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微生物对苯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小啸 王红旗 +2 位作者 刘敬奇 姚治华 陈延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8-152,共5页
使用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优势菌种(革兰氏阴性G-、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研究了该菌种对苯的降解规律和特点.研究发现:微生物对苯浓度耐受范围8.8~17.6 mg·L-1,大于17.6mg·L-1时,对该菌株产... 使用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优势菌种(革兰氏阴性G-、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研究了该菌种对苯的降解规律和特点.研究发现:微生物对苯浓度耐受范围8.8~17.6 mg·L-1,大于17.6mg·L-1时,对该菌株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降解体系在pH为6.5~7.0之间达到对苯的较高降解水平,最佳降解率出现在苯初始浓度7.04~13.2mg·L-1之间;苯在微生物细胞内外的浓度变化趋势呈现一致.-lgP(P为有机溶剂苯在细胞膜和水相中的分配系数的比值)的变化能够较好的表征苯在微生物细胞内外的降解趋势和毒性变化;当体系中苯的初始浓度大于8.8mg·L-1时,苯的降解率与P值变化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石油污染物 微生物降解
下载PDF
石油污染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梅 郑西来 +1 位作者 童玲 高增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选择砂土和壤土2种土壤及柴油和原油2种油品类型,通过室内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染程度的油污土壤的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污染清洁砂土后,可使砂土渗透系数降低64%左右;原油含量大于2%时,砂土的渗透系数降低了一个数量级;8%含油... 选择砂土和壤土2种土壤及柴油和原油2种油品类型,通过室内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染程度的油污土壤的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污染清洁砂土后,可使砂土渗透系数降低64%左右;原油含量大于2%时,砂土的渗透系数降低了一个数量级;8%含油率的柴油污染壤土的渗透系数比清洁壤土降低了97%左右;壤土中原油含量为8%时,其渗透系数为5×10-7cm/s左右,比同一干密度(1.57g/cm3)清洁壤土的渗透系数降低了两个数量级,含油量增大,其渗透性能更差。无论对于砂土还是壤土,原油引起的渗透系数的降低比柴油显著,主要是因为原油的粘滞系数大大高于柴油的粘滞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物 土壤 渗透性 含油率
下载PDF
臭氧深度处理含油废水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江祥明 裴元生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6-41,共6页
本文讨论了利用臭氧深度处理污水中油类污染物的效果和可行性.借助一系列静态和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反应对去除油类污染物有显著效果,投加一定量的臭氧,并延续足够的时间,去除率可达90%.在动态条件下,去除率受流速影响... 本文讨论了利用臭氧深度处理污水中油类污染物的效果和可行性.借助一系列静态和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反应对去除油类污染物有显著效果,投加一定量的臭氧,并延续足够的时间,去除率可达90%.在动态条件下,去除率受流速影响’,当水流速较低时,臭氧与油类污染物有充分的接触时间,因而可适当降低臭氧的投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臭氧 处理 可行性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释放的动力学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解岳 黄廷林 薛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9-462,共4页
以延安市主要供水水源-王窑水库底泥为对象,在静态实验条件下,对污染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释放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体沉积物中石油类的释放主要取决于间隙水中石油类向上覆水体扩散的速度与强度。在高污染负荷情况... 以延安市主要供水水源-王窑水库底泥为对象,在静态实验条件下,对污染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释放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体沉积物中石油类的释放主要取决于间隙水中石油类向上覆水体扩散的速度与强度。在高污染负荷情况下(实验中采用的污染沉积物负荷为59.752g/kg),石油类释放平衡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释放强度可高达29 m g/L。建立了沉积物中石油类释放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动力学方程对沉积物中石油类的释放过程进行了模拟,达到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类污染物 污染沉积物 释放/解吸
下载PDF
基于现场试验的石油类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贾慧 武晓峰 +1 位作者 胡黎明 刘培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99-3703,共5页
基于在北京地区某加油站开展的油类污染物自然衰减试验,通过氧平衡和碳平衡计算对加油站土壤内石油污染物的自然衰减方式进行了评价,利用一级衰减模型对该污染现场土壤中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和半衰期进行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加油站... 基于在北京地区某加油站开展的油类污染物自然衰减试验,通过氧平衡和碳平衡计算对加油站土壤内石油污染物的自然衰减方式进行了评价,利用一级衰减模型对该污染现场土壤中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和半衰期进行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加油站包气带土壤的自然衰减能力和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污染场地实际耗氧量小于污染物全部需氧降解所需要的理论耗氧量,检测到的CO2的量也远小于需氧降解的理论生成量;污染点石油污染物的半衰期约为50 d左右.根据以上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该加油站地下土壤中实际发生的微生物降解既有需氧降解也有厌氧降解;②第一次监测时超过环境标准的苯浓度大约在250 d左右降至保护地下水的筛选值以下,污染点已经不存在环境风险,该污染现场的环境监控措施可以解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污染物 自然衰减 氧平衡 碳平衡 环境评价
