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an iodine concentration non-invasively assess angiogenesis? 被引量:57
1
作者 Xiao-Hua Chen Ke Ren +3 位作者 Pan Liang Yaru Chai Kui-Sheng Chen Jian-Bo G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9期1666-1675,共10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iodine concentration(IC) generated by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CT) with micro-vessel density(MVD)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iodine concentration(IC) generated by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CT) with micro-vessel density(MVD)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GC).METHODS Thirty-four advanced GC patients underwent abdominal enhanced CT in the 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mode. The IC of the primary lesion in the arterial phase(AP) and venous phase(VP) were measured, and were then normalized against that in the aorta to provide the normalized IC(nI C). MVD and VEGF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s, using CD34 and VEGF-A antibodies, respectively. Correlations of nI C with MVD, VEGF, and clinical-pathological features were analyzed.RESULTS Both nI Cs correlated linearly with MVD and were higher in the primary lesion site than in the normal control site, but were not correlated with VEGF expression. After stratification by clinical-pathological subtypes, nI C-AP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VD, particularly in the group with tumors at stage T4, without nodular involvement, of a mixed Lauren type, where the tumor was located at the antrum site, and occurred in female individuals. nI C-VP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MVD in the group with the tumor at stage T4 and above, had nodular involvement, was poorly differentiated, was located at the pylorus site, of a mixed and diffused Lauren subtype, and occurred in male individuals. nI C-AP and nI C-VP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Lauren subtype.CONCLUSION The IC detected by spectral CT correlated with the MVD. n IC-AP and n IC-VP can reflect angiogenesis i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subgroups of advanced 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vessel density Iodine concentration Spectral computed tomograph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astric cancer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滤波的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梁礼明 盛校棋 +1 位作者 蓝智敏 钱艳群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0-196,204,共8页
眼底视网膜血管图像的纹理与结构信息可作为医学对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针对视网膜血管存在伪影与尺度结构复杂等难题以及微血管分割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滤波的有监督学习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采用二维K-L变换综合分析彩... 眼底视网膜血管图像的纹理与结构信息可作为医学对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针对视网膜血管存在伪影与尺度结构复杂等难题以及微血管分割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滤波的有监督学习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采用二维K-L变换综合分析彩色图像三通道的频带信息得到视网膜灰度图像,并利用受限对比度直方图均衡化增强血管与背景的对比度,利用Retinex降低伪影与视盘的干扰;由多尺度高斯匹配滤波、多尺度形态学滤波、Frangi滤波以及2D-Gabor滤波提取相关血管特征,并将提取好的特征集由AdaBoost初步提取血管;利用血管连通域信息去除初分割结果的非血管像素,获得最终的血管图像。该算法在DRIVE与STARE数据集上实验,准确率分别达到96.34%与9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分割 有监督学习 微血管 多尺度滤波
下载PDF
Micro-bubble Drag Reduction on a High Speed Vessel Model 被引量:6
3
作者 Yanuar Gunawan +1 位作者 Sunaryo A. Jamaluddi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3期301-304,共4页
