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岩蠕变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114
1
作者 张向东 李永靖 +1 位作者 张树光 霍宝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35-1639,共5页
地下工程的施工经常遇到软岩。这类岩体抗压强度较低,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蠕变变形量较大,常造成支护的失稳和破坏。在分析地下工程的稳定性或对地下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性,按流变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设计。通过现场取样,采用自... 地下工程的施工经常遇到软岩。这类岩体抗压强度较低,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蠕变变形量较大,常造成支护的失稳和破坏。在分析地下工程的稳定性或对地下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性,按流变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设计。通过现场取样,采用自行研制的重力杠杆式岩石蠕变试验机,并配备三轴压力室,对泥岩进行了三轴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泥岩的蠕变具有非线性。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泥岩的非线性蠕变方程。根据上述非线性蠕变方程,分析了围岩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并对不同支护强度和应力状态下的蠕变变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围岩过量蠕变变形的根本途径是改善围岩应力状态,适当提高锚杆或锚索的初始预应力,从而为有效控制深部开采时围岩的有害变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蠕变 软岩 非线性 位移 围岩应力
下载PDF
海口某海域软土工程特性的微观机制浅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孔令伟 吕海波 +1 位作者 汪稔 郭爱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40,共5页
对琼州海峡海口海域一种软土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初步从矿物成分、有机质含量、物理化学性质、孔隙结构以及土颗粒间的排列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其不良工程特性的微观机制,加深了对海洋软土基本性质的认识。
关键词 软土 工程特性 微观机制 微结构
下载PDF
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静力触探参数相关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简文彬 吴振祥 +2 位作者 刘慧明 陈志波 张敏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3-738,共6页
在分析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特性的基础上,对沿线静力触探测试参数以及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针对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静力触探参数与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方程(经验公式)。利用经验公式可从静力触探测试参数... 在分析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特性的基础上,对沿线静力触探测试参数以及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针对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静力触探参数与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方程(经验公式)。利用经验公式可从静力触探测试参数推算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沿线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中软土参数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静力触探 相关分析 经验公式
下载PDF
湛江地区结构性软土的赋存规律及其工程特性 被引量:34
4
作者 拓勇飞 孔令伟 +1 位作者 郭爱国 谭罗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879-1884,共6页
立足于土体演化的地质背景,以湛江地区第四系下更新统湛江组强结构性软土地层为依托,开展了宏观与微观土工试验研究,探求该区软土赋存规律与其强结构性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湛江软土是以陆相沉积为主的河控三角洲相(即海陆交互相)沉积... 立足于土体演化的地质背景,以湛江地区第四系下更新统湛江组强结构性软土地层为依托,开展了宏观与微观土工试验研究,探求该区软土赋存规律与其强结构性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湛江软土是以陆相沉积为主的河控三角洲相(即海陆交互相)沉积层,由于受该区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该土集多种地质营力的复杂耦合作用而呈现出特殊的沉积特征;胶结作用是该土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的根本原因,其强结构性形成机理与当地广泛发育的红土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 软土 赋存规律 工程特性
下载PDF
菠萝叶纤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郁崇文 张元明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17-20,共4页
对菠萝(凤梨)叶纤维的化学成分、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微细结构等作了测试分析,并与类似的亚麻、黄麻纤维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具有一定的可纺性能,经过适当处理,完全可以进行纺纱加工。
关键词 菠萝 叶纤维 化学成分 性能 菠萝叶纤维
下载PDF
用于月面车辆力学试验的模拟月壤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李建桥 邹猛 +2 位作者 贾阳 陈斌 马文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57-1561,共5页
研究月面环境下的车辆地面力学,对保证月球探测车辆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用于月面车辆力学试验的模拟月壤则影响其结果的准确度与可信度。用于月面车辆力学试验的模拟月壤,以月壤样本与JSC-1模拟月壤为参考标准,以吉林辉南县火山... 研究月面环境下的车辆地面力学,对保证月球探测车辆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用于月面车辆力学试验的模拟月壤则影响其结果的准确度与可信度。用于月面车辆力学试验的模拟月壤,以月壤样本与JSC-1模拟月壤为参考标准,以吉林辉南县火山灰为主要原料、赤铁矿砂为辅料,通过调整试样的粒径分布与赤铁矿砂含量,使模拟月壤的比重、内摩擦角、凝聚力、承压特性、粒径分布、颗粒形态、矿物组成等参数接近JSC-1模拟月壤,并在月壤样本的参数变化范围之内,表明该模拟月壤可用于月面车辆力学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车辆力学 模拟月壤 物理机械性质
