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不同构件的重力式分离器内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39
1
作者 吕宇玲 何利民 +1 位作者 王国栋 倪玲英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6,82,共5页
应用Fluent软件的标准κ-ε模型和多相混合模型,对重力式分离器的油水分离内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含有2种不同入口构件、4种不同整流构件和6种不同聚结构件的分离器内部速度矢量和流场,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构件的分离特性。模拟结... 应用Fluent软件的标准κ-ε模型和多相混合模型,对重力式分离器的油水分离内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含有2种不同入口构件、4种不同整流构件和6种不同聚结构件的分离器内部速度矢量和流场,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构件的分离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模拟油水两相在分离器内部的流场和浓度分布;耙形入口构件、圆筒整流构件、田字板整流构件、蛇形板相向聚结构件以及斜板交错搭接聚结构件具有较好的油水分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分离器 数值模拟 油水分离 入口构件 整流构件 聚结构件
下载PDF
重力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王国栋 何利民 +1 位作者 吕宇玲 陈振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2-115,共4页
利用重力式分离模拟试验系统,以白油和水作为工作介质,分析了6个取样口和油出口、水出口的油水分离效果,进而研究了卧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和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分离器内存在一个最佳的油水界面位置,在该位置油层中的水滴分离效果... 利用重力式分离模拟试验系统,以白油和水作为工作介质,分析了6个取样口和油出口、水出口的油水分离效果,进而研究了卧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和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分离器内存在一个最佳的油水界面位置,在该位置油层中的水滴分离效果最好,油相粘度是决定该位置的重要参数;②油层厚度相同时,入口含油浓度越小,油相需要的停留时间越少,分离效率就越高,水相的分离效率与入口含油浓度无直接关系;③无内部构件的分离器底部流场存在剧烈的涡流,严重影响油水分离特性,须添加整流和聚结构件,改善分离器内部流场,促进小液滴的聚结合并,以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分离器 油水分离 分离特性 流动特性 分离效率
下载PDF
水力旋流器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魏新利 张海红 +2 位作者 王定标 吴金星 刘宏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RSM模型对油水分离用水力旋流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旋流器流场呈Rankine涡的特点,且与他人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湍流模型和算法是可行的;旋流器上游区内流体紊流现象严重,两侧有循环... 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RSM模型对油水分离用水力旋流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旋流器流场呈Rankine涡的特点,且与他人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湍流模型和算法是可行的;旋流器上游区内流体紊流现象严重,两侧有循环流存在,这都对两相分离不利,应改进结构以改变这种流动形式;另外还对油-水两相流场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液-液两相分离的现象,这都为进一步研究旋流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数值模拟研究 FLUENT 计算流体力学 两相分离 RSM模型 油水分离 模拟结果 湍流模型 流动形式 改进结构 两相流场 结构优化 内流体 循环流 液-液
下载PDF
水力旋流器用于高含油油水混合液分离的试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贺杰 刘安生 +1 位作者 赵立新 蒋明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2-25,共4页
在脱油型水力旋流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部分几何参数设计试制的预分离水力旋流器能适应处理含油量小于20%的污水的要求。现场试验表明,入口含油浓度Ci在6%~15%之间,分流比F=1.3Ci,处理后水的含油量可降至0.5%... 在脱油型水力旋流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部分几何参数设计试制的预分离水力旋流器能适应处理含油量小于20%的污水的要求。现场试验表明,入口含油浓度Ci在6%~15%之间,分流比F=1.3Ci,处理后水的含油量可降至0.5%以下,底流仍有0.35MPa的压力,分离效率可达97%,能满足油田生产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油水分离 油田 污水处理
下载PDF
OIL/WATER SEPARATION IN A LIQUID-LIQUID CYLINDRICAL CYC-LONE 被引量:20
5
作者 LIU Hai-fei XU Jing-yu +3 位作者 ZHANG Jun SUN Huan-qiang ZHANG Jian WU Ying-xia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1期116-123,共8页
The oil/water separation in a liquid-liquid cylindrical cyclone i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this article.The effects of the flow split-ratio and the flow rate on the oil/water separation performance are determined.Fr... The oil/water separation in a liquid-liquid cylindrical cyclone i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this article.The effects of the flow split-ratio and the flow rate on the oil/water separation performance are determined.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t is shown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low split-ratio,the oil/water separation efficiency is enhanced at first,and an optimal flow split-ratio exists,beyond that optimal split-ratio,the watercut in the underflow keeps constant,while the oil content in the overflow begins to decrease.The process of the oil core structure formation and the phase distribution in the cyclone are determ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Furthermore,the dependence of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on the Reynolds number and the flow split-ratio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a dimensional analysis.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a good 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indrical cyclone oil/water separation flow split-ratio flow rate watercut
