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异养硝化-反硝化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活性 被引量:50
1
作者 辛玉峰 曲晓华 +1 位作者 袁梦冬 荆延德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46-1654,共9页
【目的】分离筛选并鉴定一株异养硝化-反硝化细菌,并探讨其在脱氮中的作用。【方法】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微生物,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鉴定细菌,定时测定其OD600研究生长曲线,正交试验研究其脱氮影响因素和最佳条件,与污... 【目的】分离筛选并鉴定一株异养硝化-反硝化细菌,并探讨其在脱氮中的作用。【方法】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微生物,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鉴定细菌,定时测定其OD600研究生长曲线,正交试验研究其脱氮影响因素和最佳条件,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共同作用检验其脱氮活性。【结果】分离到一株异养硝化-反硝化细菌,鉴定结果表明是一株不动杆菌,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YF14,这是已知报道的第一株进行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的不动杆菌。该菌在12 h时进入对数期,22 h时进入稳定期,45 h以后进入衰亡期。该菌能进行异养硝化,3 d后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2%和91%,且无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积累。好氧条件下该菌能进行反硝化,在硝酸盐和亚硝盐培养基中均能将氮几乎完全去除。对该菌脱氮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转速>接种量>碳源>碳氮比>pH。当转速为160 r/min,碳源取葡萄糖,接种量1%,碳氮比为8∶1,pH为6.5时,脱氮效果最好。该菌株可以提高活性污泥对于生活污水总氮脱除率约30%。【结论】菌YF14可以明显加强活性污泥脱氮效果,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硝化细菌 好氧反硝化 脱氮 不动杆菌
原文传递
养殖废水中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芳芳 周德平 +4 位作者 吴淑杭 张明 褚长彬 范洁群 姜震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32-2237,共6页
为了获得脱氮功能强的异养硝化菌株用于养殖废水的脱氮处理,通过富集、分离和纯化等步骤,并结合格利斯试剂检验菌株硝化能力的方法,从某养猪场污水处理池污泥中分离筛选了4株具异养硝化功能的菌株,分别标号为79、84、L116、L117,通过16S... 为了获得脱氮功能强的异养硝化菌株用于养殖废水的脱氮处理,通过富集、分离和纯化等步骤,并结合格利斯试剂检验菌株硝化能力的方法,从某养猪场污水处理池污泥中分离筛选了4株具异养硝化功能的菌株,分别标号为79、84、L116、L117,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和美国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Biolog鉴定,4株菌均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faecalis),并验证了这4株菌的硝化能力。结果表明,当液体培养基初始氨氮浓度为90mg.L-1左右时,在振荡培养48h内,菌株79、84、L116、L117培养基中氨氮和总氮均快速下降,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44.4%、47.9%、61.3%和56.4%,总氮(除菌)去除率达到39.9%、38.5%、43.4%和4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场废水 异养硝化细菌 分离 脱氮能力 粪产碱杆菌
下载PDF
草坪土壤的N_2O产生途径及其对施氮肥的响应 被引量:7
3
作者 白龙 王跃羲 +2 位作者 刘英 王晓红 谭冬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71-1979,共9页
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是土壤中产生N_2O的主要途径。以常用的冷季型草坪草早熟禾为对象,采用气体抑制剂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草坪土壤N_2O排放及其产生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草坪土壤的N_2O日排放量为7.2~8... 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是土壤中产生N_2O的主要途径。以常用的冷季型草坪草早熟禾为对象,采用气体抑制剂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草坪土壤N_2O排放及其产生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草坪土壤的N_2O日排放量为7.2~8.2 g·m^(-2)·d^(-1),年施氮量10 g·m^(-2)未改变草坪土壤N_2O排放强度,年施氮量25、35 g·m^(-2)处理则分别比对照增加1.52倍和1.88倍,但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照草坪土壤N_2O产生途径主要以异养硝化作用为主,其贡献率达65.7%,反硝化作用贡献率为34%,自养硝化和硝化细菌反硝化过程几乎不发生。年施氮量25 g·m^(-2)时,N_2O排放以硝化细菌反硝化、异养硝化和反硝化途径为主,贡献率分别为35%、35%和29%。年施氮量35 g·m^(-2)时,N_2O排放来自于4个途径,其中反硝化途径占41%,自养硝化途径贡献率增加至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 施氮肥 N2O排放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硝化细菌反硝化
原文传递
