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目湖沙河水库水质对流域开发与保护的响应 被引量:22
1
作者 朱广伟 陈伟民 +7 位作者 李恒鹏 任理 顾钊 赵林林 高永霞 贺冉冉 张运林 崔扬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9-817,共9页
利用长期水质监测资料,对苏南地区天目湖沙河水库十多年来的开发与保护工作的水库水质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大规模放养鳙鱼等不合理的渔业开发对水库硅藻、蓝藻等浮游植物异常增殖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营养盐处于中富营养水平下... 利用长期水质监测资料,对苏南地区天目湖沙河水库十多年来的开发与保护工作的水库水质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大规模放养鳙鱼等不合理的渔业开发对水库硅藻、蓝藻等浮游植物异常增殖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营养盐处于中富营养水平下,利用不同食性鱼类的组合调控,能够较快地抑制浮游植物的异常增殖,但当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后,其控制能力下降,营养盐和气候因子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流域的旅游开发和农业开发都对水库营养盐、透明度等水质指标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坡地大规模茶叶种植等农业开发对水库氮的影响十分明显;春季少雨等气候变化因子对水库氮等营养盐浓度影响较大,但影响是短时段的.研究表明,合理调控水库渔业养殖,控制流域农业、旅游等开发活动强度,减少农业化肥施用量,恢复和扩大湿地等流域营养盐削减途径,是沙河水库水质保护的关键,也对同类水库水质保护具有示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湖 沙河水库 富营养化 生物操纵 氮磷比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多梯度氮磷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与氮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艳 陈梦娇 +7 位作者 郭童童 崔靖 李兰平 梁德飞 李永慧 张振华 朱小雪 任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1-759,共9页
为研究不同梯度氮、磷单独及混合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植物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本实验分析了青海省门源县典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功能群水平地上生物量,植物全氮、全磷含量及氮磷比对多梯度氮、磷添加的... 为研究不同梯度氮、磷单独及混合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植物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本实验分析了青海省门源县典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功能群水平地上生物量,植物全氮、全磷含量及氮磷比对多梯度氮、磷添加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氮、磷添加均对群落地上生物量影响极显著(P<0.001);氮添加对禾草类和豆科生物量影响极显著(P<0.001);磷添加对禾草类和莎草类生物量影响极显著(P<0.001);氮磷交互作用对豆科和莎草类生物量影响显著(P<0.05)。群落水平上,氮添加显著提高了植物全氮含量,对植物氮磷比(N∶P)有正效应,磷添加显著提高了植物全磷含量,对植物N∶P有负效应,植物全磷对N∶P的负效应大于全氮对N∶P的正效应。本研究表明氮、磷添加可能会使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组成和植物养分含量发生改变,植物群落逐渐向禾草类发展;此外,高寒草甸植物生长趋向于受氮磷共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氮磷添加 生物量 养分含量 化学计量比
下载PDF
温州市鳌江水系叶绿素a和氮、磷的分布特征与富营养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嗣彤 程全国 +4 位作者 雷坤 王艳 张志敏 孙明东 吕旭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6,共6页
为探究温州市鳌江水系氮、磷污染特征,选取17个采样断面,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进行两次水样采集,并据此对水体理化指标、氮磷浓度与叶绿素a(Chl-a)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判别理化指标、氮磷营养盐与Chl-a的... 为探究温州市鳌江水系氮、磷污染特征,选取17个采样断面,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进行两次水样采集,并据此对水体理化指标、氮磷浓度与叶绿素a(Chl-a)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判别理化指标、氮磷营养盐与Chl-a的相关性。同时运用氮磷比判定鳌江水系的营养限制因子,并初步判定鳌江水系的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Chl-a、氮磷营养盐浓度存在时空差异;根据灰色关联度判定总氮、溶解性无机氮、氨氮是鳌江水系枯水期Chl-a的主要影响因子,氨氮、溶解性总磷和可溶性磷酸盐是丰水期Chl-a的主要影响因子;鳌江水系在丰水期主要表现为磷限制状态,枯水期主要表现为氮、磷共同限制状态;鳌江水系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丰水期富营养化较严重,下游河段较上游河段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鳌江水系 叶绿素A 氮磷比 富营养化
下载PDF
