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绘画图像叙事的顷间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彦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28,共6页
图像叙事依赖于"顷间"选取,选择不同的顷间有不同的意味和作用,图像所传递的信息和表现效果也各不相同。在中国传统绘画图像史中不同历史时期图像"顷间"的选取也各有侧重和差异。原始时期的岩画多为一般性顷间,秦... 图像叙事依赖于"顷间"选取,选择不同的顷间有不同的意味和作用,图像所传递的信息和表现效果也各不相同。在中国传统绘画图像史中不同历史时期图像"顷间"的选取也各有侧重和差异。原始时期的岩画多为一般性顷间,秦汉绘画呈现出典型的"决定性"顷间,而隋唐佛教绘画与宋元之后的文人画则与场景性象征和符号性象征顷间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叙事 传统绘画 “顷间”
下载PDF
以文解画,以画解文:中国古代绘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思德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30,共5页
文学是文人文化的精髓,而绘画也属于文人文化范畴,所以必须研究绘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三幅叙述性画作为例,分析绘画与文章之间的三种关系:一是从北京故宫与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洛神图》论证研究图像必须首先细阅原文,才能解释... 文学是文人文化的精髓,而绘画也属于文人文化范畴,所以必须研究绘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三幅叙述性画作为例,分析绘画与文章之间的三种关系:一是从北京故宫与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洛神图》论证研究图像必须首先细阅原文,才能解释画家为何用了某个图案,并由此说明文图关系之密切。二是间接的文图关系:从《桃源图》(各地所藏多件)论证有几个常见图案在某个环境里所涵带的有特别的文学含义,因为《桃花源记》经过几种诠注以及有多种版本。三是最复杂的文图关系:从美国堪萨斯博物馆藏《后赤壁赋图》论证有时画家通过强调一个图案,来解释原文本身蕴含的意义,图案表示文字多层的含义。由此来说明画题相当重要,而且绘画能够变成一种文学诠注,表达当时文人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叙述性绘画 图像学 《洛神赋》 《桃花源记》 《后赤壁赋》
原文传递
“我辈复登临”:吴门赤壁登临图的叙事反叛及其意义世界
3
作者 王一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吴门画派的赤壁登临图不仅呼应着苏轼的《后赤壁赋》书写,而且触通着自魏晋以来绵延不绝的登临文化传统。不同于此前受乔仲常、文徵明形塑的图像叙事方式,朱朗、钱榖、蒋乾、文嘉、张瑞图、吴士冠等人的赤壁登临图探索了“环形空间叙事... 吴门画派的赤壁登临图不仅呼应着苏轼的《后赤壁赋》书写,而且触通着自魏晋以来绵延不绝的登临文化传统。不同于此前受乔仲常、文徵明形塑的图像叙事方式,朱朗、钱榖、蒋乾、文嘉、张瑞图、吴士冠等人的赤壁登临图探索了“环形空间叙事”的新范式,并非前人认定的僵化与衰落;其图像表现,亦非对行旅经验的直接搬摹,而是来自对生命本质状态的体认。在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的双重视野中,本文重估此前未受重视的吴门赤壁登临图,以期阐明其图像来源、叙事创新及体现着中国文化之延续性的人文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图 吴门画派 叙事画 诗意画 文人画
下载PDF
鲁迅小说的叙述空间与绘画 被引量:8
4
作者 许祖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6,共11页
鲁迅小说叙述空间有多种类型,既有固定叙述空间,也有移动叙述空间;既有相对固定叙述空间,也有绝对固定叙述空间;既有二元对立的移动叙述空间,也有二元互动型移动叙述空间与圆形移动叙述空间。鲁迅小说叙述空间的形态虽然丰富多彩,但从... 鲁迅小说叙述空间有多种类型,既有固定叙述空间,也有移动叙述空间;既有相对固定叙述空间,也有绝对固定叙述空间;既有二元对立的移动叙述空间,也有二元互动型移动叙述空间与圆形移动叙述空间。鲁迅小说叙述空间的形态虽然丰富多彩,但从艺术作用和功能来看,都是为了将叙事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一点与绘画的艺术空间设置,特别是画框的作用与功能颇为相似。鲁迅小说叙述空间设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焦点式,一种是散点式。这两种叙述空间设置的方式,分别对应着绘画常用的焦点透视法与散点透视法。鲁迅小说这两种叙述空间设置方式的运用,使鲁迅小说具有了绘画般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叙述空间 画框 焦点式 散点式
下载PDF
论儿童叙事及其绘画载体 被引量:6
5