原文传递
水力空化技术降解石油废水效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邓橙 朱孟府 +3 位作者 游秀东 宿红波 陈平 朱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采用水力空化技术对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催化降解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入口压力、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当入口压力0.3 MPa、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5 h时,水力空化系统对石油的去除率... 采用水力空化技术对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催化降解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入口压力、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当入口压力0.3 MPa、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5 h时,水力空化系统对石油的去除率为84.28%。经GC-MS分析,在空化催化降解作用下,石油污染物中大多数有机物被直接氧化成CO2和H2O,同时避免了新的小分子有机物生成。水力空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石油污染物,可以作为处理石油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石油废水 降解 效能
下载PDF
基于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的荧光检测油类污染物 被引量:8
7
作者 程朋飞 王玉田 +2 位作者 陈至坤 杨哲 曹丽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62-2168,共7页
设计水中油类污染物检测仪,采用脉冲氙灯作为光源,选择阶跃型多模纯石英光纤对激发光和发射光进行传输。采用非对称Czemy-Turner光路的高精度光栅单色器。应用该装置测定柴油、汽油和煤油的荧光光谱,0#柴油、97#汽油和煤油的最佳激发波... 设计水中油类污染物检测仪,采用脉冲氙灯作为光源,选择阶跃型多模纯石英光纤对激发光和发射光进行传输。采用非对称Czemy-Turner光路的高精度光栅单色器。应用该装置测定柴油、汽油和煤油的荧光光谱,0#柴油、97#汽油和煤油的最佳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分别为:290/330,270/300和280/330 nm。检出限:柴油(0.025 mg·L^(-1))、汽油(0.042 mg·L^(-1))和煤油(0.054 mg·L^(-1))。相对误差:柴油(2.55%),汽油(2.06%)和煤油(1.71%),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检测仪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配置不同浓度的柴油、汽油和煤油的混合溶液,测量其三维荧光光谱,采用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分解,预测浓度及回收率均表明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对混合油类物质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性分解 荧光光谱 污染油 浓度 回收率
下载PDF
臭氧-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处理石油微污染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靳文礼 朱孟府 +3 位作者 张玉忠 游秀东 王海燕 宿红波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9-133,共5页
采用臭氧—活性炭—超滤(O3—GAC—UF)处理石油微污染水,研究该组合工艺对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原水油含量为4 mg/L左右时,在臭氧投加量约为4 mg/L、反应时间为12 min、活性炭停留时间为12 min条件下,超滤出水油含量为... 采用臭氧—活性炭—超滤(O3—GAC—UF)处理石油微污染水,研究该组合工艺对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原水油含量为4 mg/L左右时,在臭氧投加量约为4 mg/L、反应时间为12 min、活性炭停留时间为12 min条件下,超滤出水油含量为0.027 mg/L,对色度、浊度和CODMn的去除率均接近100%,UV254从0.117 cm-1降低为0.004 cm-1,并且随着处理水量的增加,系统运行稳定。臭氧—活性炭—超滤工艺可以作为处理石油微污染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微污染水 臭氧 活性炭 超滤 石油污染物
下载PDF
石油污染物对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加速降解效应 被引量:7
9
作者 孟瑶 付玉彬 +2 位作者 梁生康 陈伟 柳昭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80-3085,共6页
