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活性炭内吸附与生物降解协同去除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20
1
作者 孔令宇 张晓健 王占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7-780,共4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确定BAC内2种机理去除有机物分配比例的试验方法.该方法以BAC进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与可生物降解有机碳(BDOC)浓度变化作为评价参数,并利用此方法确定了臭氧投加量对2种去除机理的影响.臭氧化可以使BDOC浓...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确定BAC内2种机理去除有机物分配比例的试验方法.该方法以BAC进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与可生物降解有机碳(BDOC)浓度变化作为评价参数,并利用此方法确定了臭氧投加量对2种去除机理的影响.臭氧化可以使BDOC浓度增加,臭氧投量为2~8mg/L时,BDOC增加0.12—0.54mg/L;BAC过滤使出水BDOC浓度降低为0.23-0.31mg/L.随着臭氧投量增加(2—8mg/L),在BAC内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比例从46%增加到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臭氧投加量 吸附作用 生物降解 溶解性有机碳 可生物降解有机碳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中最佳臭氧投加剂量的确定 被引量:19
2
作者 孔令宇 张晓健 王占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45-1347,共3页
在水处理过程中投加臭氧,可提高饮用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臭氧氧化后继的生物过滤,可以减少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数量,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试验表明,臭氧投加量2~8mg/L可使AOC—P17,AOC-NOX和BDOC分别增加20.9%~85.5%,4... 在水处理过程中投加臭氧,可提高饮用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臭氧氧化后继的生物过滤,可以减少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数量,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试验表明,臭氧投加量2~8mg/L可使AOC—P17,AOC-NOX和BDOC分别增加20.9%~85.5%,42.1%~158.2%和21.4%~84.4%.臭氧投加量为3mg/L时,AOC和BDOC增加得最多,即3mg/L的臭氧投量为最佳投加剂量.生物活性炭滤柱(BAC)出水AOC浓度(乙酸碳)均低于50μg/L,在35.9~46.6μg/L之间,属于生物稳定性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臭氧化 臭氧投加量 生物稳定性 可生物同化有机碳 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
下载PDF
常规、中置臭氧活性炭和曝气活性炭工艺处理北江原水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洁 陆少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98,共5页
对比了常规臭氧活性炭、中置臭氧活性炭、曝气活性炭滤池3种不同的工艺对北江顺德水道II~III类水质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曝气活性炭滤池采用0.2的气水体积比对CODMn的去除效果比常规、中置活性炭的处理效果要好,去除率达45.95%;中置... 对比了常规臭氧活性炭、中置臭氧活性炭、曝气活性炭滤池3种不同的工艺对北江顺德水道II~III类水质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曝气活性炭滤池采用0.2的气水体积比对CODMn的去除效果比常规、中置活性炭的处理效果要好,去除率达45.95%;中置臭氧活性炭工艺对UV254、TOC的去除效果最好,0.5 mg.L-1时去除率分别达66.36%、38.99%;曝气活性炭滤池对于高含量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中置臭氧活性炭滤池,0.4的气水体积比时氨氮去除率达99.43%,出水达到GB 5749-200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活性炭 臭氧投加量 中置臭氧活性炭 曝气活性炭滤池
下载PDF
上/下向流生物活性炭处理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立能 刘文君 +3 位作者 王占生 孙瑞林 费相琴 胡继平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681,共5页
为了优化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运行条件,提高出水水质,该文以O3-BAC工艺现场试验为基础,比较上向流/下向流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上向流BAC出水耗氧量平均1.6mg/L,去除率38%左右,高于同期下向流BAC ... 为了优化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运行条件,提高出水水质,该文以O3-BAC工艺现场试验为基础,比较上向流/下向流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上向流BAC出水耗氧量平均1.6mg/L,去除率38%左右,高于同期下向流BAC 10%。出水浊度0.55散射浊度单位(NTU),比下向流BAC出水高15%,30d内水头损失平均维持在40cm,有效延长了反冲洗周期。在按设计参数运行的试验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上向流BAC相比传统的下向流BAC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流 臭氧投加量 生物活性炭(BAC) 反冲洗
