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网络众筹融资绩效解构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金焱 韩坤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16,共17页
作为新型融资和创业模式,网络众筹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甚于传统融资市场。通过理论分析结合京东众筹网络爬虫数据实证发现:产品最高定价较高、信息披露程度较高能有效缓解众筹道德风险,丰富的产品分档数和灵活的产品分档价格差能显著缓... 作为新型融资和创业模式,网络众筹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甚于传统融资市场。通过理论分析结合京东众筹网络爬虫数据实证发现:产品最高定价较高、信息披露程度较高能有效缓解众筹道德风险,丰富的产品分档数和灵活的产品分档价格差能显著缓解逆向选择问题;作为投资人的“筛选器”,较高的项目投资门槛能促进融资效率提升,但降低融资成功率;项目外部信号中筹资人经验和投资人支持数的增加能够减少投资人的风险感知,而交付时间越长越会增加信息不对称下筹资人的道德风险,打击投资人的积极性;第三方测评报告能增强信息不对称下投资人对产品的了解和信心,同时正向调节信息披露程度和项目质量信息,而对项目定价信息和项目外部信号无调节作用。通过稳健性检验发现:网络众筹市场中投资人更青睐创业者。本文从提升创业者融资绩效、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以及引导网络众筹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众筹 融资绩效 信息不对称 创业者
原文传递
文化距离、社会网络中心性与互联网创业融资——来自众筹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穆瑞章 耿天成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103,120,共11页
对于互联网创业融资绩效而言,文化距离与社会网络是两项关键的影响因素,但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清晰的解释。文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探讨了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文化距离对融资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社会网络中心... 对于互联网创业融资绩效而言,文化距离与社会网络是两项关键的影响因素,但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清晰的解释。文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探讨了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文化距离对融资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社会网络中心性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文章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生成了包含1 802个创业项目信息及其创业者个人信息的截面数据库,通过分析发现: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对创业者个人社会网络与投资人文化距离影响融资绩效的过程起到了中介作用,创业者个人经验对过程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最后,提出创业者应更加关注与投资人间的文化距离,改善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通过丰富个人经验等手段来提升创业融资绩效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距离 社会网络中心性 社会嵌入 社会网络 创业融资 网络众筹
下载PDF
网络众筹融资表现与风险:逆向选择还是道德风险?--基于投资人评价的文本挖掘 被引量:4
3
作者 胡金焱 韩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162,共11页
网络众筹融资市场的蓬勃发展为诸多中小微企业搭建了融资平台,也催生出诸多风险,尤其是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基于京东众筹项目数据及投资人评价的文本挖掘,探究了信息不对称下产品众筹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 网络众筹融资市场的蓬勃发展为诸多中小微企业搭建了融资平台,也催生出诸多风险,尤其是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基于京东众筹项目数据及投资人评价的文本挖掘,探究了信息不对称下产品众筹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发现:融资完成率高的产品,质量水平更低且逾期率更高,产品众筹市场中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随着时间的推进,低质量产品逐渐将高质量产品挤出众筹市场,逆向选择问题愈发严重;而道德风险问题逐渐得以缓解。同时,经验背景影响下筹资人的道德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而逆向选择在有经验筹资人样本中更加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经验异质性研究结果恰好印证了时间趋势性研究的相关结论。研究发现对信息不对称下投融双方权益保护以及网络众筹市场风险防范和监管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众筹融资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下载PDF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创新模式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艳 《农业工程》 2020年第8期125-128,共4页
