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的瓒、祼及相关诸字 被引量:26
1
作者 方稚松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甲骨文中的“■”与金文中的“■”应为一字,可释为瓒;“■”就是金文中的“■”,应释为祼。此外,文中还对旧有甲骨卜辞中几个可能与祼、瓒相关的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花东甲骨 卜辞 金文
原文传递
论甲骨卜辞中的“稻”字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旭东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49,76,共5页
甲骨文中的“(?)”字旧释为黍是有问题的,从对贞卜辞、成套卜辞、相间卜辞、同期卜辞以及与水的亲密关系、古文献金文习语、种植方式来看,它符合水稻亲水的特征,应是五谷作物中的“稻”字。
关键词 甲骨文 卜辞
原文传递
论从甲骨文到今文尚书的动宾结构模式化及其发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马清华 李为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158,共11页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而是附加体宾语,这是该时期宾语的典型特征,但西周汉语里客体已取代附加体在宾语中的典型地位。不过,西周汉语和尚书语言双宾语结构的语序仍有模式化水平较低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西周金文 今文尚书 动宾结构 模式化水平 标记化水平 非定型性
下载PDF
殷墟卜辞中的四戈与四巫 被引量:7
4
作者 连劭名 《殷都学刊》 2008年第4期1-2,共2页
甲骨卜辞中的"四戈"即指四方。殷都内的居民依居住方位分为"四单",而"伍"是最其层的居民组织。卜辞中的"四巫"指的就是文献中的"四灵",即"四象":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 甲骨卜辞中的"四戈"即指四方。殷都内的居民依居住方位分为"四单",而"伍"是最其层的居民组织。卜辞中的"四巫"指的就是文献中的"四灵",即"四象":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四戈 四方 四巫 四灵
下载PDF
“鸡麓”地望与卜辞东土地理新坐标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絜 《古代文明》 CSSCI 2017年第1期42-47,126,共6页
甲骨刻辞中的鸡麓、鸡与奚所指实为同地,乃晚商著名田猎地之一,其地望大致在今山东汶水上游一带。入周以后,该地逐渐发展成为鲁国的边邑,即桓公十七年《春秋》经传所载的"及齐师战于奚"之奚。鸡麓地望的确定,可以为商末"... 甲骨刻辞中的鸡麓、鸡与奚所指实为同地,乃晚商著名田猎地之一,其地望大致在今山东汶水上游一带。入周以后,该地逐渐发展成为鲁国的边邑,即桓公十七年《春秋》经传所载的"及齐师战于奚"之奚。鸡麓地望的确定,可以为商末"泰山田猎区"提供一个新佐证,也是卜辞与金文东土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新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 东土 地理 卜辞 鸡麓
下载PDF
从口头言辞到书面载录:甲骨卜辞的记言机制
6
作者 王秋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72-78,共7页
记言是先秦散文的主要书写方式,《国语》《左传》《战国策》均有精彩的记言部分。先秦散文记言的成功并非凭空而来,记言的源头在哪,以何种形式存在?它的动机是什么?从文学史的角度,以上问题值得厘清。甲骨卜辞是目前我国最早的成体系文... 记言是先秦散文的主要书写方式,《国语》《左传》《战国策》均有精彩的记言部分。先秦散文记言的成功并非凭空而来,记言的源头在哪,以何种形式存在?它的动机是什么?从文学史的角度,以上问题值得厘清。甲骨卜辞是目前我国最早的成体系文献,具有典型的记言性质。为此,文中将从记言的类型、技巧、动机三方面梳理卜辞的记言机制,探寻散文记言的重要源头,揭示卜辞记言在中国散文书写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记言 机制
下载PDF
也论商王田猎的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双新 《殷都学刊》 2002年第3期17-20,共4页
To supplement research on the significance of Imperial hunting activities in Shang Dynasty, the author made an overall stud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material supply, land reclamation, land protection against animals... To supplement research on the significance of Imperial hunting activities in Shang Dynasty, the author made an overall stud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material supply, land reclamation, land protection against animals, military training and entertai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王 卜辞 田猎
下载PDF
卜辞“河东兆”与殷人东拓
8
作者 王旭东 《历史地理研究》 2023年第2期135-144,161,162,共12页
