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0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的媒介学问题 被引量:59
1
作者 陈卫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22,共9页
从重新塑造社会生态和产业结构开始,当今时代的新媒体正在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进行全面介入。新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生产方式,更是围绕着它所依托的介质和载体所产生的组织性、结构性的活动,重新结构社会性的生产关系。从法国学者德... 从重新塑造社会生态和产业结构开始,当今时代的新媒体正在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进行全面介入。新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生产方式,更是围绕着它所依托的介质和载体所产生的组织性、结构性的活动,重新结构社会性的生产关系。从法国学者德布雷的媒介学原理出发,媒介不仅仅是技术体系和文化体系,还是一种历史结构,由此提示我们关注新媒体与社会生产力的升级换代的关系、与受众的接触界面的接近关系、与媒介技术植入权力序列的关系,以及媒介技术的制度化过程的关系等等。本文试图从产业逻辑、时空属性和游戏规则三个层面出发,探讨新媒体和社会建构的媒介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媒介学 社会 生产 权力
原文传递
制氢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少文 吴广义 《贵州化工》 2003年第5期4-9,共6页
矿物燃料制氢是主要的制氢方法 ,其中以天然气蒸汽转化制氢的成本最低。重油部分氧化和煤气化曾经是制氢的重要方法 ,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其发展有所减缓。这三种制氢过程制得合成气后还要经过变换完成进一步制氢 ,最后脱除CO2 得到较纯的... 矿物燃料制氢是主要的制氢方法 ,其中以天然气蒸汽转化制氢的成本最低。重油部分氧化和煤气化曾经是制氢的重要方法 ,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其发展有所减缓。这三种制氢过程制得合成气后还要经过变换完成进一步制氢 ,最后脱除CO2 得到较纯的氢气 ,过程复杂。随着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低成本的、不含或少含CO的制氢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铁蒸汽法和甲烷催化裂解法制得的氢气不含CO和CO2 ,过程得到简化。显然 ,矿物燃料制氢要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对环境不利。水电解制氢是较理想的制氢方法 ,不产生温室气体 ,但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水电解制氢适合电力资源如水电、风能、地热能、潮汐能以及核能比较丰富的地区。其他制氢技术如热化学制氢、太阳能制氢、生物质制氢以及等离子体制氢也在开发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技术 矿物燃料 氢气 燃料电池 天然气蒸汽 转化 制氢
下载PDF
中国的城市化与“新”城市主义 被引量:38
3
作者 吴缚龙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23,30,共6页
重新审视城市这一概念,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是农村非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占据当今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主导地位的过程,是乡村性向城市性转化的社会变革。
关键词 城市化 新城市主义 空间生产 城市性 转型城市
下载PDF
200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现存量、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和新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刘诚刚 宁修仁 +2 位作者 孙军 蔡昱明 曹建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117,共11页
2002年1~2月,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北部海区对浮游植物生物量、优势种类组成、细胞丰度、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观测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高值均出现在湾内及湾口陆架区,并且远高于陆坡和深海区.湾内和湾口陆... 2002年1~2月,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北部海区对浮游植物生物量、优势种类组成、细胞丰度、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观测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高值均出现在湾内及湾口陆架区,并且远高于陆坡和深海区.湾内和湾口陆架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均高于1mg/m3,平均为(2 34±0 85)mg/m3,而陆坡区和深海区平均只有(0 19±0 14)和(0 15±0 05)mg/m3.湾内和陆架区平均初级生产力[(355 8±192 1)mg/(m2·d)]高于陆坡区[(82 0±20 8)mg/(m2·d)]和深海区[(100 5±83 4)mg/(m2·d)].在陆坡和深海区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以微微型浮游生物(<2μm)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最大(分别为49 6%和46 2%),湾内和陆架区则以小型浮游生物(为20~280μm)的贡献为主(66 2%).在湾内和湾口陆架区同时具有较高的新生产力和再生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现存生物量 初级生产力 新生产力 普里兹湾 南大洋
下载PDF
珠江口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蔡昱明 宁修仁 刘子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1996年 1 2月和 1 997年 8月在珠江河口湾及其毗邻海域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 .结果表明 ,调查海区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均是夏季高于冬季 ,冬、夏两季的平均值分别为 ( 0 95±... 1996年 1 2月和 1 997年 8月在珠江河口湾及其毗邻海域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 .结果表明 ,调查海区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均是夏季高于冬季 ,冬、夏两季的平均值分别为 ( 0 95± 0 4 1 )和 ( 1 0 8± 0 52 ) μg/dm3 ,( 6 9 2± 75 5)和 ( 1 98 7± 1 1 9 1 )mg/(m2 ·d) ,( 1 4 6±0 79)和 ( 3 0 5± 3 0 9)mg/(m3 ·h) .冬、夏两季平均 f -比分别为 0 4 5和 0 38.分级叶绿素a结果显示 ,冬、夏两季均以微型和微微型级分 ( <2 0 μm)占优势 ,其对海区叶绿素a的贡献分别为 79 6 %和 81 6 % ,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分别为 70 7%和89 6 % .调查海区具显著的空间区域化特征 ,叶绿素a和潜在初级生产力的高值出现在冲淡水区的中部 ,向口门区和远岸区逐渐降低 .现场初级生产力的高值出现在远岸区 ,它与复合参数BeZpI0 (Be 为真光层平均叶绿素a ,Zp 为真光层深度 ,I0 为海面光辐射强度 -PAR)呈很好的正相关 ,说明光是研究海区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新生产力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叶发素a 初级生产力 新生产力 粒径分级
下载PDF
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范式转变——关于“新工科”深层次变革的思考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琳 朱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8-92,共5页
"新工科"的提出主要基于服务新经济发展、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应对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开展的探索与实践,具有立足发展新经济的应用情境、学科交叉与融合、场所多元化和团队构成的异质性、链式自反性思... "新工科"的提出主要基于服务新经济发展、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应对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开展的探索与实践,具有立足发展新经济的应用情境、学科交叉与融合、场所多元化和团队构成的异质性、链式自反性思维和多维度质量控制评估等特点,要求人才培养实现从"适应需要"到"引领发展"、从"术业有专攻"到"跨界融合"、从"理性认知"到"工程实践"、从"家国情怀"到"国际视野"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知识生产 人才培养 范式
