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藏蒙史诗《格萨尔》的翻译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宏印 王治国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2,95,共7页
本文是藏、蒙长篇英雄史诗《格萨(斯)尔》的多维翻译研究。从史诗的发生、发展与传播入手,进入到域内翻译和域外翻译的广阔领域,涉及民译与汉译,外译与英译等多种文本和多种翻译途径,勾勒出《格萨尔》翻译传播的认知地图和多种译本之间... 本文是藏、蒙长篇英雄史诗《格萨(斯)尔》的多维翻译研究。从史诗的发生、发展与传播入手,进入到域内翻译和域外翻译的广阔领域,涉及民译与汉译,外译与英译等多种文本和多种翻译途径,勾勒出《格萨尔》翻译传播的认知地图和多种译本之间的联系。在理论探讨部分,通过《格萨尔》口头翻译、书面翻译以及现代创作的跨文化、跨学科研究,打破汉族书面文学翻译传播研究的单一模式,为中华多民族文学翻译史的构建提供认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斯)尔》 口头文学 史诗翻译 民族志诗学 重写翻译史
原文传递
论口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天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15-118,共4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于口译者来说,除了翻译语言表层的信息外,更要翻译语言深层次的文化涵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因素的考虑与否决定着翻译的准确性及翻译质量,而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于口译者来说,除了翻译语言表层的信息外,更要翻译语言深层次的文化涵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因素的考虑与否决定着翻译的准确性及翻译质量,而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也成为衡量一名优秀的口译者的重要准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口译 跨文化意识
下载PDF
新世纪语言研究的趋向——《韩礼德全集》第11卷评介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壮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12,共6页
韩礼德于2007年在Jonathan Webster的协助下,出版了10卷本《韩礼德全集》。2013年又出版了《21世纪的韩礼德》论文集,反映了他对新世纪语言研究趋向的认识,如语言研究应正确认识口述语言,语篇和话语,书面语、标准语、全球化语;词汇语法... 韩礼德于2007年在Jonathan Webster的协助下,出版了10卷本《韩礼德全集》。2013年又出版了《21世纪的韩礼德》论文集,反映了他对新世纪语言研究趋向的认识,如语言研究应正确认识口述语言,语篇和话语,书面语、标准语、全球化语;词汇语法是人类意识从初阶到高阶的驱动力;应加强意义研究,特别是意义与大脑、语音、物质、意义潜势、语义的关系。在语言智能方面,应正确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符号学、认知科学、科学技术和隐喻理论。最后,理论贵在应用,特别是应用于语言教学、翻译和生态语言学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礼德 口述语言 意义潜势 语言智能 生态语言学 翻译
下载PDF
英语笔译中英汉语言差异及翻译应对措施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宋伟莉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1-83,共3页
随着我国的国际交流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翻译的需求有了极大地提升。基于此,针对英语笔译过程中的英汉语言差异及其翻译对策展开探讨,介绍了英语笔译的特点和原则,并从文化、词汇以及语句结构三个方面对英语语言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英... 随着我国的国际交流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翻译的需求有了极大地提升。基于此,针对英语笔译过程中的英汉语言差异及其翻译对策展开探讨,介绍了英语笔译的特点和原则,并从文化、词汇以及语句结构三个方面对英语语言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英语笔译翻译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笔译 翻译
下载PDF
对比分析莱尔与杨戴夫妇的翻译风格:以《阿Q正传》中的口头语描写翻译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慧玉 《外国语文研究》 2017年第1期92-101,共10页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阿Q正传》中的口头语描写翻译剖析莱尔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翻译处理方式、手法及整体翻译风格上呈现的茶艺。以对比分析两个译本中对人物称谓、古语及戏剧台词、赌博用语、方言口语、重复词及潜台词等口头语描写的...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阿Q正传》中的口头语描写翻译剖析莱尔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翻译处理方式、手法及整体翻译风格上呈现的茶艺。以对比分析两个译本中对人物称谓、古语及戏剧台词、赌博用语、方言口语、重复词及潜台词等口头语描写的翻译为基础,本文发现,杨戴夫妇在翻译中更尊重、贴近原作的形式之美,尽可能直接地保留原作的形式细节,而莱尔则更注重挖掘形式背后的文化、情感元素,以补充、注解等方式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原作的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杨戴夫妇 莱尔 口头语 翻译风格
下载PDF
“影像文化志”视野下“活态”史诗口头表演特征的翻译——以《玛纳斯》史诗英译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卫国 梁真惠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97,共4页
