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在大鼠肝内定居能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向国安 张刚庆 +2 位作者 方驰华 高鹏 陈开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索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经不同途径移植到同种异体大鼠后其定居于肝脏的能力。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MSCs,以绿色荧光蛋白进行标记,体外扩增后,分别从大鼠尾静脉和门静脉注入同种异体正常和肝脏损... 目的探索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经不同途径移植到同种异体大鼠后其定居于肝脏的能力。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MSCs,以绿色荧光蛋白进行标记,体外扩增后,分别从大鼠尾静脉和门静脉注入同种异体正常和肝脏损伤大鼠体内,于移植后的第3、7天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移植的MSCs在大鼠肝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大鼠移植同源异体MSCs后全部存活,无意外死亡。从门静脉、尾静脉注入MSCs,在大鼠肝脏受损时其定居量大于非肝脏受损大鼠(P<0.05)。在肝细胞受损大鼠,从门静脉注入MSCs与从尾静脉注入比较肝脏定居量差异不显著(P>0.05)。非肝脏受损大鼠,从门静脉注入MSCs与从尾静脉注入比较细胞定居于肝脏量差异显著(P<0.05),并与移植后时间有关。结论干细胞定居于肝脏的时间与细胞数量可能与肝脏是否受损伤关系密切,与移植途径关系不密切;在正常动物干细胞可定居于肝脏,定植的细胞量与移植途径和移植后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问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同种异体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吕艳杭 吴姗姗 +5 位作者 王振常 叶学劲 符燕青 段桂姣 苏晓文 农小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62,共8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术为肝硬化患者带来了希望,但BMSCs在骨髓中含量极少且归巢能力有限,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采用中医药招募内源性干细胞的动员方案可促进BMSCs归巢肝脏,对充分发挥中医药维持或改善机体正常再生修复作用...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术为肝硬化患者带来了希望,但BMSCs在骨髓中含量极少且归巢能力有限,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采用中医药招募内源性干细胞的动员方案可促进BMSCs归巢肝脏,对充分发挥中医药维持或改善机体正常再生修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BMSCs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区及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脾胃肝病区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B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1次BMSCs移植术并于术后给予长期抗病毒治疗1年,C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BMSCs移植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并记录患者三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A组2例患者脱落,B组1例患者脱落,最终A组、B组分别纳入38、39例患者。C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A组、B组(P<0.05)。C组患者治疗后胁痛、纳差、神疲乏力、黄疸评分低于A组、B组(P<0.05)。C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12(IL-12)、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丙二醛(MDA)水平及CD8+细胞分数低于A组、B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和CD3+、CD4+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高于A组、B组,PT短于A组、B组(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间质干细胞移植 柔肝化纤颗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炎性因子 免疫应答 氧化性应激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叶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重建窦房结起搏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任晓庆 浦介麟 +4 位作者 张澍 贾玉和 赵欣然 孟亮 王方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 :探索应用骨髓干细胞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生物介入方法。  方法 :选取犬 6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只。抽取犬自体骨髓 ,分离培养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 ,并在体外应用 5 氮胞苷进行诱导分化。应用射频技术损伤犬窦... 目的 :探索应用骨髓干细胞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生物介入方法。  方法 :选取犬 6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只。抽取犬自体骨髓 ,分离培养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 ,并在体外应用 5 氮胞苷进行诱导分化。应用射频技术损伤犬窦房结 ,建立动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将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标记的且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叶干细胞自体移植到窦房结区 ,应用心电图、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  结果 :在动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 ,自体移植骨髓干细胞后 ,心电图示窦房结功能明显改善 ;病理与免疫组化示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在窦房结区分化为拟窦房结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 ,并与宿主细胞建立缝隙连接。  结论 :自体移植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叶干细胞可改善窦房结自律起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 间叶干细胞 诱导分化 心电图 起搏 自体移植 自体骨髓 用心 生物 结论