淮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_(2)O产生途径及相关功能基因丰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立博 王晓玲 +4 位作者 王旭敏 姜丽萍 蒋佳益 王晓敏 祝贵兵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41-451,共11页
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约60%的人为N_(2)O排放来自农业土壤.虽然已知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是土壤N_(2)O产生的主要过程,但N_(2)O产生的关键生物学机制以及其调控环境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难以预测.本研究... 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约60%的人为N_(2)O排放来自农业土壤.虽然已知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是土壤N_(2)O产生的主要过程,但N_(2)O产生的关键生物学机制以及其调控环境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难以预测.本研究选取安徽省亳州市冬、夏两季农田垂向土壤(0~200 cm)为研究对象,通过乙炔抑制法、15N-18O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别测定了N_(2)O产生潜势及产生途径,并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不同N_(2)O产生途径中功能基因的丰度变化以解析农田土壤N_(2)O产生的微生物机理.结果显示,在空间尺度上,表层土壤(0~20 cm)是N_(2)O产生热区,其N_(2)O产生潜势最高,为(0.364±0.048)ng·g^(-1)·h^(-1).硝化和反硝化潜势均在表层土壤达到最高.在时间尺度上,冬季(15℃)是N_(2)O产生热时,冬季样品N_(2)O产生潜势显著高于夏季样品,分别为(0.198±0.007)和(0.057±0.009)ng·g^(-1)·h^(-1).总体而言,硝化过程是农田土壤N_(2)O产生的主要来源,其中,硝化细菌反硝化过程(ND)对N_(2)O产生的贡献率最高,为52%,而硝化细菌硝化过程(NN)和硝化反应偶联的反硝化过程(NCD)的贡献率分别为24%和0.统计分析表明,农田土壤N_(2)O产生、硝化及反硝化潜势与理化性质(MC、pH、TN)和功能基因相对丰度(hao、nirK、norB)存在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揭示了农田土壤中N_(2)O的产生机理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强调了冬季农田土壤中N_(2)O的产生不容忽视,这些结果对准确评估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垂向土壤 氧化亚氮 季节 硝化 硝化细菌反硝化 功能基因相对丰度
原文传递
设施菜田土壤N_2O产生对O_2的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吉吉 宋贺 +2 位作者 曹文超 王乙然 王敬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826-3834,共9页
以添加(DIS)/不添加(DI)玉米秸秆的常规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利用在线自动监测培养系统,在不同初始氧气体积分数下(0%、1%、3%、5%和10%)监测土壤N_2O、NO、N_2和CO_2产生量的动态变化,并同步分析了土壤无机氮(NO-2... 以添加(DIS)/不添加(DI)玉米秸秆的常规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利用在线自动监测培养系统,在不同初始氧气体积分数下(0%、1%、3%、5%和10%)监测土壤N_2O、NO、N_2和CO_2产生量的动态变化,并同步分析了土壤无机氮(NO-2、NO-3、NH+4)含量,同时设置添加Na Cl O3的处理抑制土壤NO-2的氧化,以期对比研究不同碳投入菜田土壤N_2O产生量对O_2的响应.结果表明,厌氧条件下土壤N_2O产生量显著高于有氧条件下土壤N_2O产生量(P<0.01).当氧气体积分数≤1%时,添加秸秆的(DIS)土壤N_2O产生量显著高于未添加秸秆的(DI)土壤(P<0.01).土壤中氧耗竭时会观察到明显的N_2O产生速率峰值,但N_2产生速率峰值随着初始氧气体积分数的升高极显著降低(P<0.01),反之,土壤中如果没有出现氧耗竭的现象,则N_2O和N_2产生量随着初始氧气体积分数的升高显著降低(P<0.01).初始氧气体积分数介于1%~5%时,培养过程中会观察到持续的NO-2累积,且在该氧梯度内N_2O/(NO+N_2O+N_2)指数显著高于0%以及10%初始氧气体积分数的处理,此外,添加Na Cl O3后,当初始氧气体积分数为5%和10%时,持续增加的NO-2与N_2O产生量两者之间线性相关(R2≥0.85).本研究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不完全的反硝化和NO-2诱导的硝化细菌反硝化共同作用,显著增加了土壤N_2O的产生量和N_2O/(N_2O+NO+N_2)指数;但是,有氧条件下土壤N_2O的产生量显著低于厌氧条件(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反硝化 硝化细菌反硝化 亚硝酸盐 N2O/(N2O+NO+N2)指数
原文传递
流量分配对短程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巩有奎 彭澄瑶 +1 位作者 王淑莹 彭永臻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68-1673,共6页
利用SBR反应器,通过在线pH曲线控制好氧-缺氧反应时间,成功实现了短程生物脱氮,并考察了分段进水条件下流量分配对SBR反应器运行性能及N2O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水分2次在不同阶段等量加入反应器的二段进水方式相比,原水分3次等量进... 利用SBR反应器,通过在线pH曲线控制好氧-缺氧反应时间,成功实现了短程生物脱氮,并考察了分段进水条件下流量分配对SBR反应器运行性能及N2O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水分2次在不同阶段等量加入反应器的二段进水方式相比,原水分3次等量进入反应器的三段进水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脱氮过程中外碳源投加量和氧化亚氮产量;氧化亚氮主要产生于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能够将硝化阶段积累的N2O还原至N2.2次、3次等量进水条件下,生物短程脱氮过程中乙醇投加量分别为0.8和0.6 mL,N2O释放量分别为8.86和5.05 mg·L-1(以N计).硝化过程中NO-2-N的积累是导致系统N2O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短程生物脱氮 流量分配 N2O 好氧反硝化