下载PDF
数据要素推进新质生产力实现的内在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夏恒 刘彩霞 《产业经济评论》 2024年第3期171-184,共14页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越发凸显,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数据要素通过自身作用及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发生作用,并渗透在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社会生产过程,不仅在国内发挥出数据乘数效应,还通过跨境数据流通发挥出开放乘数作...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越发凸显,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数据要素通过自身作用及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发生作用,并渗透在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社会生产过程,不仅在国内发挥出数据乘数效应,还通过跨境数据流通发挥出开放乘数作用,会显著地催生新质劳动资料、孕育新质劳动对象、创造新质劳动力,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然而,数据要素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如有效供给不足、市场化缓慢、科技创新不足、规范化偏弱、数字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都在影响并制约着新质生产力的实现。为此,建议加强数据要素市场开发、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加快数据规则规范构建、加快数据高质量人才培育,以期充分发挥出数据要素赋能效应,助力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新质生产力 乘数效应 科技创新 生产资料
下载PDF
从《资本论》到新时代: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胡博成 朱忆天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资本论》中蕴含的以资本和空间为轴心的空间生产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空间生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 《资本论》中蕴含的以资本和空间为轴心的空间生产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空间生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新时代城乡、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空间生产,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经验滋养。立足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和中国空间生产实践,审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消费空间,重视生态、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从而不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经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资本论》 空间生产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新工业革命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及其表现特征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晓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共10页
产业的空间布局是一个关系经济发展、人民福祉与企业竞争力和投资回报的重要问题,要素禀赋、经济政策、国际环境、产业自身特征、市场需求、突发事件等多重因素都会影响产业布局。其中,科技变革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尤为突出。在当前正... 产业的空间布局是一个关系经济发展、人民福祉与企业竞争力和投资回报的重要问题,要素禀赋、经济政策、国际环境、产业自身特征、市场需求、突发事件等多重因素都会影响产业布局。其中,科技变革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尤为突出。在当前正在兴起的新工业革命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组通用目的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推动了整个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产业业态、生产方式、组织形态、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等方面正在发生的颠覆性变革使得新工业革命条件下的产业布局呈现出五个方面的新特征:数字化改变传统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布局;数字鸿沟造成全球“新经济”布局的分化;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的“大分散、小集中”;产品虚实合一与空间分布的虚实分离;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的“实分散、虚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革命 产业空间布局 数字化 新经济 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下载PDF
新型乙丙橡胶生产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梁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乙丙橡胶是世界第三大合成橡胶品种,市场潜力巨大。我国乙丙橡胶产品数量和品种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高性能新品种较少。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型乙丙橡胶生产与应用技术进展,如茂金属乙丙橡胶、液体乙丙橡胶、EPDM/PP、改性乙...  乙丙橡胶是世界第三大合成橡胶品种,市场潜力巨大。我国乙丙橡胶产品数量和品种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高性能新品种较少。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型乙丙橡胶生产与应用技术进展,如茂金属乙丙橡胶、液体乙丙橡胶、EPDM/PP、改性乙丙橡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乙丙橡胶 新型 EPDM/PP 应用进展 改性 高性能 液体乙丙橡胶 产品数量 生产 合成橡胶
下载PDF
南极普里兹湾浮游植物现存量与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和新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蔡昱明 宁修仁 +1 位作者 朱根海 史君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5-147,共13页
报道1998~1999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海域对细胞丰度、优势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区域化特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陆架区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 报道1998~1999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海域对细胞丰度、优势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具有显著的空间区域化特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陆架区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和生产力均较高,大陆坡和深海区明显降低;营养盐浓度由于浮游植物的消耗则有相反的分布趋势.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受水体的垂直稳定度、浮游动物摄食、水温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控制.粒度分级测定结果表明,对调查海区叶绿素a的贡献,小型浮游生物为52.2%,微型为29.4%,微微型为18.4%;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小型为52.4%,微型为28.7%,微微型为18.9%.研究海区的平均新生产力和f比分别为230.6mg/(m2·d)和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初级生产力 粒度结构 新生产力 普里兹湾 南大洋
