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释/普通尿素配施对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乐 康建宏 +2 位作者 梁熠 冯朋博 徐灿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54-2061,共8页
为探究旱地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对控释尿素输入的响应,以‘先玉698’为供试材料,在相同氮肥条件下(施氮区纯N均为225 kg·hm-2),设置4种控释/普通尿素不同配比,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比较普通尿素基施N 150 kg·hm-2+小口... 为探究旱地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对控释尿素输入的响应,以‘先玉698’为供试材料,在相同氮肥条件下(施氮区纯N均为225 kg·hm-2),设置4种控释/普通尿素不同配比,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比较普通尿素基施N 150 kg·hm-2+小口期追施N 75 kg·hm-2(T1)、控释尿素基施N 75kg·hm-2+普通尿素基施N 75 kg·hm-2+小口期追施N 75 kg·hm-2(T2)、控释尿素基施N 150 kg·hm-2+普通尿素基施N 75 kg·hm-2(T3)、控释尿素基施N 225 kg·hm-2(T4)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在玉米生育后期可以维持相对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和SPAD值,延缓植株衰老。与单施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配比混施处理下,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最大灌浆速率(Gmax)、籽粒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和灌浆持续期(T)均有明显提高。与CK相比,施氮区玉米籽粒的Gmax分别提高0.67%(T1)、7.39%(T2)、5.06%(T3)、7.38%(T4)。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比施用,可以显著增加玉米穗粒数,降低秃尖率,进而增加玉米产量。不同配施条件下,T2的产量最高,为12.11 t·hm-2。施氮处理较CK分别增产12.43%、25.75%、19.03%、17.22%。综上,合理的氮肥配施(T2)有利于延缓植株衰老,优化籽粒灌浆进程。本研究对宁南山区氮素高效利用及玉米轻简化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配比混施 春玉米 籽粒灌浆 产量
下载PDF
废石-铜渣尾砂混合骨料配比优化试验 被引量:18
2
作者 巴蕾 韦寒波 +2 位作者 温震江 高谦 王永定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7,共7页
针对金川矿区粗骨料充填料浆离析问题,选择掺铜渣尾砂改善骨料级配,在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基础上,进行废石-铜渣尾砂混合骨料充填体强度试验和料浆管输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入适量铜渣尾砂,能有效改善粒径级配,提高充填体强度;铜... 针对金川矿区粗骨料充填料浆离析问题,选择掺铜渣尾砂改善骨料级配,在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基础上,进行废石-铜渣尾砂混合骨料充填体强度试验和料浆管输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入适量铜渣尾砂,能有效改善粒径级配,提高充填体强度;铜渣尾砂添加量、胶凝材料添加量和料浆质量浓度对充填料浆管输特性的影响各不相同,但在一定范围均对料浆管输特性有益。最后以单位充填成本为优化目标,以各龄期强度和28d沉缩率为约束条件,得出满足充填强度要求的最低成本配比方案,即胶凝材料为270kg/m^3,废石为857.4kg/m^3,铜渣尾砂为423.2kg/m^3,料浆浓度为80%,水为420.2kg/m^3,此方案下的充填成本为92.6元/m^3,相比当前156元/m^3的充填成本,降低了约40.6%。验证试验结果为:3,7,28d强度和28d沉缩率分别为1.62,3.80,6.91MPa和9.23%,均满足矿山胶结充填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石 铜渣尾砂 配比 充填体强度 充填成本
原文传递
凡口铅锌矿高浓度尾砂充填材料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军辉 熊有为 刘晓静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5-139,共5页
针对凡口铅锌矿目前充填浓度低,生产成本高,尾砂利用率不足等问题,研究了不同充填材料的配比参数,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料浆流动性变化规律和管道输送阻力特性。结果表明,为满足采场机械化开采需要,采场浇面充填宜选择分级尾砂作为骨料,灰... 针对凡口铅锌矿目前充填浓度低,生产成本高,尾砂利用率不足等问题,研究了不同充填材料的配比参数,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料浆流动性变化规律和管道输送阻力特性。结果表明,为满足采场机械化开采需要,采场浇面充填宜选择分级尾砂作为骨料,灰砂比为1∶4,质量分数为76%,充填体强度R3≥3.0 MPa;非浇面充填可选择混合尾砂作为骨料,灰砂比为1∶4,质量分数为70%,充填体强度R28≥3.0 MPa。充填料浆采用内径130 mm管道输送,流量为60 m^(3)/h时,分级尾砂料浆和混合尾砂料浆管道输送阻力分别为1.77 MPa/km和1.97 MPa/km。基于矿山现有充填管网系统及管道参数,采用高质量分数充填时,管网系统充填倍线均小于料浆自流充填倍线,均可实现自流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尾砂 混合尾砂 充填材料 充填体强度 自流输送
原文传递
