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4
1
作者 晋知文 宋加伟 +3 位作者 谢学文 柴阿丽 石延霞 李宝聚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312,共9页
由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芹菜软腐病在北京地区普遍发生,其中以顺义及通州区县较为严重。自发病芹菜茎段中分离细菌,通过接种芹菜进行致病性测定,确定了54个致病菌株。虽然菌株间致病力有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菌株对芹菜致病力强。通过培养... 由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芹菜软腐病在北京地区普遍发生,其中以顺义及通州区县较为严重。自发病芹菜茎段中分离细菌,通过接种芹菜进行致病性测定,确定了54个致病菌株。虽然菌株间致病力有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菌株对芹菜致病力强。通过培养性状和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Biolog测定,结合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6个管家基因(pgi、rpoS、mdh、proA、mtlD、icdA)的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carotovorum的3个亚种。其中45个菌株为P.carotovorum subsp.odoriferum,频数为83.33%;6个菌株为P.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频数为11.11%;3个菌株为P.carotovorum subsp.brasiliensis,频数为5.56%。上述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芹菜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carotovorum的3个亚种,其中以P.carotovorum subsp.odoriferum为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细菌性软腐病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 多基因序列分析(MLSA) 鉴定
原文传递
分离自印度洋深海沉积物的部分链霉菌分离株多位点序列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姜钊 职晓阳 李文均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7-934,共8页
【目的】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印度洋3 000 m以下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16S rRNA基因比对高度相似的链霉菌菌株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同时探讨各管家基因及多基因聚类分析后的种间区分能力。【方法】以分离自印度洋深海沉积物的7... 【目的】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印度洋3 000 m以下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16S rRNA基因比对高度相似的链霉菌菌株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同时探讨各管家基因及多基因聚类分析后的种间区分能力。【方法】以分离自印度洋深海沉积物的7株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11株Streptomyces cavourensis,16株Streptomyces pratensis为研究对象,以16S rRNA、atpD、recA和rpoB基因片段为标记,通过PCR扩增、测序,获得序列。同时从NCBI上下载5株S.pratensis上述4个基因的序列,将所有序列在MLST网站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比较。【结果】S.pratensis各菌株种内比较发现,16S rRNA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相同基因型的菌株没有聚在一起,系统进化树不稳定,区分度不高。其余3个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稳定,菌株的聚类关系与MLST数据库得到的基因型一致。同时,多基因聚类分析后将菌株分为6个类群。在3个种的种间多位点序列比较中,除区分度明显增加、进化树更加稳定以外,还发现rec A基因进化上比较特殊的菌株。【结论】多位点序列分析将实验菌株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成功地将所分离的链霉菌进行了更细的分类,同时也找到部分菌株在个别基因上差异较大。此方法可以用于相近种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管家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2016-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3
作者 徐娅雯 陆荣荣 +3 位作者 许蓉蓉 朱倩 谈忠鸣 周乐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5-880,共6页
目的了解耐克林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情况,为耐克林霉素SA感染的诊疗及科学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部分三甲医院临床检测样本分离SA,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SA耐药表型,全基因组... 目的了解耐克林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情况,为耐克林霉素SA感染的诊疗及科学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部分三甲医院临床检测样本分离SA,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SA耐药表型,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后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进行分型,并在耐药基因数据库中筛选耐药基因。结果共收集到临床SA分离株200株,86株SA确定为克林霉素耐药,其中43株(43/86,50%)为诱导耐药(iMLSB)。86株SA耐药模式多样,固有耐药(cMLSB)共有15种耐药表型,其中有4株菌对6种以上药物不敏感;iMLSB共有13种耐药表型,有7株菌对6种以上药物不敏感。对9类17种耐药基因进行分析,携带超过6个耐药基因的菌株中,iMLSB占9.30%(8/86),高于cMLSB(2.33%,2/86)。86株SA分为12个不同的克隆复合体(CC),优势型别为CC398(27.90%)、CC5(15.12%)和CC59(12.79%)。结论与cMLSB相比,iMLSB对6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的菌株数更多,耐药基因携带率也更高。CC5克隆群多为iMLSB(84.62%,11/13),平均携带耐药基因数为7。扬州市iMLSB SA的耐药现状及耐药基因特征值得关注,CC5-ermA-SA在抗生素的威胁下可能更具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克林霉素耐药 耐药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A new 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Scheme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被引量:4
4
作者 LU Bing DONG Hai Yan ZHAO Xiu Qin LIU Zhi Guang LIU Hai Can ZHANG Yuan Yuan JIANG Yi WAN Kang Lin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620-629,共10页