下载PDF
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华勇 冯学兵 +8 位作者 马晓蕾 刘布骏 王红 华冰珠 徐婷 赵盛楠 王杰 孙凌云 李建勇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缘相关供者骨髓中分离培养MSC移植治疗11例SLE患者,移植前予环磷酰胺(CTX)0.8—1.8g,分2-3次静脉输注,输注后隔日予MSC移植,... 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缘相关供者骨髓中分离培养MSC移植治疗11例SLE患者,移植前予环磷酰胺(CTX)0.8—1.8g,分2-3次静脉输注,输注后隔日予MSC移植,移植细胞数(1×10^6/kg体质量)。评价患者移植前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改变。结果异基因MSC移植后,11例SLE患者随访1~1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后1个月SLE疾病活动评分(SLEDAI)由12±5降低为6±3(11例,P〈0.01)。尿蛋白定量(24h)移植后1个月由(1989±842)mg(518~3690mg)降低为(1118±700)mg(10例,P〈0.05);移植后2个月[(2478±797)mg vs(924±659)mg,5例,P〈0.05];移植后6个月[(2478±797)mg vs(522±151)mg,5例,P〈0.01]。2例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轻度下降。5例低蛋白血症患者移植后1个月血清白蛋白上升[(28±6)g/L vs(32±7)g/L,5例,P〈0.05].移植后1个月血清补体C3升高[(0.50±0.12)g/L vs(0.75±0.10)g/L,9例,P〈0.01],抗核抗体(ANA)滴度降低。结论异基因MSC移植治疗难治性SLE有效安全。MSC取材方便,扩增迅速,输注安全经济。异基因MSC移植治疗SLE的长期疗效评估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间质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雷肖璇 许鹏程 +3 位作者 张磊 庞梦茹 田举 程飚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87-894,共8页
目的探讨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和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取1名2018年2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整形外科接受吸脂手术的健康女性自愿捐赠的腰腹部脂肪,分离培养ADSC并进行鉴定,采用第2代细胞进... 目的探讨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和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取1名2018年2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整形外科接受吸脂手术的健康女性自愿捐赠的腰腹部脂肪,分离培养ADSC并进行鉴定,采用第2代细胞进行以下实验。抽取该志愿者静脉血,通过二次离心法得到PRP。将36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损伤组12只、单纯ADSC治疗组12只、ADSC联合PRP治疗组12只,在每只小鼠背部制备1个1cm×1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即刻,单纯损伤组小鼠创面皮下注射1mL生理盐水,单纯ADSC治疗组小鼠创面皮下注射PBS混匀的ADSC悬液(浓度为5×10^5个/mL,下同)1mL,ADSC联合PRP治疗组小鼠创面皮下注射PRP与ADSC按l:2体积比混合的液体1mL。伤后3、5、7、14d,每组各取3只小鼠,观察创面大体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伤后3、5、7d,大体观察后切取未愈合创面组织及创缘周围0.5cm正常皮肤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炎症反应、再上皮化、血管新生情况并计算创面再上皮化率,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胶原新生情况,另对伤后3、5d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巨噬细胞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1)伤后3d,ADSC联合PRP治疗组小鼠创面可见肉芽组织新生、红肿,其余2组小鼠创面红润、有渗液。伤后5d,ADSC联合PRP治疗组小鼠创面红肿减轻、干燥、结痂明显,其余2组小鼠创面红肿明显。伤后7d,3组小鼠创面基本结痂。伤后14d,3组小鼠创面痂皮脱落、基本愈合。伤后3、5、7、14d,ADSC联合PRP治疗组小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或P<0.01);伤后5、7d,单纯ADSC治疗组小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单纯损伤组(P<0.01)。(2)伤后3d,ADSC联合PRP治疗组小鼠创面肉芽组织新生较其余2组多。伤后5d,ADSC联合PRP治疗组小鼠创面炎症反应较轻,其余2组小鼠创面炎症反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间质干细胞移植 伤口愈合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叶民 陈生弟 +3 位作者 汪锡金 陆国强 梁梁 徐洁懿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诱导分化为巢蛋白(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后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帕金森病SD大鼠模型分为3组,将溴尿嘧啶(brdu)标记的诱导分化的BMSCs(...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诱导分化为巢蛋白(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后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帕金森病SD大鼠模型分为3组,将溴尿嘧啶(brdu)标记的诱导分化的BMSCs(每只鼠共移植6×105个细胞)、未诱导的BMSCs(每只鼠共移植6×105个细胞)和生理盐水(12μl)分别注入模型鼠右侧纹状体,在治疗后1~5个月分别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的变化,并进行脑冰冻切片荧光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免疫荧光检测双标细胞)以及脑切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hydr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H阳性细胞并计数。结果细胞移植治疗后1个月,BMSCs诱导组和未诱导组旋转次数开始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前两组转数分别从移植前的(15.2±2.5)r/min、(14.4±3.8)r/min降到治疗后第5个月的(6.7±1.8)r/min和(8.5±3.2)r/min];而生理盐水组转数移植前后变化不明显,与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植治疗后,BMSCs诱导组移植区可见一定数量双标的神经和神经胶质细胞,而未发现明显的TH双标的细胞。