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能否换技术——评外资政策与科学理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金山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46,共4页
外商直接投资选择中国是跨国公司理性计算的结果。在我国“市场换技术”的外资政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呈现低端化与内部化特征,并对内资企业具有较强的挤出效应。“市场换技术”是一种成本昂贵而收益不确定的政策。政府应回... 外商直接投资选择中国是跨国公司理性计算的结果。在我国“市场换技术”的外资政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呈现低端化与内部化特征,并对内资企业具有较强的挤出效应。“市场换技术”是一种成本昂贵而收益不确定的政策。政府应回归科学理性,超越“市场换技术”,制定扶持本土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产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换技术 溢出效应 挤出效应 理性
下载PDF
沙漏型初次分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我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宗胜 吴婷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31,共18页
当前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变动没有得到适当的调整。采取何种产业政策以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测算了当前我国沙漏型初次分配的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变动没有得到适当的调整。采取何种产业政策以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测算了当前我国沙漏型初次分配的产业结构,构建按要素主体分类的增加值基准分工率核算体系,对产业结构调整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机制给出了经济学解释,并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单位产业增加值会通过"累积效应"、"溢出效应"和"汲取效应"在产业间进行重新分配,最终导致劳动报酬占比的产业差异。文章认为,鼓励发展高"溢出效应"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趋势,并最终实现理想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漏型 增加值 累积效应 溢出效应 汲取效应
原文传递
城乡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两区域模型在湖南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小芳 《中国林业经济》 2014年第3期15-18,共4页
农村人力资本的大量流失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诸多研究表明城乡差距的扩大与城乡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是息息相关的。以卢卡斯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为基础,创建了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两区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湖南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在... 农村人力资本的大量流失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诸多研究表明城乡差距的扩大与城乡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是息息相关的。以卢卡斯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为基础,创建了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两区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湖南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在城市只进行城市内部的内溢性,而在农村很大部分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的外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溢出效应 内溢性
下载PDF
基于溢出效应和产品差异的两个厂商技术开发策略研究
4
作者 陈新桂 艾兴政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基于Aspremont技术开发竞争行为模型进行拓展 ,研究具有溢出效应和产品差异的两个厂商竞争与合作开发策略选择问题 ,在成本函数具有次可加性条件下得到更广泛结果 ,并界定了相应的边界条件 ,为我们解释中国目前许多行业中趋同效应在开... 基于Aspremont技术开发竞争行为模型进行拓展 ,研究具有溢出效应和产品差异的两个厂商竞争与合作开发策略选择问题 ,在成本函数具有次可加性条件下得到更广泛结果 ,并界定了相应的边界条件 ,为我们解释中国目前许多行业中趋同效应在开发中低合作、低投入现象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开发 溢出效应 竞争策略
下载PDF
跨界融合背景下澳大利亚出版业就业统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5
作者 孙俊新 Terry Flew 《文化产业研究》 2021年第1期225-238,共14页
出版领域的跨界融合同时伴随着人员的流动,这不仅改变了出版领域的就业结构,而且挑战了传统的就业统计方法。本文采用澳大利亚人口普查数据,从行业和职位的双重维度,将出版领域的就业区分为专业性就业、支持性就业和嵌入性就业,揭示了... 出版领域的跨界融合同时伴随着人员的流动,这不仅改变了出版领域的就业结构,而且挑战了传统的就业统计方法。本文采用澳大利亚人口普查数据,从行业和职位的双重维度,将出版领域的就业区分为专业性就业、支持性就业和嵌入性就业,揭示了澳大利亚出版业深度融合的现状及就业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出版业就业高度集中,嵌入性就业约占总就业的40%,且就业从出版向其他经济部门的溢出将推高从业人员收入和增加值贡献。这一结果不仅为中国出版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模式性参考,而且澳大利亚所实践的行业和职位双重维度的统计方法,也为产业融合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统计提供了方法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就业 统计 澳大利亚 溢出效应
下载PDF
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土化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铁路 周宏燕 《华东经济管理》 2005年第9期39-41,共3页
自中国入世以来,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纷纷将其研发中心迁至中国。通过客观分析跨国公司R&D本土化的现状和所产生的正负效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本土化 技术溢出效应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湖北省城乡融合发展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7
作者 刘萌 曾江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201-204,共4页
以2015—2022年湖北省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面板模型,选择最优的杜宾模型,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资源配置3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及其邻近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湖北省数字经济对本地区... 以2015—2022年湖北省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面板模型,选择最优的杜宾模型,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资源配置3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及其邻近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湖北省数字经济对本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邻近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也有正向的影响。数字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都能够提升城乡发展水平,并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该效应反映了数字经济向中小城市扩散的趋势,以及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对资源配置和流通效率的中介作用。建议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融合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面板模型
下载PDF
国际货物贸易与入境旅游的关系及其溢出效应 被引量:44
8
作者 苏建军 徐璋勇 赵多平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5期43-52,共10页