原文传递
O_3—BAC工艺炭滤池pH变化关键因素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江玲 陆少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83,共4页
针对南方湿热地区深度处理O3-生物活性炭(BAC)工艺炭滤池出水pH大幅降低问题,研究了主接触池O3投加量、炭滤池内的酸性气体CO2、炭滤池进水水质等因素对炭滤池出水pH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主接触池O3投加量增加至5 mg·L-1时,炭滤池... 针对南方湿热地区深度处理O3-生物活性炭(BAC)工艺炭滤池出水pH大幅降低问题,研究了主接触池O3投加量、炭滤池内的酸性气体CO2、炭滤池进水水质等因素对炭滤池出水pH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主接触池O3投加量增加至5 mg·L-1时,炭滤池内pH无变化;炭滤池产生CO2对炭滤池pH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当炭滤池进水pH从6.10~9.10改变时,炭滤池出水pH维持在6.80~7.00。炭滤池是个酸碱缓冲系统,其关键作用的是活性炭自身。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研究发现,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具有两性性质,能中和水中的H+或OH-。且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从而使活性炭pH下降,致使炭滤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pH下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PH 缓冲系统 含氧官能团 O3投加量 CO2
下载PDF
自来水厂后臭氧投加复合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冬生 张敏 蒋国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68,共6页
后臭氧化工艺是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重要环节,自来水厂的后臭氧投加控制直接关系到后臭氧化工艺的运行效率,以及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是否达标和优质.水源水质受上游来水水质、气候及气象条件、突发污染事故的影响非常大,而... 后臭氧化工艺是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重要环节,自来水厂的后臭氧投加控制直接关系到后臭氧化工艺的运行效率,以及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是否达标和优质.水源水质受上游来水水质、气候及气象条件、突发污染事故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自来水厂制水工艺各个环节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后臭氧化工艺进水水质和水流量变化较为频繁.因此,当进水水质和水流量变化时,如何实时调整臭氧投加量以保证臭氧化效能和控制溴酸盐生成是后臭氧化工艺运行优化的难点.本文以CT值(即C和T的乘积,C为水中余臭氧质量浓度,T为臭氧与水接触时间)为控制目标,在水流量比例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B)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复合控制方法. MPC用于臭氧投加的反馈控制,DOB用于估计进水水质和水流量变化引起的模型失配和外部干扰,并将估计值用于臭氧投加的前馈控制中.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MPC反馈控制相比,所提的后臭氧投加DOB-MPC复合控制具有更优异的控制性能和干扰抑制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后臭氧化工艺的运行效率和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投加 干扰观测器 模型预测控制 前馈控制 复合控制
下载PDF
TiO_2-UV-O_3对生活垃圾恶臭气体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忠 冯冰杰 +1 位作者 孙天雨 王志强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5期91-93,共3页
研究比较了三种光化学方法对生活垃圾恶臭气体中氨气与硫化氢的降解效果,考察了停留时间、氨气与硫化氢的初始浓度、臭氧投加量等因素对光催化臭氧氧化(Ti O2/UV/O3)降解氨气与硫化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催化臭氧氧化(Ti O2/UV/O3)、紫... 研究比较了三种光化学方法对生活垃圾恶臭气体中氨气与硫化氢的降解效果,考察了停留时间、氨气与硫化氢的初始浓度、臭氧投加量等因素对光催化臭氧氧化(Ti O2/UV/O3)降解氨气与硫化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催化臭氧氧化(Ti O2/UV/O3)、紫外臭氧(UV/O3)与光催化(Ti O2/UV)对恶臭气体中氨气与硫化氢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光催化臭氧氧化(Ti O2/UV/O3)对氨气与硫化氢的降解效果最好,说明臭氧与光催化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臭氧氧化 NH3 H2S 停留时间 初始浓度 臭氧浓度
下载PDF
臭氧投加方式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继 董文艺 +5 位作者 贺彬 王刚 杜红 张金松 马军 王宝贞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为研究饮用水臭氧氧化过程中臭氧投加方式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采用水库水添加溴离子的配水进行烧杯试验,比较瞬时单点投加、多点投加和连续投加臭氧时的溴酸盐生成量。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相同和接触时间一致的条件下,采用连续投加... 为研究饮用水臭氧氧化过程中臭氧投加方式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采用水库水添加溴离子的配水进行烧杯试验,比较瞬时单点投加、多点投加和连续投加臭氧时的溴酸盐生成量。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相同和接触时间一致的条件下,采用连续投加或多点投加时生成的溴酸盐量大大低于瞬时单点投加时生成的溴酸盐量。最后探讨了相关的机理,提出了溴酸盐的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臭氧投加方式 溴酸盐控制