Objective Tuberculosis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world. In this study, a schem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 tuberculosis) 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MLSA) was established ... Objective Tuberculosis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world. In this study, a schem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 tuberculosis) 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MLSA)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phylogenetic and epidemiology analysis. Methods To establish the scheme of M. tuberculosis MLSA, the genome of H37Rv, CCDC5079 and CCDC5180 were compared, and some variable genes were chosen to be the MLSA typing scheme. 44 M. tuberculosis clinical isolates were typed by MLSA, IS6110-RFLP, and soligotyping, to evaluate the MLSA methods. Results After comparison of the genome, seven high discrimination gene loci (recX, rpsL, rmlC, rpmG1, mprA, gcvH, ideR) were chosen to be the MLSA typing scheme finally. 11 variable SNP sites of those seven genes were found among the 44 M. tuberculosis isolate strains and 11 sequence types (ST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Hunter-Gaston Index (HGI), MLSA typing was not as good for discrimination at the strain level as IS6110-RFLP, but the HGI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spoligotyping. In addition, the MEGA analysis result of MLSA data was similar to spoligotyping/PGG lineage, showing a strong phylogenetic signal in the modern strains of M. tuberculosis. The MLSA data analysis by eBURST revealed that 4 sequence types (ST) came into a main cluster, showing the major clonal complexes in those 44 strains. Conclusion MLSA genotyping not only can be used for molecular typing, but also is an ideal method for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for M. tubercul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 tuberculosis 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GENOTYPING
下载PDF
光滑念珠菌药物敏感性与基因分型 被引量:5
5
作者 侯欣 范欣 +16 位作者 肖盟 程敬伟 王贺 徐志鹏 张戈 康梅 胡志东 孙自镛 万喆 陈淑兰 廖康 褚云卓 胡铁石 倪语星 邹桂玲 徐英春 赵玉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07-2210,共4页
目的了解光滑念珠菌药物敏感性及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的分型特点,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监测网(CHIF-NET)2011-2012年中11所医院光滑念珠菌177株,采用显色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9种药物... 目的了解光滑念珠菌药物敏感性及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的分型特点,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监测网(CHIF-NET)2011-2012年中11所医院光滑念珠菌177株,采用显色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9种药物的敏感性;对40株光滑念珠菌采用MLST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结果和分辨力。结果 177株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14.7%,无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菌株;选取40株菌经MLST分型得到7个序列型,其中ST7型最多,占80.0%;经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方法分为11个型别,其中A型最多,占45.0%。结论我国光滑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率与其他地区相近,棘白菌素类耐药率低于其他地区;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分辨能力高于ML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抗真菌药物 敏感性 基因分型 多位点序列分析 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原文传递
多位点序列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对盐单胞菌科菌株JSM 104105的系统发育学研究
6
作者 陈锦华 刘细寒 +3 位作者 邓丽颖 冯玉周 刘祝祥 陈义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3-699,共17页
【目的】为了精准地判定产铁载体嗜盐新菌株JSM 104105在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中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采用基于16SrRNA基因、DNA促旋酶B亚基基因(DNAgyraseB subunit gene,gyrB)和核糖核酸聚合酶σ因子RpoD基因(RNA polymeras... 【目的】为了精准地判定产铁载体嗜盐新菌株JSM 104105在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中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采用基于16SrRNA基因、DNA促旋酶B亚基基因(DNAgyraseB subunit gene,gyrB)和核糖核酸聚合酶σ因子RpoD基因(RNA polymerase sigma factor RpoD gene,rpoD)序列的多位点序列分析方法(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MLSA),对菌株JSM 104105的系统发育地位进行初步分析;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comparative genomics analysis),分析该菌株与其系统发育关系密切的典型菌株之间的GC含量、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和数字DNA-DNA杂交值(digital DNA-DNA hybridization,dDDH),并进行基因组系统发育学分析(phylogenomic analysis),更准确地判定菌株JSM 104105在盐单胞菌科中的系统发育地位。