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ul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on airway: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haryngeal nozzle 被引量:22
1
作者 Zhonggao Wang Zhiwei Hu +9 位作者 Jimin Wu Feng Ji Hongtao Wang Yungang Lai Xiang Gao Yachan Ning Chengchao Zhang Zhitong Li Weitao Liang Jianjun Liu 《Frontiers of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At the very time of global paying the highest attention to the worst insults of smoking as well as haze on the airway, everybody knows both are exogenous and noticeable. However, people mostly, including many medical ... At the very time of global paying the highest attention to the worst insults of smoking as well as haze on the airway, everybody knows both are exogenous and noticeable. However, people mostly, including many medical personnel, do not know how badly th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 insults on our own airway. Symptoms of GER are commonly seen as heartburn and regurgitation, which can be mostly tolerated. However, when the up going gastric content reversely passes the esophagus and then the distal pharynx, where it appears a beak like stricture, serving as a nozzle, so as to produce numerous micro-particles and reach the oro-nasal cavity and also the airway causing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tic attacks, even pulmonary parenchyma lesions. It will reduce life quality or even jeopardize life. The point that the endogenous insult appears in the respiratory system, but originates from the digestive tract is not well known and often undiagnosed and not correctly treated. The GER induced airway challenge is a treatable and preventive entity, as soon as a diagnosis is made, a good relief could be expected by means of life style adjustment, medicine, or fixation of the patulous cardia through radiofrequency or fundoplication. The author Dr. Zhonggao Wang had suffered it for long and symptoms disappeared for 8 years after anti-reflux surgery. Here is a presentation of Dr. Zhonggao Wang and his team's work and would call attention to the public so as to recognize this relatively unknown entity -- a treatable condition occurring from human itself, but not from outside surroundings as smoking or haze do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AIRWAY pharyngeal nozzle micro-aspiration ASTHMA
原文传递
Mn-Ce/γ-Al_(2) O_(3)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石化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敏 付丽亚 +3 位作者 谭煜 赵檬 周岳溪 吴昌永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80-2388,共9页
针对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石化废水时催化剂适配性不高和臭氧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以我国北方某典型石化废水为中试平台,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催化臭氧催化剂Mn-Ce/γ-Al_(2)O_(3),研究以臭氧催化氧化为核心的7种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废水的效... 针对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石化废水时催化剂适配性不高和臭氧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以我国北方某典型石化废水为中试平台,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催化臭氧催化剂Mn-Ce/γ-Al_(2)O_(3),研究以臭氧催化氧化为核心的7种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①单独臭氧氧化工艺对石化二级废水COD、TOC和UV_(254)(254 nm处的UV吸光度)的去除率分别为15.45%、9.04%和30.72%.与单独臭氧氧化工艺相比,Mn-Ce/γ-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工艺下,COD、TOC和UV 254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6.18%、18.25%和5.81%,同时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区域积分法(FRI)分析结果显示,对荧光类有机物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腐殖酸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1.13%和29.47%.②单独臭氧氧化工艺中,序批式和连续流出水处理效果影响不大.Mn-Ce/γ-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工艺下,序批式优于连续流,但序批式需增加人力和运营成本,在实际应用中受限.③微絮凝+臭氧催化氧化+回流联合工艺中,COD、TOC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53.20%、37.56%和50.90%,去除效果显著高于仅臭氧催化氧化工艺(COD、TOC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41.63%、27.29%和36.53%)时;同时,类富里酸、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腐殖酸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9.49%、50.70%和75.12%;Mn-Ce/γ-Al_(2)O_(3)催化剂运用72 d后,COD去除率基本稳定在30%左右.研究显示,臭氧催化氧化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废水中,Mn-Ceγ-Al_(2)O_(3)是一种高效稳定型催化剂,絮凝预处理、回流均可增强有机物的去除率,可为石化废水处理工程实现减排降耗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催化剂 石化废水 深度处理 微絮凝 回流