两种不同氮磷比下的藻类生长曲线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欢 刘德富 +2 位作者 张佳磊 严广寒 叶海松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75-79,共5页
针对有关学者研究氮磷比对浮游藻类生长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所得出的不同结论,选取有代表性的氮磷比,探究氮磷比对藻类生长曲线的影响,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水华控制提供依据。通过室内控制试验,设置两... 针对有关学者研究氮磷比对浮游藻类生长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所得出的不同结论,选取有代表性的氮磷比,探究氮磷比对藻类生长曲线的影响,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水华控制提供依据。通过室内控制试验,设置两组氮磷比40∶1和16∶1,研究两种不同氮磷比下的藻类生长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中的磷充足时,藻类生长的最佳条件氮磷比40∶1要优于氮磷比16∶1;氮磷比在40∶1条件下,TP与Chla的关系曲线为:Y=5.6196 X^(-1.201)(R^2=0.871,P<0.057);TN与Chl-a的关系曲线为:Y=173.87 e^(-0.16x)(R^2=0.9154,P<0.05);TP与TN的关系曲线为:Y=15.18 X+8.1567(R^2=0.9297,P<0.05)。氮磷比在16∶1条件下,TP与Chla的关系曲线为:Y=-37.365 X+31.501(R^2=0.799,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比 营养盐 浮游藻类 生长曲线
下载PDF
溶解有机氮组分对莱州湾硅藻-甲藻演变的影响及其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于坤隆 李敏 +2 位作者 赵宇 张现盛 李克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97,共15页
本文针对莱州湾硅藻向甲藻优势种群演替的潜在问题,设置岸基培养实验,研究溶解有机氮(DON)及其亲水和疏水组分在不同氮磷比条件下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无机态氮磷营养盐浓度不受限实验条件下,硅藻(菱形藻(Nitzchia s... 本文针对莱州湾硅藻向甲藻优势种群演替的潜在问题,设置岸基培养实验,研究溶解有机氮(DON)及其亲水和疏水组分在不同氮磷比条件下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无机态氮磷营养盐浓度不受限实验条件下,硅藻(菱形藻(Nitzchia spp.)、扁面角毛藻(Chaetoceros compressus)等)因更强的溶解无机氮(DIN)亲和力(吸收速率常数/半饱和常数)而成为优势藻;高氮磷比和疏水性DON实验条件下,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因对DON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而在培养后期演变为优势藻。三维荧光光谱和酶活性分析表明,高腐质化指数(HIX=1.17)的DON疏水性组分含有较高占比的类腐殖质C峰(27.0%)和M峰(16.1%),以及高氮磷比条件下DON微生物降解速率慢等原因,是促进甲藻以DON类腐殖质组分为氮源生长的内在原因;而高生物指数(BIX=1.29)的DON亲水组分含有高占比的类蛋白质吸收峰T1峰(42.5%)和B峰(33.6%),以及低氮磷比条件下DON微生物降解速率快等原因,是促进硅藻以DON类蛋白质组分为氮源生长的内在原因,这也反映在硅藻高活性表达的类氨酸氨肽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甲藻演变 溶解有机氮 氮磷比 莱州湾 亲/疏水组分
下载PDF
氮磷比及浓度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竞争关系的影响
6
作者 张亮 刘时雨 郭国军 《河南水产》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研究以P浓度为0.05 mg/L、 0.4 mg/L和1 mg/L的低、中和高浓度3种情况,分别设置N/P为10、20、 30、 40、 50这5种比例的培养液,分别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铜绿微囊藻(Mcirocystis aeruginosa)进行纯培养与混合培养,以期研究... 本研究以P浓度为0.05 mg/L、 0.4 mg/L和1 mg/L的低、中和高浓度3种情况,分别设置N/P为10、20、 30、 40、 50这5种比例的培养液,分别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铜绿微囊藻(Mcirocystis aeruginosa)进行纯培养与混合培养,以期研究不同N、 P浓度及比例对两种藻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培养条件下,两种藻的最大浓度显著大于混合培养,两种藻在混合培养条件下具有竞争抑制作用。混养下小球藻在P浓度为(0.4 mg/L), N/P为20时的KR值最大为1.47,说明其竞争优势更为显著,在养殖、景观水体或者江河湖库中可以参考该数据来构建有益藻类占优势的健康藻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蓝藻爆发,为养殖相关水体蓝藻水华问题的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比 种间竞争 小球藻 铜绿微囊藻
原文传递
氮磷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浅水湖泊群浮游植物类群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吴世凯 谢平 +1 位作者 倪乐意 张琳 《集成技术》 2015年第6期15-25,共11页