下载PDF
沙钢650万t钢板工程“一罐到底”的设计及生产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灵 刘俭 +3 位作者 方音 王卫东 许茂清 易银山 《中国冶金》 CAS 2009年第2期31-32,38,共3页
沙钢650万t钢板系统工程,由3座2500 m3高炉和3座180 t转炉等生产工艺线组成。设计了"一罐到底"的工艺,即把高炉出铁场的铁水罐与到炼钢转炉兑铁水的铁水罐合二为一,取消了炼铁区域的铁水罐修理设施,没有二次倒罐环节,减少了... 沙钢650万t钢板系统工程,由3座2500 m3高炉和3座180 t转炉等生产工艺线组成。设计了"一罐到底"的工艺,即把高炉出铁场的铁水罐与到炼钢转炉兑铁水的铁水罐合二为一,取消了炼铁区域的铁水罐修理设施,没有二次倒罐环节,减少了倒罐作业,避免因倒罐引起的铁水温降和环境污染。经过4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 设计 生产 效益
原文传递
新型肥料对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和土壤生物学活性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郝胜磊 蔡廷瑶 +5 位作者 冯小杰 油伦成 杨雪 黄成东 陈永亮 崔振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96-1505,共10页
【目的】随着近年来农业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绿色生态型的转变,发展绿色新型肥料成为一大热门。已有研究大多关注新型肥料对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氮吸收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但关于新型肥料对土壤生物学活性影响的系... 【目的】随着近年来农业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绿色生态型的转变,发展绿色新型肥料成为一大热门。已有研究大多关注新型肥料对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氮吸收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但关于新型肥料对土壤生物学活性影响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整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定量分析新型肥料对三大作物产量和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进而为加快新型肥料的研发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小麦”、“玉米”、“水稻”、“产量”、“微生物量”、“酶活性”、“新型肥料”为主要关键词检索相关的田间试验文献,共筛选出文献29篇,包含32个独立试验,共545组数据。以施用传统化学肥料为对照组,施用新型肥料为试验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整合分析施用新型肥料对作物产量、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施用传统化学肥料相比,施用新型肥料显著提高三大作物产量、地上部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分别提高8.4%、9.9%和36.8%。施用新型肥料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14.6%),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无显著影响。施用新型肥料显著提高了土壤磷代谢酶活性(8.6%)和氧化相关酶活性(5.7%),但对土壤碳代谢酶活性和氮代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结论】施用新型肥料提高了三大作物产量、地上部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同时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氮、土壤磷代谢酶活性和氧化相关酶活性,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肥料 三大作物 产量 微生物量 酶活性
下载PDF
新常态下中国粮食供求平衡新思路 被引量:18
14
作者 曾福生 周静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3-560,共8页
在粮食生产方面,2003年至2015年的"十二连增",表明中国粮食总量生产方面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但当前中国粮食供求面临的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三量齐增"的困境,反映了这种总量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再加之物质... 在粮食生产方面,2003年至2015年的"十二连增",表明中国粮食总量生产方面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但当前中国粮食供求面临的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三量齐增"的困境,反映了这种总量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再加之物质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三本齐升"的压力,我国粮食的竞争力不断减弱。当前粮食供给虽然总量增长,但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当前粮食生产供给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了不匹配的新特征,同时还面临进口冲击加大、消费习惯改变、生产效益不高以及资源环境硬约束等挑战。为此,本文立足供给和需求平衡的角度,从四个维度提出了促进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新思路:稳定粮食的生产,实现数量和质量的供求平衡;调节粮食品种,实现消费结构平衡;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平衡;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价格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新挑战 供求平衡 政策取向
原文传递
空间正义视域下新型城镇化的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陆小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空间正义是基于空间维度的资源公平性配置与公正性维护。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全面彰显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五维空间生产的正义价值,深刻诘问传统城镇化资源配置中对空间正义原则的背离及其困境。加强中国特... 空间正义是基于空间维度的资源公平性配置与公正性维护。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全面彰显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五维空间生产的正义价值,深刻诘问传统城镇化资源配置中对空间正义原则的背离及其困境。加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资源配置,需要重塑空间正义价值,选择五维空间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在经济层面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政治层面提高城市居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在社会层面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在文化层面注重城市文化个性与特色城镇建设;在生态层面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与城市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新型城镇化 资源配置 空间生产
下载PDF
国外聚丙烯新产品开发动向 被引量:15
16
作者 肖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介绍了国外高透明聚丙烯、高熔体强度聚丙烯、高结晶聚丙烯、高流动性聚丙烯以及聚丙烯共聚物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情况。