【结果】MLSA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单基因序列分析,还是多基因串联序列分析,对盐单胞菌科各分类单元以及菌株JSM104105的系统发育地位都能提供较为一致的结果。分析表明,菌株JSM104105归属于盐单胞菌科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与该属的Halomonas gudaonensis、Halomonas azerbaijanica和Halomonas lysinitropha的系统发育关系较密切,它们在系统进化树上形成稳定亚簇(subcluster),其中菌株JSM 104105占据稳定的独立进化分支。尽管它们之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较高,为97.3%-98.9%,但菌株JSM104105很难归属于其中任何已知物种。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确认了这一判断。菌株JSM104105与系统发育关系密切的H.gudaonensis CGMCC 1.16133T、H.azerbaijanica TBZ202T和H.lysinitropha 3(2)T的ANI值(78.9%-91.6%)和dDDH值(22.1%-43.7%),均显著低于界定原核生物物种的阈值(ANI,95%-96%;dDDH≥70%)。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JSM104105明确构成盐单胞菌属独立的亚分支(subclade)。【结论】从分子系统发育学视角精准地判定产铁载体嗜盐细菌JSM104105归属于盐单胞菌科盐单胞菌属,与该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单胞菌科 多位点序列分析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基因组系统发育学 基因组特征
原文传递
山蚂蝗慢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 被引量:4
7
作者 谷峻 张静苗 +1 位作者 贾瑞宗 陈文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0-1317,共8页
【目的】研究我国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与山蚂蝗共生的慢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方法】采用BOX-PCR和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nifH,nodC和recA基因)方法对分离自我国不同地区的29株山蚂蝗慢生根瘤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与山蚂蝗共生的慢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方法】采用BOX-PCR和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nifH,nodC和recA基因)方法对分离自我国不同地区的29株山蚂蝗慢生根瘤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BOX-PCR分析表明供试的山蚂蝗慢生根瘤菌形成25个基因遗传型,具有丰富的基因组多样性。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代表菌株位于慢生根瘤菌的3个分支上,分别与埃氏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elkanii),大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和圆明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yuanmingense)亲缘关系近。【结论】我国山蚂蝗慢生根瘤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共生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们多与持家基因共同进化,并以垂直进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蚂蝗慢生根瘤菌 BOX-PCR 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流感嗜血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同源性分析
8
作者 张静 王姣贤 +2 位作者 董蓉 丁赔赔 李艳君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3期248-251,255,共5页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变化及多位点序列分型,进行同源性分析,减少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株的发生。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5—2022年临床分离的108株流感嗜血杆菌,使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进...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率变化及多位点序列分型,进行同源性分析,减少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株的发生。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5—2022年临床分离的108株流感嗜血杆菌,使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进行序列分型(sequence typing,ST);采用MEGA 7.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法和Phyloviz 8.0软件的goeBURST算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和最小生成树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近几年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60%;108株菌中,5株未能与数据库匹配,103株菌有20种ST型别,主要为ST-487(58株,占53.70%)和ST-147(19株,占17.59%);系统发育树分为2组,除ST-834和ST-12422种型别分布在Ⅱ组外,其余型别在Ⅰ组;最小发育树提示2大分支ST-487和ST-147都与ST-103有相关性。结论院内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多数菌株存在亲缘进化关系;多重耐药的流感嗜血杆菌在我院不同科室相继检出,提示编码耐药基因的质粒在病区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析 同源性 耐药率 氨苄西林 医院感染 系统发育树 最小生成树
下载PDF
四川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新病原菌Pectobacterium versatile的鉴定
9
作者 韩帅 张河庆 +1 位作者 吴婕 席亚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6,114,共9页