下载PDF
高贝利特水泥低热高抗裂大坝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李金玉 彭小平 +11 位作者 曹建国 陈改新 田军涛 王秀军 林莉 王爱勤 隋同波 文寨军 张超然 史振寰 李文伟 陈文跃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4-371,共8页
对高贝利特水泥 (highbelitecement ,HBC)低热高抗裂大坝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与三峡二期大坝中热水泥 (moderateheatcement,MHC)混凝土的平行对比实验 ,论证了HBC大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在相同配... 对高贝利特水泥 (highbelitecement ,HBC)低热高抗裂大坝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与三峡二期大坝中热水泥 (moderateheatcement,MHC)混凝土的平行对比实验 ,论证了HBC大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在相同配合比下 ,HBC大坝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将降低 3~ 5℃。抗裂性分析表明HBC大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能力。HBC大坝混凝土是一种可望在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推广应用的低热高抗裂大坝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贝利特水泥 低热 高抗裂 大坝混凝土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材料抗火性能 被引量:20
8
作者 郑文忠 许名鑫 王英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10,共5页
扼要介绍了高温下及高温后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及混凝土等结构材料在物理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及火灾后损伤评估与修复方法提供了部分参考资料,明确了预应力材料抗火性能须进一... 扼要介绍了高温下及高温后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及混凝土等结构材料在物理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及火灾后损伤评估与修复方法提供了部分参考资料,明确了预应力材料抗火性能须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筋 高温 物理力学性能 退化规律
下载PDF
微量稀土元素铈对Sn-Ag-Cu无铅钎料物理性能和焊点抗拉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薛松柏 刘琳 +1 位作者 代永峰 姚立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3-26,共4页
研究了微量稀土元素铈对Sn-3.5Ag-0.5Cu无铅钎料的物理性能、润湿性能、焊点抗拉强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铈后,钎料的导电性能提高,密度下降;铈含量(质量分数)在0.03%和0.05%时可以改善钎料的润湿性;特别是0.03%质量... 研究了微量稀土元素铈对Sn-3.5Ag-0.5Cu无铅钎料的物理性能、润湿性能、焊点抗拉强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铈后,钎料的导电性能提高,密度下降;铈含量(质量分数)在0.03%和0.05%时可以改善钎料的润湿性;特别是0.03%质量分数时晶粒组织最为细小均匀,焊点抗拉强度也最高;当铈含量(质量分数)大于0.1%时对钎料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润湿时间升高,焊点抗拉强度大幅降低,因此稀土元素铈的最佳含量(质量分数)应为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钎料 物理性能 焊点抗拉强度
下载PDF
高分子基自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浦玉萍 吕广庶 王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综述了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等几种高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摩擦磨损特点。详细介绍了高分子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发展历史及概况。指出目前高分子基高性能自润滑材料的制备途径主要是通过聚合物与聚合物共混及添加纤维、晶须等来... 综述了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等几种高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摩擦磨损特点。详细介绍了高分子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发展历史及概况。指出目前高分子基高性能自润滑材料的制备途径主要是通过聚合物与聚合物共混及添加纤维、晶须等来提高基体的机械强度;通过添加各类固体自润滑剂来提高摩擦性能;并通过电子辐射处理及等离子表面改性和离子注入等手段进行改性处理,有效提高其综合性能。高分子基自润滑材料可取代传统金属材料,成为全新的一类耐摩擦磨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 复合材料 自润滑材料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汉龙 董金梅 +2 位作者 周云东 王俊杰 高玉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5-449,共5页
通过对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物理、力学特性的试验,分析了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中各组成材料及其他因素对其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影响密度和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为配置轻质、高强的聚苯乙烯轻质混合土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密度 抗压强度 聚苯乙烯颗粒 水泥掺入比 水泥含量
下载PDF
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硬泡塑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斌 杨振国 +3 位作者 王建华 秦桑路 胡正飞 金忠(告羽)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共6页
