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的“本性”与“真实性”——材料问题的观念性层面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史永高 《建筑师》 2009年第3期5-17,共13页
"本性"和"真实性"是有关材料问题中观念性思考的重要范畴。"本性"更多是对于材料本身的思考,核心在于一物如何成为自己;而"真实性"则往往是对于建造中的材料的认识和讨论,其核心是一种材料是... "本性"和"真实性"是有关材料问题中观念性思考的重要范畴。"本性"更多是对于材料本身的思考,核心在于一物如何成为自己;而"真实性"则往往是对于建造中的材料的认识和讨论,其核心是一种材料是否可以模仿别的材料,还是必须在每一个方面尤其是在形式方面表达自己的独特属性。本文意在通过历史向度的考察和理论维度的思考,呈现材料"本性"与"真实性"的多重内涵以及介入它们的多重可能,并由此揭示二者的象征性实质,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含义上的相对性。对于"本性"与"真实性"性质的这一认定便就疏离了近现代以来的传统观念,更为看重人的因素的介入对于材料性质的显现所具有的意义。此时,材料的"本性"与"真实性"都不再绝对,从而为那种启蒙理性以外的认识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观念 本性 真实性 属性表 面结构
下载PDF
加入WTO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勇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4-70,共7页
加入WTO后 ,就业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既要考虑技术进步 ,又要兼顾就业。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长期的稳定。本文就入世后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它对国民经济... 加入WTO后 ,就业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既要考虑技术进步 ,又要兼顾就业。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长期的稳定。本文就入世后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问题的探讨 ,来说明入世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中国 劳动密集型产业 可持续发展 钻石理论 比较成本 科学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下载PDF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作品中的材料运用手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金澜 《山西建筑》 2009年第26期9-10,共2页
以材料为线索剖析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介绍了其传统材料的非传统用法,阐述了自然元素和一些新技术在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作品中的运用,从而揭示了材料操作作为一种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材料 作品 传统 创新 自然
下载PDF
论朱子“人禽之辨”的内涵及其逻辑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闻文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42-54,共13页
“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其所关注的是“人何以为人”的问题。在先秦汉唐时期,儒者主要是从德性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朱子在这一问题上,不同于他们的做法,而是转向从理气的视角来讨论。首先,他以理气为基点,分别从“... “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其所关注的是“人何以为人”的问题。在先秦汉唐时期,儒者主要是从德性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朱子在这一问题上,不同于他们的做法,而是转向从理气的视角来讨论。首先,他以理气为基点,分别从“理同气异“”气同理异“”气异理异”等维度讨论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指出人与禽兽的同异所在;接着,又在理气的基础上,阐明了人性与物性的区别,旨在说明,人虽具有物性,但更为人性;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他又从人的反思和觉解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推”的思想,以“能不能推”作为人和动物不同的关键,并以此确立人的主体性,这是朱子对人禽之辨问题的创新和贡献。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朱子的哲学体系乃至宋明理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人禽之辨 觉解 人性 物性
下载PDF
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小庆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3期218-218,313,共2页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是多方专家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编撰而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现行教材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在课本的选材编排及实际教学效果上值得思考。
关键词 教材 教学 趣味性 时代性 实践性
下载PDF
Gastrointestinal Ulcers Treatment: Plants and Recipes Used by Herbalists of Abomey-Calavi and Cotonou Districts, Southern Benin
6
作者 Brice Dangnon Durand Dah-Nouvlessounon +7 位作者 Sêmassa Mohamed Ismaël Hoteyi Abdelmalick Abdelrahman Moubachar Abdelkerim Mahamat Nicodème Worou Chabi Sina Haziz Farid Baba-Moussa Adolphe Adjanohoun Lamine Baba-Moussa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CAS 2024年第9期699-725,共27页
This study set out to identify plants and recipes used by herbalists in the municipalities of Abomey-Calavi and Cotonou to treat gastrointestinal ulcers and to characteriz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ir knowledge. An ethn... This study set out to identify plants and recipes used by herbalists in the municipalities of Abomey-Calavi and Cotonou to treat gastrointestinal ulcers and to characteriz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ir knowledge. An ethno-pharmacological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which informants who agreed freely were interviewed using a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A total of 85 herbalists were surveyed.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with Microsoft Excel to calculate the relative frequencies of citation of the various species mentioned by the herbalists and various indices including Simpson’s Index were adapted to tes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ir knowledge.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using R studio.