Ship hull form of the underwater area strongly influences the resistance of the ship. The major factor in ship resistance is skin friction resistance. Bulbous bows, polymer paint, water repellent paint (highly water-... Ship hull form of the underwater area strongly influences the resistance of the ship. The major factor in ship resistance is skin friction resistance. Bulbous bows, polymer paint, water repellent paint (highly water-repellent wall), air injection, and specific roughness have been used by researchers as an attempt to obtain the resistance reduction and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ships. Micro-bubble injection i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lowering frictional resistance. The injected air bubbles are supposed to somehow modify the energy inside th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and thereby lower the skin fri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injected micro bubbles on a navy fast patrol boat (FPB) 57 m type model with the following main dimensions: L=2 450 ram, B=400 mm, and T=190 mm. The influence of the location of micro bubble injection and bubble velocity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ship model was pulled by an electric motor whose speed could be varied and adjusted. The ship model resistance was precisely measured by a load cell transducer. Comparison of ship resistance with and without micro-bubble injection was shown on a graph as a function of the drag coefficient and Froude number. It was shown that micro bubble injection behind the mid-ship is the best location to achieve the most effective drag reduction, and the drag reduction caused by the micro-bubbles can reach 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p model test micro-bubble injection drag reduction high speed vessel model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相对强化CT值与微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欧阳爱梅 苏新友 +2 位作者 魏兆龙 于德新 李琨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 :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T强化参数与微血管参数的相关性,探讨肾细胞癌CT强化的血管性机制。方法 :对29例肾透明细胞癌手术标本行CD34染色,行微血管计数及形态学测量,回顾CT图像,测量并计算动脉期肿瘤CT值(VTA),以及VTA与主动脉、肾皮... 目的 :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T强化参数与微血管参数的相关性,探讨肾细胞癌CT强化的血管性机制。方法 :对29例肾透明细胞癌手术标本行CD34染色,行微血管计数及形态学测量,回顾CT图像,测量并计算动脉期肿瘤CT值(VTA),以及VTA与主动脉、肾皮质及肾髓质的CT值比值(RTA、RTC、RTM),VTA与肾皮质、肾髓质CT值差值(DTC、DTM),探讨微血管参数与CT强化参数的关系。根据病灶有无囊变、包膜分别分组;按照VTA和RTC大小分别分组:VTA分为<100 HU、100 HU≤VTA<150 HU、≥150 HU 3组,RTC分为≤0.6、0.6<RTC<1、≥1 3组;比较各组之间微血管参数的差异。结果 :VTA、RTC、DTC与微血管数目(MVD1)、面积(S1)、直径(D1)、周长(L1)及有腔微血管数目(MVD2)、直径(D2)、周长(L2)均呈正相关(均P<0.05)。RTA、RTM与MVD2、D2、L2呈正相关(均P<0.05)。CT强化参数与MVD2、D2、L2呈正相关(均P<0.01)。VTA<100 HU、100 HU≤VTA<150 HU、VTA≥150 HU 3组MVD1均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MVD2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0,P<0.001)。RTC≤0.6、0.6<RTC<1、RTC≥1 3组MV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P=0.042 1);3组MVD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0,P<0.000 1)。结论:CT强化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微血管生长情况,可作为宏观上判断肾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免疫组织化学 微血管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下载PDF
激光联合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妍鹏 仝真真 +2 位作者 李毅 马帅 郝雅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河北北方...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诊的DR患者92例(128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62眼,观察组66眼。对照组给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眼部相关指标、视网膜神经厚度、血清ICAM-1、ET-1浓度。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视野灰度值、各位置的视网膜神经厚度、血清ICAM-1、血清ET-1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野灰度值、各位置的视网膜神经厚度、血清ICAM-1、血清ET-1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视野灰度值、各位置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血清ICAM-1、血清ET-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激光联合丹红注射液方法治疗DR患者,改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降低血清ICAM-1、ET-1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丹红注射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微血管
下载PDF
计算机显微断层扫描技术(μCT)在量化阔叶树种导管中的应用