为明确引起四川理县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从理县梭罗沟村田间采集具有典型软腐症状的大白菜病样,采用组织分离、致病力测定、生理生化分析、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5株细菌在NA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呈... 为明确引起四川理县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从理县梭罗沟村田间采集具有典型软腐症状的大白菜病样,采用组织分离、致病力测定、生理生化分析、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5株细菌在NA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呈圆形、半透明、乳白色、中心突起、边缘平滑,在半选择性培养基CVP上培养48 h后产生凹陷。5株菌均能使大白菜、胡萝卜、马铃薯和芹菜的离体组织腐烂,接种于白菜苗后叶片呈湿腐萎蔫症状。通过大白菜叶柄接种部位形成的病斑长径来比较菌株致病力强弱,各菌株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基于看家基因pgi、rpoS、mdh、proA、mtlD和icdA(NCBI登录号为OL963562~OL963571)的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分离菌株与Pectobacterium versatile聚为一簇,dnaX-leuS-recA(NCBI登录号为OL963572~OL963576)的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进一步支持以上结果,且准确性更高。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与P.versatile模式菌株一致,综上将其鉴定为P.versatile。这是我国首次报道P.versatile引起大白菜软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tobacterium versatile 软腐病 病原鉴定 多位点序列分析
下载PDF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部分菌株基于基因组的物种水平重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江林 孔娜 +6 位作者 张琪 胡明达 周静 岳俊杰 任洪广 靳远 梁龙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9年第6期733-739,共7页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分析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群细菌的分类情况。方法:构建基于recA基因全长序列、7个看家基因片段串联的系统发生树,进行菌株全基因组平均核酸一致性(ANI)值比较,分析各菌株分类情况。结果:获得了recA单基因和7个...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分析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群细菌的分类情况。方法:构建基于recA基因全长序列、7个看家基因片段串联的系统发生树,进行菌株全基因组平均核酸一致性(ANI)值比较,分析各菌株分类情况。结果:获得了recA单基因和7个看家基因片段串联的系统发生树,有5株细菌在系统发生树上的位置与其当前鉴定种的进化分支存在较大差异,全基因组ANI比较显示其与所在进化树分支种的相似性更高。结论:纠正了5株细菌错误的种鉴定,提示公共数据库中该复合群细菌的种鉴定信息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群 RECA 多位点序列分析 平均核酸一致性
下载PDF
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丹丹 石力允 +3 位作者 林泽勉 李依庭 姜子德 乔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9,共7页
【目的】明确引起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其防治药剂。【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后,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依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 【目的】明确引起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其防治药剂。【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后,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依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对生产上常用于炭疽病防治的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分离得到的6株菌中有2株菌可侵染美丽崖豆藤叶片引起褐色病斑;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引起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该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均高,抑制中浓度(EC50)均小于0.1 mg/L,其中,以咪鲜胺的防效最佳,EC50为0.015 mg/L。【结论】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刺盘孢,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可作为防治美丽崖豆藤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崖豆藤 炭疽病 暹罗刺盘孢 形态特征 多基因序列分析 防治药剂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和看家基因序列分析技术的鲍鱼养殖水体弧菌种类的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龚婷 骆祝华 +1 位作者 于艳萍 JOST Gunter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31-538,共8页
采用TCBS选择性培养基从厦门某鲍鱼养殖场的养殖水体中分离到19株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所有菌株均属于弧菌属(Vibrio),且与最近似的弧菌模式种的同源性都在98.99%以上.由于弧菌种间16S rDNA序列相似度极高,无法仅靠16S rDNA序列比... 采用TCBS选择性培养基从厦门某鲍鱼养殖场的养殖水体中分离到19株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所有菌株均属于弧菌属(Vibrio),且与最近似的弧菌模式种的同源性都在98.99%以上.由于弧菌种间16S rDNA序列相似度极高,无法仅靠16S rDNA序列比对来鉴定这些菌株到种的水平.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也显示,大多数菌株与弧菌模式种无法归为一簇,表明16S rDNA基因在弧菌种的分类鉴定上分辨率不高.进一步采用基于4种看家基因(rpo A、pyr H、gap A和top A)的多位点序列分析技术(MLSA)对分离到的弧菌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19株海洋弧菌归于溶藻弧菌(Vibrio alginalyticus)与魔鬼弧菌(Vibrio diabolicus)2个种,表明这两种弧菌是该鲍鱼养殖场水体环境中的优势弧菌种,在鲍鱼养殖弧菌病害防治方面需要重点关注.此外,看家基因与16S rDN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表明,4种看家基因的多态位点比率均高于16S rDNA.4种看家基因串联后的多态位点比率高达41.1%,远高于16S r DNA基因的13.4%,表明看家基因相较于16S rDNA基因有着更高的分辨率,更适合于海洋弧菌的分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鲍鱼 海洋弧菌 16S RDNA 看家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析
下载PDF
用多位点序列分析技术鉴定9株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野生菌株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纲 胡红焱 +1 位作者 梁慧 张健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0期2647-2649,共3页