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endi, Ifè and Mina, all equitable in their knowledge of anti-ulcer plants, are likely to know more than the other ethnic groups. On the other hand, respondents practicing Islam are more likely to know many antiulcer plants than those practicing Vodoun and Christianity. This constant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of anti-ulcer plants among the Dendi, Ifè and Mina, thre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seems normal and attests to the fusion between thes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view of this knowledge. A total of 70 anti-ulcer recipes, made from 71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 or non-floristic resources were recorded. Vitellaria paradoxa, Parkia biglobosa and Ocimum gratissimum were the top 03 most frequently cited in descending order of frequency. All the species cited are grouped into 44 botanical families among which the Fabaceae, Lamiaceae and Sapotaceae were strongly represented. Benin’s flora abounds in a diversity of medicinal plant species known to herbalists in Abomey-Calavi and Cotonou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ulce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nstitute a good archive for the selection of plant species for in-depth studies with a view to formulating improved traditional medicines for gastrointestinal ulc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intestinal Ulcer ETHNOMEDICINE Herbalist nature Plant material
下载PDF
国内外常用阀门材料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江三顺 胡家勇 黄迎春 《阀门》 2001年第5期25-31,40,共8页
阀门行业要与国际接轨 ,关键的一点在于提高阀门的材质。要全面、正确认识材质之于阀门质量的重要性 ,把提高阀门产品的材质作为与国际接轨的突破口。
关键词 阀门 质量 材质 比较分析
下载PDF
乡土材料在民宿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8
作者 黄利金 华建业 《包装与设计》 202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本土文化的日益重视,民宿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住宿方式备受追捧.材料的选择在民宿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乡土材料作为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色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意在探讨乡土材料在...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本土文化的日益重视,民宿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住宿方式备受追捧.材料的选择在民宿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乡土材料作为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色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意在探讨乡土材料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对乡土材料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将其分为乡土植物、乡土建材和乡土废弃材料三类,接着深入研究了乡土材料在民宿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包括在墙面、地面、天花板、家具等方面的使用,最后,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研究与总结,发现乡土材料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独特之处.文章旨在为未来民宿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为传承本土文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材料 民宿 自然
原文传递
Dialectics of nature in materials science:binary cooperative complementary materials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明杰 江雷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239-246,共8页
Binary cooperative complementary materials,consisting of two components with entirely opposit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at the nanoscale, are presented as a novel principl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 of functional ... Binary cooperative complementary materials,consisting of two components with entirely opposit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at the nanoscale, are presented as a novel principl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By summarizing recent achievement in materials science,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distance between the pair of complementary property must be comparable with the scale of relat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arameter. When the binary components are in the cooperative distanc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se building blocks becomes dominant and endows the macroscopic materials with unique properties and advanced functionalities that cannot be achieved by either of building bl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LECTICS of nature BINARY COOPERATIVE COMPLEMENTARY materialS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distance material design
原文传递
不同性质材料对解决THOG推理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鹏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抽象和具体实验材料对解决THOG问题跟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504眼动记录仪,对21名大学生进行2(材料性质)×2(答题正误)×2(专业)的三因素混合实验。结果材料性质的主效应显著(F=3.... 目的 探讨抽象和具体实验材料对解决THOG问题跟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生产的504眼动记录仪,对21名大学生进行2(材料性质)×2(答题正误)×2(专业)的三因素混合实验。结果材料性质的主效应显著(F=3.542,P〈0.05);抽象材料组的瞳孔直径显著大于具体材料组(t=2.437,P〈0.05);各眼动指标在抽象组兴趣区和具体组兴趣区之间的差异是不同的。结论以抽象材料呈现的THOG问题需要更多的认知加工,错误回答者在条件句中的各关系词上需要较多的加工;不论是抽象材料还是具体材料,在条件句中的不同关系词对理解THOG问题起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性质 抽象材料 具体材料 THOG问题 眼动指标
下载PDF
材料性能对汽车碰撞散落物运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都雪静 许洪国 +1 位作者 常胜 张文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5999-6001,共3页
为研究汽车碰撞散落物的材料性能对其运动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交通事故再现中汽车碰撞散落物的运动行为理论模型,建立汽车碰撞散落物的运动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模拟了在散落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汽车碰撞弹性、弹塑性、塑性散... 为研究汽车碰撞散落物的材料性能对其运动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交通事故再现中汽车碰撞散落物的运动行为理论模型,建立汽车碰撞散落物的运动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模拟了在散落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汽车碰撞弹性、弹塑性、塑性散落体的运动,分析了在试验条件一定时,3种材料性能的汽车碰撞散落体的运动特性的异同及其随散落速度、散落高度、散落角度的变化关系。模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存在散落角度的汽车碰撞散落体其非线性运动轨迹受材料性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散落物 材料性能 运动特性仿真