 研究纤维与颗粒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硬泡塑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着重分析增强剂SiO2颗粒和玻璃纤维含量以及纤维长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含量为20wt%,玻璃纤维含量为7.8wt%时,试样的拉伸强度达到最佳值。此外,还比较了玻璃纤...  研究纤维与颗粒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硬泡塑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着重分析增强剂SiO2颗粒和玻璃纤维含量以及纤维长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含量为20wt%,玻璃纤维含量为7.8wt%时,试样的拉伸强度达到最佳值。此外,还比较了玻璃纤维、尼龙66纤维和PAN基碳纤维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3wt%~5wt%含量碳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复合硬泡塑料拉伸强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复合硬泡塑料 性能 SEM 增强剂 界面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旋耕对川中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机播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朱敏 石云翔 +4 位作者 孙志友 王兴龙 张頔 孔凡磊 袁继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5-1033,共9页
为明确川中丘陵地区紫土小麦-玉米两熟种植模式下机播玉米生产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与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的瘠薄、黏性过大等问题,提高耕层土壤的播种条件、播种质量,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设置秸秆还田旋耕(RTS)、秸秆还田免耕(NTS)、秸秆... 为明确川中丘陵地区紫土小麦-玉米两熟种植模式下机播玉米生产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与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的瘠薄、黏性过大等问题,提高耕层土壤的播种条件、播种质量,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设置秸秆还田旋耕(RTS)、秸秆还田免耕(NTS)、秸秆不还田旋耕(RT)、秸秆不还田免耕(NT)4个处理,研究麦秸还田与旋耕对川中丘区紫色黏土物理性状及机播夏玉米播种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麦秸还田显著增加了拔节期0~1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免耕处理0~10 cm全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出苗率、播种均匀度和幼苗整齐度等指标。与免耕相比,旋耕处理降低了0~10 cm土壤容重、含水量,增加了毛管孔隙度,出苗率提高9.9%,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干重显著提高。麦秸还田条件下,旋耕处理较免耕处理0~10cm土壤容重降低2.0%~12.1%,出苗率、播种均匀度、每穴苗数、幼苗整齐度显著提高,其中出苗率增加17.9%。玉米出苗率与0~10 cm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播种均匀度与幼苗整齐度均与0~10 cm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可见,麦秸还田下旋耕处理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更有利于川中丘陵地区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机播玉米质量和幼苗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播玉米 秸秆还田 播种均匀度 播种质量 幼苗素质 幼苗整齐度 土壤物理性状
下载PDF
混杂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许碧莞 施惠生 《房材与应用》 CAS 2005年第6期50-54,共5页
综述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纤维混杂类型、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力学性能、抗收缩性能、抗渗物理性能。现有的试验研究报告表明:混杂纤维因其混杂类型的不同使得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有所差异;但是对混凝土的抗拉、抗折强度有明显... 综述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纤维混杂类型、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力学性能、抗收缩性能、抗渗物理性能。现有的试验研究报告表明:混杂纤维因其混杂类型的不同使得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有所差异;但是对混凝土的抗拉、抗折强度有明显提高,且可以起到良好的增韧作用;对混凝土抗收缩性能和抗渗性能也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杂 混凝土 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郭申申 凤仪 +2 位作者 赵浩 钱刚 张学斌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9年第4期16-22,共7页
利用分子级混合法在不同溶液水热温度(40、60、80、100℃)下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铜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拉曼(Raman)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对不同溶液反应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粉末进行微观组织... 利用分子级混合法在不同溶液水热温度(40、60、80、100℃)下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铜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拉曼(Raman)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对不同溶液反应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粉末进行微观组织分析,并对烧结后样品进行导电导热及力学性能研究以确定制备RGO/Cu纳米复合材料相对合适的溶液反应温度。结果表明,当溶液反应温度为80℃时,铜镀层能够连续致密覆盖在RGO表面,有效阻止其团聚并获得良好的界面结合。制备出1.0%(体积分数)RGO含量的复合材料的硬度比纯铜提高了90%,抗拉强度比纯铜提升了28.8%,导电导热性能也达到最佳值(热导率350W·m-1·K-1,电导率达89%IACS)。过高的溶液反应温度不利于复合材料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溶液温度 铜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机械改土方式对白浆土物理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孟庆英 张春峰 +4 位作者 贾会彬 朱宝国 王囡囡 高雪冬 刘婧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2-559,共8页
