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员式参与与主体间性:居委会的社区参与策略考察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冠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8-102,共5页
居委会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是动员式参与。在动员式参与之下,由于政治动员的路径依赖导致居委会和社区居民的主体性都没有有效地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呈现为主体的脱域状况,有效改善主体脱域状况的手段,是加强居委会主体性、社区居... 居委会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是动员式参与。在动员式参与之下,由于政治动员的路径依赖导致居委会和社区居民的主体性都没有有效地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呈现为主体的脱域状况,有效改善主体脱域状况的手段,是加强居委会主体性、社区居民主体性和外在环境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委会 社区参与 动员式参与 主体间性
下载PDF
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杜美玲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42-49,共8页
当代中国女性的政治参与主要经历了20世纪初以"女子参政权"为导向的自发式政治参与,1949年后以"集体利益"为导向的动员式政治参与,和改革开放后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主动式政治参与三个阶段。如今,虽然... 当代中国女性的政治参与主要经历了20世纪初以"女子参政权"为导向的自发式政治参与,1949年后以"集体利益"为导向的动员式政治参与,和改革开放后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主动式政治参与三个阶段。如今,虽然中国女性主动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和政治意愿的政治参与行为有所增加,但她们的政治参与偏重"个人利益",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政治参与缺乏;并且中国女性整体的政治参与程度仍偏低,这主要表现为参与的"比例少"和参与者地位的"边缘化"两方面。展望未来,中国女性以"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导向的主动式政治参与都将越来越多,以后应拓展女性的制度化政治参与途径,并深入挖掘网络参与的"制度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参政权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 动员式政治参与 主动式政治参与
下载PDF
试论环境保护政府动员型公众参与——以APEC蓝为例
3
作者 梅献中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环境保护政府动员型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公众响应政府号召,以实际行动参与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公众参与,存在着组织化程度高、效率高、见效快的优势,也存在着行政机关容易违反行政法治中的正当程序原则和比例原则,以及公众被... 环境保护政府动员型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公众响应政府号召,以实际行动参与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公众参与,存在着组织化程度高、效率高、见效快的优势,也存在着行政机关容易违反行政法治中的正当程序原则和比例原则,以及公众被动参与、代价大、成本高等缺陷。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应克服不当因素的影响,牢固树立权利本位观,遵循法治原则,建设法治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政府动员型公众参与 APEC蓝 法治政府
下载PDF
城市社区参与动力缺失原因探源 被引量:69
4
作者 张宝锋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社区发展的内源性决定了其最终动力来自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淡漠,根源在于动力缺失。一是单位制度消解了凝聚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二是居委会的行政化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治功能的缺位贬损了居委会在居民心中的合... 社区发展的内源性决定了其最终动力来自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淡漠,根源在于动力缺失。一是单位制度消解了凝聚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二是居委会的行政化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治功能的缺位贬损了居委会在居民心中的合法性,三是动员型参与制约了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四是传统制度孕育的臣民意识和“私民”意识影响了居民社区参与的主动性和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单位制度 社区居委会 动员型参与
下载PDF
群众运动与乡村治理——1945-1976年中国基层政治的一个解释框架 被引量:38
5
作者 李里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8-230,共13页
群众运动是中共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非常规政治手段,由于它具有常规行政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动员和治理工具被广泛使用。中共群众运动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广大乡村民... 群众运动是中共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非常规政治手段,由于它具有常规行政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动员和治理工具被广泛使用。中共群众运动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广大乡村民众的动员型政治参与、国家力量对乡村社会的直接介入、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接连不断的群众运动可以帮助党和国家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动员乡村民众、实现乡村治理,但这种动员和治理的成果却难以制度化、常规化,而只能以接连不断的新运动来维系,从而在社会变革的动力与社会运行的常态之间,形成了难以消解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运动 乡村治理 中国革命 动员式参与 运动式治理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模式的演进 被引量:6