海底石油污染物在缺氧环境下导致其生物降解过程缓慢,对海洋环境造成长期危害.本文利用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BMFCs)原理,尝试通过电催化作用提高海底石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对比测试了含油电池装置(BMFCs-A)与无油电池装置(BMFCs-B)的电... 海底石油污染物在缺氧环境下导致其生物降解过程缓慢,对海洋环境造成长期危害.本文利用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BMFCs)原理,尝试通过电催化作用提高海底石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对比测试了含油电池装置(BMFCs-A)与无油电池装置(BMFCs-B)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石油污染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含油通路(BMFCs-A)和断路状态下(BMFCs-C)的石油降解率和细菌聚集量,分析了BMFCs对石油污染物降解的加速作用.结果表明,BMFCs-A和BMFCs-B阳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1.37×10-2A·m-2和1.50×10-3A·m-2,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分别是105.79 m W·m-2和83.60 m W·m-2,BMFCs-A装置的抗极化能力增强,交换电流密度提高近9倍,最大输出功率密度提高1.27倍.BMFCs-A和BMFCs-C阳极表面的异养菌数量分别是(66±3.61)×107CFU·g-1和(7.3±2.08)×107CFU·g-1,细菌数量增加了8倍,高的异养菌数量导致石油降解加速进行,BMFCs的石油降解率是自然条件下的18.7倍.BMFCs在电化学性能提高的同时,加速石油污染物的降解.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对石油污染物加速降解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 石油污染物 降解率 电化学性能 异养菌数量
原文传递
基于LIF技术的光谱特征提取在油类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至坤 郭蕊 程朋飞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324-329,共6页
为了达到快速识别和检测油类污染物的目的,以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为基础搭建了荧光光谱检测系统,得到0^#柴油、95^#汽油和普通煤油3种不同油种的荧光光谱,然后从荧光光谱信息中提取特征参量,将标准差、中心距和荧光峰的峰度系数作为敏感特... 为了达到快速识别和检测油类污染物的目的,以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为基础搭建了荧光光谱检测系统,得到0^#柴油、95^#汽油和普通煤油3种不同油种的荧光光谱,然后从荧光光谱信息中提取特征参量,将标准差、中心距和荧光峰的峰度系数作为敏感特征参量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采用拟合曲线法求得待测样品的质量浓度。实验结果表明,LIF技术结合特征参量提取法和拟合曲线法可用于不同油类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为快速识别和检测油类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激光诱导荧光 油类污染物 特征参量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艳 王曙光 邓富玲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8年第11期29-34,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自然条件下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对不同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及原油族组分的修复效果。试验表明,自然条件下整个生长周期内紫花苜蓿对土壤中总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略优于黑麦草。同一生长周期内,黑麦草在生长初期的降解...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自然条件下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对不同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及原油族组分的修复效果。试验表明,自然条件下整个生长周期内紫花苜蓿对土壤中总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略优于黑麦草。同一生长周期内,黑麦草在生长初期的降解优势较为显著,紫花苜蓿在生长中后期的降解优势较为显著。就不同族组分而言,紫花苜蓿对饱和烃的降解效果优于黑麦草,而黑麦草对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的降解效果略优于紫花苜蓿。紫花苜蓿组在生长中后期对饱和烃的降解效果较为显著,均超过10%,而黑麦草在中期有一定效果但不显著;生长末期两种植物对芳烃和沥青质的降解作用较为显著,且随石油污染浓度增加而减小,其中黑麦草H1对芳烃的降解率最高,达3.7%,对沥青质的降解率高达21.2%;生长中期对非烃的降解作用较为显著,其中紫花苜蓿Z1和黑麦草H1对非烃降解较高,均超过10%。在后期修复实践中可将两种作物联合种植,以提高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黑麦草 生长状况 总石油烃 石油族组分
原文传递
突发事件泄漏石油类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龙喜 王晨芳 蒋安祺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突发事件泄漏的石油类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一直是环境水力学研究的难点。根据石油类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征,针对其在水体中不同阶段的运动动力学特征,分别从油膜在水体表层的扩展迁移过程、水体表层油膜的风化过程、油膜污染... 突发事件泄漏的石油类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一直是环境水力学研究的难点。根据石油类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征,针对其在水体中不同阶段的运动动力学特征,分别从油膜在水体表层的扩展迁移过程、水体表层油膜的风化过程、油膜污染物向下层水体的扩散过程、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石油类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物理试验、常用溢油模型6个方面归纳分析了国内外在动力学机制及数学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石油类污染物 水环境 迁移转化 物理试验 数学模拟 溢油模型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雪惠 谢海英 +1 位作者 张威 刘艺 《供水技术》 2011年第6期29-31,36,共4页