甲骨文“兆”可训为“界域”,故“河东兆”即“河东域”,推测是指安阳以东的古黄河东岸区域,约当今以濮阳为中心的豫东北、鲁西、冀南附近。商王常前往“河东兆”及周边的“鲧”“微”等地田猎巡游,还会派遣臣属监视渡口关津,以巩固对... 甲骨文“兆”可训为“界域”,故“河东兆”即“河东域”,推测是指安阳以东的古黄河东岸区域,约当今以濮阳为中心的豫东北、鲁西、冀南附近。商王常前往“河东兆”及周边的“鲧”“微”等地田猎巡游,还会派遣臣属监视渡口关津,以巩固对河、济之间地域的统治,强化“小东”“大东”之间的联系。商人东进以“河东兆”为起点,或在今聊城、平阴一带渡过济水,进入泰山周边“大东”地域;或由濮阳转进东南方向,取道古大野泽周边,抵达汶水南岸。及至周代,“小东”的政治中心由安阳转移到“淇县—濮阳”一带,“河东兆”偏北的渡口虽然还在使用,但战略地位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河东兆 小东 地理
下载PDF
甲骨卜辞“灾祸”义词语研究
9
作者 洪飏 于雪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1-32,共12页
殷商时代,先民生产力水平低下,灾祸的降临严重影响生活,殷商先民为防灾避祸而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和占卜活动。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记录着先民对各类灾祸的畏惧和重视。本文意在全面梳理甲骨卜辞“灾祸”义词语的使用特点和组类差别,... 殷商时代,先民生产力水平低下,灾祸的降临严重影响生活,殷商先民为防灾避祸而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和占卜活动。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记录着先民对各类灾祸的畏惧和重视。本文意在全面梳理甲骨卜辞“灾祸”义词语的使用特点和组类差别,找出其中的异同和使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卜辞 灾祸 断代
下载PDF
甲骨时代的编辑审美观及其他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荣贵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甲骨刻辞时代是否存在编辑行为和编辑活动,回答是肯定的。不仅如此,甲骨刻辞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编辑审美思想,诸如随形、对称、错落、整齐、图文合一等等。在这些审美思想的指导下,甲骨刻辞的版面设计达到了相当高的审美水平。除此之外,... 甲骨刻辞时代是否存在编辑行为和编辑活动,回答是肯定的。不仅如此,甲骨刻辞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编辑审美思想,诸如随形、对称、错落、整齐、图文合一等等。在这些审美思想的指导下,甲骨刻辞的版面设计达到了相当高的审美水平。除此之外,甲骨刻辞时代还存在着原始质朴的"成册"和"典藏"思想,最为常见的"成册"和"典藏"方式就是"有秩序的排放或叠放"。甲骨刻辞中"册"、"编"、"典"、"删"等字的发现,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甲骨时代编辑活动的存在和频繁。甲骨时代无疑是我国"文籍之编"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刻辞 版面美学观 编辑思想 编辑起源
下载PDF
卜辞中的唐与唐尧故地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永山 《殷都学刊》 2000年第4期14-16,共3页
卜辞中有作邑于唐和商王关心唐地吉凶的记录,唐与商为臣属关系,地在晋南翼城,尧都平阳,为尧的活动重心,后因尧族退出政治舞台,继之者舜或禹封其后于唐,平阳与唐才不在联在一起。
关键词 卜辞 唐尧 翼城 平阳
下载PDF
甲骨文所见殷商时期的防灾活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继刚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8,共8页
甲骨文中有许多反映殷人防灾活动的辞例。从卜辞记载来看,殷人已懂得在灾前采取一些预防举措。此可分为消极防御与积极防御两种。殷人尚鬼,认为天神、地祗和人鬼主宰着灾害,且由巫人主持,以酒肉、黍稷为祭品,通过歌舞鼓乐等形式多样、... 甲骨文中有许多反映殷人防灾活动的辞例。从卜辞记载来看,殷人已懂得在灾前采取一些预防举措。此可分为消极防御与积极防御两种。殷人尚鬼,认为天神、地祗和人鬼主宰着灾害,且由巫人主持,以酒肉、黍稷为祭品,通过歌舞鼓乐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祭祀活动对其进行祷告,以期能消灾避难。此类方式是消极的。殷人还通过对天文、气象的占卜,不断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尽量规避灾害天气给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商王重视农业生产,经常派人或亲自到各地视察农情。这些方式对灾害防御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殷商 防灾
原文传递
甲骨文“易日”解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国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5期12-16,共5页
甲骨文“易日”为一表示天气现象的词语。本文通过对甲骨文“易日”卜辞比较全面的考察,认为“易日”为“变天”说不能成立,应当释为“日出”,即出太阳,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甲骨文 易日 变天 出太阳
下载PDF
《左传》诗谶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4-80,共7页