白浆土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土体中白浆层通气透水能力极差,生物酶活性很低,导致土壤表旱表涝严重,旱田作物根系有效土层一般只有20 cm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深松在内的机械改土逐渐演变为白浆土的主要改良方式。为... 白浆土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土体中白浆层通气透水能力极差,生物酶活性很低,导致土壤表旱表涝严重,旱田作物根系有效土层一般只有20 cm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深松在内的机械改土逐渐演变为白浆土的主要改良方式。为了探讨不同机械改土方式的改土效果,研究采用3种机械改土方式,依次为普通深松犁、秸秆心土混合犁、心土间隔混拌犁,并以普通深松犁为对照,在典型白浆土上开展改土试验。机械作业后,分别测定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秸秆心土混合犁、心土间隔混拌犁处理后,白浆层的硬度降低至7~9 kg cm-2,远低于对照白浆层硬度10~14 kg cm-2;固相分别为47.74%、50.13%,均低于对照53.16%;容重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4.01%、10.19%。与对照相比,秸秆心土混合犁、心土间隔混拌犁降低了白浆层过氧化氢酶活性,秸秆心土混合犁处理降低了白浆层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了淀积层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两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大豆分别增产21.34%、4.94%。秸秆心土混合犁、心土间隔混拌犁改善了土壤不良的理化性质,同时对土壤酶活性有很大的影响。研究为机械改良白浆土的评价方法探索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机械改良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沙棘材解剖及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晓丽 王喜明 +1 位作者 姜笑梅 殷亚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9,117,共7页
该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沙棘材的显微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着重应用定量解剖学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研究了沙棘材的解剖特征及沿径向的变异规律 ,并参照国家标准对沙棘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材... 该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沙棘材的显微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着重应用定量解剖学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研究了沙棘材的解剖特征及沿径向的变异规律 ,并参照国家标准对沙棘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材结构简单 ,纤维形态较好 ,平均纤维长度为 6 0 1 4 8μm ,纤维长宽比为 4 4 9,纤维比量为74 80 % ;气干密度为 0 5 74g cm3,属中等密度 ;体积干缩系数小 ;弦径向干缩比为 2 4 1 ,属大级 ;横纹 (全部 )抗压强度较大 ,径向为 9 2MPa ,弦向为 6 0MPa .综合来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材 构造 纤维形态 组织比量 物理力学性质
下载PDF
冻融作用对草甸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范昊明 李贵圆 +1 位作者 周丽丽 武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以与棕壤土穿插分布的草甸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得出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与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草甸土容重、孔隙度、渗透性以及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容重、粘聚力先减小后增大... 以与棕壤土穿插分布的草甸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得出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与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草甸土容重、孔隙度、渗透性以及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容重、粘聚力先减小后增大,之后趋于稳定,内摩擦角略有增大;而孔隙度、渗透系数则先增大后减小,之后趋于稳定,当循环次数在1~5次之间,孔隙度、渗透系数增大较明显,但增大幅度减小;在相同冻融循环周期条件下,随含水率的增大,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渗透系数、土壤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呈现出减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 力学性质 物理性质 草甸土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弹性体/聚苯乙烯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形态 被引量:13
19
作者 袁绍彦 吕军 +1 位作者 罗勇 黄锐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9,共5页
研究了纳米碳酸钙/SBS或mSBS/聚苯乙烯共混物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由于mSBS和纳米碳酸钙较强的相互作用,在PS复合材料体系中,更多的纳米碳酸钙进入弹性体相,原位形成了以纳米碳酸钙为核、弹性体为壳层的结构。这种结构增加了弹性体的... 研究了纳米碳酸钙/SBS或mSBS/聚苯乙烯共混物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由于mSBS和纳米碳酸钙较强的相互作用,在PS复合材料体系中,更多的纳米碳酸钙进入弹性体相,原位形成了以纳米碳酸钙为核、弹性体为壳层的结构。这种结构增加了弹性体的体积分数,放大了弹性体的作用,减少了分散到脆性PS基体中的纳米碳酸钙粒子(尤其是纳米碳酸钙团聚体)数量,从而避免了对复合材料体系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无机粒子的填充率降低材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聚苯乙烯 SBS 包裹 增韧
下载PDF
带压开孔结构多道间断焊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薛小龙 桑芝富 姜卫忠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8,共4页
对带压开孔用正交接管间断焊结构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之与连续焊时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间断焊可以有效降低焊接时的局部高温,而且其残余应力也略低于连续焊。对间断焊焊接接头的金相分析表明其金相组织正常,... 对带压开孔用正交接管间断焊结构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之与连续焊时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间断焊可以有效降低焊接时的局部高温,而且其残余应力也略低于连续焊。对间断焊焊接接头的金相分析表明其金相组织正常,内压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焊 温度场 应力场 数值模拟 金相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