6
作者 白春梅 梁国芹 +3 位作者 符韵林 韩尔康 郭霞丽 王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4-1222,共9页
在细胞尺度上定量分析导管特征,对于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直接打磨样品并结合体视显微镜成像技术是目前研究木质部解剖结构(针叶树管胞和阔叶树导管)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仍不可避免损伤木质部细胞,限制了对木质部细胞... 在细胞尺度上定量分析导管特征,对于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直接打磨样品并结合体视显微镜成像技术是目前研究木质部解剖结构(针叶树管胞和阔叶树导管)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仍不可避免损伤木质部细胞,限制了对木质部细胞真实解剖结构的认识。本研究选取了加拿大魁北克南部的糖枫树、北美白桦、美洲白蜡树、美洲铁木、大齿杨、苦味山核桃、北美红橡7个阔叶树种,应用计算机显微断层扫描技术(μCT)和体视显微镜法分别测量各树种的导管直径和面积,采用线性模型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数据拟合,探讨采用μCT量化阔叶树导管大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所测定的7个树种,应用两种方法测量导管大小的结果高度相似(R~2=0.98)。环孔材树种应用两种方法测量的导管直径结果拟合优度(苦味山核桃R~2=0.98,美洲白蜡树R~2=0.96,北美红橡R~2=0.99)高于散孔材树种(北美白桦R~2=0.88,美洲铁木R~2=0.73,糖枫树R~2=0.68,大齿杨R~2=0.88)。应用2种方法测量小导管(直径≤200μm,R~2=0.94)的结果拟合优度高于大导管(直径>200μm,R~2=0.92)。μCT技术为量化阔叶树种木质部导管提供了一种无损检测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部 导管 micro-CT 阔叶树
原文传递
血管网络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浩杰 赵俊 《生命科学》 CSCD 2013年第8期812-821,共10页
血管异常与畸形是多种疾病(如血管栓塞、肿瘤、动脉瘤畸形等)的常见形态改变,会引发其他一系列更加严重的生理病变。因此,多年以来,大量的研究者都希望通过分析血管的分布和形态变化,实现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发现和诊断。近年来,随着成... 血管异常与畸形是多种疾病(如血管栓塞、肿瘤、动脉瘤畸形等)的常见形态改变,会引发其他一系列更加严重的生理病变。因此,多年以来,大量的研究者都希望通过分析血管的分布和形态变化,实现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发现和诊断。近年来,随着成像手段和图像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借助血管数字减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MicroCT等多种多样的成像手段以及同步辐射这种全新的光源,可获得的血管图像的分辨率有了大幅提高,针对血管网络的定量分析有了显著的发展。总结了一般血管定量分析的流程,回顾了近年来在普通Micro-CT、同步辐射等新兴领域血管定量分析工作取得的最新进展,讨论了未来定量分析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定量分析 血管分割 定量指标 micro—CT 同步辐射
原文传递
孙络疏失(微血管缺血)的中医微观病理特征及通心络干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俊修 郭云霞 +2 位作者 张印 李绍旦 杨明会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9期1528-1532,1579,共6页
目的阐明孙络疏失的中医微观病理特征及通心络的干预效果。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应用400、800、1600 mg/kg通心络超微粉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0.9%... 目的阐明孙络疏失的中医微观病理特征及通心络的干预效果。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应用400、800、1600 mg/kg通心络超微粉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7 d。第7天灌胃4 h后,麻醉大鼠,腹部正中做纵向切口,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静脉30 min后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制作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缺血模型(空白组不夹闭)。应用正立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记录造模前后肠系膜微血管参数,比较造模前后微血管血流状态、侧支数目、侧支长度和出血的情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学模型分析。结果空白组微血管无显著异常,模型组微血管侧支数量减少、侧支长度减少,并出现出血情况及微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通心络能显著抑制微血管侧支数量、长度的减少,抑制出血趋势,维持微血管内血液正常流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数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主成分得分的分布较正常组差异大,通心络干预各组有向空白组恢复的趋势,主要病理特征指标为:微血管长度减少比例。结论孙络疏失以孙络数目的减少、孙络运行气血功能丧失为特征,伴有气血溢出孙络外的表现。通心络干预能够减弱孙络疏失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络疏失 微血管 肠系膜 通心络 病理特征 大鼠
下载PDF
单微颗粒在血管内运动状态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孝华 陈凯 徐权伟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分析单个微颗粒在血管内的受力情况及影响其运动状态的因素。方法以靶向给药中血管流体中的微颗粒为研究对象,将血管模型简化成平行平板流动腔内的泊肃叶流动,依次分析单个微颗粒在流场中所受各个力的具体计算方法,通过力与力矩平... 目的分析单个微颗粒在血管内的受力情况及影响其运动状态的因素。方法以靶向给药中血管流体中的微颗粒为研究对象,将血管模型简化成平行平板流动腔内的泊肃叶流动,依次分析单个微颗粒在流场中所受各个力的具体计算方法,通过力与力矩平衡条件列出微颗粒运动状态的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微颗粒所受力与颗粒粒径、流体流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临界运动状态时粒径与流量的关系。结果流量增加和微颗粒粒径越大,微颗粒越容易滚动、滑移和上升;在流量和粒径关系图上,上升运动的临界线要高于滑移运动的临界线,而滚动运动临界线处于最下方。结论对于人体血液流量,微颗粒不会做上升运动。随着流量减少,一定粒径的颗粒可以从滑移运动过渡到纯滚动运动,在有弹性变形的情形下会出现完全静止。恰当选择颗粒的粒径及颗粒的表面黏附度对药物颗粒通过血液输送到达标靶位置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颗粒 血管 靶向给药 数值计算
下载PDF