诗谶者,关乎诗之神秘预验之事也。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完全可上溯至先秦时代。其中,又以《左传》所记尤为典型和特别。《左传》中的诗谶,大致可分为三类:繇辞之谶、歌谣之谶、赋诗之谶。诗谶与原始巫术、宗教思维有关,... 诗谶者,关乎诗之神秘预验之事也。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完全可上溯至先秦时代。其中,又以《左传》所记尤为典型和特别。《左传》中的诗谶,大致可分为三类:繇辞之谶、歌谣之谶、赋诗之谶。诗谶与原始巫术、宗教思维有关,这三类谶的演化,基本上反映了春秋时期诗谶由宗教世界向人文时代嬗变的痕迹。《左传》中的诗谶,本质上当被看作一种文化叙述策略,其所依据和反映的,正是彼时业已强盛的人文精神。故其诸多之诗谶现象,实为基于礼义德信、民本等思想所作的预验,亦即社会历史经验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诗谶 卜辞 歌谣 赋诗 巫术宗教 人文精神
下载PDF
甲骨新缀四则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影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共有四组甲骨缀合,分别附以图版,阐述缀合理由,并作相关说明及释文。
关键词 甲骨 卜辞 缀合
原文传递
浅析甲骨文中的犬牲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杨 《郑州师范教育》 2013年第1期57-61,共5页
商代祭祀先祖、求告上帝,常用动物或人牲献祭。祭牲种类、数量常契刻于卜辞之后。较为常见的祭牲有牛、羊、猪、犬等。从甲骨文材料中有关祭祀使用犬牲的情况来看,犬牲主要用来献祭在商人精神信仰领域具有崇高地位的"四方神"... 商代祭祀先祖、求告上帝,常用动物或人牲献祭。祭牲种类、数量常契刻于卜辞之后。较为常见的祭牲有牛、羊、猪、犬等。从甲骨文材料中有关祭祀使用犬牲的情况来看,犬牲主要用来献祭在商人精神信仰领域具有崇高地位的"四方神"、土地神以及时王父辈、诸母、兄辈等关系较近的亲族,少数情况下用于祭祀洹、岳等自然神和建筑奠基。据此可以认为,犬牲在商代祭祀牺牲中具有较高地位。这种特殊的用牲现象,可能与商人以犬为宠有着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甲骨 卜辞 祭祀 犬牲
原文传递
甲骨文中的生育问题再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邦炯 《殷都学刊》 2006年第1期5-9,共5页
卜辞中有较为丰富的妇产学科的知识,“求生”为未孕期的占卜,“受生”为孕早期占卜,“有孕”“有子”为孕中期占卜,“娩”和“育”则是孕晚期或孕妇临盆前的占卜。
关键词 卜辞 求生 受生 甲骨文 生育
下载PDF
由字形演变看殷墟甲骨两系说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军伟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45-50,共6页
殷墟甲骨两系说是李学勤先生首先提出的,此说目前已得到众多学者认可,但学者主要是从出土地点、层位、出土器物等方面论述两系说的,并未从字形演变方面对两系说进行阐述。通过对比两系文字的字形演变可以发现,虽然不同组类字形存在... 殷墟甲骨两系说是李学勤先生首先提出的,此说目前已得到众多学者认可,但学者主要是从出土地点、层位、出土器物等方面论述两系说的,并未从字形演变方面对两系说进行阐述。通过对比两系文字的字形演变可以发现,虽然不同组类字形存在差异,但村南、村北两系的字形演变则不相杂厕,村南系各组字形演变一脉相承、秩序井然,村北系各组字形演变亦然,由此可知,两系说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形演变 甲骨 两系说
下载PDF
殷墟出土商代音乐文物综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秀萍 《殷都学刊》 2009年第4期144-148,共5页
殷墟出土的商代音乐文物种类较多,主要有甲骨卜辞、乐器实物和乐舞道具等,这些音乐文物是商人音乐活动的遗迹,集中体现了商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和艺术成就,是我们研究商代音乐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考古价值。
关键词 殷墟 商代音乐文物 甲骨卜辞 乐器 乐舞道具
下载PDF
中国家训起源新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叶 《莆田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6-20,共5页
家训作为传统家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载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西周以来,历代都有完整的家训文献留世。学界对于家训起源的探讨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即劳动起源说、原始歌舞起源说和在禅让制与家学中孕育说。结合殷商... 家训作为传统家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载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西周以来,历代都有完整的家训文献留世。学界对于家训起源的探讨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即劳动起源说、原始歌舞起源说和在禅让制与家学中孕育说。结合殷商卜筮问神之辞内容上的神圣权威性、祖先崇拜意识、仪式性及启示预诫功能,试探家训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另一不容忽视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 教育 卜辞 祖先崇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