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魏“终宁陵令印”补释
1
作者 朱棒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6,89,共5页
《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中著录了一枚北魏“终宁陵令印”。结合终宁陵设置的时间,可知这枚官印制作于公元499年至519年之间,是目前所见的北魏陵园官印孤品。自汉元帝永光四年(前40)诏令勿置陵邑后,陵邑制度遂见废弛。魏晋以降,帝后陵也... 《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中著录了一枚北魏“终宁陵令印”。结合终宁陵设置的时间,可知这枚官印制作于公元499年至519年之间,是目前所见的北魏陵园官印孤品。自汉元帝永光四年(前40)诏令勿置陵邑后,陵邑制度遂见废弛。魏晋以降,帝后陵也仅置园邑而不再置陵邑,园邑归陵园令长统属,其邑户多者不过三五百户,规模远小于秦汉时期比于县的陵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宁陵 北魏官印 陵邑 园邑
下载PDF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Forms of Landscape Elements i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Han Yangling Mausoleum
2
作者 樊俊喜 弓弼 周文强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09年第12期29-32,47,共5页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landform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Han Yangling Mausoleum, investigating the features of gardening and mausoleum construction in Han Dynasty, this study elaborated expression forms of ...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landform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Han Yangling Mausoleum, investigating the features of gardening and mausoleum construction in Han Dynasty, this study elaborated expression forms of each landscape element i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Han Yangling Mausole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den mausoleum ECOLOGICAL restoration Landscape element EXPRESSION form
下载PDF
论越南顺化皇家陵墓园林之造园艺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阮玉英 陆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1-71,共11页
越南顺化城的皇家陵墓园林是越南古典园林的精粹,也是越南保留最完美的园林之一。本文首先研究顺化城皇家陵墓园林的背景,包括当时园林建立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背景:一方面分析外来文化(包括中国和法国文化)因素对顺化城皇家陵墓园林... 越南顺化城的皇家陵墓园林是越南古典园林的精粹,也是越南保留最完美的园林之一。本文首先研究顺化城皇家陵墓园林的背景,包括当时园林建立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背景:一方面分析外来文化(包括中国和法国文化)因素对顺化城皇家陵墓园林的理念和审美的影响,另一方面从越南本土的文化内涵和自然环境(包括地理、地貌、气候)对皇家陵墓园林的规划布局和造园手法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各个不同影响因素的归纳,总结出越南顺化城皇家园林自身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顺化城 陵墓园林 造园艺术 比较 独特风格
下载PDF
清代陕西关中私家陵寝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探析
4
作者 王琼 向姝蓉 +2 位作者 豆可欣 赵嵚 张新果 《陕西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50-56,共7页
植物作为园林构成要素之一,在园林空间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植物在清代陕西关中私家陵寝园林景观空间构建中的作用,以旬邑县唐氏陵寝园林的现场调研、实地测绘等资料为基础,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和Depthmap软件,选用连接度、... 植物作为园林构成要素之一,在园林空间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植物在清代陕西关中私家陵寝园林景观空间构建中的作用,以旬邑县唐氏陵寝园林的现场调研、实地测绘等资料为基础,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和Depthmap软件,选用连接度、整合度、深度值等三个参数,从可行层与可视层两个视角,研究了植物景观对陵园中园林空间的影响,并探讨了空间句法研究植物凸空间的界定方法。结果表明:植物景观是清代陕西关中私家陵寝园林空间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陵寝园林中特殊的树种选择以及种植设计,能较好地引导与暗示人们的视线和行为,丰富陵园景观的视觉与空间层次感,也对营造陵园庄重肃穆的纪念性氛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植物凸空间的界定,从可行与可视两个层面建立分析模型,定量研究植物景观在陵寝园林空间布局中的影响,较直观、清晰地剖析了植物景观私家陵寝园林空间营造中所起的作用,在运用Depthmap对园林空间进行定量分析的应用研究中颇具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寝园林 植物景观 空间句法 Depthmap 陕西关中
下载PDF
安阳袁林的时代特征考述
5
作者 牛轶达 郭建慧 +3 位作者 刘晓喻 晁琦 李岩 田国行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6-171,共6页