6
作者 祝天智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7-51,共5页
不同的政治参与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政治参与的主题、参与的主观方面、参与行为的特征和参与效果的不同。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革命为主题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的动员式政... 不同的政治参与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政治参与的主题、参与的主观方面、参与行为的特征和参与效果的不同。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革命为主题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追求民主和个人利益为中心的自发政治参与和走向理性自主型政治参与五种不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政治参与模式 动员型参与 自发型参与 理性参与
下载PDF
帮扶实践中驻村干部与农民的关系互动及其逻辑 被引量:6
7
作者 郑永君 李丹阳 阳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167,共11页
驻村帮扶是国家推进脱贫攻坚战略有效落地的重要机制,并延续到乡村振兴时期。帮扶实践中的干部与农民互动实质上体现为干部动员和农民参与,而动员与参与的协调、匹配程度对帮扶绩效和乡村治理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动员-参与... 驻村帮扶是国家推进脱贫攻坚战略有效落地的重要机制,并延续到乡村振兴时期。帮扶实践中的干部与农民互动实质上体现为干部动员和农民参与,而动员与参与的协调、匹配程度对帮扶绩效和乡村治理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动员-参与”协同性与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关联性分析框架,以辽宁省3个村庄为例,对帮扶实践中驻村干部与农民的关系互动及其内在逻辑进行研究,进而为驻村帮扶机制的有效运作提供智力支持。研究表明:(1)驻村干部的回应性动员与农民的治理性参与共同形成高协同性的积极互动;驻村干部的行政性动员与农民的维权性参与则形成互动缺失下的冲突状况;驻村干部的回应性动员下农民仍然不参与,主要是能力不足导致;驻村干部的行政性动员下农民不参与则主要是缺乏参与意愿。(2)驻村干部动员的回应性与农民参与的治理性产生关联,并共同影响“动员-参与”协同性;“动员-参与”协同性对关系互动有效性产生正向影响,并共同促进乡村治理的有效性。(3)从消极互动到积极互动的核心转化机制在于提高驻村干部动员的回应性,进而促进农民的治理性参与,激活村庄内生资源禀赋,最终达致高度协同、积极互动、治理有效的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干部 农民 关系互动 动员-参与协同性 乡村治理
下载PDF
基于体力活动服务供需平衡的城市公园布局评估与优化研究——以深圳市三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权一 赵晓龙 +1 位作者 金梦潇 侯韫婧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1年第5期58-64,共7页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户外体力活动的首选场所,可有效降低慢性疾病发病率,实现"未病先治"的健康理念。研究从体力活动服务供需平衡的视角,以多源数据空间可视化方法,对深圳市三区的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布局的评估和优化。首先,基...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户外体力活动的首选场所,可有效降低慢性疾病发病率,实现"未病先治"的健康理念。研究从体力活动服务供需平衡的视角,以多源数据空间可视化方法,对深圳市三区的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布局的评估和优化。首先,基于自主研发的移动端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获取体力活动VGI数据,并将其空间可视化形成为服务供给压力分级图。其次,基于高德地图开放平台获取POI数据,并将其空间可视化形成为服务需求压力分级图。最后,将服务供给压力分级图和服务需求压力分级图进行叠图可视化分析,获得服务盲区,依此对城市公园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本研究旨在促进"绿体结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体力活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端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体力活动 可视化分析 供需平衡 公园布局
下载PDF
中国反日民众运动近三十年研究述评
9
作者 贺俊杰 聂庆艳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444-449,共6页
反日民众运动是中日民族矛盾凸显的产物,是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民众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研究范式来看大致经历了革命史研究范式、现代化研究范式和社会史研究方式。从研究的切入点来看... 反日民众运动是中日民族矛盾凸显的产物,是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民众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研究范式来看大致经历了革命史研究范式、现代化研究范式和社会史研究方式。从研究的切入点来看,主要集中在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社会参与、官民互动以及作用与影响等方面。既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研究内容深挖、研究方法创新与史料挖掘等方面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日民众运动 社会动员和参与 官民互动 中日关系
下载PDF