目的对从某发酵食品中分离纯化出的9株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野生菌株(SZD菌株)进行鉴定。方法先结合表型特征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SZD菌株鉴定到种的水平,再通过综合分析hsp60、pheS、rpoA及tuf基因的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技术将其... 目的对从某发酵食品中分离纯化出的9株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野生菌株(SZD菌株)进行鉴定。方法先结合表型特征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SZD菌株鉴定到种的水平,再通过综合分析hsp60、pheS、rpoA及tuf基因的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技术将其鉴定到亚种的水平。结果 SZD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棒状乳杆菌扭曲亚种及棒状亚种相应序列的相似率均达99.9%以上。SZD菌株的pheS基因序列与棒状乳杆菌棒状亚种及扭曲亚种的相应序列的相似率分别为100%和97.87%,而rpoA基因序列与棒状乳杆菌棒状亚种及扭曲亚种的相应序列的相似率分别为98.65%和100%;tuf基因序列与棒状乳杆菌两个已知亚种相应序列的相似率均为99.00%以上,而hsp60基因序列与棒状乳杆菌两个已知亚种相应序列的相似率均为99.00%以下。在用应用算术平均数的非加权成组配对法构建的基于16SrRNA、hsp60、tuf和pheS基因的进化树中,SZD菌株独立于棒状乳杆菌的两个已知亚种而自成一支。因此,将SZD菌株鉴定为棒状乳杆菌的一个新亚种。结论结合表型特征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SZD菌株鉴定为棒状乳杆菌,最后通过基于hsp60、pheS、rpoA及tuf基因的MLSA技术将其鉴定为棒状乳杆菌一个新的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位点序列分析 鉴定 D-乳酸 棒状乳杆菌
下载PDF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Strategies on Soil Productivity and Soybean Rhizobial Diversity in a Chinese Mollisol 被引量:1
14
作者 YAN Jun HAN Xiaozeng +5 位作者 CHEN Xu LU Xinchun CHEN Wenfeng WANG Entao ZOU Wenxiu ZHANG Zhimi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84-793,共10页
Rhizobial diversity is affected by interactions between soil features, fertilization strategy, and cropping system. However, interactions among the rhizobial community, chemical-organic manure fertilization, and plant... Rhizobial diversity is affected by interactions between soil features, fertilization strategy, and cropping system. However, interactions among the rhizobial community, chemical-organic manure fertilization, and plant production have not been well documented in Mollisols from long-term experiments. Aimed at maintaining and recovering the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Mollisols, a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had been carried out for 29 years under a wheat-maize-soybean rotation system,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organic manure (ROM), chemical fertilizers (N, P, and/or K), or ROM plus N, P, and/or K.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evaluated by determining soil physicochemical features, soybean production, and soybean rhizobial divers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pplication of ROM plus NPK maintained or increased soil fertility, which was accompanied by higher production and higher diversity of rhizobia, a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reatments. The negative association of 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with N fertilizer, positive association of B. diazoefficiens with soil pH, and alleviation of N-inhibition on the diversity of Bradyrhizobium by the addition of ROM were recorded as new findings. Therefore, application of ROM or ROM plus NPK could be a feasible strategy for maintaining and recovering the fertility of Chinese Mollisols, whereas rhizobial diversity could be an indicator of soil fert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DYRHIZOBIUM Chemical fertilizer Housekeeping gene 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Organic manure Rhizobial community Soil fertility
原文传递
感染创面相关环境标本分离葡萄球菌的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越文 钱子煜 +1 位作者 倪斌君 赵雪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27-331,共5页
目的对某医疗机构葡萄球菌感染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对创面感染患者相关医源性环境检出的葡萄球菌进行分子溯源分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类培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医疗机构5例创面感染患者相关的医源性环境进行采样... 目的对某医疗机构葡萄球菌感染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对创面感染患者相关医源性环境检出的葡萄球菌进行分子溯源分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类培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医疗机构5例创面感染患者相关的医源性环境进行采样检测,并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位点序列分析和MecA基因的分型分析。结果采集医源性环境标本71份,葡萄球菌阳性26份(36.62%),其中23份检出甲氧西林耐药(MecA+)株(88.46%,23/26)。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株占77.78%(7/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株占95.00%(19/20)。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ST239为主(6株);SCCMec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以Ⅲ型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Ⅲ、Ⅳ型较多。结论医源性感染中葡萄球菌污染较多,且多为耐药株,应加强对耐药性葡萄球菌的持续监测,关注其变异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多位点序列分析 染色体 同源性