"活态"史诗是表演的史诗,具有很强的口头表演特征,这一特征在"文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丢失,成为该类史诗在记录、转写以及翻译中的一大缺憾。影像文化志将影像作品视为对民众日常生活的一种翻译"文本"... "活态"史诗是表演的史诗,具有很强的口头表演特征,这一特征在"文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丢失,成为该类史诗在记录、转写以及翻译中的一大缺憾。影像文化志将影像作品视为对民众日常生活的一种翻译"文本",是对原生态文化的视觉化立体呈现,为翻译"活态"史诗口头表演特征提供了理论方法。本文以我国三大"活态"史诗之一的《玛纳斯》为例,探讨"活态"史诗的口头表演特征以及在翻译中的缺失,认为在文字译本之外提供原生态表演的真实影像文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口头表演特征的缺失,实现"活态"史诗在他者文化中的立体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文化志 “活态”史诗 《玛纳斯》 口头表演特征 视觉化翻译
原文传递
从英语口语交际中的文化错误看文化与翻译教学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芋坊 马琴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年第8期92-94,共3页
语言形式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然而在英语口语交际中,跨文化的错误比跨语言的错误更能引起交际障碍和误会。学生口语交际中常出现的文化错误表明:口语交际过程离不开翻译,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文化的移植。导致口语交际... 语言形式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然而在英语口语交际中,跨文化的错误比跨语言的错误更能引起交际障碍和误会。学生口语交际中常出现的文化错误表明:口语交际过程离不开翻译,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文化的移植。导致口语交际中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的途径之一是课堂中应重视文化教学和翻译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交际 文化 翻译
下载PDF
移动数据库在嵌入式口语翻译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慧芳 鲍鸿 +1 位作者 李心广 张晶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10年第12期13-14,17,共3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移动数据库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口语翻译系统的结构和数据库内容的分析,采用复杂特征向量构建了适合口语翻译系统的数据库,并且利用SQL Server Mobile 2005数据库的合并...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移动数据库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口语翻译系统的结构和数据库内容的分析,采用复杂特征向量构建了适合口语翻译系统的数据库,并且利用SQL Server Mobile 2005数据库的合并复制技术实现了远程数据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数据库 口语翻译 数据同步
下载PDF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9
作者 王瑶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5期162-162,179,共2页
Timeliness is spoken-language translation of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s. Foreign Affairs is a high quality translation work. Foreign Affairs translators must have a solid basic knowledge of foreign languages, master ... Timeliness is spoken-language translation of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s. Foreign Affairs is a high quality translation work. Foreign Affairs translators must have a solid basic knowledge of foreign languages, master the wealth of expertise, to be qualified for this job. The language is a communication tool, the most fundamental cause of language is aimed at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n and man. Because of the history, the role of racial differences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mong other factors,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various different national customs, all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and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language does not make sense to each other, mutu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always without a medium, such is reduced without increasing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not intent media is the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SINESS ENGLISH oral ENGLISH translation
下载PDF