文章以分析国际货物贸易与入境旅游互动关系为基础,建立包含入境旅游、国际货物贸易、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和对外开放等变量在内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利用1985~2009年中国与欧洲七国的国际货物贸易额与入境旅游人数的面板数据与时间序列... 文章以分析国际货物贸易与入境旅游互动关系为基础,建立包含入境旅游、国际货物贸易、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和对外开放等变量在内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利用1985~2009年中国与欧洲七国的国际货物贸易额与入境旅游人数的面板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面板回归分析法、格兰杰因果法、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分析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入境旅游的相互关系及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1985~2009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与入境旅游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出口贸易与入境旅游增长具有互为因果的相互推动效应,而进口贸易与入境旅游增长之间则只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3)入境旅游对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增长反应强烈,且呈正向效应;(4)方差分解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入境旅游增长变动具有不同的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物贸易 入境旅游 溢出效应
下载PDF
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秀艳 徐立本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8-123,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人才流动在我国成为有目共睹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人才流动有助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激励人才创新,并以其溢出效应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才流动也存在着风险,人才流失对流出地是一种成本或损失,并由此形成了流... 改革开放以来,人才流动在我国成为有目共睹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人才流动有助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激励人才创新,并以其溢出效应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才流动也存在着风险,人才流失对流出地是一种成本或损失,并由此形成了流动人才与流出地之间的矛盾。本文深入分析我国人才流动的特点,解析人才流动的正、负效应,提出化解人才流动风险的现实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流动 人力资本 劳动力 溢出效应
下载PDF
党内法规溢出效力的界定与正当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侯嘉斌 《党内法规理论研究》 2019年第2期2-17,共16页
党内法规以党员与党组织为主要调整对象,但在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之下,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地位与外生性政党权力,党内法规会通过党员与党组织的行为活动,对党外群众与非党组织产生间接作用力。将此种作用力称作溢出效力,能够有效涵... 党内法规以党员与党组织为主要调整对象,但在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之下,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地位与外生性政党权力,党内法规会通过党员与党组织的行为活动,对党外群众与非党组织产生间接作用力。将此种作用力称作溢出效力,能够有效涵盖其多重内涵,为其正当性论证提供广阔的阐释空间。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党政机关联合发布党内法规现象,不能成为党内法规溢出效力的正当来源与载体,不能以此来论证溢出效力的理论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溢出效力 外生性政党权力 规范性文件
下载PDF
长三角房价变化的生态共生性研究——基于上海、杭州和南京的实证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位志宇 杨忠直 《当代经济管理》 2007年第2期81-85,共5页
本文首先对上海、杭州和南京的房屋销售价格的动态一致性进行了验证;接着分析了这三座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具有动态一致性的现实基础,结果表明:这三座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在自身的累积效应和房价溢出效应作用下表现出很强的联动效应,任一城... 本文首先对上海、杭州和南京的房屋销售价格的动态一致性进行了验证;接着分析了这三座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具有动态一致性的现实基础,结果表明:这三座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在自身的累积效应和房价溢出效应作用下表现出很强的联动效应,任一城市可以依据其余两座城市房价的变动和贡献度来预估自己的房价走势。本文的结论也说明了区域内不同城市的房价变动具有生态共生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一致性 方差分解 累积效应 溢出效应
下载PDF
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趋同性——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能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2-119,共8页
本文采用Bernand和Durlarf的时间序列技术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并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动态模拟了区域内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和累积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 本文采用Bernand和Durlarf的时间序列技术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并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动态模拟了区域内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和累积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同时区域内三大地区在系统内相互作用产生了动态联动效应。该地区为其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敛 脉冲响应 溢出效应 累积效应
原文传递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利益、成本和技术选择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殿春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5,共7页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应与这些国家国内技术发展水平、投入要素相对价格、消费者收入特征等技术支持要素相适应 ,而不同类型的技术引进对相关厂商的经营业绩、学习效果和未来技术竞争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都不一样。虽然国内厂商因竞争压...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应与这些国家国内技术发展水平、投入要素相对价格、消费者收入特征等技术支持要素相适应 ,而不同类型的技术引进对相关厂商的经营业绩、学习效果和未来技术竞争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都不一样。虽然国内厂商因竞争压力有追求最高最新技术的趋向 ,但这些技术在引进后产生的总体利益却可能与其较高的引进成本并不相称。适合发展中国家引进的外国技术应该是那些与国内技术水平差异不太大、接近于标准化或准标准化的新技术。国内的有关政策应当对厂商的进口技术选择作适当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技术差异 外溢效应 发展中国家 国际技术贸易 利益 成本 技术选择 直接效应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与技术水平的“俱乐部”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沈能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在对技术收敛的作用机理探讨的基础上,采用横截面方法考察了长三角地区技术的收敛性,并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动态模拟了长三角地区内部之间技术的溢出效应和累积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俱乐部&... 在对技术收敛的作用机理探讨的基础上,采用横截面方法考察了长三角地区技术的收敛性,并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动态模拟了长三角地区内部之间技术的溢出效应和累积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同时区域内三大地区在系统内相互作用产生了动态联动效应。该地区的发展模式为其它区域发展战略乃至全国区域技术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收敛 脉冲响应 溢出效应 累积效应
下载PDF
我国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耦合发展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景守武 夏咏 +1 位作者 陈红红 冯海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227-232,共6页
