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流泵叶片优化及基于状态方程模型的空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巍 陆鹏波 +2 位作者 王晓放 戚光鑫 王一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5,共7页
在保证效率和扬程的前提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混流泵空化性能,利用基于正压流体状态方程的空化模型,开展了混流泵空化性能研究.发现原来采用速度系数法设计的5叶片混流泵叶片结构并不合理,泵叶轮设计工况下的临界空化余量较高.针对这... 在保证效率和扬程的前提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混流泵空化性能,利用基于正压流体状态方程的空化模型,开展了混流泵空化性能研究.发现原来采用速度系数法设计的5叶片混流泵叶片结构并不合理,泵叶轮设计工况下的临界空化余量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增加混流泵的叶片数目为7片,并以效率和扬程作为目标函数,对7叶片混流泵叶片进口边形状、叶片前缘厚度以及叶片厚度变化规律进行了优化设计.混流泵优化前后3种不同叶片结构方案的空化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流泵叶片进口边适当向进口方向延伸,叶片进口边前缘减薄,以及改变叶片厚度的变化规律,将使混流泵的临界空化余量大大降低.优化设计后的混流泵效率为90.857%,扬程为163.86m,优化后的临界空化余量为28.64m,相比优化前降低了45%,有效地改善了混流泵在设计工况下的空化性能,为今后该类高温高压混流泵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状态方程 临界空化余量 空化模型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准稳态假设的混流泵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伟 季磊磊 +3 位作者 施卫东 李维强 周岭 蒋小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6-92,共7页
为了研究混流泵启动过程的准稳态性能,该文以瞬态外特性试验性能参数为依据,获得了混流泵准稳态计算的外特性曲线和无量纲扬程瞬态性能曲线,通过对3种转速下的压力场、速度矢量分析,总结出准稳态计算混流泵内部流动的一般性规律并与粒... 为了研究混流泵启动过程的准稳态性能,该文以瞬态外特性试验性能参数为依据,获得了混流泵准稳态计算的外特性曲线和无量纲扬程瞬态性能曲线,通过对3种转速下的压力场、速度矢量分析,总结出准稳态计算混流泵内部流动的一般性规律并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的瞬态内部流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准稳态计算扬程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并随着体积流量的增大逐步偏离试验扬程;3种转速下泵内压力具有相同的分布趋势,叶轮进口截面相对速度矢量近似满足相似定律,并在低转速下出现大尺度的叶顶泄漏涡。与无量纲瞬态性能一致,瞬态PIV测量结果呈现出明显不同于准稳态工况的瞬态效应:在0.75 s时准稳态计算中叶顶泄漏明显,在外缘形成泄漏涡和进口边回流,而瞬态PIV测量中端壁区边界层正从层流向湍流发展;在1.07 s时准稳态计算中叶轮进口速度分布较为均匀,而瞬态PIV测量中流体在惯性力作用下呈现从轮毂向轮缘运动的趋势,卷吸效应较为明显;在1.35 s时准稳态计算结果与1.07 s时的速度场分布较为相似,而瞬态PIV测量中加速的卷吸效应更为显著,外缘高速流动区域随着转速的增加不断增大。该研究可为考证准稳态假设方法的准确度和揭示混流泵启动过程瞬态内部流动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计算机仿真 混流泵 准稳态 启动过程 瞬态特性
下载PDF
考虑多车间距的跟驰模型及混合交通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威 吴中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72-80,共9页
在OV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混合车流个体车辆对前方不同感知程度,建立了多车间距跟驰模型,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单一车队中混入考虑多车间距跟驰特性的车辆,可以显著提高车流稳定性,改善OV模型的加速度过大等缺点;将模型应用于混... 在OV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混合车流个体车辆对前方不同感知程度,建立了多车间距跟驰模型,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单一车队中混入考虑多车间距跟驰特性的车辆,可以显著提高车流稳定性,改善OV模型的加速度过大等缺点;将模型应用于混合车流的驾驶行为及交通流建模,就不同混合比和交通熵下的混合交通流中高速稳态与低速稳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混合交通流中的交通波传递更快,加减速过程缩短,对交通拥堵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交通熵的增加,这一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模型 数值模拟 混合交通流 稳态演化
下载PDF
城市道路客货冲突识别模型——以北京市为例
4
作者 刘安然 韩媛 +3 位作者 邱荣华 姜云 张泽禹 宋国华 《交通运输研究》 2023年第1期74-85,共12页
针对城市道路客货混行状态下货运车辆静态限行管理政策与货运时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建立客货冲突识别模型量化评估混合交通流中货车对客车运行状态的影响。以北京市五环内路网为例,首先根据货车流量占用道路通行能力所表现出的分级特征... 针对城市道路客货混行状态下货运车辆静态限行管理政策与货运时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建立客货冲突识别模型量化评估混合交通流中货车对客车运行状态的影响。以北京市五环内路网为例,首先根据货车流量占用道路通行能力所表现出的分级特征,划分出不同的场景;然后分别建立基于货车流量、路段速度及道路通行能力的客货冲突识别模型,并将获得的客货冲突指数1~10平均划分为5级;最后针对北京市东五环快速路和新发地区域路网,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进行道路运行状态判别。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东五环客货严重冲突的时段为7:00—9:00和14:00—20:00,处于轻度冲突以上的时段占88%,最高与最低的冲突指数之间相差3倍以上;新发地道路随着等级的降低,客货冲突程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各等级道路有区分上下行的客货冲突分布特征。模型对客货冲突的识别结果符合实际客货冲突产生的原理,可以反映出各等级道路客货冲突水平的差异,实现对路段客货冲突水平的动态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冲突 混合交通流 交通运行状态 模糊C均值聚类 城市交通 道路通行能力
