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9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42
1
作者 周荣 范华侨 +1 位作者 周秩华 蒋刚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6期667-669,共3页
目的评估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79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侧椎弓根入路组(双侧组,38例)和单侧椎弓根入路组(单侧... 目的评估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79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侧椎弓根入路组(双侧组,38例)和单侧椎弓根入路组(单侧组,41例),分别采用双侧和单侧椎弓根入路PV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骨水泥用量及渗漏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国际骨质疏松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UALEFFO)对患者术后1年的腰背部疼痛及生活质量进行随访评估。结果单侧组与双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9.6±8.7)min和(51.1±7.6)min,骨水泥用量分别为(3.8±0.6)ml和(4.6±0.8)ml,X线暴露次数分别为(11.2±3.1)次和(18.8±4.5)次,以上3项指标单侧组均明显少于双侧组(P<0.01)。骨水泥渗漏率单侧组为19.5%,双侧组为1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及QUALEFFO评分术后前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开始双侧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单侧组(P<0.05)。结论双侧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在缓解疼痛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侧入路,但两种方法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双侧 单侧
下载PDF
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36
2
作者 杨明亮 洪毅 +3 位作者 李建军 徐建民 唐和虎 李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97-899,903,共4页
[目的]总结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鉴别要点。[方法]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3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诊断为新鲜骨折23例(64%),陈旧骨折13例(36%)。椎体前高降低(或楔形变)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 [目的]总结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鉴别要点。[方法]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3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诊断为新鲜骨折23例(64%),陈旧骨折13例(36%)。椎体前高降低(或楔形变)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最主要的影像学表现。在X线片、CT上,陈旧的骨折椎,常有终板硬化、骨质增生;新鲜骨折椎,可观察到骨折线。在核磁共振检查上,新鲜骨折椎表现为T2高信号,T2脂肪抑制相高信号。67%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以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片,鉴别出新鲜或陈旧骨折;33%病例,需通过核磁共振检查进行鉴别。[结论]椎体楔形变基础上伴骨硬化、骨质增生,提示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有外伤史,伤后胸、腰背疼痛,且局部叩、压痛与影像检查发现的骨折水平相符时,应高度怀疑新鲜骨折;从X线片或CT上观察到清晰的骨折线,核磁共振上观察到T2脂肪抑制相高信号,可确认为新鲜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新鲜骨折 陈旧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江兵 朱成润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4期16-18,22,共4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项新的脊柱微创技术,能明显缓解疼痛、维持脊柱稳定性、恢复椎体高度,但是也存在一些并发症。本文就PVP与PKP查阅近年来国内...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项新的脊柱微创技术,能明显缓解疼痛、维持脊柱稳定性、恢复椎体高度,但是也存在一些并发症。本文就PVP与PKP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经PVP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志鹏 张晓刚 +4 位作者 李元贞 张宏伟 赵希云 曹盼举 蒋宜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WanFang Data、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EMbase数据库,搜集关于PKP对比保守方法治疗O...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WanFang Data、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EMbase数据库,搜集关于PKP对比保守方法治疗OVCF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7月。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研究,共计1 156例患者,PVP治疗548例,保守治疗608例。短-中期随访PKP组在VAS评分、椎体后凸畸形、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期随访两组VAS评分、椎体再骨折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PKP组在椎体高度、椎体高度丢失率和椎体后凸畸形角方面明显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PKP手术治疗OVCF短、中期疗效优于保留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在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受纳入研究质量和随访时间的限制,未来还需更多远期随访的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帅 王清 +3 位作者 杨进 李涛 徐双 王高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44-224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发生率并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6月在本科行PKP手术治疗的474例(714个椎体)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手术部位X线片及CT影像分辨是否有骨水泥椎管...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发生率并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6月在本科行PKP手术治疗的474例(714个椎体)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手术部位X线片及CT影像分辨是否有骨水泥椎管内渗漏,依据渗漏途径和椎管内骨水泥分布情况将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分为B型、C型、P型,并分析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52个椎体(7.28%)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椎管内渗漏组),其中B型29个(55.77%),C型15个(28.85%),P型8个(15.38%)。