下载PDF
对美国哈希COD测定仪进口试剂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武力苹 司大英 +2 位作者 孔海燕 司萍 徐泠 《云南环境科学》 2004年第B04期211-212,214,共3页
通过对美国哈希专用仪器测定COD方法中试剂的改进 ,不仅替代了昂贵的进口试剂 ,而且样品消解时间由原来 2h缩短至 30min ,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 ,安全性好 ,分析周期短 ,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等特点 ,可用于监督监测、抽... 通过对美国哈希专用仪器测定COD方法中试剂的改进 ,不仅替代了昂贵的进口试剂 ,而且样品消解时间由原来 2h缩短至 30min ,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 ,安全性好 ,分析周期短 ,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等特点 ,可用于监督监测、抽查抽测、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的现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微回流 监督监测 应急监测 现场分析
下载PDF
微回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丽琼 胡勇 《环境科技》 2013年第2期55-57,62,共4页
采用美国哈希公司生产的COD测定仪和加热器,用微回流管封闭回流消解水样,对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3%-2.20%之间,变异系数在0.49%-2.54... 采用美国哈希公司生产的COD测定仪和加热器,用微回流管封闭回流消解水样,对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3%-2.20%之间,变异系数在0.49%-2.54%之间;检出限较低,采用质量浓度测定范围为3~150mg/L的试剂测定水样,检出限为3mg/L;对标准样品及具有代表性的水样测定,结果与国标回流法的测定结果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且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在质控要求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微回流 分光光度法 化学需氧量
下载PDF
重铬酸钾法与氧化微回流法测定COD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牟伟腾 安洪光 +3 位作者 岳培恒 宋学平 刘俊峰 滕济林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2年第12期41-43,共3页
分别采用重铬酸钾法与氧化微回流法测定相同条件下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的COD值,对比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表明,氧化微回流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与国标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国标法 氧化微回流法 COD
下载PDF
重铬酸盐法与HACH微回流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对比实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建虹 《环境科学导刊》 2021年第1期93-96,共4页
经过对比实验,发现重铬酸盐法测定COD准确度高,精密度高;HACH微回流法测定COD,对于清洁的地表水准确度高,精密度高,但是对于污水的测定精密度不高,不适用于污水的测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测定 重铬酸钾法 HACH微回流法 对比实验
下载PDF
微涡流协同排泥水回流混凝增效中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童祯恭 钟赐龙 +1 位作者 刘卓尧 朱新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5-79,共5页
针对微涡流技术的优化问题开展了微涡流协同排泥水回流中试。结果表明,当保证微涡流絮凝时间为总絮凝时间的前3/4时,其优化工况下处理水量可达7 m^(3)/h,投药量为25 mg/L,排泥水回流体积比为4%。在此工况下相比于原装置,可以提升30%以... 针对微涡流技术的优化问题开展了微涡流协同排泥水回流中试。结果表明,当保证微涡流絮凝时间为总絮凝时间的前3/4时,其优化工况下处理水量可达7 m^(3)/h,投药量为25 mg/L,排泥水回流体积比为4%。在此工况下相比于原装置,可以提升30%以上的处理水量,节省20%的投药量,浊度和UV254最高分别下降68%和40%,CODMn最高去除率为50%,并且不会造成色度、金属及微生物的大量富集,能有效促进大颗粒絮体的形成;对水中颗粒分子的去除效果良好,能适应对于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可为国内小型及乡镇水厂的提标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涡流絮凝 排泥水回流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微气泡旋流气浮+微滤技术处理含聚污水小型试验研究
8
作者 武云龙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解决现有生化及物化工艺处理含聚污水效果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双微组合工艺处理试验。该工艺包括微气泡旋流气浮和微滤两套装置。微气泡旋流气浮集旋流和气浮选技术于一体,增大了气泡与杂质的碰撞概率,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微滤采用密度较... 为解决现有生化及物化工艺处理含聚污水效果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双微组合工艺处理试验。该工艺包括微气泡旋流气浮和微滤两套装置。微气泡旋流气浮集旋流和气浮选技术于一体,增大了气泡与杂质的碰撞概率,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微滤采用密度较石英砂滤料小的活性镀膜滤料,表面布满微孔使得其比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从而可以高效吸附污水中的杂质。在含聚污水处理站开展的现场试验表明:对于含聚浓度低于300 mg/L、含油浓度低于630 mg/L、悬浮物浓度低于120 mg/L的聚驱采出污水,经过双微技术处理后,含油及悬浮物浓度均达到5 mg/L以下,去除效率都较高,优于现有生化工艺;微气泡旋流气浮最佳工况为气液比1∶10,回流比15%;微滤技术最佳滤速为8 m/h,反冲洗周期24 h,最佳的气洗强度为10 L/(s·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聚污水 双微技术 反冲洗周期 气液比 回流比 滤速
下载PDF