基于RSM-BBD的废石-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于恩毅 黄旭东 龚甲桂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80,共6页
为探究废石-全尾砂混合骨料下胶结充填体的强度特性,探明废石掺量、浓度、灰砂比等因素对胶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基于RSM-BBD,采用正交试验对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灰砂比对混合骨料充填体早期强度的影响明显,料浆浓度对晚期强度... 为探究废石-全尾砂混合骨料下胶结充填体的强度特性,探明废石掺量、浓度、灰砂比等因素对胶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基于RSM-BBD,采用正交试验对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灰砂比对混合骨料充填体早期强度的影响明显,料浆浓度对晚期强度影响明显;研究结果证实,混合骨料充填体强度不仅受到灰砂比、料浆浓度以及废石掺量单个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三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料浆浓度和灰砂比的交互作用对充填体早期强度影响明显,废石掺量和灰砂比的交互作用对充填体晚期强度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石 全尾砂 混合骨料 胶结充填 单轴抗压强度
原文传递
昔格达土混合填料最优含水量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向贵府 任光明 +1 位作者 聂德新 王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48-52,共5页
昔格达地层的沉积地质历史环境决定了昔格达地层的多旋回性及其泥岩的近饱和特性。因此昔格达土填料作为一种混合填料,具有与其它一般单一岩土填料不一样的工程特征。随着混合填料中各组分的变化,尤其是粘粒百分含量的变化,其含水量也... 昔格达地层的沉积地质历史环境决定了昔格达地层的多旋回性及其泥岩的近饱和特性。因此昔格达土填料作为一种混合填料,具有与其它一般单一岩土填料不一样的工程特征。随着混合填料中各组分的变化,尤其是粘粒百分含量的变化,其含水量也将发生变化,对直接填料最优含水量的确定带来困难。而最优含水量的确定,既是路、坝基填方工程选料的需要,也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需要。因此,填料最优含水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运用工程地质反分析的方法,从昔格达土的物理性质着手,通过对昔格达土混合填料工程力学性质特性与其含水量的关系的研究,发现昔格达土混合填料的最大干密度ρdmax、压实度及力学强度(c、)值与含水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从而得到了昔格达混合填料的最优含水量,并且这个最优含水量与随机混合的昔格达土填料的天然含水量较为接近。由此得出具有稳定混合比的天然昔格达土混合填料适于用作路、坝基填料的结论。并为工程选料和施工质量检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土 混合填料 最优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 压实度
下载PDF
混合尾砂膏体充填料浆搅拌特性工业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英烈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为研究不同尾砂组成的充填料浆的搅拌特性,论证新型搅拌工艺能够制备出更为均匀的合格膏体。以某铅锌矿为工程背景,在原有的搅拌站基础上,安装新型JTL2500E型搅拌桶以及配套给料装置,建设了一个采用新型搅拌工艺的搅拌特性工业试验平台... 为研究不同尾砂组成的充填料浆的搅拌特性,论证新型搅拌工艺能够制备出更为均匀的合格膏体。以某铅锌矿为工程背景,在原有的搅拌站基础上,安装新型JTL2500E型搅拌桶以及配套给料装置,建设了一个采用新型搅拌工艺的搅拌特性工业试验平台,并依托试验平台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胶凝材料不同尾砂组合的工艺条件下,采用新型搅拌工艺制备的膏体料浆,在流动性、强度、均匀性等各项指标方面都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与该铅锌矿原有搅拌系统取样数据对比,各项指标均优于原有搅拌系统。因此新型搅拌工艺能够满足矿山搅拌系统的需要,为充填系统改造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尾砂 膏体充填 搅拌特性 工业试验 流动性 均匀性
下载PDF
FDM工艺快速成型技术中均匀壁厚截面填充路径的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范丽荣 任翀 曹一青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 2011年第6期39-41,共3页
对FDM快速成型工艺的填充轨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Z方向采用混合填充的算法: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ObjectARX和VC++6.0开发平台实现平行线和轮廓线2种填充轨迹在Z方向混合填充。该算法简单有效,可以应用于扩展或开发快速成型机中。
关键词 快速成型 均匀壁厚 轨迹优化 混合填充
下载PDF
