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云南藏区多民族共同体的早期构建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志农
刘虹每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5,共8页
通过对云南藏区各民族在历史上交汇发展历程的梳理及多民族共同体早期构建的社会基础的分析,我们认为,云南藏区各民族以相对区隔的多民族共居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为条件,以共同的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多元文化的交汇发展为前提,以文化、宗教...
通过对云南藏区各民族在历史上交汇发展历程的梳理及多民族共同体早期构建的社会基础的分析,我们认为,云南藏区各民族以相对区隔的多民族共居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为条件,以共同的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多元文化的交汇发展为前提,以文化、宗教甚至血缘的交融为纽带构建的民族关系,是一种超越了族群边界的以地域认同、文化认同为核心的多民族共同体关系,这一关系格局在云南藏区历史上的早期形成及以后的延续发展,是当代云南藏区多民族和谐发展、多宗教和睦共存的深层逻辑,而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对深入总结云南藏区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藏区
多民族共同体
早期构建
原文传递
教育人类学:美美与共的学问
被引量:
2
2
作者
纳日碧力戈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共4页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美美与共的学问。它对弱势群体持有人文关怀,以语言和文化的中层相对主义呼应国家治理和市场运行的高层普遍主义,能够以形、气、神通观的立场,沟通国家治理和社群需要之间的利益诉求,达到"致中和"的效果。教...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美美与共的学问。它对弱势群体持有人文关怀,以语言和文化的中层相对主义呼应国家治理和市场运行的高层普遍主义,能够以形、气、神通观的立场,沟通国家治理和社群需要之间的利益诉求,达到"致中和"的效果。教育人类学要研究民族教育中"爱民族"和"爱国家"如何互补共存,如何协调一致。教育人类学通过民族教育的田野工作和理论升华,能够以不可替代的独特视角,为建设公平正义和人道美德的现代文明国家提供学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人文关怀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国民主体性
多族共同体
美美与共
原文传递
明清西南多民族文人旅游活动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历史面相
3
作者
马志英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133,共8页
明清时期,云贵川地区涌现出很多的少数民族文人,成为西南文坛的主力军。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人与杨慎、徐霞客等汉族名士以及本土的汉族文化领袖刘大绅、张鹏翮等组成了一个个多民族文人旅游群体。得益于西南地区人文景观、自然风光、...
明清时期,云贵川地区涌现出很多的少数民族文人,成为西南文坛的主力军。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人与杨慎、徐霞客等汉族名士以及本土的汉族文化领袖刘大绅、张鹏翮等组成了一个个多民族文人旅游群体。得益于西南地区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的旅游资源优势,众多文人在西南地区共同开展研修游、寺庙游、节庆游等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这些活动具有鲜明的交融性特征,从路线上看,主要集中在云贵川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交通要道,呈现出线、面交织的特点;从心理上看,既有山水审美的心理诉求,也有文化考释的实证精神,还有哲理感悟的内心体验,展现出多元的心态;从收获上看,既有解郁散心、寻师交友,还有研学考察,文人们各有所得。在交融性的旅游活动中,促进了西南边疆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育,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由此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交融格局,逐渐升华演变为共有的国家情感和大局观念,形成了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多民族文人
交融性
旅游活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被引量:
5
4
作者
魏清光
李跃平
周绪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6,117,共9页
结合经验材料梳理“少数民族文学”概念范畴下对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性、差异性的强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隔阂与不调适,分析“多民族文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新拓展。指出“多民族文学”的命名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超越,在思维方式上体现...
结合经验材料梳理“少数民族文学”概念范畴下对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性、差异性的强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隔阂与不调适,分析“多民族文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新拓展。指出“多民族文学”的命名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超越,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了由二元对立向多元一体的转变,在心理认知上体现了由民族视野向国家视野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多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云南藏区多民族共同体的早期构建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志农
刘虹每
机构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5,共8页
基金
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课题“云南藏区多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历史与现实研究”(SYSX201618)研究成果
文摘
通过对云南藏区各民族在历史上交汇发展历程的梳理及多民族共同体早期构建的社会基础的分析,我们认为,云南藏区各民族以相对区隔的多民族共居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为条件,以共同的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多元文化的交汇发展为前提,以文化、宗教甚至血缘的交融为纽带构建的民族关系,是一种超越了族群边界的以地域认同、文化认同为核心的多民族共同体关系,这一关系格局在云南藏区历史上的早期形成及以后的延续发展,是当代云南藏区多民族和谐发展、多宗教和睦共存的深层逻辑,而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对深入总结云南藏区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云南藏区
多民族共同体
早期构建
Keywords
Tibetan-inhibited
areas
of
Yunnan
multiethnic
community
early
construction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教育人类学:美美与共的学问
被引量:
2
2
作者
纳日碧力戈
机构
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国崛起与应用人类学研究美国经验的启示"(项目编号:11JJD81001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3AZD05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0AMZ0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美美与共的学问。它对弱势群体持有人文关怀,以语言和文化的中层相对主义呼应国家治理和市场运行的高层普遍主义,能够以形、气、神通观的立场,沟通国家治理和社群需要之间的利益诉求,达到"致中和"的效果。教育人类学要研究民族教育中"爱民族"和"爱国家"如何互补共存,如何协调一致。教育人类学通过民族教育的田野工作和理论升华,能够以不可替代的独特视角,为建设公平正义和人道美德的现代文明国家提供学术支持。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人文关怀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国民主体性
多族共同体
美美与共
Keywords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humanistic
concern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s
national
subjectivity
multiethnic
community
unity
in
diversity
分类号
G40-05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原文传递
题名
明清西南多民族文人旅游活动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历史面相
3
作者
马志英
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出处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13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清代多民族文学的版图分布与互动研究”(19AZW02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西南各民族文学交融史料整理、研究与资料库建设”(22BZW191)阶段性成果。
文摘
明清时期,云贵川地区涌现出很多的少数民族文人,成为西南文坛的主力军。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人与杨慎、徐霞客等汉族名士以及本土的汉族文化领袖刘大绅、张鹏翮等组成了一个个多民族文人旅游群体。得益于西南地区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的旅游资源优势,众多文人在西南地区共同开展研修游、寺庙游、节庆游等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这些活动具有鲜明的交融性特征,从路线上看,主要集中在云贵川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交通要道,呈现出线、面交织的特点;从心理上看,既有山水审美的心理诉求,也有文化考释的实证精神,还有哲理感悟的内心体验,展现出多元的心态;从收获上看,既有解郁散心、寻师交友,还有研学考察,文人们各有所得。在交融性的旅游活动中,促进了西南边疆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育,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由此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交融格局,逐渐升华演变为共有的国家情感和大局观念,形成了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多民族文人
交融性
旅游活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意识
Keywords
multiethnic
literati
integration
tourism
activities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被引量:
5
4
作者
魏清光
李跃平
周绪琳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6,117,共9页
基金
四川省社科项目“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项目号SC19WY034)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当代藏族作家汉文创作文学在韩国的译介研究”(项目号2020SYB11)阶段性成果。
文摘
结合经验材料梳理“少数民族文学”概念范畴下对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性、差异性的强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隔阂与不调适,分析“多民族文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的新拓展。指出“多民族文学”的命名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超越,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了由二元对立向多元一体的转变,在心理认知上体现了由民族视野向国家视野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多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Keywords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multiethnic
literature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分类号
C956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云南藏区多民族共同体的早期构建
李志农
刘虹每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2
教育人类学:美美与共的学问
纳日碧力戈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原文传递
3
明清西南多民族文人旅游活动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历史面相
马志英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
魏清光
李跃平
周绪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