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柱切换-反吹技术分析汽油中醚醇类含氧化合物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华北 王青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21-424,共4页
采用柱切换-反吹气相色谱技术分析检测汽油中含氧化合物(醇类和醚类)的含量。该方法利用强极性的微填充TCEP不锈钢柱作预切柱,放空挥发性轻烃,保留醇醚类含氧化合物,并将其反吹至石英毛细管W COT柱进行详细分离。分析了阀切换时间可能... 采用柱切换-反吹气相色谱技术分析检测汽油中含氧化合物(醇类和醚类)的含量。该方法利用强极性的微填充TCEP不锈钢柱作预切柱,放空挥发性轻烃,保留醇醚类含氧化合物,并将其反吹至石英毛细管W COT柱进行详细分离。分析了阀切换时间可能影响定量准确性的原因,通过调节分流比和阻力阀阻力建立最佳实验条件。在25m in内,用内标法定量可以完成汽油中可能存在的13种醇醚类含氧化合物的分析。准确度实验表明,含氧化合物的回收率在95.2%—100.7%之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汽油 柱切换-反吹技术 含氧化合物
下载PDF
CH_4-CO_2两步反应直接转化合成含氧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伟 王晓红 +2 位作者 王建平 阴丽华 谢克昌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1-325,共5页
通过对CH4低温活化与CO2 加氢研究成果的分析 ,提出了在CO2 加氢催化剂上CH4表面吸附物种与CO2低温转化直接合成含氧化合物的可行性 ,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 ,CH4表面吸附物种与CO2 在Cu Co基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 通过对CH4低温活化与CO2 加氢研究成果的分析 ,提出了在CO2 加氢催化剂上CH4表面吸附物种与CO2低温转化直接合成含氧化合物的可行性 ,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 ,CH4表面吸附物种与CO2 在Cu Co基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能生成醇、醛、酸、酮和两种环戊烷衍生物Ⅰ和Ⅱ ,产物分布随进料方式而有很大的变化 ,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有乙酸和环戊烷衍生物Ⅰ生成 .就乙酸收率而言 ,最佳反应条件为T =5 2 3K ,n(Cu) /n(Co) =5 .FT IR测试结果表明 ,反应后催化剂表面有CHx 和CHxO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二氧化碳 两步反应 铜钴基催化剂 乙酸 环戊烷衍生物 含氧化合物 直接转化
下载PDF
含氧化合物选择性检测器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辰 王国俊 +2 位作者 李瑞玉 李菊白 梁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2-475,共4页
介绍了一种含氧有机化合物选择性检测器的原理、装置及其应用。裂解反应器温度在等于或高于1150℃时,可使有机化合物完全裂解,裂解率约为99 5%。其中含氧化合物裂解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甲烷化微型反应器中转化为甲烷后,在气相色谱 火焰离... 介绍了一种含氧有机化合物选择性检测器的原理、装置及其应用。裂解反应器温度在等于或高于1150℃时,可使有机化合物完全裂解,裂解率约为99 5%。其中含氧化合物裂解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甲烷化微型反应器中转化为甲烷后,在气相色谱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 FID)上有所响应,其响应值与化合物中的氧含量成正比,而不含氧的碳氢化合物则没有响应,从而使含氧化合物得到选择性检测。甲烷化微型反应器转化率达到95%以上,并可再生使用。在完全裂解状态下,正丁醇的线性范围为0 440~243 000g/L,最小检测量为440ng。对含醇酮混合物的正己烷和无铅汽油混合样进行了FID和含氧化合物选择性检测器(O FID)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色谱分离不理想的情况下,选择性检测不仅可以给出各含氧化合物的含氧量,同时也可以准确测定混合物中总氧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化合物 选择性检测器 研制 气相色谱 裂解反应器
下载PDF
乙烯丁烯中微量含氧化合物的测定 被引量:6
4
作者 袁敏 郑本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71-74,共4页
在石油化学加工中 ,原料气中含氧化合物的含量有严格的规定 .含氧化合物的存在 ,可使催化剂中毒失活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 ,以高分子多孔微球为固定相对乙烯原料气中的微量二甲醚、甲醇 ;丁烯原料气中的微量甲醇、甲基叔丁基醚进行测定 .... 在石油化学加工中 ,原料气中含氧化合物的含量有严格的规定 .含氧化合物的存在 ,可使催化剂中毒失活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 ,以高分子多孔微球为固定相对乙烯原料气中的微量二甲醚、甲醇 ;丁烯原料气中的微量甲醇、甲基叔丁基醚进行测定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丁烯 含氧化物 Porapak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煤焦油加氢脱氧精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许人军 胡薇月 +2 位作者 崔文岗 李冬 李稳宏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5期39-42,48,共5页
简要介绍了煤焦油中主要含氧化合物的类型,包括酚类、萘类、酯类、酸类、呋喃类和醛类等含氧化合物,综述了不同类型含氧化合物在加氢脱氧(HDO)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以及反应路径,总结了加氢脱氧过程中直接脱氧和间接脱氧的相互关系以及路径... 简要介绍了煤焦油中主要含氧化合物的类型,包括酚类、萘类、酯类、酸类、呋喃类和醛类等含氧化合物,综述了不同类型含氧化合物在加氢脱氧(HDO)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以及反应路径,总结了加氢脱氧过程中直接脱氧和间接脱氧的相互关系以及路径选择,最后针对煤焦油中含氧化合物复杂及多样性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改进和研究方向,并对含氧化合物加氢脱氧的未来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氧 含氧化合物 反应机理 动力学
下载PDF
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测定轻质烃中含氧化合物含量
6
作者 潘志强 鲁卫平 +2 位作者 陈实春 张建涛 华远见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1期64-67,共4页