混合骨料级配对不同浓度充填膏体流变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文静 刘音 +2 位作者 刘国明 王昊宇 王凯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明确混合骨料配比及粒径级配对不同浓度充填膏体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以煤矸石和河砂为混合骨料,对不同骨料粒径特征分析,开展不同骨料配比、不同浓度条件下的流变试验,通过宾汉姆模型转换得到流变参数和流变特性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为明确混合骨料配比及粒径级配对不同浓度充填膏体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以煤矸石和河砂为混合骨料,对不同骨料粒径特征分析,开展不同骨料配比、不同浓度条件下的流变试验,通过宾汉姆模型转换得到流变参数和流变特性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混合骨料配比和浓度共同影响料浆流动性,相对塑性黏度系数和相对屈服应力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相对塑性黏度系数随河砂比例增加而增加,相对屈服应力随河砂比例增加呈"N"形变化;混合骨料中河砂比例大于煤矸石时,相对塑性黏度系数增幅明显,相对剪切应力先减小后增大,适当增加细颗粒含量能降低料浆输送阻力,混合骨料级配对料浆流变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骨料 粒径级配 流变特性 充填料浆
原文传递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特征及演化模式
9
作者 卢科良 吴康军 +5 位作者 李志军 孙永河 徐少华 梁锋 刘露 李爽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演化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下伏筇竹寺组烃源岩... 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演化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下伏筇竹寺组烃源岩在北斜坡腹部及西侧裂陷槽存在2个生烃中心,其TOC平均值分别为1.90%和3.46%,有机质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可提供充足且优质的烃源;龙王庙组内部发育的颗粒滩体岩溶储层与上覆高台组厚层致密泥质云岩,构成了优势储-盖组合;区内广泛发育的油源断裂可作为纵向优势运移通道高效输导油气。(2)研究区龙王庙组具3期成藏特征:晚三叠世末期(约214~206 Ma)发生第1期充注,大量成熟油聚集形成古油藏;早侏罗世末期(约193~186 Ma)发生第2期充注,表现为“多油少气”混合充注;中侏罗世末期(约170~164 Ma)发生第3期充注,大量油裂解气充注储层并聚集形成现今气藏。(3)研究区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加里东早期—二叠纪前少量低熟油充注阶段、二叠纪—三叠纪大量成熟油充注形成古油藏阶段、中侏罗世—白垩纪古油藏被破坏形成裂解气藏阶段以及晚白垩世至今气藏调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滩体岩溶储层 泥质云岩盖层 储-盖组合 油源断裂 古油藏 混合充注 裂解气 龙王庙组 寒武系 北斜坡 川中古隆起
下载PDF
基于GWO-SVR混合骨料膏体流变参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聪 乔登攀 +3 位作者 杨天雨 王俊 陈杰 张希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膏体的流变性能对充填管路合理设计和管道输送阻力准确分析有重要影响。为了对膏体流变参数进行准确预测,利用灰狼算法(GWO)对支持向量回归(SVR)进行参数寻优,建立了以混合骨料掺和比、膏体质量分数和水灰比为输入参数的SVR和GWO-SVR两... 膏体的流变性能对充填管路合理设计和管道输送阻力准确分析有重要影响。为了对膏体流变参数进行准确预测,利用灰狼算法(GWO)对支持向量回归(SVR)进行参数寻优,建立了以混合骨料掺和比、膏体质量分数和水灰比为输入参数的SVR和GWO-SVR两种屈服应力和黏度预测模型,并且对两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WO-SVR模型与传统SVR模型相比,屈服应力和黏度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了5.8%和4.05%,并且GWO-SVR模型预测结果误差更小,屈服应力和黏度预测值相比试验值,其最大误差分别为5.63 Pa和0.00685 Pa·s,表明GWO-SVR模型有着更高的精度,可对混合骨料膏体屈服应力和黏度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骨料 充填膏体 流变参数预测 灰狼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下载PDF
地下气化先导性试验工作面充填设计
11
作者 窦菲菲 鞠元江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6-188,共3页
在分析充填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华亭矿区实际探测结果,提出了该采空区的充填方案和充填工艺流程,并对充填工艺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堵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充填效果的因素。在设计过程中重点提出和分析了全超高水材料充填和混合式充填在... 在分析充填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华亭矿区实际探测结果,提出了该采空区的充填方案和充填工艺流程,并对充填工艺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堵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充填效果的因素。在设计过程中重点提出和分析了全超高水材料充填和混合式充填在华亭矿区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超高水材料充填 混合式充填 充填方案 充填料输送
原文传递
混合制冷工质充注装置设计与分析计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芮胜军 张华 黄理浩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4,共4页