发生有症状骨水泥椎管内渗漏7例,其中截瘫1例,AISA分级A级,急诊手术减压后,神经功能无改善;不全瘫1例,AISA分级B级,术后恢复为C级;一过性神经功能损害5例,保守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余662个椎体为非椎管内渗漏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骨折类型、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操作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骨水泥注入量(OR=3.306,95%CI=1.351~8.091,P<0.05)、骨折类型(OR=4.910,95%CI=1.551~15.544,P<0.05)及手术操作部位(OR=0.453,95%CI=0.219~0.939,P<0.05)是导致PKP术后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主要因素。[结论] PK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率约为7.28%,有症状渗漏率约为0.98%。骨水泥注入量、骨折类型及手术操作部位是导致PKP术后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椎管内渗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13-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照组行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影像学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照组行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影像学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Oswestry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均<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伤椎后凸角、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线高度及伤椎后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以上影像学指标均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P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有效手段,能更好改善症状,恢复椎体形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VAS评分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任广军 邓忠良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11期1321-1322,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疗效 ,分析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36例住院患者在C型臂X线机监控或CT定位下行PVP治疗。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并分析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3...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疗效 ,分析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36例住院患者在C型臂X线机监控或CT定位下行PVP治疗。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并分析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36例共穿刺成功 76个椎体。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为 7 6± 1 4 ,术后 72hVAS为 3 7± 1 3,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P <0 0 0 1)。随访 8~ 13个月 ,未发现椎体进一步压缩及脊髓受压征象。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治疗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VAS 疗效关系 疼痛 术后 结论 成比例 目的
原文传递
补肾健骨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彭建 李万逸 +3 位作者 李海平 冼小立 区钰强 邓春雷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7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补肾健骨方的临床效果。方法 2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76例给予基础治疗并辅以口服钙片;西药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75例在对照... 目的探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补肾健骨方的临床效果。方法 2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76例给予基础治疗并辅以口服钙片;西药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补肾健骨方;治疗后对VAS疼痛评分、骨密度(BMP)变化、骨折愈合情况及整体疗效评定进行统计。结果中药组及西药组各个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健骨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疗法 补肾健骨方
下载PDF
椎体CT值鉴别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宁宁 姜国正 +5 位作者 俞兴 赵赫 杨永栋 关健斌 马昱堃 王舒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892-2896,共5页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临床上区分新鲜或陈旧骨折决定了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没有相关检查设备的医院以及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全身骨扫描有禁忌证的患者,寻找一种可以鉴别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临床上区分新鲜或陈旧骨折决定了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没有相关检查设备的医院以及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全身骨扫描有禁忌证的患者,寻找一种可以鉴别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性质的简便快速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对比分析椎体CT值与MRI鉴别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致性,探讨应用椎体CT值诊断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住院且具有完整MRI、CT检查资料的患者40例,年龄55-89岁,平均(74.63±9.71)岁。根据MRI影像明确椎体骨折性质:MRI压脂像出现骨髓水肿像的高信号影诊断新鲜骨折;椎体形态楔形变化但压脂像未见信号异常则诊断陈旧骨折。对相应椎体及上下邻椎分别测得椎体CT值,目标椎体CT值明显高于邻椎CT值诊断为新鲜骨折,目标椎体CT值与邻椎CT值无明显差异诊断为陈旧性骨折。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MRI与椎体CT值判定的新鲜骨折及陈旧骨折的一致性。结果与结论:(1)40例患者共累及55个椎体,MRI诊断新鲜骨折椎体42个,陈旧骨折椎体13个;(2)测量相应椎体CT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鲜骨折椎体CT值(139.99±49.69)HU高于正常邻椎CT值(60.44±34.74)HU,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陈旧性骨折椎体CT值(55.65±31.31)HU与正常邻椎CT值(55.07±29.47)HU均值相差约6.19 HU(1.09-14.51 HU),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利用椎体CT值诊断新鲜骨折椎体41个,陈旧骨折椎体14个;(4)Wilcoxon秩和检验MRI与椎体CT值在鉴别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鲜和陈旧骨折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0.951);(5)提示椎体CT值在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上与MR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CT值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新鲜骨折 陈旧骨折
