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8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失在逃离与回归之间——析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31
1
作者 谭敏 赵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8-52,共5页
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讲述的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双线交错的叙事进程避免了传统叙事的平稳单调;而停顿、重复、省略等叙事技巧的运用,使叙事富于节奏,同时,也展示和深化了故事的主题,赋予了作品丰富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 艾丽斯.门罗 《逃离》 叙事策略
下载PDF
物欲时代心灵的抚慰——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叙事策略与价值观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路春艳 王占利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74,共9页
青春电影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商业电影类型之一,短短几年内蜂拥而至的大量青春电影虽然在故事内容与表现风格上各不相同,但它们内在的叙事策略与价值观表达却表现出了很大的相通性:一方面高扬精神的力量,通过"... 青春电影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商业电影类型之一,短短几年内蜂拥而至的大量青春电影虽然在故事内容与表现风格上各不相同,但它们内在的叙事策略与价值观表达却表现出了很大的相通性:一方面高扬精神的力量,通过"治愈系"的叙事机制与表现风格,诉诸情感的力量,来抚慰年轻人饱经挫折、烦恼、困惑的受伤心灵;另一方面又对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加以肯定,通过精致的视听语言营造了缤纷、奢华的都市生活影像,对现代消费物欲进行无节制地展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影片原本要传达的情感主题,造成了影片在价值观传达上的撕裂与分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电影 叙事策略 都市生活空间 价值观
下载PDF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袁夕娣 周苏 吴刘璇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1-83,96,共4页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试图建立新的国际话语体系,在国际社会消除误解,扩大共识,促进人类和谐共同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了中国新的对外宣传策略之一。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成为了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最好的媒介。围绕...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试图建立新的国际话语体系,在国际社会消除误解,扩大共识,促进人类和谐共同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了中国新的对外宣传策略之一。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成为了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最好的媒介。围绕内容筛选、策略运用和效果提升三方面讨论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能够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还有利于提升讲述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叙事策略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载PDF
论《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冬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90,共7页
英国当代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代表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部在题材和创作手法上非常大胆的作品。小说取材于作者本人的成长经历,却又融入了神话传奇、童话寓言等虚构的成分,从而模糊了传记与小说之间的文类界限。同时,通... 英国当代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代表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部在题材和创作手法上非常大胆的作品。小说取材于作者本人的成长经历,却又融入了神话传奇、童话寓言等虚构的成分,从而模糊了传记与小说之间的文类界限。同时,通过写实性叙事和自我反思性叙事这两重声音的交叉和并置,温特森揭示了小说的虚构本质和叙事性质。除此以外,小说还通过戏仿和互文的技巧对传统、历史和现实价值进行批判、质疑。所有这些都凸显了作品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特征,颠覆了传统叙事策略和读者角色,体现了温特森在文学范式上的创新以及对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后现代主义 叙事技巧
原文传递
历史喧哗中的无声呐喊——论麦家的《风声》与李洱的《花腔》 被引量:9
5
作者 周会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133,共4页
