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活血复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NRF-1、mtTFA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强 胡晓虹 +3 位作者 张艳 王辰 朱爱松 张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mtTFA)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大鼠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mtTFA)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选取20只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及节食方法复制CH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模型组。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常规等容积蒸馏水灌胃,每日2次,中药组灌胃益气活血复方[9.2 g生药/(kg·d)]日2次,西药组灌胃赖诺普利[1.5 mg生药/(kg·d)]日2次。持续给药28 d后,禁食不禁水12 h,取心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NRF-1、mtTFA、mRNA及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BNP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治疗组及模型组BNP浓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BNP浓度降低(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BNP浓度无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RF-1、mtTFA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NRF-1、mtTFA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NRF-1、mtTF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通过激活与心肌能量代谢有关的NRF-1、mtTFA通路,增加线粒体的产能,以此来改善和纠正C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复方 慢性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核呼吸因子-1 线粒体转录因子
下载PDF
标本配穴法电针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线粒体结构及线粒体DNA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俊 陈泽斌 +4 位作者 吴松 梁凤霞 郝青 陈茜 王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51-1255,共5页
目的:以线粒体DNA为切入点,观察标本配穴法电针对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结构及线粒体相关DNA调控因子PGC-1α、NRF-1和mtTF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慢性心肌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以线粒体DNA为切入点,观察标本配穴法电针对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结构及线粒体相关DNA调控因子PGC-1α、NRF-1和mtTF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慢性心肌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0只。每日以异丙肾上腺素(5m L/kg)皮下注射法复制模,连续7d。电针组在每日造模前,取双"内关"、双"足三里"和"关元"穴电针处理10min,疏密波,2-100Hz,1m A,1次/d,连续21d。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结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PGC-1α、NRF-1和mtTF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结构破坏明显,大部分线粒体出现肿胀变形,甚至空泡化;而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线粒体结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模型组PGC-1α、NRF-1和mtTF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经过"标本配穴"电针干预后PGC-1α、NRF-1和mtTFA的表达水平明显回升,与模型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本配穴"法电针可能是通过调节线粒体DNA调控因子PGC-1α、NRF-1和mtTFA的途径防治慢性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配穴 慢性心肌缺血 线粒体DNA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核呼吸因子1 线粒体转录因子A
原文传递
缬沙坦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线粒体转录因子A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11
3
作者 蒙涛 马树人 +1 位作者 谷阳 曹化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6期687-690,共4页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血浆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mt TFA)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淮安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血浆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mt TFA)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淮安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扩血管、降血脂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 mg/d。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血浆mt TFA浓度变化趋势以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mt TFA浓度均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mt TFA浓度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mt TFA浓度与血脂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血浆mt TFA浓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r=0.81,P=0.001)以及三酰甘油浓度(r=0.74,P=0.002)呈正相关性。观察组治疗后改善血压、血脂以及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t TFA浓度能够作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评估指标,并且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能够更稳定、有效地控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缬沙坦 线粒体转录因子A 心功能 临床效果
下载PDF
Microglial cathepsin B as a key driver of inflammatory brain diseases and brain aging 被引量:8
4
作者 Hiroshi Nakanish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5-29,共5页