下载PDF
O3/BAC工艺中臭氧作用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子丽 陈卫 +2 位作者 陶辉 杨琛栋 刘彩娥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38,共6页
为优化以长荡湖为水源的臭氧/上向流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的运行效能,通过小试装置,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方法,探究臭氧氧化过程中甲醛的生成规律;借助中试装置,研究臭氧CT值(C为水中臭氧浓度,T为臭氧接触时间)以及臭氧投加比例... 为优化以长荡湖为水源的臭氧/上向流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的运行效能,通过小试装置,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方法,探究臭氧氧化过程中甲醛的生成规律;借助中试装置,研究臭氧CT值(C为水中臭氧浓度,T为臭氧接触时间)以及臭氧投加比例对O3/BAC工艺处理效能的影响,优化臭氧运行参数。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过程中,各水质因子对甲醛生成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分别为TOC浓度、臭氧投加量、pH值和Br-浓度,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出水中甲醛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针对长荡湖水源,以CODMn、UV254、氨氮、三卤甲烷生成势和甲醛为控制指标,建议臭氧CT值采用0.45 mg·min/L(臭氧投加量为1 mg/L,臭氧接触时间为15 min),臭氧投加比例采用3∶1∶1;同时,液相色谱/有机碳测定仪(LC/OCD)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臭氧运行条件下,臭氧能明显改变有机物性质,有助于提高生物活性炭的处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生物活性炭 臭氧CT值 臭氧投加比例 甲醛 有机物
原文传递
O_3-BAC工艺预臭氧投加量优化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江玲 陆少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通过设计规模为5~15 m3.h-1的中试装置对O3-BAC工艺给水处理时预臭氧投加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预臭氧投加量为0.5 mg.L-1时,沉淀池出水浊度为0.68 NTU,助凝效果最强,对比零投加量时,浊度去除绝对值为0.34 NTU;藻类灭活率为77.7... 通过设计规模为5~15 m3.h-1的中试装置对O3-BAC工艺给水处理时预臭氧投加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预臭氧投加量为0.5 mg.L-1时,沉淀池出水浊度为0.68 NTU,助凝效果最强,对比零投加量时,浊度去除绝对值为0.34 NTU;藻类灭活率为77.77%,细菌的灭菌率为84.1%,总大肠杆菌群的灭菌率为98.9%,灭藻灭菌综合效果最好。同时预臭氧对UV254、CODMn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随臭氧投加量增加而略有上升趋势。综合分析,针对Ⅱ~Ⅲ类水源,建议O3-BAC工艺给水处理预臭氧量最佳投加量为0.5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BAC 预臭氧投加量优化 助凝 灭藻灭菌 UV254 CODMN
下载PDF
低剂量臭氧的直接通加对活性污泥的活性、微生物种群及污泥减量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瑞民 闫桑田 +5 位作者 冯权 初里冰 杨清香 邢新会 孙旭林 本杰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08-2114,共7页
研究构建了2个容积为1.1 L的好氧活性污泥反应器(即1号和2号反应器)1,号反应器每天直接通加低剂量臭氧(投加量为0.01 g O3/g TSS),不加臭氧的2号反应器作为对照平行运行,均采用每天换一次人工污水的充/排式操作。运行71 d的结果表明2,... 研究构建了2个容积为1.1 L的好氧活性污泥反应器(即1号和2号反应器)1,号反应器每天直接通加低剂量臭氧(投加量为0.01 g O3/g TSS),不加臭氧的2号反应器作为对照平行运行,均采用每天换一次人工污水的充/排式操作。运行71 d的结果表明2,个反应器对人工污水COD的处理效果基本相同。反应器运行40 d后1,号反应器的污泥浓度比2号反应器的污泥浓度低1 400~1 700 mg/L并可稳定在8 200 mg/L,污泥减量化效果明显。低剂量臭氧的直接通加明显降低了胞内ATP浓度,并影响了微生物的抗氧化活性,2号反应器的平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比1号反应器分别高了24.3%和9.5%。PCR-DGGE对两反应器微生物种群的分析结果表明:Uncultured gammaproteobacteria bacteri-um、Nannocystis exedens和Uncultured actinobacterium为1号反应器的主要种群;而2号反应器的主要种群为Uncultured bacte-rium和Uncultured gammaproteobacteria bacte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活性 低剂量臭氧 污泥减量化 微生物种群
原文传递
UV/O_3降解硫醇甲基锡生产废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华丽 金奇庭 +1 位作者 贾新强 薛峰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8年第5期10-11,32,共3页