麦家的《风声》与李洱的《花腔》都在广袤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以"复调"的叙事策略,将创作凝聚点不约而同地放在个人身上,以个体视角去触摸历史、感知历史,凸现出作者对于革命化历史的独立思考与深度追问,并挖掘出个体生命在历... 麦家的《风声》与李洱的《花腔》都在广袤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以"复调"的叙事策略,将创作凝聚点不约而同地放在个人身上,以个体视角去触摸历史、感知历史,凸现出作者对于革命化历史的独立思考与深度追问,并挖掘出个体生命在历史与现实的复杂纠缠中、在权力规约与人性困顿中的精神深度,于人性的褶皱处去发现其深邃丰满的内质或强悍而庄严的生命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复调小说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大众文化视野下电视剧的女性意识和女编剧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9
6
作者 齐青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5,共7页
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中国的女性意识一直在不断觉醒,并在电视剧中有不少表现。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众文化在中国兴起,逐渐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娱乐性无疑悄悄影响着电视剧中女性意识的表达,"躯体修辞&q... 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中国的女性意识一直在不断觉醒,并在电视剧中有不少表现。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众文化在中国兴起,逐渐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娱乐性无疑悄悄影响着电视剧中女性意识的表达,"躯体修辞"和"欲望叙事"曾经成为电视剧彰显女性意识,反抗男权社会的方式,但是却又悄悄落入男权社会"窥视欲"的樊笼之中。新时期,一群女性编剧电视剧逐渐突破传统女性意识的表达,诉求女性自我情感需要,认同男女性别差异性平等,从男女二元对立逐渐走向两性和谐,她们的这种表述方式为女性主义研究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女性意识 女性编剧电视剧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聊斋志异》“花妖狐魅”中的史实与话语建构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昕 王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2,共6页
对《聊斋志异》女性狐鬼形象的解读视角,历来集中在性别话语或文学赏析上。本文拟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入手,探讨蒲松龄塑造花妖狐魅的具体语境与文化价值。《聊斋志异》的非现实女性形象,是由明清病态审美观发展而来的,蕴含着此前文学作... 对《聊斋志异》女性狐鬼形象的解读视角,历来集中在性别话语或文学赏析上。本文拟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入手,探讨蒲松龄塑造花妖狐魅的具体语境与文化价值。《聊斋志异》的非现实女性形象,是由明清病态审美观发展而来的,蕴含着此前文学作品难以处理的现实题材与人类经验的内容。主要观点有三:一、虚幻女性可以达到"妍质"的极致,身体极端轻小以迎合病态的文化审美,可以具备现实女性缺乏的文化修养。二、狐鬼的风流放诞隐喻了民间的性越轨风俗,虚幻的人物体现了民间原始欲望和粗朴的底层生活。虚幻使不合乎礼法道德的人事,取得了合法的表达与传播方式,这是《诗经》以来萎缩的文学表现力的再扩展。三、从文化史的综合角度研究《聊斋志异》,有助于更具建设性地理解和阐释其中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史 虚幻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医学健康类科普动画叙事策略研究——以《头脑特工队》《工作细胞》《终极细胞战》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曾文娟 《科普研究》 2020年第3期99-107,114,共10页
动画作为科普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科普创作者的青睐和使用。医学健康类知识是科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通过重点分析《头脑特工队》《工作细胞》《终极细胞战》等优秀医学科普动... 动画作为科普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科普创作者的青睐和使用。医学健康类知识是科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通过重点分析《头脑特工队》《工作细胞》《终极细胞战》等优秀医学科普动画作品,分别从角色的设定与组合、人体内外空间的塑造与连接、叙事视角的选择与切换,以及叙事结构的建构与安排等方面,探讨适用于一般医学健康类科普动画的叙事策略,以此希望能对此类科普动画的实践创作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健康 科普动画 叙事策略
原文传递
文字载体与审美内涵的和谐统一——《挪威的森林》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吴雨平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6-162,共7页
当代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采用固定式内聚焦叙事视角、直接引语以及它的变体——书信的人物话语模式、非线性历时结构的时间处理方式等叙事策略,提升了这部爱情小说的审美品格,并使作品的审美内涵与其文字载体之间呈现出一... 当代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采用固定式内聚焦叙事视角、直接引语以及它的变体——书信的人物话语模式、非线性历时结构的时间处理方式等叙事策略,提升了这部爱情小说的审美品格,并使作品的审美内涵与其文字载体之间呈现出一种息息相关的动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叙事策略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参与博物馆展览叙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祁尧 张博 《创意设计源》 2022年第2期22-26,共5页