下载PDF
北戴河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毒力、耐药性和遗传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胜焜 刘美玲 +6 位作者 朱坤鹏 靳连群 董德荣 张丽 张哲 杨超杰 奉水东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2-341,共10页
为了解北戴河地区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现况、耐药性和遗传特征,在2021年8月分析来自北戴河地区3家食堂和自采的26份海鲜样本,检出率为38.46%。对从中分离鉴定的10株副溶血弧菌通过PCR筛选4种主要毒力基因(tdh、trh、tlh、t... 为了解北戴河地区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现况、耐药性和遗传特征,在2021年8月分析来自北戴河地区3家食堂和自采的26份海鲜样本,检出率为38.46%。对从中分离鉴定的10株副溶血弧菌通过PCR筛选4种主要毒力基因(tdh、trh、tlh、toxR),利用BD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并对分离株做二代测序,基于核心SNP位点构建系统发育树,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表明,(菌株tlh、toxR基因携带率均为100%),所有分离副溶血弧菌均不携带tdh基因或trh基因;抗生素氨曲南耐药率为100.00%、对氨苄西林中介耐药率为100.00%,对其余16种抗生素均敏感;10株分离株都含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CARB-18,这与其耐药表型相对应;一株分离株含有毒力基因mexE,其在同类研究中少有报道;共鉴别出9种不同的序列类型;食堂分离的部分菌株与当地海洋生物分离株同源性较高,部分菌株与纳入分析的国外菌株同源性较高。上述分析提示,当地副溶血弧菌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其来源复杂,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可能存在国外副溶血弧菌污染源,需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析
下载PDF
95例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虹宇 祖莹 +3 位作者 罗庆礼 罗小娟 王丹 李德发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97-502,共6页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株的分子分型及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方法分离培养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327株,经鉴定,MRSA 95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95株MRS...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株的分子分型及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方法分离培养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327株,经鉴定,MRSA 95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95株MRSA进行了SCCmec分型、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spa分型,利用仪器法分析其对非β类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受情况。结果95株MRSA共有7种SCCmec基因型,其中SCCmecⅠ型1株,SCCmecⅡ型4株,SCCmecⅢ型17株,SCCmecⅣa型65株,SCCmecⅣb型2株,SCCmecⅣd型4株,SCCmecⅤ型2株。MLST为10种ST型,其中46株为ST59型,占48.42%;另外49株MRSA分别是ST45型13株,占13.68%;ST1型和ST338型各12株,分别占12.63%;ST72型和ST398型各3株,分别占3.16%;ST88型2株,占2.11%;ST25型、ST47型和ST630型各1株,分别占1.05%;还有1株未能分型;eBURSTv3软件分析表明,10种ST型属于6个克隆群,其中CC59约占61.05%(58/95),CC5约占16.84%(16/95),CC45约占14.74%(14/95)。21种spa型,其中t437型51株(53.68%),是最主要的spa型,其次为t114型9株、t116型8株,分别占9.47%和8.42%;ST59-SCCmecⅣa-t437共有33株,约占34.74%,是最主要的流行克隆;其次是ST45-SCCmecⅣa-t116共有7株,约占7.36%。未发现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呋喃妥因、奎奴普汀、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克林霉素(82.10%)、红霉素(82.10%)、利福平(15.78%)、四环素(41.05%)和复方磺胺甲噁唑(3.15%)等抗菌药物分别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深圳地区儿童感染MRSA的优势菌株为ST59-SCCmecⅣa-t437型;MRSA菌株对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呈多重耐药的比例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mec分型 多位点序列分析 葡萄球菌A蛋白分型 抗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of Root Nodule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i>Lupinus</i>spp. and <i>Glycine max</i>
18
作者 Dilshan H. Beligala Helen J. Michaels +1 位作者 Michael Devries Vipaporn Phuntumart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7年第11期790-812,共23页