Interleukin-1βis a potent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tha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brain aging and diverse range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including Alzheimer’s disease,Parkinson’s disease,stroke an... Interleukin-1βis a potent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tha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brain aging and diverse range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including Alzheimer’s disease,Parkinson’s disease,stroke and persistent pain.Activated microglia are the main cellular source of interleukin-1βin the brain.Cathepsin B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duction and secretion of interleukin-1βthrough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 inflammasome-independent processing of procaspase-3 in the phagolysosomes.The leakage of cathepsin B from the endosomal-lysosomal system during aging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teolytic degradation of 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which can stabilize mitochondrial DNA.Therefore,microglial cathepsin B could function as a major driver for inflammatory brain diseases and brain aging.Orally active and blood-brain barrier-permeable specific inhibitors for cathepsin B can be potentially effective new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against inflammatory brain diseases and brain 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aging caspase-1 CATHEPSIN B INFLAMMATORY BRAIN diseases INTERLEUKIN-1Β microglia 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 neuroinflammation nuclear factor-κB oxidative stress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大脑皮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莉 谭波涛 +1 位作者 李昱 余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大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梗死区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简称高、...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大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梗死区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简称高、低剂量组)。假手术组仅分离暴露右侧颈总、颈外及颈内动脉,其他3组均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处死大鼠,其中高、低剂量组于缺血前5d连续每天分别经腹腔注射姜黄素100、50mg/kg预处理。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大脑中动脉供应皮质区神经元的损伤情况,电镜观察皮质梗死区神经元内线粒体的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RT-PCR观察UCP2和TFAM在相应皮质区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皮质区神经元水肿,尼氏小体数目减少,神经元内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断裂甚至溶解。缺血前用姜黄素预处理后,神经元丢失及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UCP2和TFAM表达增加(P<0.05),且以高剂量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UCP2和TFAM的表达来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损伤,调控线粒体生物合成可能成为姜黄素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解偶联蛋白2 线粒体转录因子A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小鼠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晓荣 仲佳雯 +3 位作者 罗玉雪 高婷 秦岭 王雪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151-4157,共7页
背景:在临床上,大多数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方剂均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演变而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对六味地黄丸的实验研究大多为体内动物模型的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 背景:在临床上,大多数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方剂均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演变而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对六味地黄丸的实验研究大多为体内动物模型的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环磷酰胺120 mg/kg联合白消安12 mg/kg腹腔注射制备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小鼠模型,然后用六味地黄丸混悬液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小鼠进行干预,干预12周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8-羟脱氧鸟苷、总抗氧化能力、活性氧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卵巢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卵泡颗粒细胞超微结构及颗粒细胞线粒体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六味地黄丸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中核受体转录辅激活因子(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 alpha,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transcriptionfactorA,TFAM)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血清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活性氧、8-羟脱氧鸟苷水平降低(P<0.05),雌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升高(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模型组小鼠卵巢组织中闭锁卵泡和黄体较多,个别可见次级卵泡,间质纤维化增生;实验组小鼠卵巢组织可见大量闭锁卵泡,黄体较少,边缘可见原始卵泡,次级卵泡较少,未见明显成熟卵泡;③透射电镜发现实验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内细胞器较完整;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卵巢组织PGC-1α的表达水平在第4周稍有升高至第8,12周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小鼠卵巢组织TFAM的表达水平在第4周时短暂升高,然后稍有所下降,但结果均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⑤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通过PGC-1α-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转录激活因子 线粒体转录因子A 活性氧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疲劳小鼠骨骼肌中TFAM和NRF-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孔凡秀 杨琪 +3 位作者 董佳萍 谢琳琳 王鹤霖 迟晓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2,共6页