通过对移植后TH阳性细胞的定量分析可发现:各组间黑质损毁侧TH阳性细胞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诱导组治疗帕金森病模型的疗效总体好于未诱导的BMSCs组,前两组的疗效均好于生理盐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移植 帕金森病 疾病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的保头手术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叶奕亨 陈凯 +2 位作者 金可可 张一帆 陈雷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3期287-292,共6页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股骨头血运障碍而导致骨细胞及骨髓成分的死亡,最终导致股骨头塌陷,进而影响髋关节功能的难治性疾病。其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并治疗,防止骨塌陷,延迟或避免髋关节置换手术。该病早期有很多外科手术治疗...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股骨头血运障碍而导致骨细胞及骨髓成分的死亡,最终导致股骨头塌陷,进而影响髋关节功能的难治性疾病。其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并治疗,防止骨塌陷,延迟或避免髋关节置换手术。该病早期有很多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至今仍无公认的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现主流以髓芯减压术为基础,联合骨移植术、钽棒植入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方案治疗股骨头坏死。另外也有数种截骨术通过改变负重部位以减轻压力,延缓股骨头坏死。其中钽棒由于优缺点众多,其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仍有争议,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保头手术治疗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综述
下载PDF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romotes adult neurogenesis in the brains of Alzheimer's disease mice 被引量:18
8
作者 Yufang Yan Tuo Ma +3 位作者 Kai Gong Qiang Ao Xiufang Zhang Yao Go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98-805,共8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transplanted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the hippo-campi of APP/PS1 transgenic Alzheimer's disease model mice.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revealed that the number of newly g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transplanted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the hippo-campi of APP/PS1 transgenic Alzheimer's disease model mice.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revealed that the number of newly generated (BrdU+) cells in the subgranular zone of the dentate gyrus in the hippocampus was signiifcantly higher in Alzheimer's disease mice after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BrdU+/DCX+neuroblasts in these animals.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enhanced neurogenic activity in the subventricular zone as well. Furthermore,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re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allevi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he mice. Based on these ifndings, we propose that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enhances endogenous neurogenesis in both the subgranular and subventricular zones in APP/PS1 transgenic Alzheimer's disease mice, thereby facilitating functional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stem cells Alzheimer's disease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cells cell transplantation cognitive impairment oxidative stress NEUROGENESIS 863 Program neuralregeneration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梗死区的移植和分化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瑾 王彬尧 +3 位作者 王长谦 何奔 陈颖敏 李慧丽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采用2′脱氧5-氮杂胞苷(5-aza-CdR)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中,评价其存活、分化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5-aza-CdR(0.3μmol/L)两次诱导,溴氮胞苷标记的第2代大鼠MSCs植入心肌梗死后10 d... 目的采用2′脱氧5-氮杂胞苷(5-aza-CdR)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中,评价其存活、分化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5-aza-CdR(0.3μmol/L)两次诱导,溴氮胞苷标记的第2代大鼠MSCs植入心肌梗死后10 d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疤痕中,同时以植入无血清培养基(DMEM)的大鼠为对照。移植前及移植后1月,通过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指标研究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应用双重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研究MSCs在心肌梗死区的存活和分化。结果移植后1月,MSCs组大鼠心功能[LVEF=(83±8)%,n=13]较DMEM组[LVEF=(47±12)%,n=12]显著改善(P<0.01);并且较移植前[LVEF=(64±10)%,n=13]也有显著提高(P<0.01)。移植的MSCs能在心肌及疤痕中存活,并向心肌细胞分化,Tropon inT及Connex-in43阳性。MSCs有肌丝形成,并与周围心肌细胞紧密连接,类似闰盘。结论经5-aza-CdR诱导的MSCs移植后1月,能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及疤痕中存活并向心肌细胞分化,且可改善大鼠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MRL/lpr狼疮鼠的疗效 被引量:17