2003年夏和2004年夏对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30个浅水湖泊的浮游植物类群进行调查。为了研究不同氮磷比(TN/TP)对浮游植物组成的影响,将浮游植物的六个门,分别在TN/TP〉30、1230)降到中等水平(12~30)时,除蓝藻门外的其他五个浮游植... 2003年夏和2004年夏对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30个浅水湖泊的浮游植物类群进行调查。为了研究不同氮磷比(TN/TP)对浮游植物组成的影响,将浮游植物的六个门,分别在TN/TP〉30、1230)降到中等水平(12~30)时,除蓝藻门外的其他五个浮游植物门的斜率均随总磷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当TN/TP从中等水平(12~30)降到低水平(〈12)时,除绿藻和隐藻门外,其他浮游植物门的斜率均随总磷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TN/TP从高水平(〉30)降到降至低水平(〈12)时,蓝藻门的斜率不断降低,说明蓝藻在较高TN/TP有更好的生长潜力。同样发现,绿藻和隐藻门则随TN/TP的降低有更好的生长潜力。当TN/TP在高水平(〉30)和低水平(〈12)时,硅藻、甲藻和裸藻门的斜率均发生下降,说明这三个门的藻类在TN/TP为中等水平(12~30)的环境中有更好的生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比 浮游植物 浅水湖泊 类群 长江
下载PDF
高效脱氮除磷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博 《山西化工》 2022年第6期162-164,共3页
针对目前工业污水净化时脱氮除磷效率低下、经济性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技术,以多级A/O耦合MBR(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为核心,对不同原水碳氮比例情况下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的高效脱氮除磷工艺能... 针对目前工业污水净化时脱氮除磷效率低下、经济性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技术,以多级A/O耦合MBR(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为核心,对不同原水碳氮比例情况下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的高效脱氮除磷工艺能够显著提升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对COD(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达到了91.9%,对TN(总氮含量)的去除率达到了85.4%,对TP(总磷含量)的去除率达到了83.2%,极大地提升了工业污水的净化效率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磷 工业污水 氮磷比例
下载PDF
福建东山湾八尺门海域水体与沉积物中的氮磷分布及评价
9
作者 蔡真珍 郑盛华 +4 位作者 林永青 杨妙峰 席英玉 姜双城 罗冬莲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28-35,共8页
研究2013年10月东山湾八尺门海域水体及沉积物中氮磷等含量并基于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水体中无机氮和磷酸盐均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水体的氮磷比在10~14,富营养化指数、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法提示营养化程度较高.沉积物TP、T... 研究2013年10月东山湾八尺门海域水体及沉积物中氮磷等含量并基于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水体中无机氮和磷酸盐均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水体的氮磷比在10~14,富营养化指数、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法提示营养化程度较高.沉积物TP、TN、TOC从八尺门海堤往东山湾方向逐渐降低,且三者具有同源性.沉积物C/N、C/P值、N/P值提示该海域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及藻类,P主要为外源输入.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63、有机指数平均值为0.120,沉积物呈轻度至中度污染,有机污染处于“尚清洁”等级.对比同海域不同年份,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氮、磷含量从1982年到2013年总体升高,有机碳则有所下降.对比同期福建其他海域,水体无机氮、磷酸盐及沉积物总氮、总磷、有机碳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水体 沉积物 氮磷比 东山湾 福建省
下载PDF
生态系统氮磷比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10
作者 邬畏 何兴东 周启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6-302,共7页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氮磷比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文献的大量阅读,总结了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氮磷比化学计量特征的意义。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的氮磷比与固氮共生体及非共生体的生物固氮量呈反比例关系;土壤中的氮磷比化学计量...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氮磷比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文献的大量阅读,总结了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氮磷比化学计量特征的意义。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的氮磷比与固氮共生体及非共生体的生物固氮量呈反比例关系;土壤中的氮磷比化学计量特征发生变化会影响植被动态;土壤中氮磷比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对物种多样性及生产力产生影响,尤其是磷限制濒危物种的生产力及丰富度;植物体中的氮磷比化学计量特征可以体现氮和磷两种营养元素的供应状况及相对有效性,对植被恢复和濒危物种管理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水体中的氮磷比与水生生物的固氮量呈反比例关系,并且会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及水生生物群落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比 化学计量特征 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氮、磷肥对杉木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8
