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话与鲁迅小说——《补天》重读札记 被引量:5
1
作者 甘智钢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具特色的神话整理者,他用神话题材创作小说,与其小说史研究的学术活动有关。《补天》典型地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神话的复原和重建。《补天》表达的人以快乐为最高目标,快乐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思想内容,对我们仍有...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具特色的神话整理者,他用神话题材创作小说,与其小说史研究的学术活动有关。《补天》典型地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神话的复原和重建。《补天》表达的人以快乐为最高目标,快乐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思想内容,对我们仍有着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补天 神话 神话整理 终极目标
下载PDF
“海洋”:鲁迅《补天》中阐释“人和文学缘起”的核心符码 被引量:4
2
作者 倪浓水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0-76,共7页
《补天》是鲁迅依据"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和"海上神仙岛"的神话"新编"而成,但是如果将这些神话的"本事"与《补天》的文本进行对照性阅读,可以发现,鲁迅将"本事"的内陆空... 《补天》是鲁迅依据"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和"海上神仙岛"的神话"新编"而成,但是如果将这些神话的"本事"与《补天》的文本进行对照性阅读,可以发现,鲁迅将"本事"的内陆空间改动成了海洋空间,添加了许多"海洋元素",重构了神话故事。它涉及到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海洋文明与内陆文明的关系、海洋社会"先民"的来源等等信息。"海洋"因素是《补天》阐释鲁迅所言"人和文学缘起"的核心符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补天》 海洋元素 "人和文学的缘起"
下载PDF
“以情悟道守理衷情”的文化意义(上)——三论《红楼梦》的创作主旨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丽 李克臣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4-81,共8页
《红楼梦》作者以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实践着警幻仙姑的嘱咐:"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以此警醒世人,从而起到补天的作用。《红楼梦》坚持"以情悟道",以情传道,是有志于道而又不得其位即"有命无运"的明清知... 《红楼梦》作者以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实践着警幻仙姑的嘱咐:"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以此警醒世人,从而起到补天的作用。《红楼梦》坚持"以情悟道",以情传道,是有志于道而又不得其位即"有命无运"的明清知识分子用小说批评朝政,教化民众而创作出的最为艳丽的文学奇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走过了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自己的迥异于西方的独特的伦理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尚礼"精神追求。道与非道、义与非义、礼与非礼,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矛盾冲突的主线。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王道社会,不仅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主张,也是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模式。对这一理想的追求,是几千年中国知识阶层乃至广大民众一致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孔夫子在面对周王朝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同样,《红楼梦》作者面对满清的黑暗与腐败,提出了"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作为社会改革的出路。这就是中华文化尚礼精神在中国文学中的具体体现。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补天 士志于道 大观园 贾宝玉 王熙凤 贾探春
下载PDF
“以情悟道 守理衷情”的文化意义(下)——四论《红楼梦》的创作主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丽 李克臣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31-37,共7页