作者 钱慧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2-15,45,共5页
儿童的生活中充满了叙事,叙事对儿童的认知、情感等的发展意义越来越受到关注。儿童叙事表现出诗性、整体性和个体性的特有性质。当儿童的语言、文字、逻辑尚待发展的时候,绘画成为他们叙事的重要方式。对儿童叙事的研究和梳理能帮助我... 儿童的生活中充满了叙事,叙事对儿童的认知、情感等的发展意义越来越受到关注。儿童叙事表现出诗性、整体性和个体性的特有性质。当儿童的语言、文字、逻辑尚待发展的时候,绘画成为他们叙事的重要方式。对儿童叙事的研究和梳理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发现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诗性 绘画
下载PDF
《断章》的视觉叙述策略与伦理构造 被引量:2
6
作者 方维保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4期18-30,共13页
《断章》的视觉叙事综合运用了画本叙述和文本叙述两种方式。在运用画本叙事中,作者将自然人文物像在平面中进行了类似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设置和安排。在文本叙述中,作者通过可视性动词和代词的重复,构筑了叙述的连续性。《断章》通过... 《断章》的视觉叙事综合运用了画本叙述和文本叙述两种方式。在运用画本叙事中,作者将自然人文物像在平面中进行了类似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设置和安排。在文本叙述中,作者通过可视性动词和代词的重复,构筑了叙述的连续性。《断章》通过视线移动构筑了一个双向逐次相套的视觉叙述结构和视觉主体不断析出的立体空间,通过多层次空间的设计创造了历史景深。《断章》运用顶针和反复修辞,创造了视觉上的时空循环和追逐;通过意象的景观化,屏蔽了声音,创造了寂静的意境;通过虚词和修饰语的省略,祛除叙述的戏剧性,压制了情感,体现了洗涤红尘、简单拙朴的佛道精神。《断章》的视觉符号文本,呈现出浓厚的古典主义倾向。内在的儒家争霸意识和外在的清静无为的道家哲学,以及知识分子的人生感怀,形成了其叙述的伦理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故事叙述 视觉叙述 画本叙述 文本叙述 叙述伦理
下载PDF
视觉传承视域下嘉兴灶台画的当代乡土叙事研究
7
作者 齐延成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8-42,共5页
以非遗传统再造与复兴为背景,解读嘉兴灶台画形成、保持、衰变的内在规律,挖掘其集体记忆、民间心理及行为。在乡土语境下通过视觉研究嘉兴灶台画文化以及当代乡土的叙事特征,从中展现灶台画的生命复杂性和当代性,为嘉兴灶台画研究提供... 以非遗传统再造与复兴为背景,解读嘉兴灶台画形成、保持、衰变的内在规律,挖掘其集体记忆、民间心理及行为。在乡土语境下通过视觉研究嘉兴灶台画文化以及当代乡土的叙事特征,从中展现灶台画的生命复杂性和当代性,为嘉兴灶台画研究提供从表象审美体验到生活现实体验的路径策略,构建其当代乡土叙事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叙事 嘉兴 灶台画
下载PDF
取舍与平衡:文徵明与“后赤壁赋”叙事性长卷的图式生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一楠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5,共12页
本文在"叙事画"的范畴中,讨论按照线性顺序展现苏轼《后赤壁赋》的长卷作品。在相关的图像群内部,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是继北宋乔仲常之后的第二个高峰,展示了赤壁主题叙事性长卷的另一种图式来源,并在其成型过程... 本文在"叙事画"的范畴中,讨论按照线性顺序展现苏轼《后赤壁赋》的长卷作品。在相关的图像群内部,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是继北宋乔仲常之后的第二个高峰,展示了赤壁主题叙事性长卷的另一种图式来源,并在其成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这不仅因为"苏轼情结"贯彻了文氏一生的艺术道路、赤壁主题是其晚年最重要的创作,更是因为这幅作品革新了为乔仲常开启的段落型叙事,创造了崭新的流畅型叙事方式,而这在明中后期的苏州画坊中被广为接受。相关的三件作品-徵仲本、赵孟款本和居节本,反映出当时通行的赤壁长卷图式是以"流畅型"叙事为基础,通过组合乔仲常本与仿赵本的布局安排,临摹仿赵本的风格细节,并自创部分人物形象,得以最终定型。其过程显现了明中后期画家对图像的叙事能力及叙事结构的通俗化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徵明 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 叙事画 苏州片 乔仲常
原文传递
幼儿绘画叙事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睿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6-22,共7页