10
作者 顾志峰 金鸥阳 +2 位作者 徐婷 赵盛楠 孙凌云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脐带问充质干细胞(UC—MSCs)对MRL/lpr狼疮鼠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18周龄雌性MRL/lpr小鼠,分为3组:UC~MSCs1次治疗组(G1)、UC—MSCs3次治疗组(G2)、对照组(G3)。观察体质量,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尿蛋白定量(24h),... 目的探讨脐带问充质干细胞(UC—MSCs)对MRL/lpr狼疮鼠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18周龄雌性MRL/lpr小鼠,分为3组:UC~MSCs1次治疗组(G1)、UC—MSCs3次治疗组(G2)、对照组(G3)。观察体质量,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尿蛋白定量(24h),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观察肾脏、肺病理改变。结果①尿蛋白定量(24h)25周时G1组(2.3±1.9)mg和G2组(1.8±1.4)mg显著低于对照组(3.8±2.1)mg(P〈0.05),27周时G1组(2.5±1.5)mg和G2组(1.9±1.2)mg也显著低于对照组(5.4±2.4)mg(P〈0.01)。②24周时治疗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9周时血清肌酐G1组(7.2±3.2)μmol/L和G2组(6.2±2.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2.5±2.3)μmol/L (P〈0.05)。③移植1周时,抗dsDNA抗体滴度G1组(46±11)×10^2U/ml和G2组(49±43)×10^2U/ml显著低于对照组(99±42)×10^2U/ml(P〈0.05);29周时G2组(36±15)×10^2U/ml显著低于对照组(68±32)×10^2U/ml。④肾小球新月体形成率G1组(0.12±0.07)和G2组(0.08+0.02)显著低于对照组(0.20±0.06)(P〈0.05),G2组较G1组显著减低(P〈0.05)。⑤间质性肺炎G1组和G2组较对照组减轻。结论UC—MSCs对MRL/1Dr狼疮鼠有显著疗效,安全且无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移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小鼠 近交MRL LPR 新月体形成指数
原文传递
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小伟 赵家良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0-545,共6页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到兔角膜内皮细胞(CECs)部位后的形态和功能分化。方法体外培养新西兰兔自体MSCs并用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标记后接种在明胶载体膜上;利用α-氰基丙烯酸脘基酯作为组织黏合剂,将接...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到兔角膜内皮细胞(CECs)部位后的形态和功能分化。方法体外培养新西兰兔自体MSCs并用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标记后接种在明胶载体膜上;利用α-氰基丙烯酸脘基酯作为组织黏合剂,将接种有兔自体MSCs的载体与机械去除了内皮细胞的自体兔角膜植片相黏合,原位缝合进行MSCs移植;对照分别移植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CECs和空白载体膜。59只新西兰白兔接受了移植实验,其中21只新西兰兔的右眼接受了自体MSCs移植,21只兔的右眼接受了CECs移植,另外17只兔的右眼移植了空白载体。术后不同时间观察兔眼角膜移植片的透明情况、角膜厚度及眼压,并利用共焦显微镜进行移植细胞的形态观察和精确计数。术后观察12周,取角膜标本分别进行组织切片、抗Brdu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MSCs和CECs在明胶载体膜上生长良好,体外培养3~5d后细胞汇合,细胞密度可达约MSCs3000个/mm^2、CECs2700个/mm^2。术后2周,57只植片均发生了水肿,并逐渐混浊。自体MSCs移植组术后8周植片水肿逐渐减轻,角膜透明度恢复;CECs移植组植片术后约4周水肿减退;而对照组角膜植片则持续水肿、混浊。术后12周时,移植细胞的平均密度为:MSCs组(2105±677)个/mm^2、CECs组(2023±330)个/mm^2。扫描电镜显示MSCs移植后逐渐分化成为类似多角形的细胞,但是细胞间的间隙较大,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Brdu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将移植的细胞核着色。结论自体MSCs细胞替代CECs进行移植后,这些细胞在角膜内表面可以分化成为一种类似CECs形态和功能的细胞。(中华腠科杂志,2007,43:540-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疾病 内皮 角膜 间质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BMP-2预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再灌注后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苗忠澄 高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1-608,共8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能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类心肌细胞,以及BMSCs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肌的作用及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大鼠BMSCs并进行培养扩增、鉴定,BMP-2预诱导后鉴定其...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能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类心肌细胞,以及BMSCs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肌的作用及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大鼠BMSCs并进行培养扩增、鉴定,BMP-2预诱导后鉴定其心肌特有蛋白的表达。体外DAPI标记BMSCs。