原文传递
乳山湾近海沉积物潜在硝化速率的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贺惠 甄毓 +1 位作者 米铁柱 于志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2-1088,共7页
在测定乳山湾近海沉积物潜在硝化速率(PNR)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前后溶解无机氮(DIN)含量显著下降,表明体系中存在DIN损失,且损失的溶解无机氮含量与硝化总量的比值为2.72%~40.02%.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培养过程中亚硝酸盐还... 在测定乳山湾近海沉积物潜在硝化速率(PNR)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前后溶解无机氮(DIN)含量显著下降,表明体系中存在DIN损失,且损失的溶解无机氮含量与硝化总量的比值为2.72%~40.02%.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培养过程中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itrite reductase gene,nirK)的表达情况,发现氨氧化古菌(AOA)和好氧氨氧化细菌(AOB)均有nirK基因的表达,表明硝化微生物的反硝化过程(ND)是导致无机氮损失的原因之一.若仅根据测得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估算乳山湾近海沉积物的潜在硝化速率会低估PNR(C0和C2 2个站位,考虑ND过程得到的总PNR分别是未考虑ND过程的15.9倍和22.1倍,而对于AOA的PNR则是22.3倍和46.1倍),因此在计算时,必须将体系中损失的无机氮计算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潜在硝化速率 硝化微生物的反硝化过程 亚硝酸盐还原酶
下载PDF
双氰胺减少铵态氮肥施用后潮土N_(2)O排放的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兰 李晓波 马舒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01-2808,共8页
为探讨双氰胺(DCD)减少铵态氮肥施用后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机制,通过开展好氧培养试验,研究DCD配施铵态氮(NH_(4)^(+)N)或亚硝态氮(NO_(2)^(-)-N)对潮土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同时添加不同浓度NO_(2)^(-)-N模拟NO_(2)^(-)-N累积对N_(... 为探讨双氰胺(DCD)减少铵态氮肥施用后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机制,通过开展好氧培养试验,研究DCD配施铵态氮(NH_(4)^(+)N)或亚硝态氮(NO_(2)^(-)-N)对潮土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同时添加不同浓度NO_(2)^(-)-N模拟NO_(2)^(-)-N累积对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DCD仅对NH_(4)^(+)N氧化过程中N_(2)O排放有抑制作用,对NO_(2)^(-)-N还原过程中产生的N_(2)O没有影响;培养前7 d,DCD显著抑制NH_(4)^(+)N的氧化过程,降低净硝化速率,而在添加NO_(2)^(-)-N土壤中加入DCD后净硝化速率显著增加,培养30 d后,DCD对NH_(4)^(+)N和NO_(2)^(-)-N氧化过程均没有影响;添加外源NO_(2)^(-)-N明显促进了N_(2)O排放,其排放通量显著高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同NO_(2)^(-)-N浓度呈正相关,CO_(2)累积排放量同NO_(2)^(-)-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DCD可以避免NO_(2)^(-)-N大量累积而产生的毒害作用,但仅对氨氧化过程N_(2)O减排有效果,因此亟待研发适于抑制NO_(2)^(-)-N产生NO_(2)的新型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双氰胺 亚硝态氮 硝化细菌反硝化
下载PDF
碳源和氧对设施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吉吉 王乙然 +2 位作者 曹文超 宋贺 王敬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利用在线自动监测培养系统(Robot系统),研究不同氧分压、碳源投入以及不同氧分压和碳源投入组合下,添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设施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氧分压的升高,N_2O排放量呈指数下降(P<0.001),土壤氧... 利用在线自动监测培养系统(Robot系统),研究不同氧分压、碳源投入以及不同氧分压和碳源投入组合下,添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设施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氧分压的升高,N_2O排放量呈指数下降(P<0.001),土壤氧分压大于等于3%O_2后,N_2O排放量不足于无氧和微量氧(1%氧)处理的30%。添加碳源降低了有氧条件下土壤N_2O和N_2产生量,显著增加了微量氧下异养反硝化途径对N_2O的贡献量(P<0.01)。在微量氧和3%O_2下,与未添加DCD的处理相比,无碳源添加且施用DCD后,N_2O的排放分别降低了64.4%和88.8%,同时N_2排放分别降低了23.4%和18.6%。从微量氧至3%O_2,虽然无碳源添加的处理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对N_2O排放的贡献从17.2%增加至42.6%,但由于排放总量的急剧下降,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对设施菜田土壤N_2O排放的贡献较小。本研究所用土壤pH较高,且添加DCD的处理培养前后硝酸盐基本平衡,异养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可能很弱。总之,设施菜田土壤N_2O排放主要发生在无氧和微量氧条件下。异养反硝化菌对土壤N_2O排放的直接贡献最大,尤其是在碳源较为充足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分压 碳源 N2O 与硝化相耦合的反硝化 异养反硝化 硝化细菌反硝化