关键词 聚丙烯 新产品 高透明 高熔体强度 高结晶度 高流动性 述评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生产实习课程建设探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鹏 苏栋 许文茂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在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70年的发展历史中,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和发展始终与行业发展同向同行。自建校以来,生产实习教学工作的开展经历了诞生与探索、成熟与发展、改进与完善、变革与创新和“新工科”建设5个阶段,其教学模式及实践... 在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70年的发展历史中,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和发展始终与行业发展同向同行。自建校以来,生产实习教学工作的开展经历了诞生与探索、成熟与发展、改进与完善、变革与创新和“新工科”建设5个阶段,其教学模式及实践育人理念,具有鲜明的北科大特色。文章通过系统性地回顾与分析,和对亲历者进行采访,进一步梳理生产实习课程的建设经验和教学思路,有助于进一步传承学院优良的实践育人传统,在“新工科”建设的浪潮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创新实践育人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生产实习 实践育人 人才培养 本科教学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之初探 被引量:17
18
作者 胡勇 冯力 贾智 《高教学刊》 2021年第4期126-129,共4页
生产实习教学在工科院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当前实习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从高校和企业层面展开分析,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探讨了学校和企业协同合作育人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双方长效合作利... 生产实习教学在工科院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当前实习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从高校和企业层面展开分析,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探讨了学校和企业协同合作育人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双方长效合作利益机制的建立切实保障了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材料成型与控制 生产实习 教学改革 协同育人
下载PDF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探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本松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1,17,共6页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具有如下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眼点是使供给适应需求结构,核心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来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关键是要靠改革创新,实现途径在于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和战略调整,实现保证在于政策综合配套,基础在... 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具有如下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眼点是使供给适应需求结构,核心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来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关键是要靠改革创新,实现途径在于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和战略调整,实现保证在于政策综合配套,基础在于制定好方案,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生产关系,根本目是在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供给与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增长 创新 经济结构性改革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下载PDF
Fenlong Cultivation-the Fourth Set of Farming Methods Invented in China 被引量:16
20
作者 韦本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11期2045-2048,2052,共5页
The basic theory and effect of the new farming method of "Fenlong" cultivation which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main extension 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fully illustra... The basic theory and effect of the new farming method of "Fenlong" cultivation which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main extension 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fully illust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it is the fourth set (generation) of farming modes and methods following manpower, animal and mechanical (tractor) farming. It follows the natural law to achieve soil activation, water saving, oxygen increase, warming and desalination through the activ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like soil, rainfall and solar energy, thereby promoting a new round of natur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water con- servation, which has crop yield increase by 10%-30%, quality improvement of 5%, natural precipitation retaining increase by100%.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are the use of spiral drill for one-time completion of the land preparation by drilling vertically to 30-50 cm of soil layer through high speed peeling. After instant high temperature and many fierce impacts, mechanical frictions, it could achieve the multiplication of the number of loose soil, soil physical modific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soil nutrients, reservoirs, oxygen, microorganisms ("Four pools"). Fenlong cultivation can give birth to new farming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and it can achieve the physical "desalinized" transform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aline soil. The formation of Fenlong green farming technology system makes it possible to invent the farming tools of "serf-propelled Fenlong machinery" that has got the patent, and it is the method for farmland (dry land, paddy field) Fenlong cultivation, saline-alkali soil smash-ridging cultivation and for the abundance of grass ecology on degraded grassland. The application of Fenlong "4+1" (arable, saline-alkali soil, grasslands, Sponge City+rivers)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 can achieve the "double safety" of food and living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long cultivation The fourth set (generation) of new farming methods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and quality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