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100min后开通复流,建立AMI后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在梗死周边区用微量注射器分4点注射培养基)、干细胞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未经诱导的BMSCs)、预诱导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诱导后的BMSCs)。术后4h、4d及4周荧光显微镜观察被移植细胞是否存活于心肌组织中。术后4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变化,并采用Masson、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的心肌组织形态变化。结果经BMP-2预诱导后,部分BMSCs形态发生变化,表达心肌细胞特有蛋白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肌钙蛋白T(cTnT)。术后4h、4d及4周时,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预诱导组及干细胞组均有DAPI标记的BMSCs存活在梗死心肌组织中。与对照组相比,干细胞组及预诱导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缩短分数(FS)均明显提高(P<0.01),预诱导组更为明显。4周后,HE染色显示,对照组梗死区炎性细胞浸润最严重,伴有严重纤维化,梗死呈连续性大片状分布,干细胞组梗死区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较轻,预诱导组梗死区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最轻。Masson染色可见干细胞移植部位出现胶原纤维,且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在胶原纤维中可见移植的细胞存活。结论 BMSCs经BMP-2诱导可向类心肌细胞分化,对AMI再灌注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经BMP-2预诱导的BMSCs较未诱导的BMSCs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间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童培建 金红婷 +4 位作者 何帮剑 赵红昌 沈彦 肖鲁伟 马镇川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0-606,共7页
目的 观察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毕格犬18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右归饮组)、C组(干细胞介入组)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毕格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离、培养并标记骨髓问质干细胞.造模后3... 目的 观察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毕格犬18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右归饮组)、C组(干细胞介入组)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毕格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离、培养并标记骨髓问质干细胞.造模后3周,B组给予右归饮灌胃,A组与C组以蒸馏水灌胃;C组动脉灌注标记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5×106~1×107/ml)1 m1,A组及B组灌注生理盐水.治疗后4周及8周观察股骨头大体、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股骨头供血血管的数量、直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Brdu的阳性表达,通过RT-PCR测定VEGF、TGF-β、OPG、RANKL的表达.结果 C组供血血管分支增粗、增多,阻塞血管再通,血管数量增多、直径增大.B组、C组关节软骨、骨小梁的结构和形态较A组改善;免疫组化检测C组VEGF阳性表达率较A组及B组高;RT-PCR检测C组VEGF、TGF-β、OPG表达量较A组及B组多.结论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一定疗效,能改善坏死股骨头血供、促进骨坏死修复.实验结果可为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预防病灶塌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间质干细胞移植 右归饮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运克 车志英 李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0,共6页
背景:急性脑缺血时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受到破坏,紧密连接蛋白转录或表达发生改变,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而形成脑水肿。目的:旨在从紧密连接蛋白的调控方面,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修复... 背景:急性脑缺血时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受到破坏,紧密连接蛋白转录或表达发生改变,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而形成脑水肿。目的:旨在从紧密连接蛋白的调控方面,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大鼠(山东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模型组(n=1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n=16),补阳还五汤组(n=16),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组,n=16)。利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前3 d开始,补阳还五汤组、联合组给予补阳还五汤15 mL/kg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1d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组尾静脉注射含1×10~6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m L,其他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造模后3,5d取缺血侧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Occludin、Claudin-5、JAM-A、ZO-1等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脑组织中Occludin、Claudin-5、JAM-A、ZO-1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2)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联合组缺血脑组织中Occludin、Claudin-5、JAM-A、ZO-1的蛋白表达量上升(P <0.05),以联合组上调最为明显(P <0.01);(3)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血脑屏障的修复具有协同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缺血脑组织中Occludin、Claudin、JAM-A、ZO-1的蛋白表达来维持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完整性,以实现脑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 再灌注损伤 补阳还五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Occludin CLAUDIN JAM-A ZO-1 动物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干细胞 梗死 大脑中动脉 再灌注损伤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紧密连接蛋白 组织工程