下载PDF
水分和温度对旱地红壤硝化活力和反硝化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连峰 蔡祖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46,560,共5页
采集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和第三纪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分别在4C冰箱内保存(O),室温下湿润(M)和淹水(F)培养110天后测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势、反硝化势和反硝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保持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但显著... 采集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和第三纪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分别在4C冰箱内保存(O),室温下湿润(M)和淹水(F)培养110天后测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势、反硝化势和反硝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保持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但显著抑制它们的硝化和反硝化活力。湿润有利于保持硝化细菌的硝化活力,而淹水则有利于保持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活力,但均不利于硝化细菌和反硝细菌的存活。由此说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测定的项目,应采用不同的土壤样本保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硝化势 反硝化势 反硝化酶活性
下载PDF
硝化菌与反硝化菌混合培养生物脱氮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巧东 钟丽娜 姚善泾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7,共4页
从污泥中筛选得到了脱氮效率较高的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测定了其在含氮溶液中的生长曲线,计算得到其反硝化或硝化强度。将所得菌种在好氧条件下于模拟污水中进行混合培养,研究了脱氮效率及影响因素,并与用传统生物序列法进行硝... 从污泥中筛选得到了脱氮效率较高的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测定了其在含氮溶液中的生长曲线,计算得到其反硝化或硝化强度。将所得菌种在好氧条件下于模拟污水中进行混合培养,研究了脱氮效率及影响因素,并与用传统生物序列法进行硝化与反硝化培养脱氮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混合培养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过程中不会累积中间产物,生物脱氮率可达76.7%,较传统序列式脱氮法有显著提高,混合培养过程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较小,是一种简易可行、高效和无污染的生物脱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菌 反硝化菌 生物脱氮 硝化强度
下载PDF
喷射环流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温沁雪 陈志强 +1 位作者 吕炳南 施汉昌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85,共4页
喷射环流反应器在好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其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且两者的去除率成正比。试验测定了反应器出水中NO-x-N的含量,结果表明出水中的氮主要以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形式存在,证明该反应器在硝化过... 喷射环流反应器在好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其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且两者的去除率成正比。试验测定了反应器出水中NO-x-N的含量,结果表明出水中的氮主要以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形式存在,证明该反应器在硝化过程中实现了对亚硝酸盐的积累。反应器的脱氮效果随进水C/N值的增加而提高,证明了异养硝化细菌的存在。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废气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的增加了0.24%,证明反应器中发生了反硝化反应。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喷射环流反应器中的脱氮机理为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环流反应器 亚硝酸盐 硝化菌 反硝化 同步硝化反硝化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程颖 马利民 +1 位作者 张选军 赵建夫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7,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复合垂直流渗滤系统的模拟揭示了该系统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对有机污染物、营养元素的降解效果。