以0#柴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对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粉末活性炭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石油类污染物,当柴油初始质量浓度为3 mg/L,吸附时间为30 min,投炭量为20 mg/L时,纯水及原水条件下柴油的去除率均大于70%... 以0#柴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对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粉末活性炭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石油类污染物,当柴油初始质量浓度为3 mg/L,吸附时间为30 min,投炭量为20 mg/L时,纯水及原水条件下柴油的去除率均大于70%,且在最大投炭量(80 mg/L)条件下,粉末活性炭可以应对在纯水和原水条件下分别超标29和32倍的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类污染物 粉末活性炭 投炭量 吸附容量 吸附时间 吸附等温方程
下载PDF
重庆市突发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俭 赵晶 +3 位作者 杨海蓉 夏志雄 何逍遥 李永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29,共5页
为加强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保障长江三峡库区水体环境安全,收集重庆市2009—2018年间165起突发环境事件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10 a来突发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及发生特征。结果表明:突发水污染事件是重庆市突发环... 为加强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保障长江三峡库区水体环境安全,收集重庆市2009—2018年间165起突发环境事件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10 a来突发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及发生特征。结果表明:突发水污染事件是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类型,占突发环境事件总数的83.6%,其数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突发水污染事件主要集中在主城九区及周边的区县,渝东南、渝东北各区县发生次数相对较少;在重庆市境内的六大水系中,长江上游干流水系、嘉陵江水系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次数占总数的84.8%;突发水污染事件的主要诱因为道路交通事故、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其发生主要形式为有毒有害物质泄漏进入水体;突发水污染事件出现频率较高的污染物为油类、废水类、有机物、酸碱类、液氨和减水剂。研究成果可为加强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防范和保障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水污染事件 时空分布 长江 油类污染物 重庆市
下载PDF
石油类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现场试验验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慧 武晓峰 +1 位作者 胡黎明 刘培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7,共6页
在北京地区某加油站开展的前期石油类污染物自然衰减现场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次试验得到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变化趋势及O2、CO2含量沿土壤深度分布和前期试验结果呈现相同的规律,说明基于自然衰减法设计实施... 在北京地区某加油站开展的前期石油类污染物自然衰减现场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次试验得到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变化趋势及O2、CO2含量沿土壤深度分布和前期试验结果呈现相同的规律,说明基于自然衰减法设计实施的加油站现场试验检测分析结果可靠,试验方法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对前期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氧平衡和碳平衡计算对加油站土壤内的自然衰减方式进行评价,验证了该加油站地下土壤中实际发生的微生物降解既有需氧降解也有厌氧降解;(2)利用有机物的一级衰减模型对该污染现场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和半衰期进行计算表明,2次试验计算得到的石油类污染物的半衰期基本一致,该污染现场石油类污染物的半衰期为50d左右;(3)在此基础上,对该加油站包气带土壤的自然衰减能力和环境质量进行评价,2次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污染现场在自然衰减的作用下已经不存在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类污染物 包气带 自然衰减 微生物降解 环境评价 验证试验
下载PDF
静态条件下石油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的脱附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廉景燕 郭敏 李鑫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64-1467,共4页
通过批量平衡法系统研究了静态条件下石油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的脱附行为,包括脱附的动力学、等温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达到脱附平衡的速度很快,40min可达到平衡。脱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温度、... 通过批量平衡法系统研究了静态条件下石油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的脱附行为,包括脱附的动力学、等温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在水-土壤体系中达到脱附平衡的速度很快,40min可达到平衡。脱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Ca2+)、有机质含量、沙含量、不同土壤粒径等都对脱附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物 水-土壤体系 脱附特性
下载PDF
纳米MgO对微污染水中石油污染物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孟府 靳松建 +2 位作者 邓橙 宿红波 陈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8,共4页