下载PDF
远程遥控骨水泥推注系统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壁破裂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意强 王成日 +1 位作者 韦国平 黄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7-533,共7页
目的通过与术中间断手推注骨水泥进行比较,评估远程遥控骨水泥推注系统(remote controlled injection manipulator system,RCIM)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后壁破裂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回... 目的通过与术中间断手推注骨水泥进行比较,评估远程遥控骨水泥推注系统(remote controlled injection manipulator system,RCIM)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后壁破裂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6年1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48例行PKP治疗的单节段后壁破裂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骨水泥推注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22例采用手推杆间断推注骨水泥,试验组26例采用RCIM辅助推注骨水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致伤原因、累及椎体、骨密度T值、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术中骨水泥灌注期时间、医患双方接受辐射剂量、骨水泥注入量;采用VAS评分、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骨水泥弥散面积比值、骨水泥渗漏率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术后均无骨水泥毒性反应,无脊髓、神经损伤,无感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术者接受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骨水泥灌注期时间、骨水泥弥散面积比值及患者接受辐射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有6例(27.27%)和2例(7.69%)出现骨水泥渗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0,P=0.029);两组均无经后壁向椎管内渗漏。两组术后3 d及6个月VAS评分、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伤椎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IM辅助PKP治疗后壁破裂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缩短了灌注期时间,可有效减少患者接受辐射剂量,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远程遥控骨水泥推注系统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后路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中长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郭丹青 张顺聪 +5 位作者 梁德 于淼 莫国业 李大星 李永贤 郭惠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观察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OVF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5年12月41例OVF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37例,男4例;年龄72.0±5.8岁(66~88岁);病程6.75±... 目的:观察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OVF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5年12月41例OVF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37例,男4例;年龄72.0±5.8岁(66~88岁);病程6.75±3.20个月(8h~27个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平均T值为-3.80±1.12SD(-2.9~-5.4SD);52个椎体受累,责任椎体位于T5~L5,合并椎体内假关节33个(63.46%),陈旧骨折畸形愈合3个(5.77%),合并重度塌陷12个(23.08%),椎体最大塌陷率为(72.0±15.2)%(32%~95%),椎管占位率为(42.3±11.4)%(22.1%~71.4%);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为C级8例,D级10例,E级23例。手术方式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再根据骨折类型联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或椎管减压或截骨矫形等。记录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2年、末次随访时伤椎局部后凸角,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记录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8.9±29.0个月(24~108个月),2例患者去世,4例患者失访,35例患者完成末次随访。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VAS分别为8.07±1.52分、3.26±2.40分及2.66±1.49分,ODI分别为(72.30±11.80)%、(46.70±16.28)%及(35.89±11.90)%,术前、术后1周、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局部后凸角分别为26.85°±17.32°、7.64°±9.61°、11.18°±9.57°及11.43°±1.93°,三项指标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ODI与术后1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VAS、后凸角在术后各随访点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11例患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其中术前ASIA分级C级恢复至D级3例、E级5例,术前D级恢复至E级3例、余7例仍为D级,8例术前E级患者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明显减轻。13例(31.71%)出现无症状骨水泥渗漏,术后未予以特殊处理。术后新发椎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后路 内固定 钉道强化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梦雷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5期21-22,25,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组(观察组)56例、传统保守治疗组(对照组)2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组(观察组)56例、传统保守治疗组(对照组)2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年)的疼痛缓解情况、活动功能恢复情况、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EVOS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降低、Cobb角明显减小,EVOS评分、椎体高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疼痛,恢复其活动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保守治疗
下载PDF