绘画是幼儿叙事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个案追踪的研究方法,发现幼儿绘画叙事具有如下特点:2-3岁幼儿的绘画叙事处于萌芽阶段,绘画叙事结构尚未形成。3-4.5岁幼儿的绘画出现了叙事顺序和叙事观点,叙事结构已有雏形。4.5-6岁幼儿的绘画... 绘画是幼儿叙事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个案追踪的研究方法,发现幼儿绘画叙事具有如下特点:2-3岁幼儿的绘画叙事处于萌芽阶段,绘画叙事结构尚未形成。3-4.5岁幼儿的绘画出现了叙事顺序和叙事观点,叙事结构已有雏形。4.5-6岁幼儿的绘画叙事能力提升明显,绘画叙事观点较为明确,绘画叙事顺序清晰,绘画叙事结构趋于完整。研究建议,成人应多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感官体验,鼓励幼儿多说多画,关注幼儿绘画中的情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叙事 个案研究 幼儿
下载PDF
文学文本的图像式解读——以《两个钓鱼人》与《一个旅行推销员之死》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倩倩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131,326,共7页
本文尝试在对文学作品的解析中引入图像学方法,在绘画图像与文学文本中建立互文的通道,观照两种艺术形态跨越物质疆界对话的可能。笔者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和加拿大的两篇短篇小说为例,从叙事结构与创作逻辑出发,结合中国与西方传统... 本文尝试在对文学作品的解析中引入图像学方法,在绘画图像与文学文本中建立互文的通道,观照两种艺术形态跨越物质疆界对话的可能。笔者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和加拿大的两篇短篇小说为例,从叙事结构与创作逻辑出发,结合中国与西方传统绘画图像作比对与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基于巫鸿教授在《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再现》一书中的对屏风心理功能的描述与论证,亦以此为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叙事 绘画图像 互文性 镜像化解构 再现表征
下载PDF
明清小说评赏中的“染”术语家族及其功用
11
作者 李婧 《励耘学刊》 2022年第1期58-76,M0005,M0006,共21页
在明清小说评赏,尤其是关于叙事写人文本评赏中,人们常引入或化用绘画中的各种染法术语。这些拟画评赏术语数量繁多,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术语家族。这个术语家族可分为渲染、衬染、点染、烘染及皴染等五大支脉。就其审美功能而言,五大染... 在明清小说评赏,尤其是关于叙事写人文本评赏中,人们常引入或化用绘画中的各种染法术语。这些拟画评赏术语数量繁多,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术语家族。这个术语家族可分为渲染、衬染、点染、烘染及皴染等五大支脉。就其审美功能而言,五大染法术语支脉涉及小说文本创构中的落墨而染、染而成色、组色构图、构图成画以及落墨之浓淡、笔法之虚实乃至色调之冷暖等方面。总之,“染”术语家族的综合、灵活运用,显示出评赏者运用观画眼光审视小说叙事写人美感的能力,也有助于开拓读者欣赏小说文本的视野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法术语 以画论稗 叙事 写人 画境
下载PDF
遗失的环节:南宋赵伯驹、赵伯骕的赤壁主题创作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一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4,I0004,共9页
在《后赤壁赋》主题叙事长卷沉寂了四百余年后,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突现。这看似缺乏逻辑的画史现象,指示了曾存在赵伯驹、伯骕赤壁图的可能性。在北宋到明代《后赤壁赋》叙事画的图式转变中,赵氏兄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后赤壁赋》主题叙事长卷沉寂了四百余年后,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突现。这看似缺乏逻辑的画史现象,指示了曾存在赵伯驹、伯骕赤壁图的可能性。在北宋到明代《后赤壁赋》叙事画的图式转变中,赵氏兄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赵氏兄弟的多重身份,在这一题材的创作中得以和解。而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和创制情境,或与宋高宗主导的苏轼平反工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伯驹 文徵明 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 叙事画 乔仲常
下载PDF