为了研究人参皂苷Rg1对疲劳模型小鼠抗疲劳作用及骨骼肌中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和核呼吸因子-1(NRF-1)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7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除空白组外,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免疫低下模型后进行小鼠负重游泳力竭实... 为了研究人参皂苷Rg1对疲劳模型小鼠抗疲劳作用及骨骼肌中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和核呼吸因子-1(NRF-1)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7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除空白组外,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免疫低下模型后进行小鼠负重游泳力竭实验。ELISA法测定小鼠肝脏及骨骼肌中疲劳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RT-PCR法检测小鼠骨骼肌中TFAM和NRF-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中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的力竭时间最长,较空白组增加了271.4%,且能显著增加肝糖原浓度。各剂量组小鼠肝脏MDA质量摩尔浓度下降,LDH活性升高。中剂量人参皂苷Rg1可显著增加小鼠骨骼肌中TFAM mRNA和NRF-1 mRNA表达水平。人参皂苷Rg1可有效调节疲劳小鼠骨骼肌中疲劳相关生化指标的水平,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疲劳小鼠 线粒体转录因子A 核呼吸因子-1
下载PDF
线粒体转录复合物各因子质粒标准品的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德艳 冯俊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92-395,共4页
目的:构建大鼠线粒体转录因子TFAM(A)、线粒体转录因子TFB1M(B1)、线粒体转录TFB2M(B2)及线粒体RNA聚合酶(POLRMT)的质粒标准品,为检测内耳细胞线粒体TFAM、TFB1M、TFB2M、POLRMT的mRNA表达水平做基础。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提取... 目的:构建大鼠线粒体转录因子TFAM(A)、线粒体转录因子TFB1M(B1)、线粒体转录TFB2M(B2)及线粒体RNA聚合酶(POLRMT)的质粒标准品,为检测内耳细胞线粒体TFAM、TFB1M、TFB2M、POLRMT的mRNA表达水平做基础。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提取大鼠内耳组织总mRNA逆转录成c DNA,PCR扩增、纯化目的片段,将纯化产物与p Zero Back/blunt载体重组,提取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用实时荧光绝对定量PCR建立标准曲线。结果:测序结果与各目的序列一致,获得良好的标准曲线(R2>0.99)。结论:成功构建了各目的基因的质粒标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线粒体转录因子B1 线粒体转录B2 线粒体RNA聚合酶 质粒标准品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于洋 郭文文 《中国肿瘤》 CAS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或m TFA)是由核基因编码的高迁移率族类蛋白因子,定位于线粒体内。TFAM是影响线粒体DNA(mt DNA)复制和转录的重要调节因子。近年来许多研究已表明,TFAM基因表达水平与多种肿... 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或m TFA)是由核基因编码的高迁移率族类蛋白因子,定位于线粒体内。TFAM是影响线粒体DNA(mt DNA)复制和转录的重要调节因子。近年来许多研究已表明,TFAM基因表达水平与多种肿瘤相关。全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TFAM与多种类型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提示TFAM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肿瘤的发生及预后,也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可能靶点,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线粒体DNA 肿瘤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对高糖环境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DNA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韦艳 苏晓庆 +1 位作者 李红 吴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糖环境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DNA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于正常或高糖环境,提取细胞基因组DNA,Real-time PCR检测线粒体DNA拷贝数,研究白藜芦醇对高糖培养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DN...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糖环境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DNA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于正常或高糖环境,提取细胞基因组DNA,Real-time PCR检测线粒体DNA拷贝数,研究白藜芦醇对高糖培养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DNA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及免疫共沉淀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表达及PGC-1α乙酰化。结果:高糖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DNA的拷贝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能够降低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PGC-1α的乙酰化,提高TFAM的表达,增加线粒体DNA的拷贝数。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激活PCG-1α-TFAM信号通路改善高糖环境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线粒体DNA TFAM PGC-1a
下载PDF
Activation of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9 reduces neuropathic pain in a rat model 被引量:2
11
作者 Longqing Zhang Xi Tan +7 位作者 Fanhe Song Danyang Li Jiayi Wu Shaojie Gao Jia Sun Daiqiang Liu Yaqun Zhou Wei Me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87-696,共10页