设计了一套混合制冷工质充注装置,该装置采用定容积储气罐,通过测量其温度和压力变化,根据工程热力学原理可以得到所充制冷工质的质量。针对充注过程进行了分析,对装置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讨论。运用两种方法计算本装置在环境温度下充注... 设计了一套混合制冷工质充注装置,该装置采用定容积储气罐,通过测量其温度和压力变化,根据工程热力学原理可以得到所充制冷工质的质量。针对充注过程进行了分析,对装置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讨论。运用两种方法计算本装置在环境温度下充注制冷工质的质量,并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制冷工质 自动复叠制冷 气体充注 装置设计
下载PDF
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对充填体早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巴蕾 周尧 +2 位作者 卓庆奉 王晶 岑旺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11期196-199,203,共5页
为解决金川公司充填骨料不足的问题,进行废石-棒磨砂混合骨料筛分试验及充填体早期强度试验,研究混合骨料粒径特征值和充填体早期强度的变化规律,基于剖面结构分析粒径级配与早期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废石掺量由10%增至40%,混合骨... 为解决金川公司充填骨料不足的问题,进行废石-棒磨砂混合骨料筛分试验及充填体早期强度试验,研究混合骨料粒径特征值和充填体早期强度的变化规律,基于剖面结构分析粒径级配与早期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废石掺量由10%增至40%,混合骨料不均匀系数先减小后增大,曲率系数呈波动式折线变化,加权平均粒径与级配指数均整体呈增大及局部减小趋势;相同条件下,提高质量浓度或胶砂比能够提高充填体早期强度,随废石掺量增加,充填体试块剖面有4个变化阶段,早期强度随废石掺量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又减小的趋势,且废石最优掺量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骨料 粒径级配 充填体 早期强度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废石-铜渣掺和比充填强度影响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聪 乔登攀 +3 位作者 王俊 杨天雨 陈杰 张希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3年第3期63-70,共8页
充填料浆配比与强度在矿山准确充填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运用两种骨料堆积密实度模型分析废石-铜渣混合比例以得出混合骨料最佳掺和比,采用BBD响应面法,对废石-铜渣进行膏体配比设计,建立了各龄期的充填体强度回归模型,研究了料浆质量浓... 充填料浆配比与强度在矿山准确充填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运用两种骨料堆积密实度模型分析废石-铜渣混合比例以得出混合骨料最佳掺和比,采用BBD响应面法,对废石-铜渣进行膏体配比设计,建立了各龄期的充填体强度回归模型,研究了料浆质量浓度、水泥添加量、废石-铜渣掺和比单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龄期充填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浆质量浓度和废石-铜渣掺和比的交互作用对充填体强度初期形成起支撑作用,水泥添加量和废石-铜渣掺和比交互作用对中期充填体强度影响显著,料浆质量浓度和水泥添加量交互作用对后期充填体强度增长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充填物料多目标函数模型对废石-铜渣膏体配比进行优化,满足矿山生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为矿山多元骨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有助于矿冶固废铜渣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D响应面 混合骨料 配比优化 充填成本 铜渣 回归模型
下载PDF
浅谈大红山二期采矿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振江 《云南冶金》 2005年第4期44-49,共6页
针对大红山矿深部高温缓倾斜中厚多层的矿体特点,立足引进大型无轨设备,在总结一期生产的基础上,以降低采切比、提高采场生产能力、缩短回采周期、降低损失贫化率为出发点,提出大红山二期采矿方法的思路。
关键词 难采 无轨设备 高效 安全 混合充填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failure mechanism evolution of rock-like disc specimens containing unfilled or filled flaws
16
作者 Tian WANG Jian WANG +1 位作者 Sheng JIANG Jiahe ZH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4-79,共16页
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and ultimate failure patterns of rock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failure mechanism evolution.In this study,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method with the mixed-mode failure model is propose... 