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的审美认识论与合目的性 被引量:2
1
作者 申扶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5-30,共6页
康德根据合目的性原则,从对自然的机械认识论转向有机整体的审美认识论,由此从自然合目的性过渡到道德合目的性,从而完成了认识论与伦理学的双重转向。这不仅实现了批判哲学体系上的完整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弥合了自然与自由之间的裂痕,... 康德根据合目的性原则,从对自然的机械认识论转向有机整体的审美认识论,由此从自然合目的性过渡到道德合目的性,从而完成了认识论与伦理学的双重转向。这不仅实现了批判哲学体系上的完整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弥合了自然与自由之间的裂痕,使自由在自然之中得以感性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认识论 合目的性原则 道德合目的性
下载PDF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善概念 被引量:8
2
作者 杨爱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63,共4页
亚里士多德对于善概念的定义可以归结为:善是符合目的的行为。由此可知,道德善或正当(道德善与正当是同一概念)就是符合道德目的的行为。道德目的是保障社会存在和发展,最终增进每个人的利益:保障社会存在和发展是道德的直接目的;增进... 亚里士多德对于善概念的定义可以归结为:善是符合目的的行为。由此可知,道德善或正当(道德善与正当是同一概念)就是符合道德目的的行为。道德目的是保障社会存在和发展,最终增进每个人的利益:保障社会存在和发展是道德的直接目的;增进每个人的利益是道德的终极目的。因此,所谓道德善,也就是一切符合道德目的的行为,也就是增进每个人的利益的行为,说到底,亦即利他与利己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道德善 目的 道德目的
下载PDF
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杜芳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29-32,共4页
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地方教育治理的重要特征。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组织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新社会运动"理论以及涂尔干网络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反思... 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地方教育治理的重要特征。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组织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新社会运动"理论以及涂尔干网络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反思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提供了理论透镜,有助于在一个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上对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进行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学校发展共同体 构建主义组织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新社会运动”理论 涂尔干网络理论 互补性认知 道德目的
下载PDF
物质丰裕时代德育的价值逻辑——兼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必要与可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肖金星 《现代教育论丛》 2023年第2期44-55,共12页
物质丰裕时代人们的优势需要已经由生存层次的需要转化为生活层次的需要。物质丰裕时代显现出了明确的美好生活指向及其实现的可能性。与之契合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作为物质丰裕时代的核心价值正在兴起。德育面临着新的价值语境,且... 物质丰裕时代人们的优势需要已经由生存层次的需要转化为生活层次的需要。物质丰裕时代显现出了明确的美好生活指向及其实现的可能性。与之契合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作为物质丰裕时代的核心价值正在兴起。德育面临着新的价值语境,且势必要在后物质主义的引领下对美好生活做出回应。当前物质主义制约着德育对美好生活的回应,使得当代人具有道德动机的动力性匮乏、道德目的的个体意义弱化、道德行为的保守适应三方面的弱势。后物质主义在动机上呼吁内在动机、在目的上注重个体意义、在行为上强调开拓创新,从而对物质主义之弊有所超越,并可能引领德育发展的方向。当代德育要从认知澄清与情感激发维度唤醒学生道德动机的内生性动力,从个体享用与自我实现维度引导学生道德目的的个性化诠释,从全面发展与现实超越维度强化学生道德行为的开拓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丰裕时代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道德动机 道德目的 道德行为 德育
下载PDF
何为道德上的“好”:一种伦理语境论释解
5
作者 梅轩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如何诠释“好”的含义乃道德哲学界一大难题,主要原因在于它蕴含特殊的规范性:说出含“好”话语不只意在表征现实世界,更在于鼓励或引导听话人实施某种道德行为。传统上,学者们或援引另一类规范性概念、或借助词源学上的“标准/准则”... 如何诠释“好”的含义乃道德哲学界一大难题,主要原因在于它蕴含特殊的规范性:说出含“好”话语不只意在表征现实世界,更在于鼓励或引导听话人实施某种道德行为。传统上,学者们或援引另一类规范性概念、或借助词源学上的“标准/准则”、或依据行事理由等来解释“好”的这种规范性,但结果皆不尽如人意。本研究提倡采用伦理语境论视角,指出在道德观和已知信息既定不变的前提下,“好”的意义受到特定语境中道德主体意欲达成的目的的影响,而它们所表达的规范性则体现在道德主体努力实现欲成目的的过程之中。借此“,好”所具有的形而上规范性意义便可转化为更加具象的自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 规范性意义 伦理语境论 道德目的
下载PDF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哲学给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翠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90-92,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却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哲学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经典,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的某些观点受到人们的一些批评和攻击,但其许多观点和思想仍然是思想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却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哲学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经典,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的某些观点受到人们的一些批评和攻击,但其许多观点和思想仍然是思想道德领域的宝贵财富,对我们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仍是有益借鉴。本文从“儿童是道德哲学家”,“促进道德发展是道德教育的目的”,“认知——发展方法”三个方面反思了我国目前思想道德教育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伯格 道德教育 德育目的 德育方法 偏差
下载PDF
康德论道德共同体和个人道德进步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宇航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5-50,共6页
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里,康德将理想道德社会共同体论述为共同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目的保持一致。当代学者批评康德理想道德共同体的概念忽视了对个人道德发展的考察。因此,将试图重新审视在整个康德体系中的共同体概念,指出康德在道德... 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里,康德将理想道德社会共同体论述为共同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目的保持一致。当代学者批评康德理想道德共同体的概念忽视了对个人道德发展的考察。因此,将试图重新审视在整个康德体系中的共同体概念,指出康德在道德、美学和政治著作中寻找并做出共同体同个人道德进步协调发展的论述。康德运用语言学方法阐述个体如何在共同体中相互作用,个体逐渐具备道德素养,愿意遵守与他人目的和准则相一致的准则。康德对道德和宗教关系的系统论述,指明了一条趋近实现理想道德共同体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共同体 康德 道德进步 道德目的