Activated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9(GPR39)has been shown to attenuate inflammation by interacting with sirtuin 1(SIRT1)an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However,whether GPR3... Activated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9(GPR39)has been shown to attenuate inflammation by interacting with sirtuin 1(SIRT1)an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However,whether GPR39 attenuates neuropathic pain remains unclear.In this study,we established a Sprague-Dawley rat model of spared nerve injury-induced neuropathic pain and found that GPR39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neurons and microglia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compared with sham-operated rats.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TC-G 1008,a specific agonist of GPR39,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mechanical allodynia in the rats with spared nerve injury,improved spinal cord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and alleviated neuroinflammation.These changes were abolished by GPR39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Ex-527(SIRT1 inhibitor),and PGC-1αsiRNA.Taken together,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GPR39 activation ameliorates mechanical allodynia by activating the SIRT1/PGC-1αpathway in rats with spared nerve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9(GPR39) NEUROINFLAMMATION neuropathic pain 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NRF1)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 sirtuin 1(SIRT1) spinal cord 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
下载PDF
线粒体转录因子A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途径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调节大鼠缺氧心肌细胞能量生成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向飞 薛冬冬 +4 位作者 罗佳 胡建红 原莉莉 贾杰只 黄跃生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1-657,共7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途径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调节大鼠缺氧心肌细胞能量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135只1~3 d龄SD大鼠乳鼠,分离培养心肌细胞。(1)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 目的探讨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途径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调节大鼠缺氧心肌细胞能量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135只1~3 d龄SD大鼠乳鼠,分离培养心肌细胞。(1)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常氧空白对照组、缺氧空白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组,每组1瓶。常氧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缺氧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后缺氧6 h;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组细胞常规培养后,分别加入TRAP1过表达空病毒载体、TRAP1过表达腺病毒载体病毒悬液转染48 h后缺氧6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TFAM蛋白表达。(2)取细胞,分为常氧空白对照组、缺氧空白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组、缺氧+TRAP1过表达+TFAM干扰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TFAM干扰组,每组1孔,前4组细胞处理同实验(1)对应组别。缺氧+TRAP1过表达+TFAM干扰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TFAM干扰组细胞分别加入TFAM干扰空病毒载体、TFAM干扰腺病毒载体病毒悬液转染48 h,其他处理同缺氧+TRAP1过表达组。采用ATP检测试剂盒及酶标仪检测细胞内ATP含量,采用COX活性检测试剂盒及酶标仪检测细胞内COX活性。(3)取细胞,分为常氧空白对照组、常氧+叠氮化钠组、缺氧空白对照组、缺氧+叠氮化钠组,每组1孔,常氧空白对照组和缺氧空白对照组细胞处理同实验(1)对应组别。常氧+叠氮化钠组细胞实验前30 min加入32 nmol叠氮化钠,缺氧+叠氮化钠组细胞缺氧前30 min加入32 nmol叠氮化钠后缺氧6 h,同前检测ATP含量。以上实验均重复3次。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1)与常氧空白对照组比较,缺氧空白对照组细胞TFAM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与缺氧空白对照组和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比较,缺氧+TRAP1过表达组细胞TFAM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缺氧 腺苷三磷酸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原文传递
线粒体转录因子A及其相关疾病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纪亮 张宜家 +8 位作者 王杰 武芝 张雅 曾淋 马萝燕 陈腾飞 王璐 刘永章 吕斌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2-719,共8页
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也称为mTFA)是由核基因编码的高迁移率族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TFAM在调节线粒体DNA(mtDNA)的复制和转录及维护mtDNA上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TFAM的缺失可导... 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也称为mTFA)是由核基因编码的高迁移率族蛋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TFAM在调节线粒体DNA(mtDNA)的复制和转录及维护mtDNA上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TFAM的缺失可导致mtDNA的突变及其拷贝数的减少,从而导致线粒体功能的紊乱和疾病的产生。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已表明了TFAM的多态性及其蛋白水平变化对相关疾病的影响,但具体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阐明。该文将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TFAM与其相关疾病上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线粒体DNA 线粒体疾病
原文传递
下调线粒体转录因子A对肺腺癌细胞A549成瘤能力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伍潇怡 卢圆圆 +4 位作者 胡轲轲 蓝林华 谢德耀 刘永章 吕斌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75-381,共7页