进行了UV/O3工艺对硫醇甲基锡生产废水中有机物降解效果的研究。进水COD为800mg/L时,COD去除率可达到54%。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且随着UV剂量的增大而提高;处理效果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大而提高,由于废水中存在着臭氧... 进行了UV/O3工艺对硫醇甲基锡生产废水中有机物降解效果的研究。进水COD为800mg/L时,COD去除率可达到54%。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且随着UV剂量的增大而提高;处理效果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大而提高,由于废水中存在着臭氧不能氧化的有机物,有机物的去除与臭氧的增量并不是成比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O3 硫醇甲基锡 臭氧浓度
下载PDF
净水厂臭氧自动投加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冬生 周杏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8-111,共4页
分析了人工臭氧投加系统的不足,通过流量估计实现了基本的比值控制;根据影响臭氧投加效果的各方面因素,提出利用基于前馈-反馈结构的串级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了臭氧的自动投加。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深度水处理工艺出水水... 分析了人工臭氧投加系统的不足,通过流量估计实现了基本的比值控制;根据影响臭氧投加效果的各方面因素,提出利用基于前馈-反馈结构的串级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了臭氧的自动投加。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深度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投加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 串级控制
下载PDF
臭氧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延瑞 毛雯雯 +2 位作者 吴青 孙剑辉 崔凤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35-240,共6页
试验对比了经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在水的体积不同臭氧预氧化条件相同时的COD去除效果。实验用水体积分别为0.4 L,3 L,4 L,5 L,12 L,在流量相同、臭氧氧化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臭氧预氧化实验... 试验对比了经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在水的体积不同臭氧预氧化条件相同时的COD去除效果。实验用水体积分别为0.4 L,3 L,4 L,5 L,12 L,在流量相同、臭氧氧化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臭氧预氧化实验,对比了不同氧化时间和最佳臭氧投加量的关系。以12 L水为例,采用六组平行O3-SBR联用装置,对比不同臭氧投加量下的COD去除率。结果表明:在COD去除率的拐点处,臭氧投加量为0.19 mgO3/mgCOD时臭氧的氧化作用与生物降解作用的协同效应最佳。试验证明,对臭氧预氧化后COD去除率拐点处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臭氧预氧化 可生化性 臭氧-生物联用工艺 臭氧最佳投加量
下载PDF
畜禽养殖废水生物处理剩余污泥臭氧减量过程中的重金属释放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帅雄 陈梅雪 强志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1,共7页
采用臭氧氧化污泥减量法对畜禽养殖废水SBR中的剩余污泥进行处理。当臭氧反应时间控制在30 min时,污泥的溶解比例在30%左右(以MLSS计)。上清液中一定量的SCOD溶出可为生物处理单元提供充足的碳源,同时在上清液中,TN、TP及水相重金属浓... 采用臭氧氧化污泥减量法对畜禽养殖废水SBR中的剩余污泥进行处理。当臭氧反应时间控制在30 min时,污泥的溶解比例在30%左右(以MLSS计)。上清液中一定量的SCOD溶出可为生物处理单元提供充足的碳源,同时在上清液中,TN、TP及水相重金属浓度增加有限,臭氧氧化后的污泥液回流污水处理系统后造成的N、P处理负荷较小,重金属对污泥微生物的活性抑制风险较低。若继续延长臭氧的反应时间,上清液SCOD、TN、TP以及重金属Cu、Pb的释放速率明显增加,同时上清液的C/N降低,臭氧化后的污泥液回流反而不利于生物单元的脱氮处理。综合考虑TN、TP及水相重金属浓度增加的危害性,臭氧反应时间应控制在30 min,臭氧实际投加量应为123.1 mg O3/g 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污泥减量法 臭氧反应时间 臭氧实际投加量 SCOD TN TP重金属
原文传递
臭氧氧化对可溶性有机物构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妍清 吕锡武 张朝晖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实验目的在于对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类及考察,研究臭氧氧化影响四种溶解性有机物:1.可生物降解不可吸附;2.可生物降解可吸附;3.可吸附不可生物降解;4.不可吸附不可生物降解。(NA&BDOC、B&ADOC、NB&ADOC、NRDOC)的因素及趋势... 实验目的在于对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类及考察,研究臭氧氧化影响四种溶解性有机物:1.可生物降解不可吸附;2.可生物降解可吸附;3.可吸附不可生物降解;4.不可吸附不可生物降解。(NA&BDOC、B&ADOC、NB&ADOC、NRDOC)的因素及趋势。实验结果表明臭氧不能同时去除四种溶解性有机物,而是影响它们所占比例,使可生物降解性有机物增加,可吸附性有机物减少。根据实验结果可优选出后续生物活性炭净水效果的最佳的臭氧投加量和停留时间。实验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物构成 臭氧投加量 臭氧接触时间 可生化溶解性有机碳 可吸附溶解性有机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