从布局形式与营造方式对安阳袁林进行考述。研究发现:袁林形制布局"前中后洋",中西杂糅,布局形式在传统装饰纹样中杂以西方样式与形象,但囿于时代的局限,中西方元素未能很好融合;袁林创造性地引入了招标施工与募捐筹款等现代... 从布局形式与营造方式对安阳袁林进行考述。研究发现:袁林形制布局"前中后洋",中西杂糅,布局形式在传统装饰纹样中杂以西方样式与形象,但囿于时代的局限,中西方元素未能很好融合;袁林创造性地引入了招标施工与募捐筹款等现代运营方式以及水泥、钢砼等新的建筑材料与结构于陵园营建中,营造方式古今并用,开民国陵墓园林营造风气之先。袁林的布局形式与营造方式体现了在西方现代文明强烈冲击下的清末民初社会的时代特征,对其考述补缀了我国陵墓园林从传统向现代转折的重要节点。自此,传统封建专制的帝王陵寝开始转向现代感怀凭吊的陵墓园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林 陵墓园林 布局形式 营造方式 时代特征
下载PDF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 被引量:21
6
作者 董新林 塔拉 +1 位作者 康立君 肖淮雁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6-53,I0015-I0016,共10页
2003年以来,对辽代祖陵陵园及其附近相关遗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对陵园内的一号陪葬墓、陵外"太祖纪功碑楼"基址、陵园内"甲组建筑基址"等进行了发掘。调查和发掘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填补了辽代早期陵寝制度... 2003年以来,对辽代祖陵陵园及其附近相关遗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对陵园内的一号陪葬墓、陵外"太祖纪功碑楼"基址、陵园内"甲组建筑基址"等进行了发掘。调查和发掘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填补了辽代早期陵寝制度研究的空白,推进了中国古代陵寝制度、辽代考古学与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辽代祖陵 陵园布局 陵寝制度
原文传递
秦始皇陵园K9901试掘简报 被引量:12
7
作者 段清波 郭宝发 +2 位作者 张颖岚 马明志 张卫星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73,共15页
The accompanying burial pit K9901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territory within the outer walls of the Qin Shi Huangdi mausoleum garden and occupies an area of 700 sq m. A trial excavation in a part of it was c... The accompanying burial pit K9901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territory within the outer walls of the Qin Shi Huangdi mausoleum garden and occupies an area of 700 sq m. A trial excavation in a part of it was carried out by the Qin Shl Huangdi Mausoleum Archaeological Team in May—June 1999. The pit is a typical earthen-and-wooden gallery-shaped underground structure, the wooden part of which was destroyed by fire shortl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building. The astonishing finds from the trial excavation are a huge bronze ding and eleven terra-cotta figures of acrobats. The ding is a double-eared tripod with exquisite designs on the ears, belly and leg-bases, weighs 212kg and must have been an important ritual vessel in the ancestral temple of the royal family. The terra-cotta acrobats are yielded from the third passage pit. Dressed in short skirts and being in various postures, they represent different acrobatic performances and provide valuable material for studying entertainment culture in the Qin palace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croba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陵园 试掘 简报
原文传递
宁夏银川市西夏3号陵园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9
8
作者 NICRA and Yinchuan Municipal Offic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Western Xia Mausoleum Precinct,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5-40,T003,T004,T005,T009,共20页
2000年~2001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西夏3号陵园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面积2万余平方米。这是西夏陵区帝王陵园地面建筑遗址的第一次系统揭露,出土了大量建筑装饰构件,揭示了陵园月城与陵城垣体、门址、献殿及陵塔、鹊台、角台等建筑... 2000年~2001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西夏3号陵园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面积2万余平方米。这是西夏陵区帝王陵园地面建筑遗址的第一次系统揭露,出土了大量建筑装饰构件,揭示了陵园月城与陵城垣体、门址、献殿及陵塔、鹊台、角台等建筑的形制、结构和营建规制,为研究西夏建筑、陵寝制度提供了翔实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发掘 宁夏 西夏 3号陵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