下载PDF
物质生态批评视角下《瓦尔登湖》再解读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莹 张建国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14-118,共5页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最伟大的自然散文作家和环境主义先驱。《瓦尔登湖》是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的散文集。在该作品中,非人类自然的施事能力和叙事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梭罗在肯定非人类自然与人类具有平等地位的同时,看到了...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最伟大的自然散文作家和环境主义先驱。《瓦尔登湖》是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的散文集。在该作品中,非人类自然的施事能力和叙事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梭罗在肯定非人类自然与人类具有平等地位的同时,看到了其施事能力带来的影响,读懂了其叙事语言,从而向我们展示了非人类自然通过何种途径显示自身在大自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生态批评 施事能力 叙事能力 自然 瓦尔登湖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的双重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孟勤 徐海红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在目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中,人们将"自然"等同于自然物,并围绕着自然物本身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本身的不可公度性和不可调和性宣告了生态伦理学的道德谋划处于失败的境地。"自然"不仅是自然... 在目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中,人们将"自然"等同于自然物,并围绕着自然物本身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本身的不可公度性和不可调和性宣告了生态伦理学的道德谋划处于失败的境地。"自然"不仅是自然物,也代表自然宇宙秩序。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单向度关系,而是双重关系:一为人与作为自然宇宙秩序的本体自然的关系,二为人与物性自然的关系。建构人与自然的双重关系,在不可僭越自然宇宙法则和充分利用自然物之间保持必要张力,从而使人既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物,又能够限制人类对自然物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自然 物性自然 关系
下载PDF
浅谈建筑中的混凝土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洪祥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期182-183,共2页
从混凝土的结构、技术和材质三方面详细分析了混凝土的特质,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加以阐述,以引申出对建筑设计的思索,开辟新的设计思路,最后对混凝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混凝土 结构 技术 材质 建筑设计
下载PDF
上第三系泥岩工程性质及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勤运 《山西建筑》 2011年第17期62-63,共2页
针对宝兰客专沿线广布上第三系泥岩,含较多亲水性粘土矿物,成岩较差,工程性质较为特殊的情况,通过对其崩解性、膨胀性及强度的分析、评判,预测了隧道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工程措施建议,以确保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
关键词 泥岩 粘土矿物 工程性质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人学探要 被引量:1
16
作者 楚光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9-54,共6页
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兴科学。人学首先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并将人纳入自然界和宇宙之中予以通观。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物质辩证统一体,精神的实质也是物质。人与自然界物质存在形态在根本上是一致... 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兴科学。人学首先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并将人纳入自然界和宇宙之中予以通观。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物质辩证统一体,精神的实质也是物质。人与自然界物质存在形态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与宇宙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存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之中。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时空观和发展观的确立,将会使人走上真正彻底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生态环境 人学 精神 物质 宇宙本质
下载PDF
亚临界锅炉二级过热器喷水减温器设计改进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莉萍 《锅炉制造》 2004年第2期13-14,共2页
30 0MW亚临界锅炉二级过热器喷水减温器的喷雾管 ,由于温度应力引起裂纹 ,改变喷雾管的材质和壁厚 ,达到降低温度应力的效果 。
关键词 喷水减温器 喷雾管 温度应力 裂纹 材质 壁厚
下载PDF
对纸材的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寇吉梅 《艺术探索》 2007年第1期92-92,94,共2页
纸张在具有柔美、易碎、易折的同时,还有着它独有的亲和感。与铜、铁、铝等金属材料相比,纸材的亲切柔美正由于纸质下透露出的那一种肌质美,或光华、或白净、或粗犷豪放、或深沉典雅。通过设计前对纸材的分析,理解材料的属性,并将这种... 纸张在具有柔美、易碎、易折的同时,还有着它独有的亲和感。与铜、铁、铝等金属材料相比,纸材的亲切柔美正由于纸质下透露出的那一种肌质美,或光华、或白净、或粗犷豪放、或深沉典雅。通过设计前对纸材的分析,理解材料的属性,并将这种材料骨子里透露出的情感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就一定能达到设计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下载PDF
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六层内涵
19
作者 任鹏程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2期25-34,共10页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人性论至少具备以下六层内涵:从性的来源看,性即天生的东西,是天然产生的存在者;从质的角度看,性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是人与禽兽之异的决定者;从质料性的角度看,性是天生善材或恶质,并能呈现出善或恶的行为;从本原的角度...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人性论至少具备以下六层内涵:从性的来源看,性即天生的东西,是天然产生的存在者;从质的角度看,性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是人与禽兽之异的决定者;从质料性的角度看,性是天生善材或恶质,并能呈现出善或恶的行为;从本原的角度看,性仅是或善或恶的基础,必待扩充或放纵导致善果或恶果;性还与气有关或是善气或是恶气;从生存的角度看,作为生存本原的心即性,善心或恶心乃善行或恶为的本原。这些解读对先秦儒家人性论研究不无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性 性质 材性 性本 气性 性心
下载PDF
物性消隐的魅力——纺织品艺术与陶瓷艺术融合的跨界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雨垚 周赳 《设计》 2022年第13期93-96,共4页
文章从材料艺术创作中材质物性语言的角度出发,以具备柔软效果的代表性材料纺织品和具备坚硬效果的代表性材料陶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融合于同一种媒介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应用案例的归纳分析,得出纺织品艺术与陶瓷艺术融合的印象性... 文章从材料艺术创作中材质物性语言的角度出发,以具备柔软效果的代表性材料纺织品和具备坚硬效果的代表性材料陶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融合于同一种媒介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应用案例的归纳分析,得出纺织品艺术与陶瓷艺术融合的印象性模仿与意象性模仿两种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实践来证明其价值,以期为开拓工艺美术材料跨界融合设计的创作思维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陶瓷 软硬 物性 材料 跨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