该文初步探讨了下调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影响。该研究将靶向TFAM基因的sh RNA慢病毒载体感染A549细胞,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FAM蛋白质水平,划痕愈合实... 该文初步探讨了下调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影响。该研究将靶向TFAM基因的sh RNA慢病毒载体感染A549细胞,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FAM蛋白质水平,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裸鼠成瘤实验检测细胞体内增殖能力,CCK-8实验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毒性及细胞对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该研究成功地在A549细胞中下调了TFAM蛋白质水平,TFAM敲低的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愈合能力明显减弱,裸鼠成瘤能力减弱,裸鼠成瘤的体积和体重均具有显著差异,细胞毒性增强,且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增强。结果表明,下调TFAM可影响细胞迁移能力和体内增殖能力,通过增加细胞凋亡提高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的敏感性,提示TFAM可作为肺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因子A A549细胞 细胞迁移 肿瘤形成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发生在铝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贺小玉 向长鑫 +3 位作者 王茹 刘洋 殷金珠 张慧芳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8期1013-1019,共7页
目的 探究海马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α,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发生在铝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4... 目的 探究海马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α,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发生在铝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铝剂量组[14、28和56μmol/kg Al(mal)3],染毒3个月。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及记忆能力的变化情况;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细胞内线粒体结构的变化;采用比色法检测小鼠海马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含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海马PGC-1α、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的mRNA含量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PGC-1α、TFAM和NRF-1等的蛋白表达。结果 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染铝剂量的增加,各组小鼠偏好指数、辨别指数逐渐下降(F=5.857、13.849,均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线粒体结构完整、外膜和嵴清晰可见,染铝组线粒体呈现空泡样改变,正常的线粒体结构消失。随着染铝剂量的增加,小鼠海马mtDNA含量、ATP含量逐渐降低(F=313.923、89.887,均P<0.05)。与对照组(1.00±0.00)相比,染铝组海马PGC-1α、NRF-1和TFAM mRNA的表达量均出现下降的趋势,56μmol/kg Al(mal)3组PGC-1α、NRF-1、TFAM mRNA水平显著降低为0.53±0.08、0.21±0.08、0.42±0.06(P<0.05)。与对照组(1.00±0.00)相比,染铝组海马PGC-1α、NRF-1和TFAM的蛋白表达量均出现下降的趋势,56μmol/kg Al(mal)3组海马PGC-1α、NRF-1和TFAM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至0.66±0.15、0.50±0.22、0.60±0.77(P<0.05),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铝可致小鼠海马组织内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信号通路PGC-1α-NRF-1-TFAM抑制,使神经元mt DNA数量下降而抑制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生物发生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α 核呼吸因子1 线粒体转录因子A 学习记忆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线粒体转录因子A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硕 李晓慧 +7 位作者 黎百志 严亚琪 董文超 单伟超 刘超 王鹏飞 丁振江 王瑞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80-1784,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作为心衰组,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患有冠心病史,分为缺血性心衰组33...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3例作为心衰组,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患有冠心病史,分为缺血性心衰组33例、非缺血性心衰组30例。并以同期住院的心功能正常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外周血标本,建立基线数据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TFAM mRNA的表达。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TFAM mRNA表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FAM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因子A 慢性心力衰竭 线粒体DNA
下载PDF
脓毒血症肾小管上皮细胞PGC-1α/TFAM信号通路改变及线粒体功能障碍 被引量:4
17
作者 校振萌 李志莲 +4 位作者 董伟 张梦希 陈源汉 李锐钊 梁馨苓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6期498-506,共9页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的信...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的信号通路改变及线粒体损伤。方法8~10周雄性C57BL/6小鼠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 mg/kg)诱导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模型,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和肾损伤分子1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电镜下观察小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自噬现象和线粒体的形态改变。利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内LC3Ⅱ、p62、PGC-1α、TFAM和线粒体DNA与核DNA比值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LPS诱导脓毒血症AKI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检测PGC-1α和TFAM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力;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MitoTracker标记线粒体形态学变化;Mito-SOX TM检测线粒体超氧化物含量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和肾损伤分子1明显升高,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等炎症及氧化应激因子转录增加。