下载PDF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启仓 刘志勇 +3 位作者 李占清 张宇 张金凤 王国臣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①目的 探讨 5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②方法 利用密度为 1 .0 73g mL的Percoll分离骨髓的单核细胞 ,以含 1 0 %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与扩增MSCs细胞 ,纯度可达 95 %左右。用BrdU标记骨髓... ①目的 探讨 5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②方法 利用密度为 1 .0 73g mL的Percoll分离骨髓的单核细胞 ,以含 1 0 %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与扩增MSCs细胞 ,纯度可达 95 %左右。用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2 4、48、72和 96小时后的检测标记率。③结果 随着标记时间的延长 ,标记率逐渐增高 ,标记 72小时后标记率在 85 %以上。④结论 用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时间是 72小时 ,最佳浓度为 1 0 μg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骨髓细胞移植
下载PDF
自体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局部移植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璐 王达利 +3 位作者 魏在荣 王波 祁建平 孙广峰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2-587,共6页
目的探讨兔自体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局部移植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取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腹股沟处脂肪组织,分离ADSC并进行传代培养。取每只兔的第3代ADSC进行以下实验。在每只兔每侧耳腹造成6个直径为6mm的全层皮... 目的探讨兔自体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局部移植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取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腹股沟处脂肪组织,分离ADSC并进行传代培养。取每只兔的第3代ADSC进行以下实验。在每只兔每侧耳腹造成6个直径为6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上皮化情况及局部组织增生情况,记录创面完全上皮化时间和增生性瘢痕形成时间。选择兔左耳创面为ADSC组,右耳创面为对照组,每组36个创面。于创面完全上皮化后(伤后25d),ADSC组创面注射0.2mL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的自体ADSC悬液(浓度为5×10^6个/mL),对照组创面注射等量PBS。每5天注射1次,共注射3次(后2次注射于创面愈合后形成的瘢痕内)。于第3次注射后5d分别切取2组增生性瘢痕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VG染色观察增生性瘢痕中胶原排列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增生性瘢痕中BrdU标记的ADSC分布,ELISA法检测增生性瘢痕中Ⅰ、Ⅲ型胶原及TGF—β1、核心蛋白多糖的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1PCR法检测增生性瘢痕中TGF—β1、核心蛋白多糖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配对t检验。结果(1)兔耳创面完全上皮化时间为伤后(20.0±2.0)d,伤后(35.0±2.2)d增生性瘢痕形成。伤后40d,对照组增生性瘢痕仍维持较明显的增生状态,ADSC组增生性瘢痕体积缩小、变平、质地变软、色泽稍变浅。(2)与对照组比较,ADSC组增生性瘢痕中上皮细胞层数增多,可见上皮脚样及真皮乳突样结构形成,真皮层有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对照组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紧密,排列较紊乱;ADSC组增生性瘢痕中胶原密度较对照组下降,排列较规整。(3)伤后40d,ADSC组增生性瘢痕中仍可见BrdU标记的ADSC。(4)ADSC组增生性瘢痕中Ⅰ、Ⅲ型胶原及TGF—β1、核心蛋白多糖蛋白含量分别为(1.40±0.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瘢痕 间质干细胞移植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肝功能、MELD评分及1年生存率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玉卓 杨乐 +2 位作者 翟玉峰 张怀宏 霍丽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049-2055,共7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成肝干细胞,参与肝功能的修复和重建。目的: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84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n=42)采用对症治疗,同时口服恩替...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成肝干细胞,参与肝功能的修复和重建。目的: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84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n=42)采用对症治疗,同时口服恩替卡韦、扶正化瘀胶囊;干细胞组(n=42)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经肝左右动脉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kg。