基于当前人工智能参与博物馆展览的现状,分析人工智能在博物馆展览叙事中的表现形式;并分别从代入式、开放式、多向式博物馆展览的案例中总结出人工智能参与博物馆展览叙事的设计转化流程,构建智能信息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叙事的设计策略,... 基于当前人工智能参与博物馆展览的现状,分析人工智能在博物馆展览叙事中的表现形式;并分别从代入式、开放式、多向式博物馆展览的案例中总结出人工智能参与博物馆展览叙事的设计转化流程,构建智能信息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叙事的设计策略,实现传统叙事主题在技术的驱动下向多元化、创新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博物馆展览 叙事策略
下载PDF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的叙事策略及生命书写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建华 曹爽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7年第3期77-84,共8页
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因其纪实文学作品《切尔诺贝利的回忆》中对时代苦难的复调式书写而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创作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视角聚焦到了普通人的经历与话语上,展现出了平等的生命意识与崇高的道德关怀。... 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因其纪实文学作品《切尔诺贝利的回忆》中对时代苦难的复调式书写而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创作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视角聚焦到了普通人的经历与话语上,展现出了平等的生命意识与崇高的道德关怀。本文试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文学作品着手,探讨其非虚构写作中呈现出的叙事策略,以及其对普通人情感与生命状态的关注和悲悯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列克谢耶维奇 叙事策略 人性维度
原文传递
英美文学中黑色幽默作品的叙事技巧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婕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91-93,共3页
黑色幽默小说总体上都以荒诞和死亡为其探索的主题,为了很好地表现主题,在叙事技巧上,作家们发掘了许多新颖奇特的方式,如赘述、因果非逻辑化、俗语变形、滑稽逆转、悲喜并置、反高潮等,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黑色幽默 叙事技巧 主题
下载PDF
论彼得·谢弗的戏剧文本叙事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浩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8,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英国著名戏剧家彼得·谢弗如何在创作中借鉴和改写了19世纪传统情节剧中的二元对立体系,指出谢弗使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技巧揭示严肃主题,并将情节剧提升至近乎悲剧的境界,为作品注入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谢弗 文本叙事 情节剧
原文传递
从“作者”走向“读者”——浅析海明威《杀人者》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娜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7-69,共3页
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美国作家海明威构建了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和谐的关系,使其作品在世界文学界中独树一帜。文章试从叙事模式、叙事策略和叙事声音三方面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名作《杀人者》,论述其独特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叙事策略 叙事声音
下载PDF
《白噪音》的叙事策略与文体风格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红 成祖堰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84,共9页
美国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是一部以后现代文化为背景,充分展示当代美国人生存环境及精神焦虑的力作。本文从叙事视角、叙述结构、叙事方式、叙事话语等方面探讨《白噪音》独特的叙事策略与文体风格以及作品蕴涵的对人类... 美国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是一部以后现代文化为背景,充分展示当代美国人生存环境及精神焦虑的力作。本文从叙事视角、叙述结构、叙事方式、叙事话语等方面探讨《白噪音》独特的叙事策略与文体风格以及作品蕴涵的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精神生态的深层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德里罗 《白噪音》 叙事策略 文体风格
原文传递
论菲利普·罗斯《普通人》的叙事艺术与主题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洞庭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4-111,共8页
在《普通入》中,菲利普·罗斯将传统的叙述方式与时代错误、时空跳跃、叙事浓缩等后现代叙述方式融合,是对后现代叙事手法复杂性的一种所谓"去神圣化",目的是为了对后现代文学写作进行不断创新。作家用这一独特的叙述框... 在《普通入》中,菲利普·罗斯将传统的叙述方式与时代错误、时空跳跃、叙事浓缩等后现代叙述方式融合,是对后现代叙事手法复杂性的一种所谓"去神圣化",目的是为了对后现代文学写作进行不断创新。作家用这一独特的叙述框架完美地实现了对古代同名寓言剧的暗指,旨在探索人类经历的普遍性问题,也就是对人类未来命运这一普遍主题的关注和忧思。《普通人》标志着罗斯小说创作的重要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普通人》 叙事艺术 隐喻