道治公私之间——试较宋、明、清三套道统图
13
作者 孙博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2年第4期125-139,177,共16页
现存绘画形式的儒家道统图像有三套,分别为南宋理宗书赞、马麟绘《道统十三像》,明顾可学书赞、仇英作《帝王道统万年图》,清代陈书绘、钱陈群书赞《历代帝王道统图册》。比较三套图可知,在图文关系方面,马麟除了用图像志符号暗示人物... 现存绘画形式的儒家道统图像有三套,分别为南宋理宗书赞、马麟绘《道统十三像》,明顾可学书赞、仇英作《帝王道统万年图》,清代陈书绘、钱陈群书赞《历代帝王道统图册》。比较三套图可知,在图文关系方面,马麟除了用图像志符号暗示人物身份与德行以外,还用姿态赋予画面情节性;仇英则通过添加赞文以外的元素来烘托主题或达到取悦嘉靖帝的目的。视觉性上,马麟《道统十三像》为尺幅巨大的立轴,仇英和陈书本则为小画幅的册页形式,分别应用于公共和私密两种阅读场合。此外,乾隆也参与了陈书本的“再创作”。尽管三套图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但其统绪都未偏离宋明理学的道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治关系 儒教美术 叙事性绘画 图文关系 视觉情境 道统观
原文传递
敦煌隋代故事画艺术
14
作者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画北朝时已逐渐形成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方法,隋朝时表现更加细腻和丰富。同时,来自中原的绘画风格大规模地影响到敦煌石窟,新型经变画的产生就是重要的标志,而隋代的经变画仍有不少采用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手法,反... 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画北朝时已逐渐形成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方法,隋朝时表现更加细腻和丰富。同时,来自中原的绘画风格大规模地影响到敦煌石窟,新型经变画的产生就是重要的标志,而隋代的经变画仍有不少采用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本土艺术的厚重传统。佛教经典的主题,由选取故事性内容以连续性长卷画面表现,改变为综合一部佛经的主题思想以大画面构图来表现佛国世界,这是佛教绘画的一个巨大变革,隋代是这个变革的重要时期。文章通过对隋代莫高窟故事画艺术的分析,来探讨佛教绘画样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隋朝 故事画 经变画 山水
下载PDF
傅抱石人物故实画画题新义详考
15
作者 张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5,共10页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故实画一类绘画作品的画题有"常"有"变",其"变"的过程承载着画家们守护传统和启迪新变的责任。傅抱石的一生中创作过大量的人物故实画,他对故实画画题的创新,既出于史家的学养与担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故实画一类绘画作品的画题有"常"有"变",其"变"的过程承载着画家们守护传统和启迪新变的责任。傅抱石的一生中创作过大量的人物故实画,他对故实画画题的创新,既出于史家的学养与担当,又源于画家的敏锐与灵性。傅抱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深谙,以及对美术史知识的勤学与积累,成为其创新的首要基础。旧题出新、自制新题和老题新作,是其创新的三个重要方式和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人物故实画 画题 中国传统文化 创新
下载PDF
明清小说评点叙事的画学符号及其互文指向
16
作者 王永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5-174,311,共10页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理论的典范样式,明清小说评点叙事理论的建构过程就是一种典型的互文过程,评点者大量援引中国传统的画学思想和画学范畴,进行移植、加工、改造,赋予这些范畴以新的审美意义和理论价值。明清典范的评点叙事文本中,...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理论的典范样式,明清小说评点叙事理论的建构过程就是一种典型的互文过程,评点者大量援引中国传统的画学思想和画学范畴,进行移植、加工、改造,赋予这些范畴以新的审美意义和理论价值。明清典范的评点叙事文本中,这些援引的画学符号最多体现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这最富艺术价值的理论体系领域,小说和画学无疑不谋而合,找到了两者最为契合的共生点,建构了一种显性的互文形态,为小说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跨学科的审美视域,也为画学范畴的学科交流提供了新的美学意蕴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点叙事 画学 形神观 白描 互文