《红楼梦》作者以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实践着警幻仙姑的嘱咐:"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以此警醒世人,从而起到补天的作用。《红楼梦》坚持"以情悟道",以情传道,是有志于道而又不得其位即"有命无运"的明清知... 《红楼梦》作者以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实践着警幻仙姑的嘱咐:"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以此警醒世人,从而起到补天的作用。《红楼梦》坚持"以情悟道",以情传道,是有志于道而又不得其位即"有命无运"的明清知识分子用小说批评朝政,教化民众而创作出的最为艳丽的文学奇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走过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自己迥异于西方的伦理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尚礼"精神追求。道与非道、义与非义、礼与非礼,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矛盾冲突的主线。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王道社会,不仅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主张,也是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模式。对这一理想的追求,是几千年中国知识阶层乃至广大民众一致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孔夫子在面对周王朝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同样,《红楼梦》作者面对满清的黑暗与腐败,提出了"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作为社会改革的出路。这就是中华文化尚礼精神在中国文学中的具体体现。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补天 士志于道 大观园 贾宝玉 王熙凤 贾探春
下载PDF
鲁迅《补天》中的“海洋”元素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月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70-74,共5页
鲁迅的《补天》主要由"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巨鳖驼仙山"等神话故事构成。小说中的"海洋空间"蕴含着鲁迅热爱生活、眷恋自然的情愫,但常常被忽视。在这里,"海洋"是鲁迅"新编&qu... 鲁迅的《补天》主要由"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巨鳖驼仙山"等神话故事构成。小说中的"海洋空间"蕴含着鲁迅热爱生活、眷恋自然的情愫,但常常被忽视。在这里,"海洋"是鲁迅"新编"神话故事时狂欢式想象的主要场域,是生命的源起,更是自由与浪漫精神的象征,寄托着作者对传统文化与"五四"启蒙精神的思考,从中也能体悟到民族文化的原始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天》 鲁迅 海洋元素
下载PDF
《补天》:立人思想与女娲造人神话的现代叙述
6
作者 咸立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5-193,208,共10页
鲁迅在《补天》中借女娲造人的神话叙述人之缘起,通过想象确定了立人的起点及原人的形象。女娲造人故事中神与人的相互生成及人之堕落呈现了立人与自立的辩证关系:从立人走向人立,自立是关键。此外,富有创造精神的女神形象的塑造,也照... 鲁迅在《补天》中借女娲造人的神话叙述人之缘起,通过想象确定了立人的起点及原人的形象。女娲造人故事中神与人的相互生成及人之堕落呈现了立人与自立的辩证关系:从立人走向人立,自立是关键。此外,富有创造精神的女神形象的塑造,也照亮了中国文学女性叙述的理想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补天》 造人 立人思想
下载PDF
从作品《补天》看一个真实的鲁迅
7
作者 王利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6-18,共3页
鲁迅的作品中因为包含着对黑暗旧社会的抗争意识,因此很多时候,其本人已经被特定为一种符号,一种用来批判或者抵制的工具。鲁迅的革命性逾越了他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本位而得到非常特殊的强调。但是通过分析鲁迅的《补天》,人们不难发... 鲁迅的作品中因为包含着对黑暗旧社会的抗争意识,因此很多时候,其本人已经被特定为一种符号,一种用来批判或者抵制的工具。鲁迅的革命性逾越了他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本位而得到非常特殊的强调。但是通过分析鲁迅的《补天》,人们不难发现作者辛酸的成长经历和曲折的婚姻生活对其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抛开强加在他身上的政治光环,读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鲁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天》 鲁迅 女娲 真实
下载PDF
论辛弃疾的“补天”情结
8
作者 张丽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1-94,共4页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并实践着抗金保宋的志向,这源自他的"补天"情结,同时,"补天"情结也影响并成就了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了解这一情结形成的原因和辛弃疾为此所做的努力和实践,...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并实践着抗金保宋的志向,这源自他的"补天"情结,同时,"补天"情结也影响并成就了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了解这一情结形成的原因和辛弃疾为此所做的努力和实践,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辛弃疾的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补天” 情结