原文传递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中的中国文化叙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永刚 《上海翻译(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4,F0003,共7页
基于大语言模型ChatGPT-4o分析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语料库(2013-2022),考察试题文本中的中国文化叙事,发现翻译试题文本呈现出三种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辅以一定量的现代文化,而革命文化比例极低;采用今昔对比、典型举例、宏大叙事... 基于大语言模型ChatGPT-4o分析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语料库(2013-2022),考察试题文本中的中国文化叙事,发现翻译试题文本呈现出三种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辅以一定量的现代文化,而革命文化比例极低;采用今昔对比、典型举例、宏大叙事和话语交叠四种叙事策略,其中宏观叙事统领其他三种策略;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情感态度,但对当代中国的突出问题并未回避。整体而言,四六级翻译试题文本呈现了贴近现实的中国,体现了文化自信,起到了立德树人的作用,但在呈现的文化类型比例和叙事策略上仍可进一步优化,也需要大学英语教材和课堂教学同频共振,以促成外语教育从教学到测试的全过程中国文化输入,全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有效提升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ChatGPT-4o 四六级翻译 中国文化 叙事策略
原文传递
“谢晋模式”再审视——论谢晋电影的叙事策略及其典型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体坤 唐中浩 《文化艺术研究》 201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谢晋电影以擅长从"文革"政治伤痕中提炼"美的因素"并戏剧化地解决个体与集体、国家、民族间的矛盾疏离而著称。这一历史叙事模式兼具"人性论"的态度传达和国家意识形态表述两种文化诉求的糅合,在中国电... 谢晋电影以擅长从"文革"政治伤痕中提炼"美的因素"并戏剧化地解决个体与集体、国家、民族间的矛盾疏离而著称。这一历史叙事模式兼具"人性论"的态度传达和国家意识形态表述两种文化诉求的糅合,在中国电影史上无疑具有突出代表性和典型策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模式 人性论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话语空间与叙事策略——基于云南少数民族医学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静燕 杨燕 +1 位作者 王庆奖 张宏斌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6-142,共7页
叙事医学是诊疗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日益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但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叙事医学研究很难觅踪,而充分认识和理解跨文化的医学叙事行为对稳固边疆、精准扶贫、现代化知识的普及等均有着重大意义。论文结合空间生产理论... 叙事医学是诊疗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日益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但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叙事医学研究很难觅踪,而充分认识和理解跨文化的医学叙事行为对稳固边疆、精准扶贫、现代化知识的普及等均有着重大意义。论文结合空间生产理论和叙事医学理论,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内容:(1)由于民族文化和医学信仰而产生的民族空间性话语、医学话语空间以及医学话语空间的生产机制。(2)在认识空间的基础上,分析了医学叙事行为的三大差异,即跨文化、跨学科和跨文本的差异,并提出与之相应的策略,提出针对性的叙事策略必须以加强对民族地区医学信仰进行了解、查看他们的话语空间为基础,才能提供更加有效的医学叙事空间。(3)论证了空间生产理论的阐释性和叙事医学的价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信仰空间 叙事空间生产 叙事策略
原文传递
扩展现实科普童书的互动数字叙事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方楠 方睿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5,共8页
应用互动数字叙事(InteractiveDigitalNarrative,IDN)框架,提出在设计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类科普童书产品的过程中,基于纸质书叙事符号与扩展现实交互界面形成映射关系,依托纸质书角色间的互动形成叙事情境,并将该情境迁移到... 应用互动数字叙事(InteractiveDigitalNarrative,IDN)框架,提出在设计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类科普童书产品的过程中,基于纸质书叙事符号与扩展现实交互界面形成映射关系,依托纸质书角色间的互动形成叙事情境,并将该情境迁移到扩展现实互动体验设计中。进而提出以视、听、触的隐喻性叙事符号、角色间社会化互动的叙事情境、第一人称视点的叙事视角作为扩展现实科普童书的互动数字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现实 科普童书 互动数字叙事 交互设计 叙事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