在"后疫情"阶段,农产品销售流通领域正在发生深层次和全渠道的电商化变革,形成新的产销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建立电商平台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产品上行创新路径。通过比较分析社区团购、定... 在"后疫情"阶段,农产品销售流通领域正在发生深层次和全渠道的电商化变革,形成新的产销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建立电商平台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产品上行创新路径。通过比较分析社区团购、定制领养、社群营销和网络众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选择的建议,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电子商务 创新模式 社区团购 定制领养 网络众筹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中小企业网络众筹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民 郭嘉嘉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第5期128-131,共4页
涉农中小企业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网络众筹为涉农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但传统农业众筹平台常常面临因众筹项目风险过大而导致发展受阻的难题。农业网络众筹与农业保险协同... 涉农中小企业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网络众筹为涉农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但传统农业众筹平台常常面临因众筹项目风险过大而导致发展受阻的难题。农业网络众筹与农业保险协同,是一种符合涉农中小企业风险特征的网络众筹融资新模式。通过这一创新性的融资模式,涉农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农业保险来降低项目失败后的违约风险,从而对众筹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形成有效保障并提高其参与积极性,为涉农中小企业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涉农中小企业 网络众筹 融资机制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及其商业化过程思考——以西游系列文具设计实践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金平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4-58,共5页
面对文创产品"商业化困难"等问题,以西游系列文具产品的商业化过程为典型案例,提出设计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等技术,以网络众筹的商业营销模式助推文创产品的商业化.即从文创产品文化元素的选择、产品的形态功能创新、文化故事阐... 面对文创产品"商业化困难"等问题,以西游系列文具产品的商业化过程为典型案例,提出设计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等技术,以网络众筹的商业营销模式助推文创产品的商业化.即从文创产品文化元素的选择、产品的形态功能创新、文化故事阐述,到工艺生产以及产品销售等阐述文创设计商业化的全过程,完成"创意—产品—商品"的转化,形成文创产品的产业链模式.同时,就文创设计商业化过程遇到的设计价值定位、知识产权保护、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链管控等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 设计 商业化 西游文化 网络众筹
原文传递
面部表情与捐赠者-受益者关系对网络慈善众筹捐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灏 尹可丽 杨李慧子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0-576,共7页
网络慈善众筹是从在线社区获得财力捐助的行为。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考察在线社交平台上受益者面部表情与捐赠者–受益者关系对慈善众筹捐赠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快乐的面部表情对捐赠金额和分享意愿的影响总体上比悲伤更大;捐赠者–受... 网络慈善众筹是从在线社区获得财力捐助的行为。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考察在线社交平台上受益者面部表情与捐赠者–受益者关系对慈善众筹捐赠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快乐的面部表情对捐赠金额和分享意愿的影响总体上比悲伤更大;捐赠者–受益者共有的熟人关系比陌生人关系对捐赠金额与分享意愿的影响更大;面部表情与捐赠者–受益者关系对慈善众筹的捐赠金额存在交互作用,但对分享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在线社交平台的慈善众筹捐赠行为更偏好有快乐面部表情的受益者,并且更多地受到间接的、社会交换预期微弱的熟人共有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慈善众筹 面部表情 捐赠者–受益者关系 捐赠金额 分享意愿
下载PDF
网络隐私权视域下的众筹平台隐私政策评价
8
作者 张敏 李思虹 刘华玮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对不同类型众筹平台的隐私政策进行科学评价,据此改善平台对用户网络隐私权的保障措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国内外相关政策构建众筹平台隐私政策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选取主流众筹平台开展实证研究。研... 对不同类型众筹平台的隐私政策进行科学评价,据此改善平台对用户网络隐私权的保障措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国内外相关政策构建众筹平台隐私政策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选取主流众筹平台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众筹平台的用户网络隐私权保障情况整体不容乐观,个体差异巨大、保障水平参差不齐,对安全请求权和隐私利用权的保障效果优于对隐私知情权和隐私控制权的保障,需从规范隐私监管机制、建立分类隐私保护措施和优化隐私保护政策等层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众筹平台 隐私政策评价 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
下载PDF
面向众筹创业的工业设计师思维与知识转型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74-179,共6页