微量泵鼻饲喂养联合腹部按摩对中度胃食管反流婴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英姿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5期79-8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微量泵鼻饲喂养联合腹部按摩对中度胃食管反流婴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62例中度胃食管反流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儿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 目的:研究分析微量泵鼻饲喂养联合腹部按摩对中度胃食管反流婴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62例中度胃食管反流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儿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每日奶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残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腹胀消失时间及呕吐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鼻饲喂养联合腹部按摩对中度胃食管反流婴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鼻饲喂养 腹部按摩 中度胃食管反流 婴儿
下载PDF
重铬酸钾滴定法与微回流比色法测定污水中COD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旭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1年第9期65-68,共4页
针对北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污水,使用2种COD测定方法,分别为重铬酸钾滴定法和微回流比色法,通过平行实验、不同浓度试剂对比实验、标准物质验证和加标回收实验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微回流比色法与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C... 针对北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污水,使用2种COD测定方法,分别为重铬酸钾滴定法和微回流比色法,通过平行实验、不同浓度试剂对比实验、标准物质验证和加标回收实验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微回流比色法与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COD,无论是污水样品还是标准样品,所得的结果无明显差异,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较高,均满足标准要求。微回流比色法相较于重铬酸钾滴定法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实验更加节约时间、更能降低实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COD 重铬酸钾滴定法 微回流比色法 转运站
下载PDF
微絮凝砂滤-臭氧催化氧化强化石化生化出水COD去除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丽亚 李敏 +4 位作者 周鉴 吴昌永 朱晨 于茵 宋玉栋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9-165,共7页
为强化石化生化出水COD的去除,采用微絮凝砂滤-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石化生化出水,比较了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不同氧化方式和不同回流比组合方式下COD的去除,开展了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单元小试、中试和生产性规模研究,确立了以双级臭... 为强化石化生化出水COD的去除,采用微絮凝砂滤-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石化生化出水,比较了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不同氧化方式和不同回流比组合方式下COD的去除,开展了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单元小试、中试和生产性规模研究,确立了以双级臭氧催化氧化Ⅰ级自回流工艺(回流比100%)为双级臭氧催化氧化推荐的优化工艺。生化出水ρ(COD)为70~120 mg/L时,微絮凝砂滤出水ρ(COD)达到65~113 mg/L,Ⅱ级氧化出水COD平均去除率达到35.0%~42.6%,出水满足GB 31571—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值要求。生产性试验条件下,优化工艺装置去除单位COD消耗臭氧量平均为1.04 g/g,比对照组现阶段生产工艺(仅Ⅰ级臭氧曝气)降低了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絮凝砂滤 臭氧催化氧化 石化生化出水 预处理 回流
原文传递
加强技术创新实现先进方法向本科生开放
12
作者 刘海玲 李明利 +2 位作者 肖乾芬 陈皓 袁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8-220,共3页
为了将美国HACH公司开发的COD Cr微回流仪器测试法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开发了COD Cr测试预制试剂,并建立了基于预制试剂的化学耗氧量测定新方法,降低了分析成本,使先进的COD Cr测试技术能在本科生实验中推广和应用,为本科生实验教学内... 为了将美国HACH公司开发的COD Cr微回流仪器测试法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开发了COD Cr测试预制试剂,并建立了基于预制试剂的化学耗氧量测定新方法,降低了分析成本,使先进的COD Cr测试技术能在本科生实验中推广和应用,为本科生实验教学内容的革新创造了条件,为本科生实验教学与先进技术的接轨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CR 微回流测试法 替代试剂 本科生实验
下载PDF
微阻缓闭止回阀的设计和改造
13
作者 孙立中 《新技术新工艺》 2011年第9期16-17,共2页
介绍了微阻缓闭止回阀的结构原理及作用,进而对易损部件,即阀瓣密封面损坏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阀瓣修复改造的方法。实践证明,改造方案切实可行,经济效益明显。
关键词 微阻缓闭 止回阀 阀瓣
下载PDF
微回流消解光度法测定CODcr在梅山的应用实践
14
作者 曹维 《梅山科技》 2011年第1期19-21,共3页
介绍了梅山环境监测站CODcr测定新使用的微回流消解光度法及原来使用的重铬酸盐容量法的方法和原理。重点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差异、准确度、精密度以及废水样与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证明这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最后得出微回流法可以... 介绍了梅山环境监测站CODcr测定新使用的微回流消解光度法及原来使用的重铬酸盐容量法的方法和原理。重点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差异、准确度、精密度以及废水样与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证明这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最后得出微回流法可以取代重铬酸盐容量法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微回流消解光度法 重铬酸盐容量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