采用微流板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技术,成功解决了基体较复杂的轻质烃中含氧化物的检测分析,该技术对轻质烃中影响含氧化物出峰的干扰组份进行了有效分离,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轻质烃中微量二甲醚、甲基叔丁基醚和甲醇等含氧化合物,... 采用微流板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技术,成功解决了基体较复杂的轻质烃中含氧化物的检测分析,该技术对轻质烃中影响含氧化物出峰的干扰组份进行了有效分离,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轻质烃中微量二甲醚、甲基叔丁基醚和甲醇等含氧化合物,测定过程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分析结果准确,满足化工分析快速、准确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微流板 中心切割 含氧化合物
下载PDF
煤焦油中含氧化合物类型及赋存形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安斌 谷小会 《煤质技术》 2019年第4期6-9,18,共5页
对4种煤焦油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尤其对脱水后的煤焦油、各馏分油中氧含量及其主要含氧化合物的种类与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煤焦油的氧含量约为1%,而中低温煤焦油中的氧含量约在7%;高温煤焦油中的含氧化合物种类... 对4种煤焦油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尤其对脱水后的煤焦油、各馏分油中氧含量及其主要含氧化合物的种类与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煤焦油的氧含量约为1%,而中低温煤焦油中的氧含量约在7%;高温煤焦油中的含氧化合物种类较少且以苯酚、甲酚和二甲酚等低级酚类化合物为主,中低温煤焦油在各个馏分油中的氧含量均较高且其中含氧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在中低温煤焦油的轻质组分中,含氧化合物主要以酚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少量的羧酸类化合物、呋喃及其衍生物的单体形式存在,但在中低温煤焦油的重质组分中,含氧化合物则更多以多个酚羟基(—OH)、醇羟基(—OH)、醚键(—O—)及羰基(CO)等形式存在于复杂的分子结构中,且多与N、S等杂原子共存于大分子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含氧化合物 类型 赋存形态 氧含量 轻质组分 低级酚类化合物 分子结构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青霉素菌渣热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司艳晓 胡长朝 +1 位作者 党伟 徐孝轩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0-195,共6页
将青霉素菌渣在400~700℃进行热解,研究了产物中热解炭、热解油及气体的产率,以及热解油的组成变化。实验结果表明:600℃时热解油产率最高,随着温度升高,热解炭的产率降低,气体的产率升高;热解油中含量最高的是含氧化合物,在400℃时质... 将青霉素菌渣在400~700℃进行热解,研究了产物中热解炭、热解油及气体的产率,以及热解油的组成变化。实验结果表明:600℃时热解油产率最高,随着温度升高,热解炭的产率降低,气体的产率升高;热解油中含量最高的是含氧化合物,在400℃时质量分数达到最高值69.69%,含氧化合物的含量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酸和醇类是热解油中含量最多的含氧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质量分数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700℃时达到最高值30.64%,酰胺、吡啶、吲哚、含氮杂环是主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菌渣 热解 含氧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浅谈汽油中醚醇类含氧化合物应用气相色谱柱切换-反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梦然 胡华北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7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采用柱切换-反吹气相色谱技术分析检测汽油中含氧化合物(醇类和醚类)的含量。该方法利用强极性的微填充TCEP不锈钢柱作预切柱,放空挥发性轻烃,保留醇醚类含氧化合物,并将其反吹至石英毛细管WCOT柱进行详细分离。分析了阀切换时间可... 本文采用柱切换-反吹气相色谱技术分析检测汽油中含氧化合物(醇类和醚类)的含量。该方法利用强极性的微填充TCEP不锈钢柱作预切柱,放空挥发性轻烃,保留醇醚类含氧化合物,并将其反吹至石英毛细管WCOT柱进行详细分离。分析了阀切换时间可能影响定量准确性的原因,通过调节分流比和阻力阀阻力建立最佳实验条件。在25min内,用内标法定量可以完成汽油中可能存在的13种醇醚类含氧化合物的分析。准确度实验表明,含氧化合物的回收率在95.2%~100.7%之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汽油 柱切换-反吹技术 含氧化合物
下载PDF
生物油含氧化合物加氢脱氧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冬梅 纪道玉 +3 位作者 孟凡禹 张华倩 聂小雷 刘迪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64,共10页
分析了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油含氧化合物的组成差异,综述了生物油中典型含氧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酸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加氢脱氧机理,重点介绍了含氧化合物加氢脱氧动力学数据及反应路径;同时,还对生物油加氢精... 分析了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油含氧化合物的组成差异,综述了生物油中典型含氧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酸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加氢脱氧机理,重点介绍了含氧化合物加氢脱氧动力学数据及反应路径;同时,还对生物油加氢精制过程进行了描述,主要论述了生物油加氢精制过程的机制以及O、S、N等杂原子在不同催化剂下的脱除活性;最后指出生物油加氢精制面临的问题是人们对其反应机理了解不够深入,而模型化合物加氢脱氧无法真实反映生物油的反应过程,今后应重点研究不同类型含氧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和真实生物油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含氧化合物 加氢脱氧 反应动力学 反应路径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对二乙基苯中含氧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文琼 曹凤仙 陈芳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4年第4期35-37,共3页
