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处理山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郑志伟 胡莲 +3 位作者 邹曦 潘晓洁 张志永 万成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7,共6页
研究流经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的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CODcr等指标的沿程变化以及去除效率,为探索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生态沟渠由原农田排水渠经拓宽、种植植被改建而成,总长约150 m;稳定塘包括沉... 研究流经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的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CODcr等指标的沿程变化以及去除效率,为探索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生态沟渠由原农田排水渠经拓宽、种植植被改建而成,总长约150 m;稳定塘包括沉淀净化塘、生物净化塘和生物强化净化塘,分别栽种植物、栽种植物+吊养河蚌、栽种植物+放养鲢鳙,总面积约1 230 m2。在集水池出口、生态沟渠出口、稳定塘各塘出口各设1采样点共5个采样点。试验期间连续进水,进水平均流量约7 m3/h,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HRT)约102 h,其中生态沟渠段约5.4 h、稳定塘段约96.6 h,首次采样在连续进水稳定运行1周后进行。在水力停留时间约为4 d的条件下,流经该系统的生活污水黑臭消失,浊度下降,出水DO饱和度达到65%以上,进水SS、NH3-N、TN、TP、CODcr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4.9%、70.1%、49.6%、44.9%和80.5%。生态沟渠段对S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达到40.1%,占系统总去除量的47%。系统最终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GB18918-2002)。生态沟渠+稳定塘系统具有建造灵活、无需动力条件、运行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小流域山区农村具有一定推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 稳定塘 山区农村 生活污水处理
下载PDF
山区农村发展高效集约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9
2
作者 翁伯奇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4-301,共8页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并介绍了主要模式与应用成效.结合山区农村的实际,提出发展高效集约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山区农村 高效集约 中国
下载PDF
福建山区农村住宅安全性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黄群贤 刘阳 郭子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5,共4页
为贯彻落实全国保障性住房安居工作,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基础工作,对福建省永春县和长汀县两县18个自然村农村住宅的安全性现状进行抽样调查。通过现场的走访调查和对现场取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当前福建山区农村住宅的结构类型... 为贯彻落实全国保障性住房安居工作,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基础工作,对福建省永春县和长汀县两县18个自然村农村住宅的安全性现状进行抽样调查。通过现场的走访调查和对现场取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当前福建山区农村住宅的结构类型分布和安全性等级分布,分析总结了山区典型农村住宅所具有的现状特征及其危险点。调查结果可为福建省山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村危房改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 农村住宅 山区农村 安全性 普查
下载PDF
地方高校培养山区农村小学教师的模式重构与创新 被引量:7
4
作者 郎耀秀 黄白 韦晖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71-75,共5页
在分析我国山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以教育均衡发展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综合化"为目标,探索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路径,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中重构与创新... 在分析我国山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以教育均衡发展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综合化"为目标,探索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路径,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中重构与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结合、传统与提升相结合、高校与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以期培养"多科型"、"全科型"的山区农村小学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山区农村 小学教师 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
下载PDF
社会林业与山区农村持续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唐晓琴 邹联付 《林业经济问题》 2003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社会林业是一门集社会、林业的现代新学科。本文阐述了社会林业概念的产生和其基本思想,介绍了我国山区农村的现状和其资源优势,并因此提出社会林业是山区农村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个人总结与讨论。
关键词 社会林业 山区农村 持续发展 生态意识 混农林业 生态治理
下载PDF
川东北山地农村夯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6
作者 曾志群 潘永刚 王成明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9期110-117,共8页
川东北夯土民居拥有强烈的山地地域特色和浓厚的山水环境乡土气息,体现了巴蜀传统建筑文化品格,民居建筑空间是巴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川东北山地农村地区夯土民居建筑空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巴蜀文化特征的典型性空间... 川东北夯土民居拥有强烈的山地地域特色和浓厚的山水环境乡土气息,体现了巴蜀传统建筑文化品格,民居建筑空间是巴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川东北山地农村地区夯土民居建筑空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巴蜀文化特征的典型性空间范式和巴蜀历史文化特征元素,但未被系统地分析和归纳。通过对川东北山地农村夯土民居70余户进行调研和测绘,本文从民居建筑不同尺度层级下分别分析夯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特征,总结川东北山地农村夯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农村 夯土民居 空间形态 川东北
下载PDF
对武陵山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忠良 吕学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30,共3页
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武陵山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具有政策、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但在农村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面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农民的环保意识淡... 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武陵山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具有政策、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但在农村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面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业资源减退等等。因此,必须转换农民的落后观念,并依据武陵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农村生态旅游观光和生态家园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农村 农业 生态农业
下载PDF