下载PDF
速度差异混合交通流稳态特性与过渡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发 宣慧玉 赵巧霞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269,共7页
车辆性能差异对交通流宏观特性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使用车辆行驶有限状态自动机模型,对由最大速度不同的两种车辆组成的两车道混合交通流进行微观仿真.结果表明混合交通流进入稳态后,相比同质交通流,中低密度区通行能力明显下降,临... 车辆性能差异对交通流宏观特性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使用车辆行驶有限状态自动机模型,对由最大速度不同的两种车辆组成的两车道混合交通流进行微观仿真.结果表明混合交通流进入稳态后,相比同质交通流,中低密度区通行能力明显下降,临界密度增加.随慢车比例变化,换道率-密度关系呈现三种模式.在交通流从初始静止状态到稳态运行的过渡过程中,若初始时刻两车道慢车比例不同,随密度不同有三种不同的过渡模式,在低密度区系统迅速过渡到慢车对称分布状态,中密度区系统逐渐过渡到对称状态,但高密度区系统维持在不对称状态.说明慢车对交通流特性有显著影响,混合交通流的过渡过程非常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交通流 最大速度 稳态 过渡 微观仿真
下载PDF
混合流态下高速径向动静压轴承静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段宗彬 郭红 张绍林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9-72,78,共5页
以具有深浅腔的高速动静压轴承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计入润滑油黏温特性时高转速下油膜层流、紊流共存时的混合流态对油膜特性的影响;建立层流、紊流共存时油膜的Reynolds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润滑油黏温特性方程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综合... 以具有深浅腔的高速动静压轴承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计入润滑油黏温特性时高转速下油膜层流、紊流共存时的混合流态对油膜特性的影响;建立层流、紊流共存时油膜的Reynolds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润滑油黏温特性方程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综合利用有限元法和差分法求解以上方程,得出不同工况下油膜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转速范围内,轴承内部油膜紊流区域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大;相同工况下混合流态模型计算出的油膜特性数值大于层流状态模型计算出的数值,数值之差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因此,高转速引起的润滑油膜流态的变化对轴承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在计算轴承特性时,考虑油膜流态的改变有利于得出与实际工况相近的理论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压轴承 静特性 混合流态
下载PDF
原水藻类生长对机械搅拌澄清池出水水质的影响及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玮 葛雪静 +1 位作者 宋敬霞 徐锦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70,共3页
分析了原水藻类生长对机械搅拌澄清池出水水质影响的机理,并以某电厂为例,针对现场设备出现的此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1)调节原水pH值至6.5~7.5;(2)将二氧化氯杀菌剂的加药量由1.5 mg/L增加至2.4 mg/L;(3)将聚合氯化铝加药量由... 分析了原水藻类生长对机械搅拌澄清池出水水质影响的机理,并以某电厂为例,针对现场设备出现的此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1)调节原水pH值至6.5~7.5;(2)将二氧化氯杀菌剂的加药量由1.5 mg/L增加至2.4 mg/L;(3)将聚合氯化铝加药量由原来的5.6 mg/L增加至11.2 mg/L。采取这些措施后,夏季原水藻类异常快速繁殖时机械搅拌澄清池运行正常,保证了电厂的除盐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机械搅拌澄清池 混凝 原水pH值 水流状态 杀菌 除盐水
下载PDF
Thermally activated flux flow,vortex-glass phase transition and the mixed-state Hall effect in 112-type iron pnictide superconductors
8
作者 XiangZhuo Xing ZhanFeng Li +10 位作者 XiaoLei Yi JiaJia Feng ChunQiang Xu Nan Zhou Yan Meng YuFeng Zhang YongQiang Pan LingYao Qin Wei Zhou HaiJun Zhao ZhiXiang Sh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45-52,共8页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the mixed state of high-quality Ca_(0.8)La_(0.2)Fe_(0.98)Co_(0.02)As_2single crystal,a newly discovered 112-type iron pnictide superconductor,are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by magneto-resistiv...