为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利用2000—2012年我国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构建现代服务业和农业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其权重,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耦合度和耦合... 为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利用2000—2012年我国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构建现代服务业和农业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其权重,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运用外溢效应模型分析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结论:我国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耦合关系为中度耦合,处于耦合发展阶段初期,属于过渡发展型。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和农业进步的溢出效应为0.2845,溢出效应较显著。应通过促进旅游业、金融业、信息产业、物流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农业 耦合发展 耦合协调度 改进熵值法 溢出效应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住房价格波动溢出效应——基于单中心理论视角下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燕芬 张志开 唐将伟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0-33,共4页
本文基于单中心理论视角,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住房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再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2005-2014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住房价格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北京是溢出效... 本文基于单中心理论视角,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住房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再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2005-2014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住房价格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北京是溢出效应的中心,而且这种溢出效应随外围城市到北京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呈现出从显著的正向溢出到溢出消失再到显著的负向溢出的特征。基于这些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中心理论 京津冀城市群 住房价格 溢出效应 空间滞后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网络零售业发展的收敛性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守德 赵德海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5,共8页
当前,我国零售业正处在以网络零售业成熟发展为最鲜明特征的技术革新和业态结构调整的深刻变革中。网络零售业除自身增速放缓外,其对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提升的贡献水平也在逐年下降,网络零售业已经进入了由内而外的全面收敛发展状态... 当前,我国零售业正处在以网络零售业成熟发展为最鲜明特征的技术革新和业态结构调整的深刻变革中。网络零售业除自身增速放缓外,其对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提升的贡献水平也在逐年下降,网络零售业已经进入了由内而外的全面收敛发展状态。经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四大经济区网络零售业在相互竞争的同时还受到临近区域潜在市场接近饱和、地区电信业和物流业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网络零售业发展空间溢出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零售 市场结构 空间计量 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华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7-100,共4页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从外资的区位变化与聚集效应、外资的溢出效应与机制、外资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及其投资战略分析、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变迁路径、利用外资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博弈、投资者...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从外资的区位变化与聚集效应、外资的溢出效应与机制、外资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及其投资战略分析、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变迁路径、利用外资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博弈、投资者甄别机制与国内企业自生能力的建立等几个方面对国内 2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利用外资 外商直接投资 聚集效应 溢出效应 企业 产业政策
下载PDF
中浓打浆用于高强包装用纸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士亮 曹国平 +1 位作者 李世扬 陈中豪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3-18,共6页
论述了中浓打浆在抄造高强包装用纸———高强牛皮箱板纸中的应用,提出了对中浓打浆机理的一些新认识及生产过程中应用中浓打浆的相关技术和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中浓打浆 包装用纸 高强牛皮箱板纸 生产技术 内摩擦效应 溢出效应
下载PDF
Are academic independent directors punished more severely when they engage in violations? 被引量:5
20
作者 Yi Quan Sihai Li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7年第1期71-86,共16页
We use a sample of Chines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3 to 2013 to explore the reputation damage and overflow effect of academic independent directors who have received supervisory punishment. We find that when ... We use a sample of Chines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3 to 2013 to explore the reputation damage and overflow effect of academic independent directors who have received supervisory punishment. We find that when companies viol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rules, the market punishes academic independent directors more severely than nonacademic independent directors for these violations. Furthermore, companies employing punished academic directors face greater declines in their stock price than companies employing punished nonacademic independent directors during a relatively short window before or after the punishment is announced. The punishment of academic independent directors influences the employment of other scholars in the same field and results in a negative overflow effect.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of the market's differential reactions to independent directo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 findings reflect 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one individual's reputation on organiz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demic independent directors Violation behavior Reputation punishment overflow effe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