翻译史研究的口述史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凯彤 蓝红军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2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不同于以文献史料为中心的研究,口述史研究关注隐于主流历史叙事背后的个体/群体。翻译史研究对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借鉴有助于外显译者角色和翻译活动的历史推进作用,完善翻译史的书写。本文论述翻译史研究借鉴口述史方法的必要性和两者... 不同于以文献史料为中心的研究,口述史研究关注隐于主流历史叙事背后的个体/群体。翻译史研究对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借鉴有助于外显译者角色和翻译活动的历史推进作用,完善翻译史的书写。本文论述翻译史研究借鉴口述史方法的必要性和两者在研究对象及学术取向上的相似性,探讨借鉴之可能性和可行性,旨在为翻译史研究的发展寻找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翻译史 研究方法 译者研究
原文传递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口译——以温家宝2011年英国皇家学会演讲为例
11
作者 张世蓉 陈慧林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4-17,共4页
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影响,并把翻译看作宏观的文化转换。口译作为一种即时性的口头翻译行为,它的过程自然也与文化因子不可分离,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口头的文化转... 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影响,并把翻译看作宏观的文化转换。口译作为一种即时性的口头翻译行为,它的过程自然也与文化因子不可分离,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口头的文化转换。主要以温家宝在2011年出席英国皇家学会的演讲为例,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讨论译者如何合理利用文化因子,成功地将"未来中国的走向"通过口译的过程展现给了西方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翻译 口译 对等翻译 文化等值
下载PDF
对话行为理解与口语翻译方法分析
12
作者 杨小玺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153-154,共2页
在口语翻译中,加强语音信息以及融入语义始终都是翻译人员研究过程中面对的难点之一。口语翻译中采取不同的对话行为必然会对句子的结构以及情感传达带来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翻译系统,对于口语翻... 在口语翻译中,加强语音信息以及融入语义始终都是翻译人员研究过程中面对的难点之一。口语翻译中采取不同的对话行为必然会对句子的结构以及情感传达带来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翻译系统,对于口语翻译也起到了巨大的帮助。本文主要分析在口语翻译中如何理解对话行为,以及应该采取哪种合适的对话行为用于理解口语,提出了三种口语翻译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对话行为本身进行自动分类,进而全面提升翻译系统的综合性能,让翻译结构能够更加精准地传递语言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行为 口语翻译 分析
下载PDF
民族志视野中的《格萨尔》史诗英译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治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56-62,共7页
在中华典籍翻译的大背景下,立足于民族史诗的英译研究,以《格萨尔》英译为具体对象展开个案研究,将其置身于民族志书写和跨文化阐释的视域之中,从现代译论的高度对这部民族史诗翻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翻译学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阐发,... 在中华典籍翻译的大背景下,立足于民族史诗的英译研究,以《格萨尔》英译为具体对象展开个案研究,将其置身于民族志书写和跨文化阐释的视域之中,从现代译论的高度对这部民族史诗翻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翻译学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阐发,并就民族文学翻译的学科地位和前景做出跨学科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诗学 史诗《格萨尔》 口头文学 民族文学翻译
下载PDF
《苗族史诗》中民俗事象翻译的民族志阐释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治国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1,共6页
《苗族史诗》以口传文本的形式在苗族跨地域、跨方言的文化共同体内传播。史诗承载着苗族远古历史的文化记忆,其中所包含的民俗事象铸就了苗族独特的文化世界。苗汉英三语对照、民族志深度翻译、置换补偿为史诗民俗事象翻译提供了可能... 《苗族史诗》以口传文本的形式在苗族跨地域、跨方言的文化共同体内传播。史诗承载着苗族远古历史的文化记忆,其中所包含的民俗事象铸就了苗族独特的文化世界。苗汉英三语对照、民族志深度翻译、置换补偿为史诗民俗事象翻译提供了可能途径与可行策略。只有将口承人、接受者和具体说唱场景构成的生态文化环境三者同时呈现和保存,活态史诗才能从文化标本的保护过渡到文化现实的动态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史诗 民俗事象 民族志 置换补偿
原文传递
如何更好地进行口译训练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军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3,共4页
口译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训练,应掌握基本理论和大量实践。本文简述了口译的原则、标准,口译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介绍和分析了交传训练及同传训练的特征,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口译训练应掌握基本理论,还需要长期实践的积累。为此,本文重... 口译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训练,应掌握基本理论和大量实践。本文简述了口译的原则、标准,口译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介绍和分析了交传训练及同传训练的特征,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口译训练应掌握基本理论,还需要长期实践的积累。为此,本文重点分析了造成口译难点的各种因素,如语言、知识与记忆等方面,并提出训练可主动通过声像、书刊等进行,也可结对练习或自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 交传 同传 翻译训练
