2019-nCoV need to be revised.By using time-dependent contact and diagnose rates,we refit our previously proposed dynamics transmission model to the data available until January 29th,2020 and re-estimated the effective daily reproduction ratio that better quantif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ventions.We estimated when the effective daily reproduction ratio has fallen below 1 and when the epidemics will peak.Our updated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best measure is persistent and strict self-isolation.The epidemics will continue to grow,and can peak soon with the peak time depending highly on the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practically implem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vel coronavirus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pathogens Mathematical modeling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Effective daily reproduction ratio
原文传递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64
10
作者 傅应云 何正强 +1 位作者 吴伟元 穆雪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0-593,共4页
目的 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痰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7例RICU肺部感染患者280次阳性痰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G+菌77株,占27.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占2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 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痰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7例RICU肺部感染患者280次阳性痰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G+菌77株,占27.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占2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3 株占18.9%;G- 菌162 株,占57.9%,占前4 位者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56株(2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5 株(8.9%),肺炎克雷伯菌17 株(6.1%),鲍氏不动杆菌14株(5%);真菌41株,占14.6%;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10.7%;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率较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仍然对碳青酶烯类敏感。结论 该组RICU肺部感染以G-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构成主要G-感染菌株;MRSA和真菌感染的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率
下载PDF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谱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5
11
作者 李松坤 石连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以协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分析从2002-2006年医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46.5%-56.0%,其中...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以协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分析从2002-2006年医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46.5%-56.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15.0%及8.9%,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0%-35.6%;革兰阳性球菌为23.1%-36.3%,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17.3%和7.5%,仅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真菌为15.3%-24.7%。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呈上升趋势,真菌占一定比例,耐药率不断提高,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草莓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2
作者 周厚成 何水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1-426,共6页
综述了草莓皱缩病毒(SCV)、草莓斑驳病毒(SMV)、草莓镶脉病毒(SVBV)、草莓轻型黄边伴随病毒(SMYEa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和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LRSV)等6种主要草莓病毒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传播途径、理化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介绍... 综述了草莓皱缩病毒(SCV)、草莓斑驳病毒(SMV)、草莓镶脉病毒(SVBV)、草莓轻型黄边伴随病毒(SMYEa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和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LRSV)等6种主要草莓病毒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传播途径、理化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介绍了23种草莓病毒病检测方法、控制手段。应用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检测草莓病毒病仍是特异、灵敏的标准方法,但更快捷、准确、灵敏的血清学检测(ELISA)和分子生物学检测(PCR)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草莓病毒病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培育无病毒苗木、选育抗蚜虫、抗病毒品种和应用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病毒 病原性质 检测 控制方法
下载PDF
2000-2006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60
13
作者 张申 沈波 荣菊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和病原菌类型,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医院2000-2006年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3.8%,重症监护病房(ICU)...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和病原菌类型,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医院2000-2006年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3.8%,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率最高为16.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5.65%、真菌占31.9%、革兰阳性菌占20.58%;肠球菌属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侵入性操作、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危险因素 病原菌 抗菌药物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1
14
作者 李茜 孙仁华 陈敏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338-3340,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特点以及发病危险因素,为预防VAP和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5月确诊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学分析,并以单...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特点以及发病危险因素,为预防VAP和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5月确诊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学分析,并以单因素分析评价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VAP患者所有痰标本培养后共分离出82株病原菌,其中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69.51%;其他病原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5.61%)和真菌(4.88%);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乙酸钙鲍氏复合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乙酸钙鲍氏复合不动杆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77.8%,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机械通气时间>5 d,年龄>65岁,曾使用抑酸剂以及白蛋白<30 g/L均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ICU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MRSA为VAP重要的病原菌,应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对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实行重点监控并积极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5
作者 蒋雪松 王剑平 +1 位作者 应义斌 李延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2-277,共6页
生物传感器特异性好、分析速度快、成本低,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介绍了电化学、光学、压电和量热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包括致病菌、抗生素残留、生物毒素和农药残留检测,指出了目前研究中需要解决... 生物传感器特异性好、分析速度快、成本低,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介绍了电化学、光学、压电和量热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包括致病菌、抗生素残留、生物毒素和农药残留检测,指出了目前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认为高灵敏度、集成化、微型化、多功能化等是未来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和重点方向。它在食品污染物的快速实时及特异性检测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食品安全 致病菌 抗生素 生物毒素 农药
下载PDF
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7
16
作者 王健 方玲妹 李奕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6,共2页
目的了解常见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尿液培养阳性的384株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4株病原菌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169株,占44.0... 目的了解常见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尿液培养阳性的384株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4株病原菌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169株,占44.0%;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株,占11.7%;真菌32株,占8.3%;肺炎克雷伯菌31株,占8.1%;肠球菌属30株,占7.8%;变形菌属24株,占6.3%,铜绿假单胞菌12株占3.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除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肠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100.0%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以往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常用药物如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已产生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医师应该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
原文传递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细胞炎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53
17
作者 杨森 木海琦 +3 位作者 王怡君 南存金 张磊 陈映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细胞炎性机制研究。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TURP)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05例。分析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观...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细胞炎性机制研究。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TURP)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05例。分析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观察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变化。结果行TURP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05例,术后发生尿路感染39例,感染率为19.02%;术后尿路感染39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47株,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29株、革兰阳性菌15株、真菌3株;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他啶耐药性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性较高;感染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7)水平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应提高基础疾病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且术后尿路感染患者存在明显细胞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尿路感染 病原菌 细胞炎性机制
原文传递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2
18
作者 倪春霞 蒲万霞 +3 位作者 胡永浩 邓海平 王玲 孟晓琴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4,共5页
为弄清中国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在内蒙古、甘肃、四川和上海4地部分奶牛场采集的472份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 为弄清中国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在内蒙古、甘肃、四川和上海4地部分奶牛场采集的472份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奶样中检出细菌48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9株,占30.91%;表皮葡萄球菌91株,占18.88%;无乳链球菌60株,占12.45%;停乳链球菌60株,占12.45%;乳房链球菌35株,占7.26%;大肠杆菌33株,占6.85%。各个地区优势菌群存在差异,药敏试验结果也不相同,分离出的细菌绝大部分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先锋霉素V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红霉素和万古霉素有较强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1
19
作者 谢志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1-472,共2页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间 ,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 10 7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占 5 7....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间 ,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 10 7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占 5 7.9%;其次为肠球菌属、变形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及真菌 ;肠杆菌科细菌除对亚胺培南保持 10 0 %敏感外 ,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 ;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也相当严重 ,仅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为 10 0 %。结论 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 ,由于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临床医师应根据尿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慢阻肺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危险因素及炎症因子水平分析 被引量:51
20
作者 邓翔 胡芬 +1 位作者 蒋在慧 白云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4-326,331,共4页
目的检测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感染因素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未... 目的检测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感染因素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未并发慢阻肺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观察组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培养鉴定;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0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7株,以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8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4株,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无糖尿病、住院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短、有无机械通气,均与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ELISA法检测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及TGF-β分别为(1.79±0.24)ng/L和(96.35±9.82)ng/L,非感染组分别为(1.25±0.16)ng/L和(87.16±8.90)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长期住院、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及机械通气均会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肺部感染者血清TNF-α和TGF-β水平升高,可作为确定诊断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部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