下载PDF
德育目的科学化探析
8
作者 安会 《黑河学刊》 2020年第4期89-91,共3页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德育目的的指导下进行的,德育目的对整个德育过程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我国德育目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矛盾,德育目的体系不健全等,必须对德育目的的科学化进行探索,以科学依据、科学原则、科学手...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德育目的的指导下进行的,德育目的对整个德育过程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我国德育目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矛盾,德育目的体系不健全等,必须对德育目的的科学化进行探索,以科学依据、科学原则、科学手段、科学评价体系实现德育目的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目的 科学化 问题
下载PDF
论席勒的悲剧观
9
作者 熊元义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0-34,共5页
德国诗人、戏剧家和美学家席勒的悲剧理论在西方悲剧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席勒的悲剧观是在克服当时德国文坛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寻找悲剧快感产生的原因,反映了历史的进步。我们把握席勒的... 德国诗人、戏剧家和美学家席勒的悲剧理论在西方悲剧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席勒的悲剧观是在克服当时德国文坛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寻找悲剧快感产生的原因,反映了历史的进步。我们把握席勒的悲剧观,不但对认识西方悲剧的审美特征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建立当代中国悲剧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 悲剧观 德国 审美特征
下载PDF
初唐史家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10
作者 李海燕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2-117,128,共6页
与艺术批评相对应,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对文学创作进行伦理和道德的考察,对文学所描写种种善恶现象和思想旨趣进行历史的阐释,并以特定的价值观为准绳作出现实的评判。初唐史家在江左余习甚浓的时代,从作品、作家、社会风俗、道德旨向等层... 与艺术批评相对应,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对文学创作进行伦理和道德的考察,对文学所描写种种善恶现象和思想旨趣进行历史的阐释,并以特定的价值观为准绳作出现实的评判。初唐史家在江左余习甚浓的时代,从作品、作家、社会风俗、道德旨向等层面对前朝文学进行了伦理学批评,指出了南朝以来文学伦理价值的缺失,在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道德义务的基础上同样也尊重和提倡文学的艺术价值,为此后的文学发展包括涵养波澜壮阔的盛唐之音创设了宏阔的生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 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功能 道德目的 文质斌斌
下载PDF
新世纪德育:向生活回归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涛 齐亚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新世纪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走向是关系新世纪德育的成效以及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问题。对新世纪德育的生活化本性、生活化内容、生活化目的、生活化模式四个方面的研究探讨 ,说明了新世纪德育向生活回归这一问题。
关键词 生活化 德育本性 德育内容 德育目的 德育模式
下载PDF
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方立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高校德育质量,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值得高校德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地思考。影响高校德育质量和效果的原因很多,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这些困难,并通过积极的德育实践探索,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质量,增强高校德育的实...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高校德育质量,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值得高校德育工作者进行认真地思考。影响高校德育质量和效果的原因很多,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这些困难,并通过积极的德育实践探索,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质量,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目标 德育体系 原因分析 措施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关于学校德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明明 唐光荣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26期206-208,共3页
当前学校德育的改革与重建已是势在必行。德育的宗旨应该立足于基本人伦和美育,立足于生命的和谐与生活的实践;作为课程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应该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应该着眼于师生的共同建构;德育环境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让学生... 当前学校德育的改革与重建已是势在必行。德育的宗旨应该立足于基本人伦和美育,立足于生命的和谐与生活的实践;作为课程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应该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应该着眼于师生的共同建构;德育环境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让学生在自我教育发展中不断地实现其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宗旨 德育课程 德育环境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古代小学道德教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冬秀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5-67,共3页
古代小学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在道德教育上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代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做法有:其一,在教学目的上力图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其二,在教学内容上,... 古代小学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在道德教育上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代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做法有:其一,在教学目的上力图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其二,在教学内容上,讲求广泛性、生动性和实用性;其三,在教育方法上,多就地取材,并注重学生的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小学 道德教育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教育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