11
作者 于钦民 徐福利 王渭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肥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供磷可促进杉木幼苗植株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增加,并影响叶、茎、根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氮、磷处理幼苗叶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45%以...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肥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供磷可促进杉木幼苗植株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增加,并影响叶、茎、根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氮、磷处理幼苗叶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45%以上,施氮反而降低杉木叶、茎、根的生物量;施氮显著增加根和叶的氮含量,而显著降低根和叶的磷含量,对茎的氮、磷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施磷显著降低叶、茎、根的氮含量,叶、茎、根的磷含量随供磷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氮磷配施显著影响叶、茎、根的氮、磷含量和氮、磷累积量。叶片是主要的氮、磷养分存储器官。氮(或磷)水平的增加可降低杉木幼苗的磷(或氮)利用效率,提高氮(或磷)的利用效率;氮、磷肥显著影响杉木幼苗叶、茎、根的N/P比。研究结果说明,氮、磷肥增加了杉木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和氮、磷含量,影响了幼苗的养分分配和营养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磷肥 生物量 养分分配 N P比
下载PDF
氮磷比对两种蓝藻生长及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43
12
作者 孟顺龙 裘丽萍 +5 位作者 胡庚东 瞿建宏 范立民 宋超 陈家长 徐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38-1444,共7页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氮磷比条件下主要水华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isa)和巨颤藻(Oscillatoria princeps)的生长和种间竞争。结果表明,无论在纯培养体系还是混合培养体系中,微囊藻在中氮磷比(N/P=4.5)下生长最好,颤...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氮磷比条件下主要水华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isa)和巨颤藻(Oscillatoria princeps)的生长和种间竞争。结果表明,无论在纯培养体系还是混合培养体系中,微囊藻在中氮磷比(N/P=4.5)下生长最好,颤藻在低氮磷比(N/P=0.45)下生长最好;氮磷比对藻类的种间竞争抑制参数能够产生明显影响,中氮磷比时微囊藻对颤藻的竞争抑制参数最大,分别是高氮磷比(N/P=45)和低氮磷比时的1.38倍和1.35倍;而颤藻对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参数则是在低氮磷比时最大,分别是高氮磷比和中氮磷比时的2.22倍和4.02倍。中、高氮磷比时微囊藻对颤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大于颤藻对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而低氮磷比时则相反。根据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中两物种的竞争结局可初步判断,中、高氮磷比时,微囊藻在竞争中占优势,低氮磷比时,微囊藻和颤藻不稳定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 颤藻 氮磷比 种间竞争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湖泊水体氮磷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6
13
作者 季鹏飞 许海 +4 位作者 詹旭 朱广伟 邹伟 朱梦圆 康丽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30-4041,共12页
为弄清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体氮磷比(TN/TP)对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及水系连通性的指示意义,对该区域26个湖泊开展了春、夏两季的水质调查,比较了不同水文、水质状况湖泊之间TN/TP差异,探讨了影响湖泊TN/TP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长江中下游... 为弄清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体氮磷比(TN/TP)对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及水系连通性的指示意义,对该区域26个湖泊开展了春、夏两季的水质调查,比较了不同水文、水质状况湖泊之间TN/TP差异,探讨了影响湖泊TN/TP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长江中下游湖泊TN/TP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性,春季TN/TP平均值为21.52±14.28,过水性湖泊、深水湖泊以及富营养化湖泊3种类型水体中,富营养化湖泊的TN/TP较低,为14.38±7.40,深水湖泊的TN/TP最高,为40.97±33.37;夏季调查湖库的TN/TP平均值为21.73±23.78,其中深水湖泊的TN/TP仍为最高,达96.38±45.91,富营养化湖泊的TN/TP仍为最低,达10.91±4.44.