研究表明,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是在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的降解是以生物... 本研究通过对复合垂直流渗滤系统的模拟揭示了该系统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对有机污染物、营养元素的降解效果。研究表明,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是在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的降解是以生物作用为主,非生物机制为辅;对磷的降解则以非生物机制为主,生物机制为辅。生物作用对有机污染物、氮的去除占80%左右,非生物作用对磷的去除占58%左右。系统中氮转化以硝化效果为主,反硝化效果比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复合垂直流渗滤系统 生物降解 硝化反硝化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流化-泥滤耦合硝化与反硝化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运姗 袁兴中 +3 位作者 曾光明 刘存芳 张长 张金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9-1084,共6页
构建生物活性炭流化-泥滤耦合系统,以果壳活性炭为载体,通过连续进水试验研究了系统的硝化与反硝化特性,同时考察了生物活性炭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反应器中悬浮污泥的排除和进水条件的控制可形成生物活性炭.生物膜... 构建生物活性炭流化-泥滤耦合系统,以果壳活性炭为载体,通过连续进水试验研究了系统的硝化与反硝化特性,同时考察了生物活性炭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反应器中悬浮污泥的排除和进水条件的控制可形成生物活性炭.生物膜在活性炭上的分布受循环流体作用影响,具有独特的空间和微生物生理分布特征.在反应器COD容积负荷约2.2kg·m-3·d-3和氨氮容积负荷约0.2kg·m-3·d-3的进水条件下,系统对COD和氨氮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和70%;通过对出水的泥滤控制,可以有效地增强系统的反硝化能力;出水pH值的变化也反映出系统兼具硝化与反硝化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 流化 硝化 反硝化 生物膜 泥滤
下载PDF
The response of structure and nitrogen removal function of the biofilm on submerged macrophytes to high ammonium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15
作者 Xue Jiang Mengmeng Wang +3 位作者 Shunqing Yang Di He Fei Fang Liuyan Y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29-141,共13页
The ammonium exceedance discharge from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has a great risk to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subsequent constructed wetlands(CWs).The effects of high ammonium shocks on submerged macrophytes and epiphyti... The ammonium exceedance discharge from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has a great risk to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subsequent constructed wetlands(CWs).The effects of high ammonium shocks on submerged macrophytes and epiphytic biofilms on the leaves of submerged macrophytes in CWs were rarely mentioned in previous studies.In this paper,the 16S rRNA sequenc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biofilms on the leaves of Vallisneria natans plants while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V.natans plants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initial ammonium concentration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otal chlorophyll and soluble sugar synthesis of V.natans plants decreased by 51.45%and 57.16%,respectively,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increased threefold after8 days if the initial NH_(4)^(+)-N concentration was more than 5 mg/L.Algal density,bacterial quantity,dissolved oxygen,and pH increased with high ammonium shocks.