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近50年来气温 降水 径流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常斌 李文艳 +2 位作者 王雄师 杨文瑾 杨致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2,共6页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分析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气温、降水及出山径流序列变化特征,并初步讨论了降水、径流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气温在20世纪60-70年代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80年代气温开始波动升高,...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分析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气温、降水及出山径流序列变化特征,并初步讨论了降水、径流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气温在20世纪60-70年代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80年代气温开始波动升高,气温显著升高则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来.研究区山区年降水量大于平原的,各站年降水量均呈现平、枯、丰交替的特点,总体上呈微弱增加趋势,增幅不显著.出山径流量在年代尺度上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洪水和丰乐两条河流的年出山径流量存在突变点,位于1960前后.2000年前后,三河径流量微弱上扬后,继续开始减少趋势,讨赖河稍迟于其余2条较小的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出山径流 Mann-Kendall方法 黑河流域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西部山区水循环要素的变化——以疏勒河干流上游山区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蓝永超 胡兴林 +2 位作者 丁宏伟 喇承芳 宋洁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5-680,共6页
根据祁连山区西部托勒气象站与疏勒河上游昌马堡水文站、鱼儿红雨量站的气温、降水、径流等观测数据,对近50年来疏勒河山区流域气温、降水、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祁连西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呈持... 根据祁连山区西部托勒气象站与疏勒河上游昌马堡水文站、鱼儿红雨量站的气温、降水、径流等观测数据,对近50年来疏勒河山区流域气温、降水、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祁连西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并在1990年代中期后出现一个突变,突变后气温上升速率较突变前明显加快。从气温的季节变化上看,冬季升温的幅度明显大于其他各季,从气温的区域变化来看,中低山地带的气温升幅要大于中高山地带。分析结果还显示,祁连山区西部年降水量总体上亦呈增长的态势,但年际波动比较剧烈。少雨年主要在1990年代以前,多雨年在近20 a;从季节变化上看,夏季降水量变化比较稳定,增减趋势不明显,其他各季降水量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冬季降水量增幅明显。受降水与气温加速上升所带来的冰雪融水增加的影响,疏勒河出山径流的年平均与四季流量亦呈显著增加的态势。考虑到山区夏季降水并未增加,故占年径流量比重较大的夏季径流量的增加主要是冰雪融水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疏勒河流域 气候变化 出山径流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蓝永超 沈永平 +2 位作者 钟英君 吴素芬 王国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0-55,共6页
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对1960s以来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降水、气温与径流变化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径流与降水、气温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以定量分析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 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对1960s以来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降水、气温与径流变化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径流与降水、气温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以定量分析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气候变化明显地向"暖湿"方向转化,出山径流山区降水、气温变化均呈正相关关系。受降水增加和气温上升的影响,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量总体上一直呈持续递增的态势。但相对而言,径流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更甚于气温。未来出山径流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山区降水的增减,在一定时期内,气温的上升将有利于出山径流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乌鲁木齐河 山区流域 出山径流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北大河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金凤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1,共6页
基于北大河流域周边台站的气象水文数据,综合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Hurst指数(R/S分析法)等方法,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了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及原因,重点探讨了冰川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50s-201... 基于北大河流域周边台站的气象水文数据,综合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Hurst指数(R/S分析法)等方法,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了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及原因,重点探讨了冰川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50s-2015年,北大河流域整体上呈现增温增湿的变化趋势,其中升温趋势显著,而降水增加不明显。气候变化在山区和平原区特点不同,山区增温增湿的幅度明显高于平原区。气温和降水年际变化序列都具有持续性,未来气温将持续快速上升,降水将微弱增加。径流的年际变化呈现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少率为0. 11×10~8m^3/10a,且未出现明显的突变点。流域内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极小,气候变化是引起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在1980s-1990s,山区降水的阶段性减少以及冰川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造成河流径流的持续减少,并在1990s后期达到最少;2000年以来,持续增温造成冰川融水急剧增加成为近期径流增加的主要原因,气候转型引起的降水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径流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山径流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冰川变化 北大河流域
原文传递
河西内陆河流域绿洲面积对地表径流的响应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生霞 王飞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利用NASA AVHRR NDVI 3g遥感资料计算得出河西内陆河流域植被归一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将NDVI>0.20区域视为绿洲,通过计算绿洲区NDVI的变差系数和线性斜率分析1982-2013年绿洲面积变化,并进一步分... 利用NASA AVHRR NDVI 3g遥感资料计算得出河西内陆河流域植被归一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将NDVI>0.20区域视为绿洲,通过计算绿洲区NDVI的变差系数和线性斜率分析1982-2013年绿洲面积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地表径流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河西内陆河流域绿洲整体呈扩张趋势,扩张区域主要在绿洲边缘区、河流两侧和尾闾;小规模斑块绿洲的破碎度呈增加趋势,连片的绿洲核心区相对稳定;绿洲面积随着出山径流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山区降水量对绿洲变化的贡献率约为地表径流贡献率的一半,冰川融水对绿洲面积变化的贡献率自东向西依次增加,绿洲区降水的贡献率则依次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内陆河 绿洲动态变化 出山径流 绿洲区降水 响应
原文传递
The hydrological linkage of mountains and plains in the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3
6
作者 QIN Jia DING YongJian YANG GuoJ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25期3140-3147,共8页
Mountain regions supply a large amount of fresh water for the people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however, there is great uncertainty of the water quantification from mountains to lower area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 Mountain regions supply a large amount of fresh water for the people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however, there is great uncertainty of the water quantification from mountains to lower area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hydr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mountains and the hydrological linkage of mountains and plains, the measured and simulated hydrological data of the arid region in northwest China were used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which followed a catchment-based approach. Firstly, the Heihe River Basin, a well-documented area, was selected as a specific watershed to reveal the hydr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lands (mountains) and lowlands (plains); and then, the significance and disproportion of mountain runoff of 8 river basins as cases in the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following the above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mountain runoff in total basinal runoff (PMR) of most rivers is above 50%. The PMR are between 50%-95% in the rivers originated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where the aqueous vapor is relatively sufficient. And that, almost all the flow of the rivers originating from the Qilian Mountains,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Kunlun Mountains come from mountain regions. Also the PMR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west to east in northwest China. The hydr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disproportion of mountains water in the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were given a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assessment, and the results could give potential guides for the scientific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se regional areas for relieving the more and more serious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due to climate warming and population expa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中国西北部 水文资料 黑河流域 出山径流 天山北坡 半干旱地区 PM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