RNA干扰Tb人舌癌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基因表达可抑制移植瘤生长 被引量:2
10
作者 幸宇 邓世雄 +2 位作者 齐进 姜容 陈俊霞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研究对Tb舌癌细胞的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进行特异性siRNA沉默后,下游信号分子Akt、GSK3β磷酸化状态及对移植瘤生长和自发性转移的变化。方法建立特异性si ILK表达载体和无同源性的对照载体,通过Lipofectamine 2000介导稳定转染人... 目的研究对Tb舌癌细胞的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进行特异性siRNA沉默后,下游信号分子Akt、GSK3β磷酸化状态及对移植瘤生长和自发性转移的变化。方法建立特异性si ILK表达载体和无同源性的对照载体,通过Lipofectamine 2000介导稳定转染人舌鳞癌Tb细胞,然后将Tb、Tb vector和Tb silk 3组细胞分别注入裸鼠皮下构建移植瘤模型,5周后检测瘤大小和质量,对裸鼠肺及瘤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癌细胞的p-Akt和p-GSK3β等的表达,并对瘤组织内血管生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Tb组、Tb vector组肺组织均发现自发性转移瘤,Tb si ILK组肺组织未发现自发性转移瘤;Tb si ILK组移植瘤细胞形态较其他二组体积减小,核分裂相较少,核质比例缩小;Tb si ILK组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的p-Akt和p-GSK3β表达较其他二组均明显下降;Tb si ILK组移植瘤质量(1.68±1.35)g较Tb组(3.58±1.04)g与Tb vector组(3.64±0.65)g分别降低了53.0%和53.8%(P<0.05);Tb si ILK组移植瘤血管[(5.6±2.2)/视野]生成较Tb组[(15.3±2.3)/视野]和Tb vector组[(14.6±1.4)/视野]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特异性ILK表达沉默抑制Tb舌癌移植瘤的血管生成和瘤细胞增殖,可能与其抑制下游信号传导分子Akt及GSK3β的磷酸化有关,提示ILK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连接激酶 微血管 移植瘤生长 人舌鳞癌细胞
下载PDF
人体微小管状血管血液流速自动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远 赵志敏 +1 位作者 郑敏 李洪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序列的人体微小管状血管血液流速自动测量方法。在提取血管中心线时采用基于图像帧序列方差的种子点自动选取方法,设计了基于Hessian矩阵的血管中心线提取的迭代算法;提取血管中心线后,根据连续帧图像的中心...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序列的人体微小管状血管血液流速自动测量方法。在提取血管中心线时采用基于图像帧序列方差的种子点自动选取方法,设计了基于Hessian矩阵的血管中心线提取的迭代算法;提取血管中心线后,根据连续帧图像的中心线灰度统计曲线,计算出血液流速。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与专家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血管 流速测量 种子点选取 HESSIAN矩阵
下载PDF
直肠表面动脉分布与微血管构筑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雪莹 赵振富 +4 位作者 王军 余惠旻 孟玲欣 钟震亚 韩淑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6-439,443,共5页
目的:研究直肠与肛管器官表面动脉分布与器官内小微动脉及毛细血管精确分布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成人标本行巨微解剖观察表面动脉分支分布特点;20例胎儿尸体,墨汁灌注,组织切片及揭层透明铺片,光镜观察器官内微血管的构筑情况,测量... 目的:研究直肠与肛管器官表面动脉分布与器官内小微动脉及毛细血管精确分布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成人标本行巨微解剖观察表面动脉分支分布特点;20例胎儿尸体,墨汁灌注,组织切片及揭层透明铺片,光镜观察器官内微血管的构筑情况,测量各部位毛细血管分布密度。结果:器官表面动脉在直肠和肛管呈区域性分布的特点,在上半直肠前壁和直肠颈及肛管后壁中线部位存在"无血管吻合区",微血管测量结果显示上半直肠前壁和直肠颈及肛管后壁中线部位,肌层、粘膜下层及粘膜层毛细血管密度均低于同层其他部位。结论:直肠与肛管表面动脉分布与器官内小微动脉及毛细血管精确分布间存在对应关系,临床可根据肉眼所见表面动脉分布来评估直肠和肛管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表面动脉 微血管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微血栓运动分析的微血管特征结构自动提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翊华 胡区祜 +2 位作者 苏万芳 刘汇波 马金诚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9-296,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血栓运动分析的微血管特征结构自动提取策略。提出用灰度梯度直方图统计来自动选阈的快速阈值值化算法,检测形态复杂的微血管图像边缘,抑制次要的微血管,采用低阈值双窗二次角点选择策略选取边缘曲线角点。通过微血...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血栓运动分析的微血管特征结构自动提取策略。提出用灰度梯度直方图统计来自动选阈的快速阈值值化算法,检测形态复杂的微血管图像边缘,抑制次要的微血管,采用低阈值双窗二次角点选择策略选取边缘曲线角点。通过微血管显微图像及其二值化图像分析,建立反映含微血栓的微血管特征结构模型,利用微血管的先验知识,给出提取微血管特征结构的算法,最后给出微血管显微图像结构的提取结果,实验证明该算法是十分有效的。含微血栓的微血管的特征结构建立,复杂的微血栓的匹配和识别问题将得到简化,微血管及微血栓的形态变化及运动估算任务得以减轻。该研究对于脑微循环障碍和老年病的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微血管 微血栓 特征结构
下载PDF
金龙胶囊对荷人肺腺癌A549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明 杨清蓉 +4 位作者 钟华成 陈旭兰 黄景东 陈文真 谢剑明 《光明中医》 2014年第7期1387-138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金龙胶囊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A组)、单药金龙胶囊组(B组)、单药顺铂组(C组)和联合用药组(D组)4组,连续用药4周。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 目的探讨金龙胶囊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A组)、单药金龙胶囊组(B组)、单药顺铂组(C组)和联合用药组(D组)4组,连续用药4周。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RT-PCR分析各组治疗后VEGF及凋亡基因Bcl-2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金龙胶囊治疗组(B、D组)抑瘤率分别为26.94%、51.61%,联合用药组(D组)效果最佳。