春、夏相比,过水性湖泊和深水湖泊夏季的TN/TP显著上升,而富营养化湖泊却明显下降,且降幅随富营养化程度升高而加大.相关性分析发现,无论是春季还是夏季,湖泊TN/TP都与水体深度显著正相关.此外,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越高,TN/TP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就越弱,富营养化程度越低,TN/TP越高,磷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越明显.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营养盐策略上,多数湖泊控磷更为重要,在一些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湖泊,局部疏浚、合理挖深、外源控制和调整渔业生产方式等是值得探索的修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氮磷比 富营养化 水深 浮游植物
原文传递
中亚热带植被恢复阶段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35
14
作者 陈婵 张仕吉 +5 位作者 李雷达 刘兆丹 陈金磊 辜翔 王留芳 方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58-671,共14页
为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机制及植物的生存策略,根据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过程,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以湘中丘陵区地域相邻、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檵木(Loropetalumchinensis)+南烛(Vacciniumbracteatu)+杜鹃(Rhododendron ... 为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机制及植物的生存策略,根据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过程,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以湘中丘陵区地域相邻、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檵木(Loropetalumchinensis)+南烛(Vacciniumbracteatu)+杜鹃(Rhododendron mariesii)灌草丛(LVR)、檵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白栎(Quercus fabri)灌木林(LCQ)、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柯(Lithocarpus glaber)+檵木针阔混交林(PLL)、柯+红淡比(Cleyera japonic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常绿阔叶林(LCC)作为一个恢复系列,设置固定样地,采集植物叶片、未分解层凋落物和0–30 cm土壤样品,测定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运用异速生长关系、养分利用效率和再吸收效率分析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养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叶片C:N、C:P、N:P显著下降,而叶片C、N、P含量和土壤C、N含量、C:P、N:P显著增加,其中LCC植物叶片C、N含量,土壤C、N含量及其N:P,PLL植物叶片P含量,土壤C:P显著高于其他3个恢复阶段,各恢复阶段植物叶片N:P> 20,植物生长受P限制;凋落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波动较大。(2)凋落物与叶片、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弱,叶片与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叶片C、N、P含量与土壤C、N含量、C:N (除叶片C、N含量外)、C:P、N: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C:N与土壤C、N含量、C:P、N:P,叶片C:P与土壤C含量、C:N、C:P,叶片N:P与土壤C: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植被恢复过程中,叶片N、P之间具有显著异速生长关系,异速生长指数为1.45,叶片N、P的利用效率下降,对N、P的再吸收效率增加, LCC叶片N利用效率最低, PLL叶片P利用效率最低而N、P再吸收效率最高。(4)叶片N含量内稳态弱,而P含量具有较高的内稳态,在土壤低P限制下植物能保持P平衡。植被恢复显著影响叶片、凋落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丘陵区 植被恢复 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内稳态 养分利用效率 氮磷再吸收效率
原文传递
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春梅 蒋治国 赵言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0,共5页