目的分析从事众筹式创业的工业设计师的创意思维转型。方法应用"创意思维"理论模型解释众筹设计项目的创立过程,并设计、实施针对样本工业设计师的整体单一案例研究;同时开展了对成功众筹设计项目的整体多案例研究。结果通过... 目的分析从事众筹式创业的工业设计师的创意思维转型。方法应用"创意思维"理论模型解释众筹设计项目的创立过程,并设计、实施针对样本工业设计师的整体单一案例研究;同时开展了对成功众筹设计项目的整体多案例研究。结果通过准备收集材料、收集材料、证据分析3个阶段的研究过程,得出5种阻碍众筹式设计创业的创意思维局限。结论建议从事众筹式创业的工业设计师掌握制作产品原型、遵循设计流程、发现并解决问题、定义设计构思以及应用评估方法的专业知识,从而完成互联网经济模式下的思维与知识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师 创意思维 自主创业项目 互联网众筹平台 思维与知识转型
下载PDF
网络医疗众筹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彭国超 梁欣婷 张冰倩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80,共9页
[目的/意义]网络医疗众筹是在网络化条件下兴起的新慈善筹款模式,对于社会个体的救助以及慈善氛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针对网络医疗众筹信息的规避行为动机研究仍比较缺乏。[方法/过程]研究从网络医疗众筹信息的健康信息属性和社交信... [目的/意义]网络医疗众筹是在网络化条件下兴起的新慈善筹款模式,对于社会个体的救助以及慈善氛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针对网络医疗众筹信息的规避行为动机研究仍比较缺乏。[方法/过程]研究从网络医疗众筹信息的健康信息属性和社交信息属性入手,以新平行加工过程模型和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信息规避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医疗众筹信息规避行为受到感知恐惧的正向影响和亲社会动机的负向影响。其中,对众筹信息的信任正向影响亲社会动机,而感知恐惧来自对信息威胁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医疗众筹 信息规避 新平行加工过程模型 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
原文传递
捐赠型网络众筹中关系亲疏对捐赠金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莹 周延风 高银彬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7,共9页
捐赠型网络众筹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熟人慈善,但捐赠人同受助人的关系在捐赠型网络众筹中仍具有重要作用。聚焦捐赠型网络众筹情境,通过实验法,探究捐赠人与受助人关系亲疏对捐赠金额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捐赠型网络众筹平台中... 捐赠型网络众筹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熟人慈善,但捐赠人同受助人的关系在捐赠型网络众筹中仍具有重要作用。聚焦捐赠型网络众筹情境,通过实验法,探究捐赠人与受助人关系亲疏对捐赠金额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捐赠型网络众筹平台中捐赠人与受助人的关系亲疏对捐赠金额存在两条影响路径,即当捐赠人与受助人处在疏远型关系时,捐赠人会通过自我提升动机进行捐赠;当捐赠人与受助人处在亲近型关系时,捐赠人会通过利他动机进行捐赠,并且与疏远关系相比,捐赠金额更高。捐赠人的道德认同和劝募人人际吸引力会调节捐赠人与受助人关系类型与捐赠金额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赠型网络众筹 关系类型 道德认同 人际吸引力
下载PDF
第三次分配视角下网络公益众筹助力医疗救助的发力点及监管重点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玉英 钟文珊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54,共6页
网络公益众筹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有益补充,可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推动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做好第二次分配与第三次分配、医疗救助与网络公益众筹有效衔接。本文在对医疗救助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厘清现有框架存在的短... 网络公益众筹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有益补充,可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推动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做好第二次分配与第三次分配、医疗救助与网络公益众筹有效衔接。本文在对医疗救助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厘清现有框架存在的短板和痛点,并提出网络公益众筹助力医疗救助的发展定位和发力点,以及政府对网络公益众筹的监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网络公益众筹 医疗救助 政府监管
下载PDF
范氏义庄论纲
13
作者 王名 何立晗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24年第1期1-19,290,共20页
本文将范氏义庄引入当代公共管理与公益慈善研究者的视野,基于范氏义庄的历史文献与已有研究,强调当代对于范氏义庄开展新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从公共管理和公益慈善角度,提出了三条范氏义庄的研究线索。线索一,关注范氏义庄在慈善信托结... 本文将范氏义庄引入当代公共管理与公益慈善研究者的视野,基于范氏义庄的历史文献与已有研究,强调当代对于范氏义庄开展新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从公共管理和公益慈善角度,提出了三条范氏义庄的研究线索。线索一,关注范氏义庄在慈善信托结构上的制度创新,提出其与西欧、伊斯兰文明类似制度对话的可能性。线索二,基于范氏义庄组织历史与国家宏观历史的互动,提出范氏义庄案例对于发展中国古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价值。线索三,从范氏义庄历史中公共性的生成出发,探讨其如何从私人有形财富向公共无形财富演化。最后,从精神内核、内部治理、传承积淀三方面归纳范氏义庄对于当代家慈善实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氏义庄 范仲淹 慈善信托 家族慈善 国家与社会关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网络微公益筹款能力的影响:基于组织与个体层面的双重验证