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the mixed state of high-quality Ca_(0.8)La_(0.2)Fe_(0.98)Co_(0.02)As_2single crystal,a newly discovered 112-type iron pnictide superconductor,are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by magneto-resistivity measurement.The field-dependent activation energy,U_0,is deriv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rmally activated flux flow(TAFF)theory,yielding a power law dependence U_0~H~αwith a crossover at a magnetic field around 2 T in both H⊥ab and H//ab,which is ascribed to the different pinning mechanisms.Moreover,we have clearly observed the vortex phase transition from vortex-glass to vortex-liquid according to the vortex-glass model,and vortex phase diagrams are constructed for both H⊥ab and H//ab.Finally,the results of mixed-state Hall effect show that no sign reversal of transverse resistivityρ_(xy)(H)is detected,indicating that the Hall component arising from the vortex flow is in theories or experiments previously reported on some high-T_ccup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ly activated flux flow vortex-glass transition mixed-state Hall effect 112-type iron pnictide superconductors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混合交通流的数值模拟与改进研究
9
作者 常丑娥 辛瑞峰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13,共7页
利用LWR模型描述混合高速公路交通流,用二阶非交错中心差分NT格式寻求了相应的数值解,然后用改进时空步长的二阶非交错NT格式来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相应的新的数值解,最后对不同的数值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空步长改进前后的二阶非交错NT... 利用LWR模型描述混合高速公路交通流,用二阶非交错中心差分NT格式寻求了相应的数值解,然后用改进时空步长的二阶非交错NT格式来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相应的新的数值解,最后对不同的数值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空步长改进前后的二阶非交错NT格式得出的这两种疏散过程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改进后的疏散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格式 混和交通流 状态方程
下载PDF
煤泥水处理加药点位置选择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磊 师亚文 康学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7-211,共5页
为避免煤泥水处理加药点选择不当,导致煤泥水与药剂仅靠自流混合不充分、不能充分发挥药效,以大柳塔选煤厂煤泥水处理为例,在分析选煤厂工艺流程、煤泥水矿物组成、阐明煤泥水与药剂充分混合重要性的基础上,利用流体流态判据雷诺数考察... 为避免煤泥水处理加药点选择不当,导致煤泥水与药剂仅靠自流混合不充分、不能充分发挥药效,以大柳塔选煤厂煤泥水处理为例,在分析选煤厂工艺流程、煤泥水矿物组成、阐明煤泥水与药剂充分混合重要性的基础上,利用流体流态判据雷诺数考察煤泥水流态。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煤泥水在回流缓冲池管道(明渠)中雷诺数在503~1246、浓缩池入料管道(有压)中雷诺数在714~1886,依据明渠和有压圆管中雷诺数湍流层流转变临界数,判定煤泥水回流缓冲池管道中煤泥水流态为湍流、浓缩池入料管道中煤泥水流态为层流,表明合理的加药点应布置在煤泥水回流缓冲池管道,浓缩池入料管道不利于药剂与煤泥水充分混合。最后根据生产实际指出,因合理加药点位置有限,应在缓冲池与浓缩池入料管道之间设置混合池或箱、增加管道混合器等,提供煤泥水与药剂充分混合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药点 煤泥水 雷诺数 搅拌 流态
下载PDF
升流—混流式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的性能研究
11
作者 刘爱萍 李开明 +2 位作者 陈中颖 邓志毅 谢丹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69-72,共4页
以人工合成模拟废水对升流—混流式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MBR)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膜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系统的出水COD在8.3~27.6mg/L之间,COD平均去除率为93.4%;出水NH3-... 以人工合成模拟废水对升流—混流式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MBR)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膜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系统的出水COD在8.3~27.6mg/L之间,COD平均去除率为93.4%;出水NH3-N值在10.6—15.7mg/L之间,NH3-N的去除率为4S%~65%;高曝气量和高污泥负荷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好氧颗粒污泥MBR膜通量下降速度低予普通絮状活性污泥MBR,这主要是因为好氧颗粒污泥以及反应器的流态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膜生物反应器 升流式 混流式 流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