下载PDF
关于女娲补天神话文化的思考 被引量:8
9
作者 王金寿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文从神话思维出发 ,以现代神话理论为武器对女娲补天神话中历来笔讼不已的文字进行还原释读 ,认为补天神话是原始先民们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原始思维方式认识的实迹。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平息地震 ,“杀黑龙... 本文从神话思维出发 ,以现代神话理论为武器对女娲补天神话中历来笔讼不已的文字进行还原释读 ,认为补天神话是原始先民们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原始思维方式认识的实迹。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平息地震 ,“杀黑龙”以祈祷天晴雨停 ,“积芦灰以止淫水”的治水 ,都是原始先民们祭祀天地的巫术活动 ,并非“天”真的“塌了” ,女娲以补之。同时 ,对今流传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一带有关女娲的传说的调查、辑录、钩沉 ,对女娲神话文化现象统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补天 神话文化 思考
下载PDF
《红楼梦》以“女娲补天”开篇的结构内蕴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祝林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9,共4页
《红楼梦》从开篇的"补天之说",经过中间"补天之谜"的谜网,最后必然走向"补天之枉"的悲剧结局。"补天之说"是人们美好企盼和理想追求,曹雪芹以天才之笔,演绎了扑朔迷离的"补天之谜"... 《红楼梦》从开篇的"补天之说",经过中间"补天之谜"的谜网,最后必然走向"补天之枉"的悲剧结局。"补天之说"是人们美好企盼和理想追求,曹雪芹以天才之笔,演绎了扑朔迷离的"补天之谜"故事。但事与愿违,"补天之枉"是历史的必然,新兴资产阶级必然代替破败的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女娲补天 结构内蕴
下载PDF
虚拟景观中神话资源转化研究——以济南方特东方神画女娲补天项目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伟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16,共9页
虚拟景观是一种沉浸式体验景观,主要是指利用VR、AR等高科技展现图像,让人在当前的目标情境(由设计者营造)下感到愉悦和满足,而忘记真实世界情境的体验。当女娲补天神话以这种方式呈现时,便具有了故事实体化、内容拼合化、体验者角色化... 虚拟景观是一种沉浸式体验景观,主要是指利用VR、AR等高科技展现图像,让人在当前的目标情境(由设计者营造)下感到愉悦和满足,而忘记真实世界情境的体验。当女娲补天神话以这种方式呈现时,便具有了故事实体化、内容拼合化、体验者角色化等传统神话不具备的特点。在虚拟景观中,神话完全以图像形式展出,神话资源的转化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图像-图像的人物形象转化、文本-图像-新文本的图像叙事转化、单一-多重的图像功能转化。这三个方面都是传衍历史并结合现代需求而重塑的,其中的精神核心一直是被重点挖掘的对象,也是创造性转化成功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景观 女娲补天 神话资源 图像 转化
下载PDF
神话原型移位于现实的伟大虚构——论贾宝玉“衔玉而生”的象征意义
12
作者 杨朴 杨旸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5-72,共8页
就表现贾宝玉的思想性格而言,“衔玉而生”是一个很关键的象征。“玉”蕴藉了女娲补天精神,即用女性主义精神去补被男性主义破坏的“天”,由此“宝玉”成为了女性主义精神原型的象征。“衔玉而生”又是连接女娲补天神话和贾宝玉心理之... 就表现贾宝玉的思想性格而言,“衔玉而生”是一个很关键的象征。“玉”蕴藉了女娲补天精神,即用女性主义精神去补被男性主义破坏的“天”,由此“宝玉”成为了女性主义精神原型的象征。“衔玉而生”又是连接女娲补天神话和贾宝玉心理之间的媒介,使贾宝玉的现实思想行为获得了神话原型的潜意识心理。“衔玉而生”是一个伟大的虚构,在女娲补天神话和贾宝玉现实思想行为之间建立了一条内在原型联系的通道,从而使贾宝玉现实思想行为获得了神话原型的动力与解释。贾宝玉“衔玉而生”与贾宝玉最后回到大荒山成为一块石头,两者构成一种二元对立结构,这个二元对立结构表现了曹雪芹的深刻思想:“宝玉”重新变成石头也包含着“衔玉而生”的玉变成石头,指向的是现实对人的彻底毁灭和人的不可救药的大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宝玉 “衔玉而生” 女娲补天 神话 原型
下载PDF
女娲传说形象的深层意蕴
13
作者 霍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2-58,共7页
文章从原始社会阶段人类起源、上古时期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阶段、人类社会婚姻制度起源三个方面,对上古神话中的女娲传说形象蕴涵的深层意蕴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女娲作为初民心中的母亲形象,既是远古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母权... 文章从原始社会阶段人类起源、上古时期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阶段、人类社会婚姻制度起源三个方面,对上古神话中的女娲传说形象蕴涵的深层意蕴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女娲作为初民心中的母亲形象,既是远古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母权制社会向父权制社会转型时期初民心态的记录,她证明了人类社会历经磨砺进而增益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起源 女娲补天 婚姻