Lupinus is known to form endophytic associations with both nodulating and non-nodulating bacteria. In this study, 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MLSA) was used to analyz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root nodule ba... Lupinus is known to form endophytic associations with both nodulating and non-nodulating bacteria. In this study, 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MLSA) was used to analyz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root nodule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Lupinus and soybean. Out of 17 bacterial strains analyzed, 13 strains isolated from root nodules of Lupinus spp. were obtained from the National Rhizobium Germplasm Resource Collection, USDA. Additionally, two strains of root-nodule bacteria isolated each from native lupinus and domestic soybean were examined. Sequences of the 16S rRNA gene and three house-keeping genes (atpD, dnaK and glnII) were used. All the reference genes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existing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s only. The clustering of 12 of the strains was consistent among single and concatenated gene trees, but not USDA strains 3044, 3048, 3504, 3715, and 3060. According to the concatenated phylogeny, we suggest that USDA 3040, 3042, 3044, 3048, 3051, 3060, 3504, 3709 and 3715 are Bradyrhizobium, USDA 3063 and 3717 are Mesorhizobium, USDA 3043 is Burkholderia and USDA 3057a is Microvirga. The two strains isolated from native lupines in this study are Burkholderia and Rhizobium, whereas the two from domestic soybean are Bradyrhizobium.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robustness of MLSA, the diversity of bacterial species that are capable of nodulating lupine and the substantial capability of Burkholderia spp. to colonize lupine root nod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NODULE Bacteria Phylogeny LUPINUS BURKHOLDERIA
下载PDF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游离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检测及基因分型研究
19
作者 段立科 侯学霞 +6 位作者 张琳 包子豪 刘泽梁 施淇源 周海健 董爱英 郝琴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2-647,共6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游离蜱的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状况及携带的基因型,为当地莱姆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5月和2021年5月,在内蒙古阿尔山地区用布旗法采集游离蜱,经形态学和特异性16S rDNA基因检测鉴定蜱种。随机选择113只蜱提... 目的了解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游离蜱的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状况及携带的基因型,为当地莱姆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5月和2021年5月,在内蒙古阿尔山地区用布旗法采集游离蜱,经形态学和特异性16S rDNA基因检测鉴定蜱种。随机选择113只蜱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扩增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阳性产物测序分析。采用BSKⅡ培养基对102只全沟硬蜱中携带的伯氏疏螺旋体进行分离培养,分离出的菌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法(MLSA)鉴定基因型。结果共采获游离蜱295只,经鉴定主要为全沟硬蜱(282/295,95.59%),其次为森林革蜱(13/295,4.41%)。113只蜱的PCR检测结果显示,100只全沟硬蜱中24只携带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为24.00%,其中17只感染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17/24,70.83%),7只感染B.afzelii基因型(7/24,29.17%),13只森林革蜱中未检出伯氏疏螺旋体。对102只全沟硬蜱中携带的伯氏疏螺旋体进行分离培养,得到2株伯氏疏螺旋体菌株,经MLSA分型鉴定为B.garinii基因型。结论内蒙古阿尔山地区5月游离蜱以全沟硬蜱为主,其中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为24.00%,感染的基因型为B.garinii和B.afzelii 2种致病基因型,并分离出2株B.garinii菌株,证实内蒙古阿尔山地区存在伯氏疏螺旋体的自然感染。当地应关注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和致病风险,开展人群、媒介蜱和宿主的监测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莱姆病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多位点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荚膜肿胀试验阴性肺炎链球菌的菌种鉴定及其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举 董方 +4 位作者 袁林 高薇 刘丹丹 史伟 姚开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5-599,共5页
目的明确临床常规检测为肺炎链球菌,但荚膜肿胀试验阴性的分离菌株中是否存在其他草绿色链球菌,分析其抗生素敏感性,为临床选药提供参考。方法以105株临床分离但荚膜肿胀试验阴性的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草绿色链球菌的多位点序列分... 目的明确临床常规检测为肺炎链球菌,但荚膜肿胀试验阴性的分离菌株中是否存在其他草绿色链球菌,分析其抗生素敏感性,为临床选药提供参考。方法以105株临床分离但荚膜肿胀试验阴性的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草绿色链球菌的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105株细菌经MLSA确认24株为假肺炎链球菌,其余81株为肺炎链球菌。MALDI-TOF-MS将6株假肺炎链球菌鉴定为肺炎链球菌,3株鉴定为缓症/口腔链球菌;6株肺炎链球菌被鉴定为假肺炎链球菌。全部菌株均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敏感,肺炎链球菌与假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呋辛(28.4%和58.4%)、氯霉素(39.5%和4.2%)、红霉素(77.8%和95.8%)和阿奇霉素(75.3%和95.8%)等抗生素不敏感率有明显不同。结论临床常规检测可能将部分假肺炎链球菌鉴定为肺炎链球菌,质谱分析也不能确保正确鉴定;荚膜肿胀试验阴性的肺炎链球菌分离株耐药性情况存在差异,鉴定失误可能影响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假肺炎链球菌 多位点序列分析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