选用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 ,采用不分流进样模式 ,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对二乙基苯中的含氧化合物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鉴定。考察了色谱条件对对二乙基苯中几种含氧化合物分离效果的影响。含氧化合物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3.36 %~ 4 .6... 选用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 ,采用不分流进样模式 ,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对二乙基苯中的含氧化合物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鉴定。考察了色谱条件对对二乙基苯中几种含氧化合物分离效果的影响。含氧化合物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3.36 %~ 4 .6 5 % ,加标回收率为 92 .3%~ 99.0 % ,检出限为 0 .0 2~ 0 .0 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二乙基苯 含氧化合物 含量测定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对二甲苯 生产原料
下载PDF
石脑油中二甲醚、甲醇和甲基叔丁基醚含氧化合物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利红 邓东珍 +1 位作者 王琨 夏卫星 《分析仪器》 CAS 2015年第4期30-34,共5页
采用双毛细管色谱柱、微板流路控制技术(Deans Switch)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对石脑油中二甲醚、甲醇和甲基叔丁基醚含氧化合物进行了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在化工原料石脑油的生产控制和质量监控中取得了非常好的... 采用双毛细管色谱柱、微板流路控制技术(Deans Switch)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对石脑油中二甲醚、甲醇和甲基叔丁基醚含氧化合物进行了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在化工原料石脑油的生产控制和质量监控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流路控制技术 气相色谱法 含氧化合物
下载PDF
气相色谱测定汽油中含氧化合物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祥保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15年第3期22-24,共3页
总结了气相色谱测定汽油中含氧化合物的应用,比较了现行标准阀切换技术与微板流路控制技术,其中微板流路控制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偏差小、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等优点。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含氧化合物 汽油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煤基费-托合成混醇中的含氧化合物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静 《检验检疫学刊》 2019年第5期12-15,28,共5页
煤基费-托合成混醇中含有醛、酮、酸、酯等复杂组分,各组分之间存在干扰,组分分离及定量存在较大困难。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选择热导检测器(TCD),以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分离,结合质谱定性、外标法定量,消除了火焰离子检测器(FID... 煤基费-托合成混醇中含有醛、酮、酸、酯等复杂组分,各组分之间存在干扰,组分分离及定量存在较大困难。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选择热导检测器(TCD),以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分离,结合质谱定性、外标法定量,消除了火焰离子检测器(FID)对水、低碳醛、酸响应低或不响应造成的归一化计算误差导的问题,建立了测定煤基费-托合成混醇中水及C7以下的有机含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可快速、准确地为工艺生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煤基费-托合成混醇 含氧化合物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Bio-hydrogen Using Bio-oil as a Potential Biomass-derived Renewable Feedstock
15
作者 LIU Junxu ZHU Lijuan +3 位作者 WANG Shengfei WANG Yulan HE Yuting LI Quanxi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85-291,共7页
The bio-oil derived from pyrolysis of straw can be selectively converted into high-purity hydrogen by coupling three steps:(i)steam refonning(SR)of di tierent bio-oils,(ii)water-gas shift(WGS),and(iii)the removal of C... The bio-oil derived from pyrolysis of straw can be selectively converted into high-purity hydrogen by coupling three steps:(i)steam refonning(SR)of di tierent bio-oils,(ii)water-gas shift(WGS),and(iii)the removal of CO2.the catalytic SR reaction over the NiLaTiAl catalyst,coupled with a low-temperature WGS reaction with the CuZnAl catalyst,promoted the conversion of various oxygen-contaming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bio-oil into hydrogen and carbon dioxide.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light bio-oil achieved the highest conversion(99.8%,molar fraction),with a high hydrogen yield of 16.4%(mass traction)and a H2 purity of 99.94%(volume fraction).The carbon deposition on the NiLaTiAl catalyst was the main factor caused catalyst deactivation.Production of hydrogen from different bio-oil model compounds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IL Higli-purity hydrogen Integrated CATALYTIC process oxygenated organic compound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2017年夏季大气中羰基化合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丰 段玉森 +1 位作者 冯艳丽 路飞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6,共11页