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检测肝纤维化、肝功能及终末期肝病模型系统评分,统计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与结论:(1)肝纤维化:两组治疗后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干细胞组治疗后12,24周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2)肝功能:两组治疗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干细胞组治疗后12,24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胆碱酯酶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3)终末期肝病模型系统评分:两组治疗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系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干细胞组治疗后24周的终末期肝病模型系统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4)1年生存率:干细胞组1年生存率高于常规组(50%,69%,P<0.05);(5)结果表明: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能够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状态和肝功能,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乙型肝炎 失代偿期 间质干细胞移植 恩替卡韦 扶正化瘀胶囊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洪秋 王哲 阿良 《脊柱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培养BMSCs并传代。参照Taoka方法制作30只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培养BMSCs并传代。参照Taoka方法制作30只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损伤组(SCI)、假移植组(SCI+生理盐水)、移植组(SCI+BMSCs)。脊髓损伤30 min时,假移植组和移植组于损伤周围相应注射生理盐水和BMSCs。在损伤后第3天、7天、14天和28天,进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行为学评价。应用MTT方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脊髓损伤后,BMSCs移植第14天即可观察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第28天BBB评分有明显提高。与损伤组和假移植组大鼠相比,第7天、14天和28天移植组血中MDA水平降低(P<0.05);血中SOD水平较高(P<0.05)。结论 BMSCs移植对SCI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髓损伤 氧化性应急 间质干细胞 骨髓祖代细胞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樊艳 王建军 +2 位作者 魏峰 樊晓海 马爱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6期900-905,共6页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否能够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以及发挥这一作用的最佳时机如何,目前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移植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能机...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否能够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以及发挥这一作用的最佳时机如何,目前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移植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40只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注射HG-DMEM)、心梗后3 h,7 d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移植后14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移植后28 d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后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3 h移植组和7 d移植组血浆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移植后第28天,与对照组比较,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减小,心脏缩小,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明显提高,心功能改善,且3 h移植组较7 d移植组作用更趋明显。说明心肌梗死早期进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显著抑制梗死后炎症反应,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延缓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脂肪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免疫调节 炎症 心室重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5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金刚 尹忠民 +2 位作者 闻华 王连仲 陈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446-2447,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的效果。方法 2009—2010年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神经外科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患者229例,选择其中无智力障碍、一直进行康复治疗,近一年无明显进展的51例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目的总结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的效果。方法 2009—2010年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神经外科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患者229例,选择其中无智力障碍、一直进行康复治疗,近一年无明显进展的51例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个疗程(21~28 d进行4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ADL得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前后ADL总分、步行动作、床上运动、认识交流动作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无智力障碍脑瘫患者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间质干细胞移植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