以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径流池法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蔬菜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为45.76~60.45 kg/hm2,总磷流失量为2.67~3.95 kg/hm2。与常规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可... 以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径流池法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蔬菜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为45.76~60.45 kg/hm2,总磷流失量为2.67~3.95 kg/hm2。与常规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可使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2.48,0.31 kg/hm2;而增氮施肥和增磷施肥处理的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分别增加了7.76%,3.83%,总磷流失量增加2.84%,9.55%。总氮、总磷流失量与径流量呈显著线性相关,且总磷流失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更强(R2=0.913)。应加强汛期时段的田间管理和对磷的监控,减少磷流失量。有机肥与化肥以1:1配施,可有效降低菜地氮磷排放,提高蔬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5%,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氮磷流失 肥料利用率 太湖流域
下载PDF
不同氮磷比对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及水环境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建平 吴立波 +3 位作者 戴永康 王启山 王嵩 张丽彬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2-346,共5页
在实验室水族箱内建立微型生态系统,研究氮磷比[m(N)/m(P)]对微型生态系统中叶绿素-a、总有机碳、溶解氧、pH的影响,并用多重比较检验法分析试验所得数据。试验发现,Chl-a、TOC、DO、pH在不同氮磷比的处理间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DO、pH... 在实验室水族箱内建立微型生态系统,研究氮磷比[m(N)/m(P)]对微型生态系统中叶绿素-a、总有机碳、溶解氧、pH的影响,并用多重比较检验法分析试验所得数据。试验发现,Chl-a、TOC、DO、pH在不同氮磷比的处理间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DO、pH在不同处理间的变化比Chl-a、TOC更为显著。但它们随氮磷比的变化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还发现在各处理中,Chl-a与DO、pH间存在明显的正线性相关性;与TOC的相关性不显著。结果认为,氮磷比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影响主要还受制于它对处理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氮磷比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态系统 氮磷比 多重检验法 相关性
下载PDF
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时空变化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李明龙 贾梦丹 +2 位作者 孙天成 褚琳 李朝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39-1846,共8页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水源保护区,也是长江流域经济迅速发展区域之一.非点源污染是库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库区非点源污染状况对于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库区1990~2015年的...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水源保护区,也是长江流域经济迅速发展区域之一.非点源污染是库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库区非点源污染状况对于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库区1990~2015年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总量,分析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计算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确定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氮磷污染负荷量在空间上均呈现库区腹地高,库尾次之,库首最低的分布特征;氮磷污染负荷总量在时间上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000年达到最高值,2015年降到最低值;各污染源对氮磷污染负荷量的贡献率按从大到小依此为:土地利用、农村生活以及畜禽养殖;其中,旱地这种土地利用类型是非点源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三峡库区(TGRA) 氮磷负荷 时空变化 贡献率
原文传递
喀斯特区不同退化程度植被群落植物-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8
18
作者 俞月凤 何铁光 +6 位作者 曾成城 宋同清 彭晚霞 韦彩会 苏利荣 张野 范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35-946,共12页