使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多通道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OVOC)远程控制采样器,于2017年8月4—7日对上海地区20个监测站点在早高峰(6:00—9:00)时段同步采集大气中20种羰基化合物,并利用2,4-二硝基苯肼(dini... 使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多通道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OVOC)远程控制采样器,于2017年8月4—7日对上海地区20个监测站点在早高峰(6:00—9:00)时段同步采集大气中20种羰基化合物,并利用2,4-二硝基苯肼(dinitrophenylhydrazone,NDPH)/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大气中总羰基化合物浓度水平为14.34~106.15μg/m^(3),并呈现西部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各地区浓度水平有明显差异,其中浦东临港、崇明各采样点浓度较低,金山枫泾、苏州工业园区最高.甲醛、乙醛和丙酮是大气中最主要的羰基化合物,三者共占羰基化合物总量的68%.甲醛、乙醛、丙醛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苯甲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它们之间有着相似的来源.羰基化合物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为68.01~326.83 g/m3,其中甲醛贡献最大,乙醛次之,二者占羰基化合物臭氧生成潜势总量的9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挥发性有机物 羰基化合物 空间分布 臭氧生成潜势
下载PDF
增氧型复混肥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水稻养分吸收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俊 徐洲 +1 位作者 张丁月 朱建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46-1555,共10页
【目的】稻田长期淹水所导致的土壤通气性差妨碍水稻的生长。探索增氧型复混肥对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作用,为水稻专用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复混肥制造过程中,添加特制的粘结剂和3.6%、4.8%、6.1%的过氧化钙制成具有增氧功能的... 【目的】稻田长期淹水所导致的土壤通气性差妨碍水稻的生长。探索增氧型复混肥对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作用,为水稻专用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复混肥制造过程中,添加特制的粘结剂和3.6%、4.8%、6.1%的过氧化钙制成具有增氧功能的复混肥OCF1、OCF2、OCF3。以Q681(全两优681)和EK1(鄂科1号)两种常规中稻品种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设淹水(WL)、增氧灌溉(MBWI)和分次增施过氧化钙(FCP)为对照,一次性基施OCF1、OCF2、OCF33个处理,在水稻主要生育期,测定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无机氮含量和pH,测定水稻叶片光合作用、水稻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增氧措施OCF2和OCF3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移栽期、分蘖期、齐穗期和乳熟期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与WL、MBWI和FCP处理相比,OCF1、OCF2和OCF3处理的土壤在分蘖期和齐穗期保持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中以OCF2和OCF3的作用最明显;整个生育期,对照和各处理的土壤pH没有显著差异,与WL处理相比增氧型复混肥还可提高齐穗期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所有增氧处理均能够保持或显著提高耕层土壤铵态氮含量,其中OCF2和OCF3表现最明显。与WL处理相比,各增氧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其中OCF3处理增幅最大,提高了11%以上,高于或显著高于增氧灌溉和分次增施过氧化钙处理(MBWI和FCP)。OCF3处理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比淹水灌溉WL处理分别提高25%、38%和107%,比MBWI和FCP处理提高29%~58%。【结论】增氧型复混肥能较长时间提高土壤通气性和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有利于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与分次追施过氧化钙和增氧灌溉相比,肥料制作过程中添加过氧化钙制备增氧型复混肥提高水稻土通气性的效果更好,操作更加方便,是提高水稻专用肥效益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增氧型复混肥 增氧灌溉 过氧化钙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无机氮含量
下载PDF
醚类含氧化合物生产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钱伯章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6-51,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醚类含氧化合物生产技术进展。
关键词 二甲醚 异丁烯 醚类 含氧化合物 MTBE RFG 汽油
下载PDF
氧-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国俊 李菊白 +1 位作者 李瑞玉 欧庆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本文介绍选择测定复杂有机混合物中各含氧化合物的氧-火焰离子化(O-FID)检测器,该仪器是专门对氧响应的O-FID检测器,还报道了在O-FID检测器上对含氧化合物的定量校正工作。
关键词 火焰离子化 检测器 含氧化合物
下载PDF
二氧化碳中痕量苯、氯乙烯及含氧有机化合物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震 《低温与特气》 CAS 2018年第6期33-36,共4页
主要论述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二氧化碳中苯、氯乙烯及含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氯乙烯 含氧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