以纳米MgO为催化剂,进行了微污染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纳米MgO对微污染水中石油的催化降解效果与MgO投加量、pH、温度有关,随着MgO投加量、pH、温度的增加,石油降解率升高;在一定的条件下,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GC/M... 以纳米MgO为催化剂,进行了微污染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纳米MgO对微污染水中石油的催化降解效果与MgO投加量、pH、温度有关,随着MgO投加量、pH、温度的增加,石油降解率升高;在一定的条件下,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GC/MS分析显示,MgO的催化降解作用可使石油微污染水中有机物数量由61种减少为16种。纳米MgO是一种很好的水处理剂,可用于微污染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gO 石油污染物 催化降解 水处理 微污染水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降解石油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启辉 《中外能源》 CAS 2014年第8期95-100,共6页
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的起源、发展过程、制备材料、制备方法以及特点和优点。重点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油田采油废水、石油加工废水和含石油成分废水的应用研究。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其优点是可大幅提高微生物... 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的起源、发展过程、制备材料、制备方法以及特点和优点。重点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油田采油废水、石油加工废水和含石油成分废水的应用研究。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其优点是可大幅提高微生物浓度、减少反应器体积、提高代谢活性和抗毒性、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反应启动快、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产污泥量少等;不足之处是可供固定的微生物种类较少,载体的费用较高。高效降解有机物的机理是载体有空穴结构,利于微生物的固定化,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载体可减轻水力负荷的冲击,受氧扩散的限制,载体内部产生缺氧区域,为厌氧、兼性和好氧处理的同步进行创造了条件;厌氧和好氧混合菌可加速生物转化,载体能在单位容积内提供巨大比表面积利于生物膜的生长。分析认为固定化微生物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生物处理技术,提出了未来重要研究方向应为固定化材料的优化与组合、优势菌种的筛选和驯化、与其他处理技术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 废水处理 含油废水 稠油废水 石油类污染物
下载PDF
加油站油类污染物自然衰减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慧 武晓峰 +1 位作者 胡黎明 刘培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3-168,共6页
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一套土壤气体取样监测装置,在北京地区某加油站开展了包气带内石油类污染物自然衰减的现场试验研究.在现场对包气带内的土壤气体样本进行采集,并对样本中的VOC含量及O2、CO2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2个阶段的检测结果表明... 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一套土壤气体取样监测装置,在北京地区某加油站开展了包气带内石油类污染物自然衰减的现场试验研究.在现场对包气带内的土壤气体样本进行采集,并对样本中的VOC含量及O2、CO2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2个阶段的检测结果表明,经过381 d的自然衰减,污染点位的TVOC浓度减少了99.2%,BTEX的气相浓度占TVOC的比例由17.0%降至12.1%;O2和CO2含量在G3点位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O2含量逐渐减少、CO2含量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第一次检测结果表明G3点位附近存在一定的土壤污染,经过381 d的自然衰减,G3点位土壤中的BTEX含量已降至保护环境的标准以下,该污染现场的环境监控措施可以解除;②对造成该点污染的原因进行推断,可以判定污染为短期污染源导致,不存在持续的泄漏源;③自然衰减能够有效清除土壤中污染物,可以作为北京市同类污染场地有效的治理手段加以考虑;④检测污染土壤中O2和CO2含量的变化是判断有机污染物需氧降解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油类污染物 自然衰减 现场试验 VOC O2 CO2
原文传递
河流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洁 魏炳乾 刘洋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3期525-528,533,共5页
建立了一个平面二维数学模型,以浐河下游河段为例,模拟在点源污染情况下石油类污染物在河水中的迁移,分析其流场与质量浓度场分布规律。采用交替方向隐式技术(ADI)和双扫描法(Double Sweep)求解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方程,采用以QUICKEST... 建立了一个平面二维数学模型,以浐河下游河段为例,模拟在点源污染情况下石油类污染物在河水中的迁移,分析其流场与质量浓度场分布规律。采用交替方向隐式技术(ADI)和双扫描法(Double Sweep)求解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方程,采用以QUICKEST格式为基础的三阶有限差分显示格式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很好地反映了石油类污染物在河水中的迁移扩散情况。该河段流速分布较均匀,只有个别河道狭窄处流速较大;发生点源污染时,大概140min可以形成1km长的污染带,石油类污染严重区域超标18倍以上,下游大多数区域污染超标在2.5-3倍之间,在河水流速增大时,污染范围将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石油类污染物 迁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