14
作者 池上新 周雅柔 +1 位作者 黄尚斌 许英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24年第1期20-47,291,共29页
本文旨在研究社会资本对网络微公益筹款能力的影响。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型、关系型和认知型三个维度,并将网络微公益分为面向组织和个体两种类别,探讨社会资本对筹款能力的影响。使用Python抓取了“腾讯公益”“轻松公益”“轻松筹”“... 本文旨在研究社会资本对网络微公益筹款能力的影响。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型、关系型和认知型三个维度,并将网络微公益分为面向组织和个体两种类别,探讨社会资本对筹款能力的影响。使用Python抓取了“腾讯公益”“轻松公益”“轻松筹”“水滴筹”等网络微公益平台上的信息,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发起方的社会资本对筹款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复杂性,且组织与个体有所差异:在组织层面,结构型社会资本中的捐赠人数、关系型社会资本中的项目动态更新数量等因素能够提升筹款能力,而结构型社会资本中的发起方微博粉丝数、关系型社会资本中的曾帮助项目数、认知型社会资本中的消极词数等因素则对筹款能力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在个体层面,结构型社会资本中的捐赠人数、关系型社会资本中的项目动态更新数量与转发数量、认知型社会资本中的积极词数等因素能够提升筹款能力。最后,围绕社会资本的三种类型,提出提升筹款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网络微公益 筹款能力 组织 个体
下载PDF
大病众筹平台与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基于某大病众筹平台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理慧 郑路 《社会政策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3-19,共17页
近几年,大病众筹平台在中国发展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基于中国领先的医疗众筹平台之一——S筹平台2018—2020年的筹款统计数据,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平台作为筹款渠道,其发展的社会基础是医疗保障不足吗?是哪一类型或哪一部分人群的医... 近几年,大病众筹平台在中国发展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基于中国领先的医疗众筹平台之一——S筹平台2018—2020年的筹款统计数据,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平台作为筹款渠道,其发展的社会基础是医疗保障不足吗?是哪一类型或哪一部分人群的医疗保障不足?其是否缓解了医疗保障不平等?哪一类型的不平等?换言之,大病众筹平台与现有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商业健康保险、医疗救助等形式的医疗保障安排的关系如何?结合各省份的统计数据,本研究构建了省级层面2018—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大病众筹平台在缓解医疗保障不足和医疗保障不平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本研究基于省级层面并区分城乡居民的异质性分析则体现了大病众筹平台对地区间和人群间医疗保障不平等的缓解作用:作为一种互联网筹款渠道,平台的使用可以提升医疗费用需求的社会可见度,由此提升相应的社会关注度作为一种资源对处于劣势地位的地区和人群的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病众筹平台 多层次医疗保障 基本医保参保结构 医疗救助 商业健康险
下载PDF
网络公益众筹现存法律问题调查研究
16
作者 邬喜益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1年第11期201-203,共3页
作为一种新型慈善模式,网络公益众筹集合了互联网、金融、公益等元素的特征,呈现出跳脱传统慈善模式框架的态势。慈善模式对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大有助益,但网络公益众筹这一新兴事物的短板也渐渐突显。基于此,本文章重点研究了该领域现存... 作为一种新型慈善模式,网络公益众筹集合了互联网、金融、公益等元素的特征,呈现出跳脱传统慈善模式框架的态势。慈善模式对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大有助益,但网络公益众筹这一新兴事物的短板也渐渐突显。基于此,本文章重点研究了该领域现存的法律问题并对其法律规制途径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公益众筹 现存法律问题 法律规制
下载PDF
试论网络公益众筹之完善
17
作者 李寒冰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2期129-130,133,共3页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公民的精神文明程度也随之提升,网络公益众筹作为高效便捷的新型募捐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公民接受并使用,但我国《慈善法》没有对网络公益众筹行为进行规范,致使该行为无法可依。本文从网络公益众筹的行为特征、存在...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公民的精神文明程度也随之提升,网络公益众筹作为高效便捷的新型募捐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公民接受并使用,但我国《慈善法》没有对网络公益众筹行为进行规范,致使该行为无法可依。本文从网络公益众筹的行为特征、存在隐患等方面对其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试提出相应完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公益众筹 提升门槛 严格审核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