原文传递
油水两相乳化液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胡志华 刘磊 +1 位作者 周芳德 杨燕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4-316,共3页
对垂直上升管内油水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指出油包水流型向水包油流型发生转变的界限点在含水率w=0.3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压力降来计算油水两相乳化液粘度的新模型.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油水乳化液粘... 对垂直上升管内油水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指出油包水流型向水包油流型发生转变的界限点在含水率w=0.3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压力降来计算油水两相乳化液粘度的新模型.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油水乳化液粘度的方法较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两相乳化液 流动特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水力旋流器内油水分离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思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5-28,38,共5页
由于计算模型的局限性,目前对水力旋流器内两相湍流的模拟计算仅限于来流分散相浓度低于10%(体积分数,下同)的情况.文中利用Fluent软件,将多相流欧拉分析方法与各向异性的雷诺应力湍流模型相结合,实现了水力旋流器内油水分离过程的三维... 由于计算模型的局限性,目前对水力旋流器内两相湍流的模拟计算仅限于来流分散相浓度低于10%(体积分数,下同)的情况.文中利用Fluent软件,将多相流欧拉分析方法与各向异性的雷诺应力湍流模型相结合,实现了水力旋流器内油水分离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并预测了分离效率.该模拟可用于来流分散相浓度超过10%、湍流具有各向异性的一般广义情形,展示了油水两相由开始的均相来流逐渐在旋流器内分离、聚合、迁移的过程.实测结果验证了文中对旋流器分离性能预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油水分离 两相流 雷诺应力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井下双级串联式油水分离器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传伟 李增亮 +1 位作者 邓良驹 吴海燕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77-185,共9页
井下双级串联式油水分离器的工作特性对于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工况诊断及调节必不可少。基于代数滑移混合物模型(Algebraic slip mixture model,ASMM)和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模型,针对T228井井况设置相关参数及边... 井下双级串联式油水分离器的工作特性对于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工况诊断及调节必不可少。基于代数滑移混合物模型(Algebraic slip mixture model,ASMM)和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模型,针对T228井井况设置相关参数及边界条件,研究井下双级串联式油水分离器的分流特性和分离特性,并与地面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入口流量为80~200 m3·d-1时,总分流比的范围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一、二级水力旋流器的溢流口流量之比与总分流比的变化关系是确定的函数关系,底流含油质量分数随着总分流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额定工况下,第一级水力旋流器起主要分离作用,第二级对于进一步降低底流含油质量分数起关键作用;入口流量和总分流比的组合为(120~140 m3·d-1/0.36~0.74)、(140~160 m3·d-1/0.31~0.77)或(160~180 m3·d-1/0.33~0.76)时,底流含油质量分数不大于0.02%;数值模拟预测的分流特性与试验结果一致,预测的总分流比和底流含油质量分数的关系与试验结果定性一致。通过综合分析分流特性和分离特性,得出进行井下工况调节时入口流量和总分流比的合理范围,为现场试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器 数值模拟 分离特性 分流特性 多相流
下载PDF
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于立军 蒋安众 +1 位作者 虞亚辉 胡天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171-1174,共4页
通过对 4 5mm管径、水平放置圆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采用实验方法整理出vsg- vsl平面流型图 ;从双流体模型基本方程出发 ,通过动力学分析 ,对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中各流型间相互转变的机理和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 ... 通过对 4 5mm管径、水平放置圆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采用实验方法整理出vsg- vsl平面流型图 ;从双流体模型基本方程出发 ,通过动力学分析 ,对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中各流型间相互转变的机理和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 4种基本流型间相互转变的预报关系式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两者符合良好 .当油气水三相流中的油水乳化液处于 O/W型时 ,含油率对流型转换的影响很小 ,油水可作为一相来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三相流 水平管 转变边界
下载PDF
Visualization study on fluid distribution and end effects in core flow experiments with low-field mri method 被引量:13
10