从动员参与到合作治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慧凤 孙莎莎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13,128,共13页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期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也是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研究对象。基于对S省Z市“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案例分析,提出“能力建设-惯习积累-信任强化”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多元主体成长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机...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期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也是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研究对象。基于对S省Z市“民生微实事”项目的案例分析,提出“能力建设-惯习积累-信任强化”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多元主体成长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机理,丰富了“主体关系”和“行动方式”的研究视角。研究发现,多元主体基于资源优势互补与主体责任再塑加强了能力建设,能力的提升使其有意愿并且能够建立合作关系;政府通过规则调适以及持续的参与激励来培养多元主体的合作惯习,有助于促进合作行动;共同议题下的利益相容和由参与效能感形成的良性循环会强化信任,进一步增强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行动,进而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合作治理常态,使社会治理共同体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参与 合作治理 多元主体 社会治理共同体
下载PDF
动员式参与:老旧小区互助式养老模式的运作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景琦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3期181-191,共11页
在严重老龄化下,如何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变得日益重要,这需要更多的体制机制创新。老旧小区作为城市老人聚居地,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但在S市调研中发现,在社区的指导下,通过动员式参与,成立各种志愿者队伍,有效弥补了高龄... 在严重老龄化下,如何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变得日益重要,这需要更多的体制机制创新。老旧小区作为城市老人聚居地,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但在S市调研中发现,在社区的指导下,通过动员式参与,成立各种志愿者队伍,有效弥补了高龄老年人常见但家庭和机构缺位带来的居家养老服务空白,包括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带来安全隐患、劳动能力减退问题、突发事件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通过积极分子的吸纳机制、组织化机制与激励机制,社区实现了对积极分子的深度动员。这种养老服务机制深植于老旧小区的社会基础之上,包括代际关系流变下的老人独居;低龄老年人众多且富有活力,而需要服务的高龄老人相对较少;半熟人社会下的社会关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式参与 老旧小区 养老模式
下载PDF
手机图书馆用户参与采访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黎邦群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89-95,109,共8页
针对当前图书馆采访缺少用户参与而造成绩效不佳、图书流通率下降的现状,进行相关实践背景、手机采访系统、用户参与采访及相关案例的研究。通过科学设计方案、分析技术思路、构造数据结构与编写系统程序,制定用户参与政策、设置审核管... 针对当前图书馆采访缺少用户参与而造成绩效不佳、图书流通率下降的现状,进行相关实践背景、手机采访系统、用户参与采访及相关案例的研究。通过科学设计方案、分析技术思路、构造数据结构与编写系统程序,制定用户参与政策、设置审核管理岗位、构建用户信用体系并阐述用户参与采访的步骤,实现手机图书馆用户全面参与采访的过程,并深入分析相关的实践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局限性,从而在采访理念创新及服务方式转变方面给出建议,以期提高图书采访效率、用户满意度和馆藏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图书馆 用户参与 手机采访 图书采访 移动查重 实时服务 采访创新
原文传递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有效性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3
作者 李茂松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466-468,共3页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发展建设。在我国居民社区参与总体意识不高、参与范围较窄、参与不足等现实情况下,动员型参与模式的研究成为社区参与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根据动员主体的不同,将动员型参与模式分为四种类型:社区正...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发展建设。在我国居民社区参与总体意识不高、参与范围较窄、参与不足等现实情况下,动员型参与模式的研究成为社区参与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根据动员主体的不同,将动员型参与模式分为四种类型:社区正式组织动员型、社区非正式组织动员型、社区正式精英动员型与社区非正式精英组织动员型。在实地调查研究中发现,这四种类型在形式、特点及有效性与未来发展趋势中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模式 动员型参与
原文传递
简析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影响
14
作者 张少文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7X期28-28,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对我国社会阶层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对社会和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将从农村社会流动的角度入手,阐明农村人口流动对于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人口流动 农民工 政治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