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山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宁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由于经济、文化、教育的相对落后 ,山区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已成为山区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山区农村中学应围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管理... 由于经济、文化、教育的相对落后 ,山区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已成为山区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山区农村中学应围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管理协调、注重在教学和学校其他活动的渗透等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中学 素质教育
下载PDF
福建山区农村土地流转困境及其破解对策——以南平市姜口村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邓蕾 朱朝枝 《台湾农业探索》 2015年第4期48-51,共4页
福建山区农村的土地流转规模小、速度慢,究其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在农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提高山区土地流转的速度、扩大其规模,就成为必然的要求。该文对南平市姜口村土地流转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土地... 福建山区农村的土地流转规模小、速度慢,究其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在农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提高山区土地流转的速度、扩大其规模,就成为必然的要求。该文对南平市姜口村土地流转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土地流转中存在的投入产出率较低、流转信息集散不畅、体制机制不完善、政策不完善的现状,探索推动农村山区土地流转规范化、规模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山区 农村 土地流转 困境
下载PDF
贫困山区2-3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晓彩 王静 +2 位作者 李静 陈继顺 边娇 《人类工效学》 2017年第6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贫困山区幼儿行为问题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作用机制。方法以230例秦巴山区2-3岁幼儿为对象,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2-3岁版检测行为问题。同时,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家庭与村组不良文化环境调查问卷... 目的探讨贫困山区幼儿行为问题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作用机制。方法以230例秦巴山区2-3岁幼儿为对象,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2-3岁版检测行为问题。同时,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家庭与村组不良文化环境调查问卷、1-3岁幼儿气质量表等调查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幼儿行为问题异常检出率为27.83%,检测分数显著高于城市常模水平;与城市地区相比,生物医学危险因素对当地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更具高风险性。同时,家庭教养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不良因素,对其行为问题的影响具有双层负面作用的叠加性;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专制性对幼儿行为问题具有显著影响,而幼儿气质的反应强度正向调节着专制式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结论贫困山区2-3岁幼儿整体具有较高的行为问题倾向性,早期预防应该加强改善儿童医疗保健水平,提升家庭教养环境,开展主要养育人育儿能力教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行为问题 教养方式 气质 贫闲山区 农村 家庭教育 心理卫生
下载PDF
广东省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倩婷 丁劲新 张路路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3期114-115,共2页
广东省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较为滞后,面对日益增加的污水来源和有限的财力物力,选择合适的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山区农村生活污水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了广东省山区农村生活... 广东省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较为滞后,面对日益增加的污水来源和有限的财力物力,选择合适的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山区农村生活污水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了广东省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并根据不同的人口密度和经济情况提出了三种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并从技术原理、管理方法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对三种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村地区 生活污水 适用技术
下载PDF
山区农村人行索桁桥标准化设计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肖 陈代平 赵长军 《公路交通技术》 2013年第5期79-82,共4页
提出一种新型山区农村人行索桥结构形式——人行索桁桥,并对跨径30—65m的人行索桁桥进行标准化设计。其方法可供类似桥梁设计参考。
关键词 山区农村 人行索桁桥 标准化设计
下载PDF
山区农村公路重力式基坑施工安全标准化探索
13
作者 周红波 《山西建筑》 2014年第31期268-270,共3页
分析了山区农村公路重力式桥涵桩基施工的特点,结合山区农村公路桥涵建设现场的工作经验,总结分析了山区农村公路重力式基坑开挖、支护、排水、回填及机械施工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可行性措施,以促进山区农村公路安全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 山区农村 重力式桥基 安全标准化
下载PDF
关于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学科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之勇 钟乃良 《河池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94-97,共4页
本文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 ,对山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素质状况 ,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山村教师 ,怎样提高在职山村教师的素质 ,以及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学科的教学 。
关键词 山区农村中小学 教师素质 教育学科教育 问题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促进山区农村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平 王玉玲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2期41-44,48,共5页
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促进山区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对山区农村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实现了产权制度的重大突破,可增加农民就业和经济收入,促进林权法制化建设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山区基层组织领导能力... 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促进山区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对山区农村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实现了产权制度的重大突破,可增加农民就业和经济收入,促进林权法制化建设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山区基层组织领导能力。藉此提出了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的建议,诸如建立林权流转制度,规范流转市场,逐步构建和完善适应山区集体林制度改革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山区林农应享受国家惠农政策待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村发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非公有制经济 林权流转 林业产业发展