作者 程毅翀 狄勤丰 +3 位作者 顾春元 叶峰 华帅 杨培强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187-194,共8页
Core flow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splacing agent, but conventionally the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re cannot be intuitively observed, and then som... Core flow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splacing agent, but conventionally the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re cannot be intuitively observed, and then some important information can not be directly acquired by experiments. In this paper, a visualiz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water-flooding process by using an improved 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device, and the images describing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water were collec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water can be visually detected in an appropriate range of core porosity, and the end effect in many mechanics experiments is found to exist also in natural core flow test, and the influence range is about 0.004 m from the end of a 0.05752 m length natural core.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MRI is an effective tool to study the real time fluid distribution in natural c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water distrib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device flow visualization end effect core flow experiment
原文传递
油水砂多相流中固体颗粒对弯管及T型堵头管的冲蚀 被引量:14
11
作者 彭文山 曹学文 +2 位作者 吉俊毅 靳学堂 王庆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6,174,共7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在欧拉坐标系下求解连续相运动方程,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求解离散相颗粒轨道方程,并利用冲蚀方程研究了管内油、水、砂多相流中固体颗粒运动与管道冲蚀的相互关系,预测最大冲蚀发生位置。结果表明:弯管冲蚀最严重...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在欧拉坐标系下求解连续相运动方程,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求解离散相颗粒轨道方程,并利用冲蚀方程研究了管内油、水、砂多相流中固体颗粒运动与管道冲蚀的相互关系,预测最大冲蚀发生位置。结果表明:弯管冲蚀最严重处位于下游直管段与弯头连接处外侧,T型堵头管冲蚀最严重处位于上下游直管段交接处内侧,T型堵头管的最大冲蚀速率远大于弯管的;T型堵头管中存在明显的颗粒相互碰撞区域以及颗粒滞留区域,在颗粒相互碰撞区域颗粒对管壁的碰撞能降低,在颗粒滞留区域颗粒的滞留减少了新来颗粒对堵头的碰撞,这两个区域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颗粒对管道的冲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 T型堵头管 油水砂 多相流 冲刷腐蚀 颗粒轨迹
下载PDF
生产测井油气水三相流动流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恺 郭海敏 +1 位作者 戴家才 王芬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9-492,共4页
三相流动是油田开发动态监测中常见而又难于解决的问题.目前多数研究者把油气水三相流动看作气液两相流动处理,即忽略油水之间的差异.三相流动中流型变化很复杂,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井中流体的流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三相流动中流型变... 三相流动是油田开发动态监测中常见而又难于解决的问题.目前多数研究者把油气水三相流动看作气液两相流动处理,即忽略油水之间的差异.三相流动中流型变化很复杂,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井中流体的流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三相流动中流型变化图版,可以对井下流体流型进行合理的识别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流动 动态监测 油水差异 流型变化
下载PDF
新型油水分离器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兴军 刘春全 +2 位作者 艾志久 贺会群 肖莉 《石油矿场机械》 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
新型油水分离器由截面为等腰梯形的螺旋式流道和出口装置组成,出口装置内有一个可以调整角度的流线型挡板。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对该装置进行了流道内流场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其油水分离性能,并研究了该装置的螺旋流道圈数、... 新型油水分离器由截面为等腰梯形的螺旋式流道和出口装置组成,出口装置内有一个可以调整角度的流线型挡板。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对该装置进行了流道内流场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其油水分离性能,并研究了该装置的螺旋流道圈数、采出液含油体积百分数与分离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压力低,可用于油井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省去了目前常规水力旋流器的许多辅助设备,特别适应海洋平台的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螺旋形流道 仿真分析 分离性能 操作压力
下载PDF
T型管油水分离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坤 艾志久 +2 位作者 付必伟 李杰 李振北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4,共6页
