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塞罗·寇祖的整体论思想研究
1
作者 张今杰 虢海琪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西塞罗·寇祖对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意义整体论及其困境进行了研究,认为意义整体论并不能从认识论整体论中推理出来。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温和的认识论整体论,并且最终完成了他的意义理论。
关键词 西塞罗·寇祖 意义整体论 认识论整体论
原文传递
蒯因整体论:经验论的第四个里程碑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国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0,共8页
整体论被蒯因视为经验论的第四个里程碑,而对此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正是蒯因本人。蒯因整体论的第一个层次包括意义整体论、知识整体论和证据整体论。蒯因的意义整体论,以时间为线索,又可以划分为早期的激进整体论和后期的温和整体论;而以... 整体论被蒯因视为经验论的第四个里程碑,而对此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正是蒯因本人。蒯因整体论的第一个层次包括意义整体论、知识整体论和证据整体论。蒯因的意义整体论,以时间为线索,又可以划分为早期的激进整体论和后期的温和整体论;而以内容为依据,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指称整体论和翻译整体论。这些属于蒯因整体论第二个层次的外延分型。蒯因的意义载体理论完成了对既往相关的词素说、语词说和语句说的超越。而蒯因的知识整体论以及证据整体论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一,它们已经使古老的西方哲学的研究主题及范式发生了格式塔的转换;第二,它们将古老的经验论或认识论改造为一种语义学理论;第三,它们使一度被维也纳学派和弗雷格、早期维特根斯坦等经典分析哲学家们所终结的古老形而上学研究再度在语言层面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论 意义整体论 知识整体论 证据整体论 翻译整体论 指称整体论
原文传递
Brandom的意义整体论和交流观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爱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89,共6页
Brandom在Makingit Explicit和其随后的著述中提出的推理作用语义学备受关注。这种语义学被公认为具有全局意义整体论的思想,而意义整体论必然会导致交流困难。对于这个困难,Brandom试图用合作交流模式来解决。本文首先梳理Brandom的推... Brandom在Makingit Explicit和其随后的著述中提出的推理作用语义学备受关注。这种语义学被公认为具有全局意义整体论的思想,而意义整体论必然会导致交流困难。对于这个困难,Brandom试图用合作交流模式来解决。本文首先梳理Brandom的推理作用语义学、由其导致的交流困难以及他的解决方案,然后一一考察他的解决方案,进而得出结论:Brandom的合作交流模式没有能够解决意义整体论导致的交流疑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整体论 推理意义 重复承诺 涉实归因
原文传递
蒯因整体论的两个层面
4
作者 王再良 张存建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88-693,共6页
基于对经验论的系统批判,蒯因提出其整体论思想,它既是一种知识论层面的确证整体论,又是一种哲学语义分析层面的意义整体论。确证整体论和意义整体论的论证相互关联,从确证整体论到意义整体论的论证遇到许多困难,而从蒯因拒斥分析—综... 基于对经验论的系统批判,蒯因提出其整体论思想,它既是一种知识论层面的确证整体论,又是一种哲学语义分析层面的意义整体论。确证整体论和意义整体论的论证相互关联,从确证整体论到意义整体论的论证遇到许多困难,而从蒯因拒斥分析—综合之分的角度看,比之确证整体论,其意义整体论更具有逻辑的基础性。深入研究蒯因整体论思想的内在结构和理论张力,可以为当代整体论论争和整体主义知识论建构的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蒯因 整体论 确证整体论 意义整体论
下载PDF
关于意义整体论的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共7页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于意义整体论的研究。首先,概述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意义整体论思想的背景资料;接着指出针对意义整体论的激烈争论需要我们厘清意义整体论的相关定义;进而深入分析意义整体论的缺陷以及哲学家们对它的...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于意义整体论的研究。首先,概述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意义整体论思想的背景资料;接着指出针对意义整体论的激烈争论需要我们厘清意义整体论的相关定义;进而深入分析意义整体论的缺陷以及哲学家们对它的批判论证;最后指出也有哲学家为支持意义整体论而辩护,并提出了完善意义整体论的可行建议。以期通过这个过程深刻揭示意义整体论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整体论 信念整体论 概念作用的语义学 推理作用的语义学 验证原理
原文传递
“意义整体论”的证立与反驳——从蒯因、戴维森到福多 被引量:2
6
作者 施展旦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8,共6页