下载PDF
基于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西南山地乡村居民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16
作者 徐苗 廖箐 谢卓铭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近年来,乡村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但不同地区乡村居民在获得医疗机会、就医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医疗设施布局不合理问题仍存在。医疗设施可达性作为衡量医疗设施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 近年来,乡村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但不同地区乡村居民在获得医疗机会、就医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医疗设施布局不合理问题仍存在。医疗设施可达性作为衡量医疗设施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和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针对传统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Gaussian-Based 2SFCA)对于山地乡村地区医疗资源可达性在供给与需求思考不足的问题,将其进行改进,从而更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可达性。研究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平台分析乡村医疗设施供需情况,引介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设施可达性,在此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进行K聚类分析,揭示乡村医疗设施可达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各类医疗设施的可达性数值综合层面上的高可达性区域主要是由于临近医疗资源高供给能力的县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所贡献的,而村级医疗设施对综合可达性空间差异影响较小;第二,山地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配置存在医疗资源与人口分布的空间不匹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村级医疗设施;第三,区域可达性水平与交通通达性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受人口需求(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医疗设施供给服务能力及分布的影响更大。最后针对不同可达性区域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为西南山地乡村地区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提供了一套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地乡村地区 医疗设施 空间可达性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 重庆市九龙坡区
下载PDF
制度创新:武陵山区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保障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学芳 刘爱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6-129,共4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将农村制度创新作为“第一要务”,从农村土地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科技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农村教育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积极推进创新,加大创新力度,为武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将农村制度创新作为“第一要务”,从农村土地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科技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农村教育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积极推进创新,加大创新力度,为武陵山区农村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武陵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是武陵山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农村 全面小康 制度缺失 制度创新
下载PDF
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家庭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陕西商洛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塔丽 李梦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36-140,154,共6页
以陕西省商洛地区农村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家庭经济在退耕还林前后的变化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以来,农村家庭收入有所增长,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由以种植业为主变为以外出... 以陕西省商洛地区农村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家庭经济在退耕还林前后的变化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以来,农村家庭收入有所增长,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由以种植业为主变为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家庭生产经营仍然是分散的个体方式,市场率和生产效益较低;传统的副业生产多为零散经营;山区农村家庭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最后,从当地贫困山区自然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几种农村家庭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贫困山区 农村家庭经济 发展模式 商洛地区
下载PDF
论中西部山区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
19
作者 王火欣 刘建勇 阮中飞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6年第6期61-63,共3页
实现山区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通过对中西部部分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引进和谐理论,具体分析了解决山区教育不公平、信息化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简陋及农民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的对策,从而促进山... 实现山区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通过对中西部部分山区农村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引进和谐理论,具体分析了解决山区教育不公平、信息化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简陋及农民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的对策,从而促进山区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教育 和谐教育 和谐发展
下载PDF
滇西山区校点布局调整方法的思考——以福贡县知子罗、老姆登村为例
20
作者 杨璠 李莉萍 《华中建筑》 2013年第6期98-102,共5页
随着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进行,"一刀切"的做法在校点撤并的过程中屡见不鲜。在滇西山区,地形地貌特殊,山大沟深、聚居点分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而在怒江这样极端特殊的山区,不切实际的校点撤并使布局调整的弊端更加... 随着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进行,"一刀切"的做法在校点撤并的过程中屡见不鲜。在滇西山区,地形地貌特殊,山大沟深、聚居点分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而在怒江这样极端特殊的山区,不切实际的校点撤并使布局调整的弊端更加严重。该文以滇西怒江峡谷知子罗、老姆登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并讨论当地学校现状问题及原因,希望通过整合当地的校点布局体系,提出对校点布局调整方法的思考,对当地和类似山区的校点布局调整方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山区农村校点布局调整指标影响因素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