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and ultimate failure patterns of rock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failure mechanism evolution.In this study,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method with the mixed-mode failure model is proposed to probe into failure mechanism evolutions for disc specimens upon loading.The tensile damage model and the Drucker-Prager model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tensile failure and shear failure of the material,respectively.It is concluded that for flaw-unfilled disc specimens,the crack coalescence mechanism in the rock bridge area is affected by the flaw inclination angle and the material property.Considering disc specimens with filled flaws,the incremental rate of tensile damage grows more rapidly when the disc and filling material have a closer ratio of tensile strength to cohesion,which makes the entire specimen response greater brittleness.Furthermore,with the increasing non-uniformity of filling distribution,the incremental rate of tensile-activated damage decreases and the disc specimen performs more ductile.Besides,the influence of the fillings is greater when the flaw inclination angle is approaching 45°.It i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SPH method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failure mechanism evolution of rocks,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more complex rock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 mixed-mode failure model Failure mechanism evolution Crack coalescence filling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胶版印刷纸低定量化加填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亚腾 彭建军 《纸和造纸》 2015年第7期1-5,共5页
以定量70 g·m-2的胶版印刷纸为对象,研究了定量降低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并对低定量化的加填工艺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定量从70 g·m-2降低到67 g·m-2后,纸张的厚度、不透明度、抗张强度和耐折度下降较大;用PCC或硅酸钙加... 以定量70 g·m-2的胶版印刷纸为对象,研究了定量降低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并对低定量化的加填工艺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定量从70 g·m-2降低到67 g·m-2后,纸张的厚度、不透明度、抗张强度和耐折度下降较大;用PCC或硅酸钙加填可以有效地提高纸张的厚度和不透明度,较适合作为纸张低定量化的填料;用PCC或硅酸钙与GCC复配加填可以在改善纸张厚度和不透明度的同时,降低对纸张抗张强度和耐折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定量化 PCC 硅酸钙 复配加填
原文传递
分级尾砂加废石磨砂混合充填生产实践
18
作者 周建华 林国洪 《有色矿山》 1999年第6期16-19,共4页
介绍分级尾妙与废石磨妙混合,通过管路输送到采空区充填,以解决充填材料不足和充填成本高的问题。通过总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充填工艺,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废石磨砂 分级尾砂 混合充填 采矿 充填采矿
下载PDF
基于PLC的片梭织机自动混纬系统
19
作者 韩学政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6年第5期62-63,61,共3页
介绍了PU130型进口片梭织机自动混纬系统的技术改造方案。该系统以气源为动力,由电磁阀控制汽缸,再由汽缸活塞带动挑纬器按工艺要求动作,电磁阀由PLC按程序控制,改变其程序实现多比例自动混纬。改造后的系统解决了PU130型进口片梭织机... 介绍了PU130型进口片梭织机自动混纬系统的技术改造方案。该系统以气源为动力,由电磁阀控制汽缸,再由汽缸活塞带动挑纬器按工艺要求动作,电磁阀由PLC按程序控制,改变其程序实现多比例自动混纬。改造后的系统解决了PU130型进口片梭织机只有单比例(1∶1)混纬的问题,达到了多比例(n∶1或m∶n)自动混纬的目的;增强了设备的适应性,其产品满足了市场多品种的需求,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130片梭织机 电磁阀 混纬
下载PDF
矸石粉煤灰混合充填开采控制地表沉降探讨
20
作者 王富强 《能源与节能》 2015年第2期46-47,154,共3页
通过介绍矸石粉煤灰充填的意义,分析矸石粉煤灰充填体的作用机理、充填控制地表深陷的理论和充填控制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指出矸石粉煤灰的固化问题,为矸石粉煤灰充填开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混合充填 地表沉陷 影响因素 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