下载PDF
悲凉之雾下的四维精神潜流——《红楼梦》情掠影
14
作者 郭德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2-37,共6页
由于创作主体曹雪芹独特的家世、经历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深湛,使得带有浓重自传色彩的《红楼梦》总体情感意绪呈多向并进发展,构成了作品复杂深厚的情感意蕴。其中弥漫于作品中的匡世济民的补天情结、伤时骂世的不平之气、怀金悼玉的悲悼... 由于创作主体曹雪芹独特的家世、经历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深湛,使得带有浓重自传色彩的《红楼梦》总体情感意绪呈多向并进发展,构成了作品复杂深厚的情感意蕴。其中弥漫于作品中的匡世济民的补天情结、伤时骂世的不平之气、怀金悼玉的悲悼情怀和万境归空的虚无情等为作品的主导情感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情感意蕴 补天情结 不平之气 悲悼情怀 虚无情悰
下载PDF
从“女娲补天”看中国女性地位
15
作者 徐乾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0-22,共3页
神话作为文化的基因,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女娲补天”这则神话从一个侧面赞扬了女性吃苦耐劳,智慧顽强的伟大精神以及女性在社会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弗莱和荣格等提出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可以看出“女娲补天... 神话作为文化的基因,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女娲补天”这则神话从一个侧面赞扬了女性吃苦耐劳,智慧顽强的伟大精神以及女性在社会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弗莱和荣格等提出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可以看出“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对老子“自然无为”、“贵柔”、“守慈”等思想的影响。而作为构建中国人精神文化家园的老子思想又深深地影响到中国人对女性的态度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女性的地位,还依赖女性提高其自身素质,广泛地参加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女娲补天" 老子思想 女性地位
下载PDF
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宁稼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3-120,共8页
本文以西方原型批评和主题学的方法为视角,挖掘和梳理中国古代女娲补天神话中的各个意象如何为后代的各种文学体裁所吸纳,不仅成为众多诗文作品中补天意象的符号表现,而且也成为若干叙事文学作品的构思布局框架,并锤炼再造成为五彩缤纷... 本文以西方原型批评和主题学的方法为视角,挖掘和梳理中国古代女娲补天神话中的各个意象如何为后代的各种文学体裁所吸纳,不仅成为众多诗文作品中补天意象的符号表现,而且也成为若干叙事文学作品的构思布局框架,并锤炼再造成为五彩缤纷文学画廊中的诸多风景,逐渐孕育和铸造成为中华民族战天斗地、英勇不屈的伟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 补天 神话 移位 文学
下载PDF
《五色石》叙事艺术简论
17
作者 王金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7-100,共4页
《五色石》是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对全书的内容、每篇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等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在叙事艺术方面有较高的成就。"说书体"的叙事方式、"补天"的叙事策略、"转折性"的叙事技巧,是... 《五色石》是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对全书的内容、每篇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等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在叙事艺术方面有较高的成就。"说书体"的叙事方式、"补天"的叙事策略、"转折性"的叙事技巧,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特点,这些都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色石》 叙事 说书体 补天 转折性
下载PDF
周乐清《补天石传奇》创作原因探析
18
作者 刘纪明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8-53,共6页
周乐清作为清中期的一位官员兼戏曲家,政绩卓著,著作颇丰,奠定其戏曲史地位的是《补天石传奇》(1)。探析周乐清创作《补天石传奇》的原因,即受到前人启发、"补恨"求得圆满、不满前人剧作、借戏曲教化人心,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 周乐清作为清中期的一位官员兼戏曲家,政绩卓著,著作颇丰,奠定其戏曲史地位的是《补天石传奇》(1)。探析周乐清创作《补天石传奇》的原因,即受到前人启发、"补恨"求得圆满、不满前人剧作、借戏曲教化人心,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乐清 《补天石传奇》 《静远草堂初稿》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