特立帕肽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12例报告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德鸿 胡少宇 +2 位作者 孟越 童国军 陈建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根据随访病例分析在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特立帕肽的促骨折愈合作用。方法 12例绝经后女性患者,年龄73±4.8岁。所有患者接受6个月特立帕肽皮下注射,并接受钙剂补充和对症止痛治疗。在治疗开始后0和6个月,双能X线骨密... 目的根据随访病例分析在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特立帕肽的促骨折愈合作用。方法 12例绝经后女性患者,年龄73±4.8岁。所有患者接受6个月特立帕肽皮下注射,并接受钙剂补充和对症止痛治疗。在治疗开始后0和6个月,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胸腰椎正侧位X片测量胸腰椎形态,P1NP/beta-CTX化验患者骨代谢情况,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复查MRI了解骨折愈合情况。0和6个月时,VAS疼痛和患者生存质量(ODI)评分在门诊完成,1个月时电话完成。结果所有的12例患者完成随访,在治疗中无新发骨折,无不良事件出现。治疗的第1个月末所有患者不再需要止痛剂辅助治疗。VAS评分从8±2降低至1±2。ODI评分从(76±12)%(注射前)降低至(20±5)%(注射后1月),然后至(5±4)%(6月)。伤椎前后柱高度百分比值从(75±20)%下降至(61±20)%。P1NP从20.9±11.4 ng/m L上升至80.0±41.2 ng/m L。CTX从0.30±0.17 ng/m L上升至0.51±0.3 ng/m L。骨密度增加(20±5)%。6例患者获得MRI复查,见骨折愈合。结论特立帕肽保守可以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此方法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防止骨折椎体塌陷。可以作为PVP或BV手术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球囊成形术 特立帕肽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全身骨显像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田明 韩晓斌 李玉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对44例(46节椎体)骨显像诊断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肤椎弓根进针,...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对44例(46节椎体)骨显像诊断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肤椎弓根进针,透视下将穿刺针穿至椎体中前1/3处,将处于拉丝期的骨水泥注入椎体,透视下观察骨水泥的分布,满意无渗漏后完成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及脊椎功能情况,X线评估伤椎椎体形态学变化。结果44例PVP穿刺全部成功,均无渗漏、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 d和1、3、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5±0.8)、(2.4±0.5)、(2.2±0.4)、(2.6±0.7)分,明显低于术前(7.0±0.9)分(均P=0.000)。术后1 d和1、3、6个月ODI分别为(31.27±3.52)%、(29.27±4.18)%、(29.91±4.06)%、(30.64±3.88)%,明显低于术前(75.02±7.67)%(均P=0.000)。术后1 d和1、3、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28.84±3.34)、(28.63±3.42)、(28.79±3.26)、(28.62±3.31)mm,与术前(28.85±3.36)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22,P=0.460)。术后1 d和1、3、6个月椎体后缘高度分别为(31.40±3.96)、(31.18±3.74)、(31.23±3.81)、(31.25±3.91)mm,与术前(31.41±3.97)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49,P=0.773)。结论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新发椎体隐匿性骨折,可迅速减轻疼痛,改善脊椎功能,预防椎体进一步楔形变及脊椎后凸畸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扫描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隐匿性骨折
下载PDF
MRI在鉴别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转移性肿瘤所致椎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胜 毛渊青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MRI在鉴别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转移性肿瘤所致椎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9例椎体骨折者临床资料。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46例,转移性肿瘤所致椎骨骨折23例。对患者所得MRI图像进行分析,研... 目的分析MRI在鉴别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转移性肿瘤所致椎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9例椎体骨折者临床资料。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46例,转移性肿瘤所致椎骨骨折23例。对患者所得MRI图像进行分析,研究MRI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MRI表现:46例患者中共91个椎体出现压缩性变形,可为楔形、双凹形、扁平形。45.05%椎体压迫硬膜囊。病变椎体边缘不规则,T_(1)WI为低信号,T_(2)WI高信号;椎弓根7例存在异常信号,形态无改变;椎体椎间盘在T_(2)WI信号降低,可见有Schmorl结节;周围软组织无异常;增强均匀强化,信号与周围椎体无差异。(2)转移性肿瘤所致椎骨骨折MRI表现:23例患者有57个椎体受累,椎体形态改变,前后径增长,78.94%椎体皮质后部弧形后突压迫硬膜囊;椎体受累以胸腰段常见(78.43%),连续多个椎体受累占76.47%;T_(1)WI为弥漫性低信号,T_(2)WI为高信号,信号不均匀;椎弓根信号异常,明显膨大;椎体临近椎间盘无明显异常信号;77.19%椎体周围异常软组织信号影;56.17%软组织肿块突入椎管且压迫硬膜囊;增强为不均匀强化,周围软组织肿块明显强化。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转移性肿瘤所致椎骨骨折MRI检查图像表现中存在差异性,MRI可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资料,临床使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转移性肿瘤所致椎骨骨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义博 孟昭磊 辛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3期98-10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98例骨质疏松性的脊柱骨质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名,观察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的治疗方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目的研究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98例骨质疏松性的脊柱骨质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名,观察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的治疗方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疼痛程度下降,后凸Cobb角减小,活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椎体高度,减小了Cobb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应用FRAX^(█)预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代桂 张胜利 +1 位作者 杨阜滨 沈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3-277,共5页