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研究T型管内油水两相流动特性,研究了入口含油率、出口分流比、入口速度、支管段长度、主管出口段长度等因素对T型管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支管与主管连接处存在油相聚集及油水分离现象,其中主管油相聚集主要... 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研究T型管内油水两相流动特性,研究了入口含油率、出口分流比、入口速度、支管段长度、主管出口段长度等因素对T型管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支管与主管连接处存在油相聚集及油水分离现象,其中主管油相聚集主要由重力分层导致,而支管油相聚集主要是密度差导致的离心分离.入口位置含油率对T型管的分离效率影响大,随入口含油率增大,T型管的分离效率降低,T型管适用于含油率较低的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支管分流比越大,T型管分离效率越高,生产现场可考虑在主管出口段采取节流措施以提高T型管的分离效率.T型管分离效率对支管段及主管出口段长度不敏感,T型管可仅按制造安装要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管 液液两相流 计算流体动力学 油水分离 流场模拟
原文传递
内锥式脱油旋流器流场分析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立新 张淼 +1 位作者 刘文庆 邹立军 《化工机械》 CAS 2011年第2期202-205,共4页
采用流场模拟方法研究了内锥式脱油型水力旋流器的内部流场,其中湍流模型采用多相流中的Reynolds应力模型,基本方程的离散和求解采用SIMPLEC算法,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内锥式脱油旋流器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特性参数对旋流分离... 采用流场模拟方法研究了内锥式脱油型水力旋流器的内部流场,其中湍流模型采用多相流中的Reynolds应力模型,基本方程的离散和求解采用SIMPLEC算法,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内锥式脱油旋流器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特性参数对旋流分离器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锥式水力旋流器 油水分离 流场模拟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流数值试井解释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冬丽 李江龙 +1 位作者 杜文军 吴玉树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9-437,共9页
基于多重介质渗流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建立了缝洞型油藏油水两相流三重介质数值试井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三重介质油藏两相流试井响应曲线并分析其特征。指出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条件下的压恢曲线与单相时的不重合,并随着初始油... 基于多重介质渗流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建立了缝洞型油藏油水两相流三重介质数值试井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三重介质油藏两相流试井响应曲线并分析其特征。指出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条件下的压恢曲线与单相时的不重合,并随着初始油水饱和度的变化而变化,不能直接用单相试井模型来解释两相流试井曲线;提出了先拟合油水产量曲线,再拟合压力恢复曲线的试井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 三重介质 数值试井 油水两相流
原文传递
搅拌测量法测定油水混合液流动特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郁辰阳 张劲军 +1 位作者 丁振军 黄启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4-579,共6页
对于非均匀混合(乳化)、不稳定的油水两相体系,传统的黏度计无法测量其黏度。通过搅拌可以维持油水两相的均匀混合状态,并且搅拌轴的扭矩反映了流体的当量黏度。基于这一原理,建立了搅拌测量油水混合液流动性的方法,包括搅拌桨叶类型的... 对于非均匀混合(乳化)、不稳定的油水两相体系,传统的黏度计无法测量其黏度。通过搅拌可以维持油水两相的均匀混合状态,并且搅拌轴的扭矩反映了流体的当量黏度。基于这一原理,建立了搅拌测量油水混合液流动性的方法,包括搅拌桨叶类型的选择、根据搅拌轴扭矩确定一定搅拌转速下的黏度、根据搅拌转速及流体黏度确定搅拌槽的平均剪切率。针对单相原油和油水混合液,将该方法的测量结果分别与同轴圆筒黏度计和试验环道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其可靠性。应用该方法,对高含水油水混合液在不同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的流动性进行了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测量法 油水混合液 流动性 当量黏度 剪切率
下载PDF
油气水三相流压降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玮 宫敬 +1 位作者 刘鑫 孙异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共7页
介绍了国内外近20年来油气水三相流压降理论研究的进展,分析了主流的两种三相流压降理论,即基于气液两相流相关式模型的三相压降理论和基于力学模型的三相压降理论,指出了两种压降理论的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三相流压降理论的... 介绍了国内外近20年来油气水三相流压降理论研究的进展,分析了主流的两种三相流压降理论,即基于气液两相流相关式模型的三相压降理论和基于力学模型的三相压降理论,指出了两种压降理论的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三相流压降理论的研究同油水反相规律研究相结合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油气水三相流 压降 研究
下载PDF
多相管流蜡沉积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全青 于达 +3 位作者 李雪 庚琳 宫敬 姜珊 《化工机械》 CAS 2014年第6期712-717,共6页
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多相管流蜡沉积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油水、油气两相蜡沉积的实验研究情况,提出了多相管流蜡沉积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油气管道输送 多相管流 油水两相流 油气两相流 蜡沉积
下载PDF
高粘油水两相水平管流的压降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宫敬 穆虹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41,共4页
通过三种高粘度油品的油水水平管流试验 ,对各种流型的压降规律进行了研究 ,以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为基础 ,建立了有效粘度的经验相关式 ,并通过含有有效粘度与混合流速的压降公式估算各流型的管路压降。采用的方法适用于稠油和水的两相... 通过三种高粘度油品的油水水平管流试验 ,对各种流型的压降规律进行了研究 ,以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为基础 ,建立了有效粘度的经验相关式 ,并通过含有有效粘度与混合流速的压降公式估算各流型的管路压降。采用的方法适用于稠油和水的两相流研究。提出应建立有效粘度的理论预测模型 ,使高粘油与水的两相流的研究更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管 两相流 压降 润滑油 计算方法 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