光镜下模型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未见明显坏死或凋亡,但电镜下可见线粒体明显肿胀、变圆,嵴排列紊乱或消失,自噬体增加,肾组织中自噬标记蛋白LC3Ⅱ及p62表达增加(P<0.05),PGC-1α和TFAM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线粒体DNA与核DNA比值下降(P<0.05)。体外LPS刺激可引起HK-2细胞活力下降,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片段化改变以及线粒体超氧化物含量升高。HK-2细胞PGC-1α和TFAM蛋白表达量随LPS处理浓度增加而减少(P<0.05)。结论PGC-1α/TFAM信号通路参与脓毒血症时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脓毒血症AKI新的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转录因子A 肾小管上皮细胞 线粒体损伤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FAM、GDF-15、淋巴细胞β1-AR的mRNA对近期MACE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占军 马利军 郑莹莹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61-467,共7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淋巴细胞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的mRNA对近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4月~2019年10月CHF患者127例作...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淋巴细胞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的mRNA对近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4月~2019年10月CHF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外周血指标与心肌重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P)、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重构指数(LVRI)]、LVEF相关性及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PBMCs中TFAM、淋巴细胞β1-AR mRNA相对含量与LAP、LVPW、LVEDD、LVMI呈负相关,与LVRI、LVEF呈正相关,GDF-15 mRNA相对含量与LAP、LVPW、LVEDD、LVMI呈正相关,与LVRI、LVEF呈负相关(P<0.05);随访3个月,发生MACE组PBMCs中TFAM、淋巴细胞β1-AR mRNA相对含量低于未发生MACE组,GDF15 mRNA高于未发生MACE组(P<0.05);PBMCs中TFAM、GDF-15、淋巴细胞β1-AR mRNA相对含量联合预测MACE的AUC值为0.889,大于任一指标单独预测。结论CHF患者PBMCs中TFAM、GDF-15、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异常,在其病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表达水平与MACE发生关系密切,可能成为CHF新的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个核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生长分化因子-15 淋巴细胞β1-AR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FAM、PGC-1α、NRF-1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19
作者 赵玉 刘耿峰 曹雪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经检查确诊的105例CHF患...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经检查确诊的105例CHF患者作为CHF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CHF组患者分为Ⅰ~Ⅱ级42例、Ⅲ级35例、Ⅳ级28例;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检查者10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CHF组不同心功能分级血清TFAM、PGC-1α、NRF-1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Pearson法分析CHF组患者血清TFAM、PGC-1α、NRF-1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CHF组患者血清TFAM、PGC-1α、NR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HF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Ⅲ级和Ⅳ级)逐渐升高,CHF组患者血清TFAM、PGC-1α、NRF-1水平逐渐降低(P<0.05);LVEDD、LVESD水平逐渐升高,LVEF水平逐渐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VEF与血清TFAM、PGC-1α、NRF-1水平呈正相关(r=0.474、r=0.461、r=0.513,P<0.05);LVEDD与血清TFAM、PGC-1α、NRF-1水平呈负相关(r=-0.511、r=-0.502、r=-0.475,P<0.05);LVESD与血清TFAM、PGC-1α、NRF-1水平呈负相关(r=-0.497、r=-0.515、r=-0.462,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TFAM、PGC-1α、NRF-1水平降低,且三者与心功能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线粒体转录因子A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核呼吸因子1
下载PDF
线粒体转录复合物相关蛋白原核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光 杨瑞锋 +1 位作者 石秉炀 刘德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8-643,共6页
目的获取人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线粒体转录因子B1(TFB1M)、线粒体转录因子B2(TFB2M)基因片段,高效表达和纯化带有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标签的GST-TFAM、GST-TFB1M、GST-TFB2M融合蛋白。方法设计引物扩增得到TFAM、TFB1M、TFB2M的cDN... 目的获取人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线粒体转录因子B1(TFB1M)、线粒体转录因子B2(TFB2M)基因片段,高效表达和纯化带有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标签的GST-TFAM、GST-TFB1M、GST-TFB2M融合蛋白。方法设计引物扩增得到TFAM、TFB1M、TFB2M的cDNA片段,通过引入的酶切位点克隆至表达载体pET42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导入E.coliBL21宿主菌中,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的GST融合蛋白,谷胱甘肽琼脂糖珠纯化表达产物,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获得pET42a-TFAM、pET42a-TFB1M、pET42a-TFB2M表达质粒,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基因序列一致。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重组GST-TFAM、GST-TFB1M、GST-TFB2M融合蛋白分别在相对分子质量56 000、67 000、69 000处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经GST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基因重组体pET42a-TFAM、pET42a-TFB1M、pET42a-TFB2M,制备了GST-TFAM、GST-TFB1M、GST-TFB2M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线粒体转录因子B1 线粒体转录因子B2 融合蛋白 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