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otal nitrogen and NH_(4)^(+)-N reached 73.26%and 83.94%,respectively.The heat map and relative abundance analysis represented that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phyla 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and Bacteroidetes increased.The numbers of autotrophic nitrifiers and 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 aerobic denitrification(HNAD)bacteria expanded in biofilms.In particular,HNAD bacteria of Flavobacterium,Hydrogenophaga,Acidovorax,Acinetobacter,Pseudomonas,Aeromonas,and Azospira had higher abundances than autotrophic nitrifiers because there were organic matters secreted from declining leaves of V.natans plants.The analysis of the nitrogen metabolic pathway showed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was the main nitrogen removal pathway.Thus,the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creased in epiphytic biofilms on submerged macrophytes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while submerged macrophytes declined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um shock loading BIOFILM Autotrophic nitrifiers 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bacteria Submerged macrophyte
原文传递
FACE环境下不同秸秆与氮肥管理对稻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菌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琳 王殳屹 +2 位作者 史奕 梅宝玲 朱建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2-767,共6页
利用位于江都市小记镇的中国稻-麦轮作FACE平台,采用最大可能(MPN)法,在2004年水稻生长季研究了不同施肥情况(施常规N量UN和低N量LN)、不同秸秆还田情况(秸秆全还田HR和秸秆不还田NR)下,土壤中硝化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在FACE条件... 利用位于江都市小记镇的中国稻-麦轮作FACE平台,采用最大可能(MPN)法,在2004年水稻生长季研究了不同施肥情况(施常规N量UN和低N量LN)、不同秸秆还田情况(秸秆全还田HR和秸秆不还田NR)下,土壤中硝化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在FACE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FACE条件下,土壤硝化菌数普遍在抽穗期或乳熟期达到最大值,而对照土壤的硝化菌数普遍到成熟期才达到最大值,并且显著高于FACE处理的相应值(P〈0.05)。在HR条件下,LN和UN小区FACE处理的土壤硝化细菌数量较对照减少6%-10%。FACE条件LN小区的反硝化菌数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而对照处理则在乳熟期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FACE处理(P〈0.05);而UN小区的反硝化菌数二者均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在LN小区HR和NR情况下。FACE处理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别低于对照处理的相应值8%和13%。在HR情况下,土壤反硝化潜势FACE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在LN和UN小区,FACE处理土壤的反硝化作用潜势分别是对照的83.7%和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稻田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反硝化强度
下载PDF
氨氮质量浓度及附着基筛选对硝化细菌氨氮净化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穆显鑫 苗德霞 +4 位作者 孙丹妮 张文平 闫密 陈会娟 朱明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将带有试验硝化细菌——食油假单胞菌X14-1-1的等面积陶粒、聚氯乙烯、纤维、火山岩、无纺布和流化床6种材料的附着基分别放入1 L的充气瓶内,在36℃、130 r/min的摇床上混合培养48 h后,洗脱计数测定菌种附着数量。模拟氨氮去除率试验中... 将带有试验硝化细菌——食油假单胞菌X14-1-1的等面积陶粒、聚氯乙烯、纤维、火山岩、无纺布和流化床6种材料的附着基分别放入1 L的充气瓶内,在36℃、130 r/min的摇床上混合培养48 h后,洗脱计数测定菌种附着数量。模拟氨氮去除率试验中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0(不加硫酸铵)、10、20、30、40、50、60 mg/L,每组设3个平行。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在20℃、光照度5000 lx(光照周期12L∶12D)充氧1 L/h后,分别于第0、1、2、3、4天随机抽取10 mL水样,测定氨氮(NH_(4)^(+)-N)含量,以测定硝化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和无纺布为最适硝化细菌挂膜的附着基,聚氯乙烯为最适用于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的附着基。在聚氯乙烯材质中,一次性分别加入10、20、30、40、50、60 mg/L氨氮时,其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7%、86%、86%、82%、88%和75%。在初始氨氮质量浓度50 mg/L时,该菌对氨氮的净化效果最好。该菌株在海水养殖环境水质调节及养殖用水处理方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细菌 生物脱氮 附着基 硝化效率 氨氮浓度