"意义整体论"在当代语言哲学及心灵哲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与广泛影响。在蒯因确立的意义整体论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戴维森通过"彻底解释理论"将其发展为全面的整体论。而福多在其心灵表征理论的驱动下,通过对意... "意义整体论"在当代语言哲学及心灵哲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与广泛影响。在蒯因确立的意义整体论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戴维森通过"彻底解释理论"将其发展为全面的整体论。而福多在其心灵表征理论的驱动下,通过对意义的双重结构的区分,对意义整体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批判。但这些批判并不能构成对意义整体论的彻底否定。从其对整体论论证模式的几个层次的分析来看,尚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整体论 彻底解释 意向实在论 分析性
原文传递
塞拉斯的逻辑空间——对意义整体论的一个辩护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孟雯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9,共6页
与意义原子论、分子论相对,意义整体论强调语词或语句意义的相互勾连,没有一个语词独立于整体之外而单独地具有意义。然而,福多(J. Fodor)和勒炮(E. Lepore)等人试图表明,意义整体论面临着稳定性、组合性、客观性困难,因而不应予以采纳... 与意义原子论、分子论相对,意义整体论强调语词或语句意义的相互勾连,没有一个语词独立于整体之外而单独地具有意义。然而,福多(J. Fodor)和勒炮(E. Lepore)等人试图表明,意义整体论面临着稳定性、组合性、客观性困难,因而不应予以采纳。事实上,作为塞拉斯反驳基础主义知识论所予神话的关键,塞拉斯的意义整体论就能够很好地回应这些困难。根据塞拉斯的主张,语词的意义在于其构成的表达式所具有的推理作用,而任何语词或语句只有进入逻辑空间才具有推理作用。逻辑空间的稳定性和可修正性保证了意义的稳定性和可修正性;不仅如此,逻辑空间中语词的勾连方式也固定了意义的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整体论 所予知识 逻辑空间 质料推理
原文传递
论句子最小语义与意义整体论的兼容:公孙龙“‘马’者所以命形也”命题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利民 潘晓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106,共7页
针对语境主义关于语义只有相对于具体语境才可确定的观点,语义最小论提出任何句子都具有跨语境的最小语义内容,即由组成词项按句法规则组合而成的意义。但这一理论要成立的话,就必须回应语义整体论的挑战,即单个词、句不是承载意义的单... 针对语境主义关于语义只有相对于具体语境才可确定的观点,语义最小论提出任何句子都具有跨语境的最小语义内容,即由组成词项按句法规则组合而成的意义。但这一理论要成立的话,就必须回应语义整体论的挑战,即单个词、句不是承载意义的单位,其意义的解释取决于人的整个信念体系。不过,意义整体论与语义最小论并不冲突;前者关于思想,而后者关于语言。词、句的意义完全可以在与意义整体论兼容的情况下做出确定性说明,对此公孙龙关于"‘马’者所以命形也"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主义 语义最小论 意义整体论 公孙龙
下载PDF
意义整体论与话语理解疑难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爱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4,共8页
意义整体论主张,一个表达式(语言或心智表征)的意义由它与其所在系统内的所有其它表达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一些哲学家认为,意义整体论必然导致种种语言学上的难题,其中之一就是,如果意义整体论正确,人们之间的交流将变成不可能,因为意... 意义整体论主张,一个表达式(语言或心智表征)的意义由它与其所在系统内的所有其它表达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一些哲学家认为,意义整体论必然导致种种语言学上的难题,其中之一就是,如果意义整体论正确,人们之间的交流将变成不可能,因为意义整体论必然产生"全局效应",造成意义变化不定,话语理解难以实现。本文认为,哲学家们提出话语理解疑难时,犯了3个重要错误:一是片面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变化关系;二是混淆了存在论问题与认识论问题;三是对理解(包括话语理解)的错误领会。就前者而言,所谓意义整体论所带来的"变化全局效应"问题,没有区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把所有变化都看成质变。第三个错误将语言的整体属性看为话语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将理解看成是一个被动机械的行为。本文认为,话语理解涉及的自我、他者和世界之间的互动,才是话语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语词意义的整体性,不是话语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也不是话语理解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整体论 话语理解疑难
原文传递
“约定”视域下的意义整体论与认识论的还原论之争
10
作者 田妍 周程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1,共6页
以奎因的理论为代表的意义整体论和以卡尔纳普的理论为代表的认识论的还原论之间存在着论争。从表面上看,双方的分歧在于应当从内涵性还是外延性的角度对语言系统进行分析,然而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是由于两者所采取的"约定"... 以奎因的理论为代表的意义整体论和以卡尔纳普的理论为代表的认识论的还原论之间存在着论争。从表面上看,双方的分歧在于应当从内涵性还是外延性的角度对语言系统进行分析,然而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是由于两者所采取的"约定"策略不同。研究约定视域下的意义整体论与认识论的还原论之争,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的语言与认识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定” 意义整体论 认识论的还原论 论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