下载PDF
“新中国美术”与“现代性”叙事的关联及研究——以农村题材的绘画创作为中心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公明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27,35,共6页
本文把"新中国美术"放置于有关"新中国"的革命叙事与现代性叙事之间的历史语境之中,从农村及农民题材绘画这一特定角度及两组有代表性的作品案例,以艺术学与历史社会学结合的阐释方法探讨"新中国美术"的... 本文把"新中国美术"放置于有关"新中国"的革命叙事与现代性叙事之间的历史语境之中,从农村及农民题材绘画这一特定角度及两组有代表性的作品案例,以艺术学与历史社会学结合的阐释方法探讨"新中国美术"的生成、存在机制、发展逻辑及其与"现代性"的关系。本文指出,"新中国美术"中的农村题材和农民形象在整个历史时期的视觉图像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研究必须与同一历史语境下的中国政治与社会历史真实紧密联系在一起;"新中国美术"与"现代性"叙事的关联是由中国特定的"另类现代性"所决定的,被镶嵌在一个复杂、激烈的历史发展语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美术” “现代性”叙事 农村题材绘画 历史语境
原文传递
拉斐尔前派诗歌的叙事变异艺术研究
18
作者 朱立华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7-63,共7页
拉斐尔前派诗歌的叙事变异艺术聚焦于“现世死亡”转向“虚构死亡”的“死亡叙事”变异、“灵肉合致”转向“灵肉冲突”的“宗教叙事”变异、“唯美意象”转向“唯美偏至”的“唯美叙事”变异、“诗画一律”转向“诗画偏离”的“诗画互... 拉斐尔前派诗歌的叙事变异艺术聚焦于“现世死亡”转向“虚构死亡”的“死亡叙事”变异、“灵肉合致”转向“灵肉冲突”的“宗教叙事”变异、“唯美意象”转向“唯美偏至”的“唯美叙事”变异、“诗画一律”转向“诗画偏离”的“诗画互文”叙事变异、“他者身份”转向“自我身份”的“女性叙事”变异。文本细读和宏观关照结合,核心聚焦与整体勾勒并重,分析拉斐尔前派诗歌叙事变异艺术变异动因、变异焦点、变异意义,重读经典作品,发掘现代意义,反思当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诗歌 叙事变异 灵肉合致 诗画一律
下载PDF
宏大叙事的重建与语言的多元整合——中国油画十年发展理路(2010—2019) 被引量:2
19
作者 单博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3,25,共8页
科技介入当代图像生产使油画等架上绘画受到冲击,后现代理论框架下的小叙事使宏大叙事被日趋消解。为此,2010年至2019年间中国先后启动了多项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使油画创作空前繁荣,同时也开启了重建宏大叙事的进程。这10年的中国油... 科技介入当代图像生产使油画等架上绘画受到冲击,后现代理论框架下的小叙事使宏大叙事被日趋消解。为此,2010年至2019年间中国先后启动了多项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使油画创作空前繁荣,同时也开启了重建宏大叙事的进程。这10年的中国油画分别从历史情节、社会现实、油画语言等层面,共同构成了对宏大叙事的重建。本文以宏大叙事的重建为线索,从重大题材的历史画创作、油画本体语言的溯源和深化、主题性油画写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意象油画对精神领域的探索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期梳理这10年油画的发展状况及在多元整合下宏观体系建构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大叙事 重建 油画语言 多元整合 宏观建构
原文传递
敦煌故事画的构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丽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13-19,共7页
本文以北凉、北魏、西魏、北周时期敦煌壁画中保存较完整的、在同类题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画为研究对象,以故事画面中所表现的地点、时间、情节为视点,来归纳早期故事画构图的演进规律,分析当时画工的绘制程序和工作方式。同时,笔者还... 本文以北凉、北魏、西魏、北周时期敦煌壁画中保存较完整的、在同类题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画为研究对象,以故事画面中所表现的地点、时间、情节为视点,来归纳早期故事画构图的演进规律,分析当时画工的绘制程序和工作方式。同时,笔者还联系河西地区的墓室壁画,希望通过相对宏观的区域性艺术视角,建立起我们对该地区工匠艺术传统特色的整体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故事画 绘制程序 工作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