下载PDF
新型淹没式组合膜-硝化反硝化系统低C/N废水脱氮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岩 王修平 +3 位作者 邢金良 谢杭冀 史扬 郭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4,共6页
以低C/N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新型淹没式组合膜的运用,以及运行1组和2组膜组件数量(分别对应工况1和工况2)硝化反硝化系统的生物脱氮、COD去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对COD的处理效果较好,2个工况出水COD分别为31.15、23.58 mg/... 以低C/N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新型淹没式组合膜的运用,以及运行1组和2组膜组件数量(分别对应工况1和工况2)硝化反硝化系统的生物脱氮、COD去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对COD的处理效果较好,2个工况出水COD分别为31.15、23.58 mg/L;NH^+_4-N去除率平均分别为54.41%、76.92%,工况2膜组件对COD产生了更有效的截留作用,控制了异养微生物的繁殖;工况1、2的TN去除率分别为53.49%、67.24%,出水TN主要以NH^+_4-N形式存在,说明反硝化进行的较完全,膜组件发挥了为反硝化过程补充碳源的作用。稳定阶段工况1、2膜组件的氨氮富集率分别为70.37%、118.57%,膜出水的COD分别为39.03、56.11 mg/L,说明2个工况均基本实现了氨氮与有机物的分离,膜组件数量对氨氮富集有较大影响,对COD截留效果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式膜组件 NH4+-N富集 硝化/反硝化 低C/N废水 生物脱氮
下载PDF
半滑舌鳎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中硝化细菌分离筛选及脱氮效果研究
19
作者 马超 陈春秀 +7 位作者 王宇 刘皓 于燕光 殷小亚 郑德斌 贾磊 王群山 周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9期110-113,129,共5页
从半滑舌鳎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生物填料中分离纯化出7株细菌,用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对7株菌株氨氮去除能力检测得到高效硝化菌株2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对养殖尾水脱氮效果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 从半滑舌鳎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生物填料中分离纯化出7株细菌,用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对7株菌株氨氮去除能力检测得到高效硝化菌株2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对养殖尾水脱氮效果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7株细菌分别为脱氮鲍曼氏菌(WY1)、麦氏交替单胞菌(WY3)、仙河盐单胞菌(WY4)、杜氏硫杆菌(WY5)、黄醇假交替单胞菌(WY6)、红色假交替单胞菌(WY8)和施氏假单胞菌(WY10)。经初步筛选,WY10菌株和WY4菌株的氨氮去除能力显著,去除率分别为53.99%和64.52%。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2株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处理养殖尾水24 h后,WY4菌株氨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氮去除率分别为95.36%、99.65%、86.53%,WY10菌株氨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氮去除率分别为72.89%、94.40%、82.90%,2株菌的24 h脱氮效果显著。因此筛选出的2株硝化细菌具有调控海水养殖尾水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尾水 硝化细菌 分离纯化 16S rDNA 革兰氏染色 脱氮效果
下载PDF
两株异养硝化细菌的氨氮去除特性 被引量:67
20
作者 王弘宇 马放 +3 位作者 杨开 魏利 苏俊峰 张献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2,共6页
从生物陶粒反应器中分离得到2株异养硝化细菌ZW2和ZW5,对2菌株的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ZW2和ZW5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并对其硝化性能和脱氮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从生物陶粒反应器中分离得到2株异养硝化细菌ZW2和ZW5,对2菌株的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ZW2和ZW5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并对其硝化性能和脱氮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株细菌能在利用有机物的同时进行硝化和脱氮作用.经过60h的培养,ZW2和ZW5对氮素的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43.90%和48.52%,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7.48%和78.21%.在此过程中,亚硝酸盐浓度一直保持在微量水平,硝酸盐稍有积累,说明2株异养硝化细菌同时也具有好氧反硝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硝化细菌 生物脱氮 好氧反硝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