治疗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8.83±0.75、14.17±0.75,联合用药组最为显著,而单药顺铂组与对照组在抑瘤率和微血管密度表达上均无差异(P>0.05)。金龙胶囊治疗组(B、D组)Bcl-2mRNA表达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但两组之间无差异(P=0.369);四组之间在VEGFmRNA表达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金龙胶囊对荷A549裸鼠移植瘤有抑制作用,联合顺铂用药有显著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微血管形成、诱导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金龙胶囊 顺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裸鼠移植瘤 JIN Long Capsule(JL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micro-vessel density(MVD)
下载PDF
Vessel density and En-face segmentation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to analyse corneal vascularisation in an animal model 被引量:1
15
作者 Kavya Devarajan Wen Di Lee +5 位作者 Hon Shing Ong Nyein C.Lwin Jacqueline Chua Leopold Schmetterer Jodhbir S.Mehta Marcus Ang 《Eye and Vision》 SCIE CSCD 2019年第1期6-16,共11页
Background: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is a novel non-invasive angiography technology that has recently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for its utility in anterior segment imaging.In this study,we compared ... Background: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is a novel non-invasive angiography technology that has recently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for its utility in anterior segment imaging.In this study,we compared a split-spectrum amplitude decorrelation angiography(SSADA)OCTA and an optical micro-angiography(OMAG SD)OCTA system to current angiographic technique,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to assess corneal vascularisation in an animal model.Methods:We imaged 16 rabbits,(one eye per animal)with corneal vascularisation using SSADA OCTA(AngioVue;Optovue Inc.,USA),OMAG OCTA(Angioscan;RS-3000 Nidek Co.Ltd.,Japan)and ICGA in the same region of interest of the cornea at successive time-points.We then analysed all scanned images for vessel density measurements and used paired t-tests and Bland-Altman plots to examine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The en-face segmentation images from each of the OCTA scans were also extracted and were matched at every 50μm segmentation to be compared for vessel density at the respective depths.Results:Bland-Altman plots revealed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all three imaging techniques(P>0.05)for all vessel density measurements computed,and the ranges of 95%limit of agreement were acceptable from a clinical perspective.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reported,with ICGA(μ=16.52±8.94%)being more comparable to the OMAG OCTA(μ=16.23±9.51%;p=0.50)than the SSADA OCTA(μ=17.09±7.34%;p=0.33)system.Also,a good correlation value(r>0.9)was obtained when comparing the vessel density measurements of the en-face segmentations between the OCTA systems.Conclusions:Comparable vessel density quantification between the two OCTA systems,and with ICGA was obtained.Segmentation analysis of the vasculature at different depths showed varied performance in the two OCTA systems relative to each other.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may help to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better OCTA algorithms for the anterior segment and its use in clinical translational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A Corneal vascularisation Optical micro angiography Split-spectrum amplitude decorrelation angiography vessel density Anterior segment En-face OCTA
原文传递
木材微爆破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毅 王迎迎 王天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爆破装置,可用于木材微爆破处理。其原理是用高压气体给木材加压,当木材内外压力平衡时,利用快速排气活塞将高压气体释放,使木材内部的气体快速排出,实现微爆破。该装置提高了木材的通透性能,为木材改良处理创造条件。