下载PDF
苗族口传文学经典的跨文化传译——《苗族史诗》三语翻译刍论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一方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12,共7页
《苗族史诗》是苗族的口传经典,文章以《苗族史诗》(苗汉英版)的翻译为实例,探索了在苗、汉、英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苗族诗歌跨文化传译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即文化背景差异的辨析、诗歌韵律特色的兼顾、文化事象缺失的代偿、文化事象... 《苗族史诗》是苗族的口传经典,文章以《苗族史诗》(苗汉英版)的翻译为实例,探索了在苗、汉、英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苗族诗歌跨文化传译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即文化背景差异的辨析、诗歌韵律特色的兼顾、文化事象缺失的代偿、文化事象相异的转换等必须给予充分认识和基于人文关怀的恰当处理,才有可能趋近并最终达到民族经典传译中"信、达、雅"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史诗 口传经典 跨文化传译
下载PDF
翻译口述史研究: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汨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6,共8页
翻译史是介于翻译学和历史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学科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好地推动翻译史研究的发展。本文立足翻译学和口述史学之间的关系,基于对口述史概念、研究现状及跨学科特点的梳理回顾,尝试探讨翻译口述史研究的内涵与路径,包括概... 翻译史是介于翻译学和历史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学科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好地推动翻译史研究的发展。本文立足翻译学和口述史学之间的关系,基于对口述史概念、研究现状及跨学科特点的梳理回顾,尝试探讨翻译口述史研究的内涵与路径,包括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研究基础、研究内容、研究价值等,以全盘思考翻译口述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翻译史 翻译口述史 内涵及路径
原文传递
《苗族史诗》英译的语境重构——基于副文本的解读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晓烽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4,共6页
本文基于美国民俗学的表演理论,对《苗族史诗》英译本的副文本进行解读,以考察译者马克·本德尔如何利用副文本来重构《苗族史诗》的多维语境,进而重现口传文学的文化内涵和表演特性。本研究认为,本德尔的译本可为其他口传文学作品... 本文基于美国民俗学的表演理论,对《苗族史诗》英译本的副文本进行解读,以考察译者马克·本德尔如何利用副文本来重构《苗族史诗》的多维语境,进而重现口传文学的文化内涵和表演特性。本研究认为,本德尔的译本可为其他口传文学作品的外译提供借鉴,也可为我国民族典籍外译的评价机制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即口传文学外译不仅涉及'原作—译本'的单一对应关系或文本层面的等值关系,更应注重文本内容、文化语境与表演语境的多重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史诗》 英译 语境 副文本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民族学方法——以赫哲族史诗《伊玛堪》英译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维波 陈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
作为赫哲族史诗,《伊玛堪》是口耳相传的汉语文本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仅仅依靠汉语文本进行英语翻译无法真实再现其文学价值、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通过翻译"伊玛堪"史诗,提出并实践了以民族学为指导的翻译策略,进... 作为赫哲族史诗,《伊玛堪》是口耳相传的汉语文本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仅仅依靠汉语文本进行英语翻译无法真实再现其文学价值、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通过翻译"伊玛堪"史诗,提出并实践了以民族学为指导的翻译策略,进而在翻译中有效补偿了因源语文本而产生的文化缺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玛堪 口头文学 史诗 民族学 少数民族典籍英译
下载PDF
表演论视角下少数民族口头文学对外翻译问题透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雯 杜乃俭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在人类学研究领域,学者认为民间口头艺术的呈现属于表演范畴,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交流过程。民间的口头艺术固然是一种表演行为,但同时它在呈现过程中也存在翻译行为,这既有本民族的语内翻译,也有跨民族的语际翻译。因此,在少数民族口头文... 在人类学研究领域,学者认为民间口头艺术的呈现属于表演范畴,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交流过程。民间的口头艺术固然是一种表演行为,但同时它在呈现过程中也存在翻译行为,这既有本民族的语内翻译,也有跨民族的语际翻译。因此,在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研究中,可以将表演探析与翻译研究相互关照,相互阐发。为此,可以将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翻译研究纳入表演研究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口头艺术表现过程中的对外翻译行为属于跨文化的民族志实践,翻译者本身必须了解民族志的调查方式并具备跨文化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口头文学 表演理论 对外翻译 民族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