为摸清喀斯特植被退化对群落各组分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内稳态特征的影响,为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以桂西北喀斯特地区5种退化程度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退化程度植被群落植物叶片、凋落物、土... 为摸清喀斯特植被退化对群落各组分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内稳态特征的影响,为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以桂西北喀斯特地区5种退化程度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退化程度植被群落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和微生物生物量的C、N、P含量,分析其化学计量比特征、相互关系及植物内稳性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叶片C、N、P含量、N∶P和凋落物N∶P、微生物量C显著下降,而叶片C∶N、C∶P则显著增加,且植物叶片N∶P<14;随退化程度加剧,凋落物N、P含量、土壤C、N、P含量、微生物量N、P呈先略有增后显著降低的趋势,且不同退化程度群落土壤N∶P和微生物量C∶N无显著差异。(2)叶片N、P含量与土壤N、P含量,叶片C∶P与土壤C∶N、C∶P、N∶P,叶片N∶P与凋落物N、N∶P,叶片C、N、P含量与微生物量C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C∶N与土壤C、N,叶片C∶P与土壤N、P,叶片N∶P与土壤P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3)喀斯特地区植物叶片N、P元素的内稳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2.74和2.31,属于弱稳态型,叶片N∶P的H值为5.14,为稳态型,相对于N、P元素,元素计量比N∶P具有更高的内稳性。喀斯特地区群落退化引起系统C、N、P含量、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发生明显改变,植物N∶P呈现一定的内稳性,说明其对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有较好的适应性;但退化导致叶片N∶P下降植物生长受N限制作用不断增强,因此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要注重N的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群落 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养分限制 喀斯特 内稳性
下载PDF
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卓佳 虞为 +2 位作者 朱长波 文国樑 马广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5,共6页
采用18个36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研究其氮磷收支的差异。各围隔放养对虾(全长为0.045 cm)均为3 000尾,放养罗非鱼((201±25)g/尾)分别为0尾(F组)、4尾(A组)、8尾(B组)、12尾(C组)、18尾(D组)、24尾(E组),试验... 采用18个36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研究其氮磷收支的差异。各围隔放养对虾(全长为0.045 cm)均为3 000尾,放养罗非鱼((201±25)g/尾)分别为0尾(F组)、4尾(A组)、8尾(B组)、12尾(C组)、18尾(D组)、24尾(E组),试验期间各围隔均不进行水交换,试验周期为70 d。结果表明,饲料和水环境调控剂是输入氮磷的主要来源,两者在对虾单养组中占氮磷总输入的87.8%和97.9%,在对虾混养组中占氮磷总输入的81.8%~91.9%和96%~98.7%。养殖生物和底泥沉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渠道,对虾单养组养殖生物占氮磷总输出的23.4%和10.5%,底泥沉积占氮磷总输出为50.5%和80%;对虾混养组中养殖生物占氮磷总输出的36%~47%和14.8%~18.1%,底泥沉积占氮磷总输出的28.1%~39.4%和72.3%~78%。C组为效果最佳组,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47%和18.1%,其中对虾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36.9%和16%,均大于其他混养组,且显著大于单养组(p<0.05)。研究表明,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明显提高了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减少了氮磷在池塘底部的沉积,凡纳滨对虾(8.3×105尾/hm2)和罗非鱼(3 320尾/hm2)混养可取得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学 对虾 罗非鱼 混养 氮磷收支 氮磷的利用率
下载PDF
光照和氮磷供应比对木荷生长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熊静 虞木奎 +2 位作者 成向荣 汪成 邹汉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40-2150,共11页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遮阴不仅严重抑制了木荷各器官和单株生物量积累,更加剧了P限制。尽管N、P添加对木荷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N、P供应比例为5时的性状组合更有利于木荷后期生长,但高N、P供应比例可能导致P限制。(2)遮阴下叶N、P含量显著增加,但叶C/N和C/P比显著降低;不同光照处理组中各器官及总N含量均随N、P供应比例增大而显著增加,而C/N比逐渐降低;P的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全光照组各器官P含量为茎>叶>根,遮阴组各器官P含量为根>茎>叶。(3)随N、P供应比例增加或光照强度降低,木荷均趋向降低根冠比和根质比、增加叶质比或茎质比。(4)木荷生物量与各器官N、P含量、叶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C/N和C/P比及根冠比、茎质比、根质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强和N、P比例变化均显著影响了木荷幼苗的养分利用特征,因而木荷作为伴生树种优化林分环境对其早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氮磷供应比例 化学计量 生长性状 生态适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