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辩证法的本体论革命 被引量:2
1
作者 白刚 付秀荣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2,共5页
辩证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思维,有其存在的"本体论承诺"。辩证法也就生成于对其"承诺"的"本体"的寻求、批判之中,因而辩证法总是与本体论纠缠在一起的。批判性是辩证法的内在本性,但这一批判本性,决不是... 辩证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思维,有其存在的"本体论承诺"。辩证法也就生成于对其"承诺"的"本体"的寻求、批判之中,因而辩证法总是与本体论纠缠在一起的。批判性是辩证法的内在本性,但这一批判本性,决不是一种对事物的简单否定和反驳,而是对其所承诺的"本体"所内含的"矛盾"的反思和批判。正是这一反思和批判,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以人的生存方式为"根本"的实践批判的辩证法的本体论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本体论承诺 本体论批判 实践批判
下载PDF
英美“新批评”与现象学之间的家族相似性
2
作者 佟姗珊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第4期149-152,共4页
英美“新批评”与现象学是二十世纪重要的两大学术流派,“新批评”理论与英伽登的现象学理论虽有着完全不同的哲学背景,但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性”。对它们已经展现出的相似之处进行梳理和对比,更可以明晰二者在捍卫作品... 英美“新批评”与现象学是二十世纪重要的两大学术流派,“新批评”理论与英伽登的现象学理论虽有着完全不同的哲学背景,但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性”。对它们已经展现出的相似之处进行梳理和对比,更可以明晰二者在捍卫作品完整性方面存在着相互调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批评 本体论批评 英伽登 “新批评”
下载PDF
意义本体论批评与价值评判的逻辑基础——兼论“论翻译的非逻辑特质”的反逻辑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利沙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最近国内有学者提出“翻译的非逻辑特质”观,针对其意义本体论批评与价值评判的反逻辑性进行了辨析。逻辑特质是翻译活动的重要思维特征之一,也是翻译批评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翻译活动和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并且有其客观基础,因此提倡... 最近国内有学者提出“翻译的非逻辑特质”观,针对其意义本体论批评与价值评判的反逻辑性进行了辨析。逻辑特质是翻译活动的重要思维特征之一,也是翻译批评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翻译活动和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并且有其客观基础,因此提倡翻译多元化不应以拒斥逻辑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非逻辑特质 多元化 本体论批评 价值评判
下载PDF
本体论与文学本体论
4
作者 张瑜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文学本体论看似是一个老问题 ,但是以往的研究却停留在一个较肤浅的程度上 ,甚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 ,如本体论与文学本体论的关系 ,即能否把哲学本体论移植到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 ,至今都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结合近年来哲学本体论研究的... 文学本体论看似是一个老问题 ,但是以往的研究却停留在一个较肤浅的程度上 ,甚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 ,如本体论与文学本体论的关系 ,即能否把哲学本体论移植到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 ,至今都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结合近年来哲学本体论研究的新发展 ,对本体论与文学本体论的关系应进行必要的梳理 ,以推动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本体论 文学本体论 本体论批评 存在论
下载PDF
中国当代“舞剧本体批评”举隅——中国当代舞剧批评研究随笔之三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平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22年第4期56-65,共10页
作为“中国当代舞剧批评研究随笔”系列,“舞剧本体批评”是继“舞剧现象批评”“舞剧文化批评”之后的第三篇。“舞剧本体批评”是基于舞剧艺术规律的批评,是在此基础上去阐发具有舞剧特征形态的形象塑造、情节设置、结构模态和语言生... 作为“中国当代舞剧批评研究随笔”系列,“舞剧本体批评”是继“舞剧现象批评”“舞剧文化批评”之后的第三篇。“舞剧本体批评”是基于舞剧艺术规律的批评,是在此基础上去阐发具有舞剧特征形态的形象塑造、情节设置、结构模态和语言生成等。从文章“举隅”的这类批评来看,主要是针对舞剧结构和语言生成的形态分析。在文章“举隅”的6篇批评中,傅兆先关于《木兰飘香》和《阿诗玛》的两篇比较突出,其就《木兰飘香》而提出的“舞剧化的戏剧性”和“戏曲舞蹈舞剧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其余唐满城对舞剧《雷雨》的批评、赵国政对舞剧《蘩漪》的批评、刘光第对舞剧《悲鸣三部曲》的批评、肖苏华对舞剧《阿炳》的批评也对我们把握“舞剧本体”的特质与洞悉其拓展颇有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舞剧批评 舞剧本体批评 《雷雨》 《蘩漪》 《悲鸣三部曲》 《木兰飘香》 《阿诗玛》 《阿炳》
原文传递
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关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思考
6
作者 文学武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和现代文学一样进入现代转型的阶段,开始了和世界文学批评的交流与对话。在几十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产生了一批相当重要的学术成果,也日益得到学者的...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和现代文学一样进入现代转型的阶段,开始了和世界文学批评的交流与对话。在几十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产生了一批相当重要的学术成果,也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几代学人为建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学科的合法性、独立性而做出了不懈努力。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历史成就、经验乃至教训,对于拓宽研究者视野、提升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境界、改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格局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研究方法 文学批评本体 文学审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