关键词 木材改良 微爆破 压力容器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冠脉微栓塞后微小血管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凯 王永 +1 位作者 陈美华 欧阳秋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86-88,160,161,共5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干预对冠脉微栓塞(CME)后心肌微小血管保护与微小血管再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自心尖部注入大鼠自体血栓微粒造成心肌内微小血管栓塞,建立冠脉微栓塞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ham组)、冠...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干预对冠脉微栓塞(CME)后心肌微小血管保护与微小血管再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自心尖部注入大鼠自体血栓微粒造成心肌内微小血管栓塞,建立冠脉微栓塞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ham组)、冠脉微栓塞模型组(M组)、辛伐他汀干预组(ST组)及辛伐他汀+N-硝酸-L-精氨酸甲酯(L-NAME)干预组(STN组)。28 d后使用Ⅷ因子染色评定单位面积心肌微小血管的密度,免疫荧光检测单位面积心肌微小血管的数量。采用硝酸还原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NO含量。结果术后28 d,辛伐他汀组与微栓塞组比较,微小血管密度及微小血管数量均显著增加(均P<0.01);辛伐他汀+L-NAME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微小血管密度及微小血管数量均显著减少(P<0.01)。微栓塞组与sham组比较,NO含量显著下降(P<0.05);辛伐他汀组与微栓塞组比较,NO含量显著性增加(P<0.01);辛伐他汀+L-NAME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NO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增加冠脉微栓塞后心肌内微小血管密度和新生微小血管数量,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一氧化氮(NO)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冠脉微栓塞 微小血管 血管再生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对肉瘤S180生长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李春雷 穆玉琴 +3 位作者 刘慧敏 陈富超 李鹏 于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8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对肉瘤S180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顺铂组、单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给药后测量肿瘤抑制率和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奥曲肽与奥美拉唑对S180生长的抑制...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对肉瘤S180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顺铂组、单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给药后测量肿瘤抑制率和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奥曲肽与奥美拉唑对S180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31.3%、28.4%,联合作用时抑瘤率为36.6%。两者单独用药时可以抑制肉瘤S180的血管形成,其微血管密度分别为39.80±9.08、48.92±12.09,联合用药时为30.33±6.80,联合用药可以显著降低肉瘤S180的微血管密度。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能够显著抑制肉瘤S180的生长,联合用药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奥美拉唑 S180肉瘤 微血管
下载PDF
基于血管组织保护的微细水刀切割猪肝脏实验研究
19
作者 卢萍 张宇 +2 位作者 侯荣国 王湘田 吕哲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48-52,共5页
为研究微细水刀切割动物软组织所具有的特性及优势,用自制的直径为0.1 mm的过渡圆角喷嘴产生的微细水刀切割新鲜的猪肝脏,设定压力范围3~7 MPa,观察不同射流压力下、不同直径血管的保留情况。另设医用手术刀切割的组织切片作为对照组,... 为研究微细水刀切割动物软组织所具有的特性及优势,用自制的直径为0.1 mm的过渡圆角喷嘴产生的微细水刀切割新鲜的猪肝脏,设定压力范围3~7 MPa,观察不同射流压力下、不同直径血管的保留情况。另设医用手术刀切割的组织切片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切割断面微观表面形貌,研究不同切割方式对肝脏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射流压力为5 MPa时,能够保留直径为0.8 mm的血管;射流压力为6 MPa时,能够保留直径为1 mm的血管;射流压力为7 MPa时,能够保留直径为1.2 mm的血管。在微细水刀切割后的猪肝脏组织切片中,肝细胞体形完整且排列整齐,门管区结构清晰,中央静脉和胆小管结构完整,证明微细水刀具有可选择性切割和组织保护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水刀 猪肝脏 血管 选择性切割 组织保护性
下载PDF
中药益母草预防和抑制微小血管血栓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30
20
作者 袁忠治 李继云 王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对中药益母草预防和抑制微小血管血栓形成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2 0只白兔随机分为益母草组和对照组 ,两组作双侧膝内侧动脉切断后吻合 ,制作微小血管血栓形成动物模型 ,术后作扫描电镜观察和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益母... 目的 对中药益母草预防和抑制微小血管血栓形成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2 0只白兔随机分为益母草组和对照组 ,两组作双侧膝内侧动脉切断后吻合 ,制作微小血管血栓形成动物模型 ,术后作扫描电镜观察和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益母草注射液能减少红细胞、血小板、纤维素和白细胞在受伤的小血管内壁中聚集 ;使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低切部分、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部分和粘度指数显著降低。结论 益母草通过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的聚集和降低血粘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微小血管 血栓形成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