目的比较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通过不同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预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风险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2月至2... 目的比较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通过不同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预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风险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符合选择标准的287例患者,根据有无OVF分为骨折组和对照组。根据股骨颈(femoral neck,FN)与腰椎(lumbar spine,LS) BMD是否相差一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分为BMD差异组和对照组。比较FRAX■使用不同部位BMD的骨折风险预测值。以就诊时发生OVF与否为参考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FNBMD、LSBMD、FRAX■、FRAX■-FNBMD、FRAX■-LSBMD预测OVF发生风险的准确性。结果 OVF组共计86例患者,OVF组FNBMD、LS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FRAX■-LSBMD骨折风险评分显著高于FRAX■-FNBMD(P<0. 05)。BMD差异组共计39例患者,其中31例LSBMD低于FNBMD,24例OVF发生在低LSBMD组。FRAX■-LSBMD骨折风险评分显著高于FRAX■-FNBMD(P<0. 05)。FNBMD、LSBMD、FRAX■、FRAX■-FNBMD、FRAX■-LSBMD预测骨折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601、0. 719、0. 746、0. 810、0. 833。结论部分OVF患者存在FN-LSBMD差异,FRAX■较BMD更能综合的评估OVF风险,有效的识别高危人群。同时FRAX■-LSBMD评估OVF骨折风险的准确性可能优于FRAX■-FNBMD,尤其是FN-LSBMD存在明显差异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绝经后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骨密度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并胸腰椎后凸畸形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于召龙 梁鹤 +2 位作者 王云浩 李秋园 田纪伟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1期2218-2222,共5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绝经期女性及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类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预期寿命的增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患者会出现胸、腰背部疼痛或脊柱后凸畸形等多种并发症。近年来,外科手术已成...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绝经期女性及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类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预期寿命的增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患者会出现胸、腰背部疼痛或脊柱后凸畸形等多种并发症。近年来,外科手术已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并胸腰椎后凸畸形的常规手术方法。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近年来,截骨矫形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并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胸腰椎后凸畸形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远征 魏东 何健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5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保守治疗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选取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KPP)治疗... 目的观察比较保守治疗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选取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KPP)治疗,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VO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VAS评分则明显降低,且观察组EV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椎体高度降低、后凸Cobb角升高,而观察组椎体高度升高、后凸Cobb角降低,且观察组椎体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其活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保守治疗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全脊柱MRI评估骨质疏松患者椎体骨折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周佳俊 马飞 +8 位作者 冷叶波 徐世财 何宝强 李洋 廖烨晖 唐强 唐超 王清 钟德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83-1889,共7页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脊柱MRI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在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方面的灵敏度远高于X射线平片。但全脊柱MRI费用高,扫描时间长。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是否都需要进行全脊柱...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脊柱MRI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在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方面的灵敏度远高于X射线平片。但全脊柱MRI费用高,扫描时间长。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是否都需要进行全脊柱MRI扫描以及哪些患者需要行全脊柱MRI,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定论。目的:通过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全脊柱MRI影像学资料,分析椎体骨折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9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并被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和MRI图像,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903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史特点(病程时间、脊柱外伤手术史、叩击痛区域、疼痛评分等);通过全脊柱MRI图像分析其椎体骨折特点。首先根据患者椎体骨折数量将患者分为单椎体骨折组(n=484)和多椎体骨折组(n=419),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然后再根据骨折椎体间的最远间隔数是否≥5将多椎体骨折组再分为2个亚组,其中A组(骨折椎体最远间隔数<5)306例,B组(骨折椎体最远间隔数≥5)113例,分析2个亚组间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903例患者中,骨折椎体≥2个的患者有419例(46.4%);发生胸腰椎区域骨折的患者有654例(72.4%),在胸椎区域加腰椎区域和整个胸椎到腰椎区域同时发生骨折的患者有54例(6%);B组患者中96.5%的患者均存在多区域的叩击痛;②单椎体骨折组和多椎体骨折组相比,两组患者在骨密度、病史时间是否≥1个月、低能量损伤史、查体脊柱轴向叩击痛区域分布及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是否伴基础疾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是否伴老年胸腰椎骨折史、是否伴胸腰椎手术史与骨折椎体数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与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全脊柱MRI 骨折特点 骨密度 多椎体骨折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