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学史怎样融入数学教材:以中、法初中数学教材为例 |
蒲淑萍
汪晓勤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1
|
|
2
|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分布的国际比较研究 |
吴立宝
曹一鸣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5
|
|
3
|
我国传统数学文化融入教科书的价值、现状与展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例 |
姜浩哲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4
|
|
4
|
初中数学教科书习题国际比较研究 |
吴立宝
王建波
曹一鸣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3
|
|
5
|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科书“综合与实践”活动:“关键特征”“基本类型”与“呈现要点” |
李海东
李健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1
|
|
6
|
教材中的数学史:目标、内容、方式与质量标准研究 |
蒲淑萍
汪晓勤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3
|
|
7
|
澳大利亚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跨学科内容 |
张维忠
赵千惠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22 |
30
|
|
8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 |
张维忠
孙庆括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12 |
27
|
|
9
|
中美澳初中数学教材统计内容比较研究 |
王建波
曹一鸣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10
|
“中国大陆”“日本”和“中国台湾”高中数学教材统计习题难度比较研究 |
覃淋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8
|
|
11
|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数学教科书编制问题刍议 |
张维忠
孙庆括
|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12
|
中美澳初中数学统计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 |
王建波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13
|
从整体视角研读数学教科书:理据与方法——以“视图”为例 |
温建红
汪飞飞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4
|
关于中学数学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 |
徐元根
|
《数学教育学报》
|
2001 |
6
|
|
15
|
法国初中数学教材特点剖析及启示 |
张玉环
吴立宝
曹一鸣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16
|
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综述 |
张维忠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11 |
7
|
|
17
|
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教材中的渗透 |
龚雅玲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
8
|
|
18
|
民国时期主要使用的数学教科书(1911-1949) |
张伟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
2009 |
6
|
|
19
|
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
孙庆括
徐帆
胡启宙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20
|
高中数学教材中信息技术与函数内容融合的研究——以2019年6个版本高中数学新教材为例 |
胡凤娟
吕世虎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21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